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泽宇

作品数:45 被引量:267H指数:12
供职机构:大连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9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8篇农业科学
  • 8篇生物学
  • 2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5篇裙带菜
  • 10篇配子体
  • 10篇孢子
  • 9篇配子
  • 9篇人工育苗
  • 9篇孢子体
  • 8篇海带
  • 7篇幼孢子体
  • 6篇丝状体
  • 5篇孤雌
  • 5篇孤雌生殖
  • 5篇褐藻
  • 4篇雄配子
  • 4篇雄配子体
  • 4篇养殖
  • 4篇育苗
  • 4篇栽培
  • 4篇暂养
  • 4篇假根
  • 4篇海区

机构

  • 26篇大连水产学院
  • 20篇大连海洋大学
  • 4篇中国海洋大学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辽宁省海洋水...

作者

  • 45篇张泽宇
  • 19篇由学策
  • 19篇李晓丽
  • 18篇曹淑青
  • 5篇范春江
  • 4篇马悦欣
  • 3篇刘长发
  • 3篇汪秋宽
  • 3篇何云海
  • 3篇韩余香
  • 2篇曹善茂
  • 2篇陈勇
  • 2篇雷衍之
  • 2篇谢智芬
  • 2篇金送笛
  • 2篇刘焕亮
  • 2篇高悦勉
  • 2篇曹淑清
  • 2篇王吉桥
  • 2篇魏海霞

传媒

  • 18篇大连水产学院...
  • 5篇中国水产科学
  • 4篇大连海洋大学...
  • 2篇水产学报
  • 2篇高等农业教育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中国水产
  • 1篇天然产物研究...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5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3
  • 1篇2001
  • 1篇2000
  • 8篇1999
  • 1篇1998
  • 3篇1997
  • 1篇1993
  • 1篇1992
  • 1篇1990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萱藻丝状体诱导培养及采苗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对萱藻Scytosiphon lomentaria丝状体诱导培养及采苗进行了研究。在室内培养条件下,从萱藻盘状孢子体上获得了丝状体并游离培养成直径为1~2 cm的藻团,采用将丝状体切碎的方法获得大量盘状孢子体,盘状孢子体经生长后在10℃和15℃下形成单室孢子囊并放出游孢子,以维尼纶绳为附着基进行孢子采集,置于10℃下培养35 d后获得藻体长度为0.5~1.0 cm的萱藻幼苗。结果表明:盘状孢子体在藻体直径达到100μm后开始形成丝状体,20℃下丝状体形成的时间早、数量多,生长速度快,切碎后的丝状体在20℃下5 d后开始形成盘状体,20 d后其形成率达到100%;15℃下10 d后形成盘状体,20 d后其形成率为65%;10℃下12 d后才形成盘状体,20 d后的形成率仅为40%。
张泽宇李晓丽刘宏宇曹淑青
关键词:丝状体采苗
海黍子室内人工育苗技术的研究被引量:20
2008年
于2007年6月以虾夷扇贝贝壳和尼龙绳作为附着基,采集了浮筏栽培和自然海区中生长的海黍子Sargassum muticum成熟种藻的受精卵,观察了受精卵的萌发过程,并对其进行了室内人工育苗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水温17—18℃条件下,海黍子受精卵放出2h后开始萌发,形成2个细胞,1d后形成4~6个细胞的多细胞体,2d后生出假根,藻体直立后成为幼苗。幼苗生长的适宜温度为s22℃,超过23℃后幼苗生长停止;幼苗生长的适宜光照为2000~6000lx;适宜的NaNO3添加量为60~100mg/L。经过近4个月的培养,海黍子幼苗的平均长度为2cm,幼苗密度为7~20棵/cm^2。
曹淑青张泽宇王国书由学策刘宏宇
关键词:人工育苗
Costaria costata常温人工育苗的研究被引量:8
2011年
以浮筏栽培的Costaria costata成熟种藻为材料,采用阴干刺激方法获得大量孢子并采集在维尼纶绳苗帘上,研究了孢子萌发、配子体生长发育和幼孢子体生长与水温的关系。结果表明:胚孢子在水温16℃下24 h后开始萌发形成配子体;16~22℃是配子体生长的适宜温度,经过近1个月培育,雌雄配子体藻团直径分别可达50μm和45μm;雌雄配子体在水温达到22℃后生长速度明显减慢,超过23℃后生长停止进入休眠期;当水温降至23℃以下时配子体恢复生长,22℃时雌雄配子体开始发育,形成卵囊和精子囊,21.5~20.5℃是雌雄配子体成熟高峰期,其间雌雄配子体大量排出卵和放出精子,其卵囊和精子囊形成率分别达到70%和62%;卵受精后形成的幼孢子体在21.5~20℃间生长很快,受精20 d时测定藻体长度达到200μm以上,经过1个月海区暂养培育成藻体长度为0.3 cm的幼苗,经海区栽培后生长成为长为3 m、宽为35 cm的C.costata成体。
由学策曹淑青王含茹张泽宇李晓丽
关键词:人工育苗海区暂养
诱导裙带菜孤雌生殖幼孢子体体细胞产生雌配子体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所产出的雌配子体成熟率高、可为裙带菜规模化苗种生产提供大量雌配子体的诱导裙带菜孤雌生殖幼孢子体体细胞产生雌配子体的方法,是将室内保存培养的裙带菜雌配子体切碎后放置在适合于其发育成熟的温度...
张泽宇李晓丽曹淑青由学策
某些海带目藻类自由配子体的保存培养与成熟的研究被引量:4
1990年
本文报导了海带目一些藻类的自由配子体在室内长期保存培养过程中逐渐出现成熟率降低的现象。这种现象随着保存培养时间的增长而愈加明显。文中论述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并探讨了如何长期保持海带目藻类自由配子体成熟的方法。
张泽宇
关键词:海带目藻类配子体
萱藻生活史中盘状体阶段生长特性被引量:5
2009年
于2006年3-5月在大连沿海萱藻[Scytosiphon lomentaria(Lyngbye)Link]的繁殖期内,采集具有多室配子囊的成熟萱藻,采用阴干刺激方法获得配子并在室内培育形成盘状体。观察结果显示,在20℃和15℃下,盘状体表面细胞生长出丝状体和叶状体。叶状体经生长后沿藻体纵轴裂开又形成了丝状体。丝状体上与基质接触的细胞进行放射状分裂形成盘状体,未与基质接触的细胞在继续分裂增加藻体长度的同时,在丝状体上形成了许多节状细胞团,节状细胞团与基质接触后向周边分裂又形成了盘状体。由丝状体形成的盘状体在15℃和10℃下培养2个月后形成了单室孢子囊。单室孢子囊成熟后经阴干刺激可放出游孢子,游孢子附着后萌发为直立管状萱藻幼苗。实验结果表明,在萱藻生活史中的盘状体阶段还存在盘状体→丝状体→盘状体与盘状体→叶状体→丝状体→盘状体2个循环。盘状体阶段这2个循环的存在,改变了从配子或合子获得盘状体的单一途径。利用丝状体游离培养生长速度快以及节状细胞团切碎后能在短时间内形成盘状体的特性,在室内进行人工增殖丝状体,当节状细胞团出现后将丝状体切碎,可以获得大量盘状体,通过室内培养使盘状体形成孢子囊并放出孢子,经孢子采苗后在室内培育出萱藻幼苗。本研究旨在为萱藻人工育苗探索一条新路。
张泽宇李晓丽宋玲君魏海霞由学策
关键词:生活史丝状体叶状体
大连地区裙带菜斑点烂病病原菌的研究被引量:5
1997年
从裙带菜斑点烂病典型病藻上分离出多株细菌,其中三株经感染健康藻得到与病藻相同的症状,证明所分离菌是裙带菜斑点烂病的病原菌,经系统分类鉴定定名为优美德利菌(Deleyavenusta)。
马悦欣张泽宇范春江曹善茂
关键词:裙带菜病原菌
诱导海带幼苗体细胞产生二倍雌雄配子体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诱导海带幼苗体细胞产生二倍雌雄配子体的方法,是以海带幼苗为材料,采用切除假根的方法诱导其体细胞产生配子体,由于幼苗是二倍体,所产生的雌雄配子体为二倍雌配子体和二倍雄配子体。因所产生的配子体与其来源藻体具有相...
张泽宇李晓丽曹淑青由学策
文献传递
裙带菜幼孢子体营养细胞多倍体育种被引量:5
1999年
本文报道了裙带菜幼孢子体的营养细胞2n配子体的产生过程及其发育特点、性分化、发育成熟时间,进行了2n配子体间及与正常配子体的杂交,培育出3n、4n幼孢子体。测定了不同倍性幼孢子体的生长。观察到3n幼孢子体的染色体数为90。
张泽宇
关键词:裙带菜幼孢子体营养细胞多倍体育种
裙带菜室内人工育苗的研究被引量:6
1999年
报道了裙带菜 Undaria pinnatifida ( Harvey) Suringar 室内人工育苗的研究结果。大连海区栽培裙带菜孢子放散温度范围为14 ~21 ℃, 放散高峰160 ~185 ℃, 放散量达6000 万个/c m 2 以上。使用维尼纶绳采苗孢子水的最适浓度为60 个/ 视野 ( ×100) , 附着时间为20 h 以上。配子体生长的适温范围为18 ~22 ℃, 23 ℃以上为配子体渡夏阶段,光照以300 lx 为宜; 22 ~20 ℃为配子体成熟时期, 在2000 lx 照度下配子体的成熟率达到80 % 以上; 幼孢子体生长的适温范围为21 ~18 ℃, 在3000 lx 照度下受精15 d 后藻体长度可达200μm 以上; 20 ℃是幼孢子体出库的最佳温度, 海区暂养30 d 后可达分苗标准。1994 ~1997 年共培育幼苗密度为20 ~200 株/c m , 幼苗长度为10 ~20 c m 裙带菜苗种绳200 万 m 。
张泽宇曹淑清由学策范春江苏延明
关键词:裙带菜人工育苗褐藻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