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帆

作品数:37 被引量:161H指数:8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2篇针灸
  • 9篇火针
  • 8篇针刺
  • 5篇三通法
  • 5篇通法
  • 4篇针灸三通法
  • 4篇失眠
  • 4篇贺氏针灸三通...
  • 4篇放血
  • 3篇针刺疗
  • 3篇针刺疗法
  • 3篇头痛
  • 3篇中医
  • 3篇毫针
  • 3篇贺氏三通法
  • 3篇传承
  • 3篇刺疗法
  • 2篇点刺
  • 2篇穴位
  • 2篇源流

机构

  • 36篇首都医科大学...
  • 10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康复研究...
  • 1篇天津中医药大...
  • 1篇航天中心医院
  • 1篇日照市中医医...
  • 1篇衡水市第四人...
  • 1篇北京核工业医...
  • 1篇北京市第二医...
  • 1篇北京中医医院...

作者

  • 36篇张帆
  • 22篇郭静
  • 21篇王桂玲
  • 16篇胡俊霞
  • 13篇杜鑫
  • 12篇袁芳
  • 12篇李彬
  • 10篇孙敬青
  • 9篇付渊博
  • 7篇刘慧林
  • 7篇张涛
  • 5篇黄凤
  • 5篇王少松
  • 4篇王麟鹏
  • 4篇游伟
  • 4篇刘璐
  • 3篇温雅丽
  • 3篇陈鹏
  • 3篇王金钢
  • 3篇魏嘉

传媒

  • 5篇中国针灸
  • 5篇中华中医药杂...
  • 3篇中医杂志
  • 3篇继续医学教育
  • 3篇环球中医药
  • 2篇针刺研究
  • 2篇吉林中医药
  • 2篇针灸临床杂志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中国药业
  • 1篇中国中医骨伤...
  • 1篇中医药导报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北京中医药
  • 1篇西部中医药

年份

  • 7篇2023
  • 4篇2022
  • 6篇2021
  • 7篇2020
  • 9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1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火针治疗轻中度肾阳亏虚型良性前列腺增生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观察火针治疗对轻中度肾阳亏虚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前列腺症状、患者生活质量、平均每日夜尿次数、尿流率、前列腺体积的影响。方法:将60例轻中度肾阳亏虚型BPH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脱落3例)和对照组(30例,脱落4例)。观察组于关元、水道、曲骨行火针治疗,每周治疗2次(间隔2~3 d治疗1次),连续治疗4周。对照组予生活方式指导,每周1次,连续观察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及随访第4周观察两组患者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QoL)评分、平均每日夜尿次数,于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最大尿流率(Qmax)、平均尿流率(Qave)及前列腺体积,并记录观察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随访时,观察组患者IPSS评分、Qo L评分、平均每日夜尿次数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Qmax、Qave、前列腺体积组间及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未出现火针相关不良反应,治疗前后尿常规及凝血功能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火针治疗可改善轻中度肾阳亏虚型BPH患者下尿路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夜尿次数,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张涛荀韵清刘慧林姬旭杜鑫张帆游伟付渊博孙敬青
关键词:肾阳亏虚火针
调神法针刺对原发性失眠心率变异率影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究调神法针刺对原发性失眠心率变异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7年5月就诊的原发性失眠患者120名入组,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假针组,每组60例。治疗组给予调神法针刺,假针组给予针刺无效穴,每周三次,共针刺4周。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评价睡眠质量变化,疲倦量表(fatigue scale-14,FS-14)评价疲劳程度的变化。并予检测治疗前后心率变异率(heart rate variability, HRV)变化,分析针刺对原发性失眠交感神经与副交感功能的调整作用。结果在治疗4周后及随访期,(1)PSQI得分:与假针组对比,治疗组PSQI评分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FS-14评分:与假针组相比,治疗组在治疗第4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心率变异率低频功率(low-frequency power,LF)及LF/HF指数:治疗组LF、LF/HF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组高频功率(high-frequency power,HF)较治疗前增加,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LF、LF/HF在治疗第4周明显低于假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HF高于假针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神法针刺可以提高睡眠质量,减轻疲劳程度,并可改善心率变异率,降低失眠患者的交感神经兴奋性,平衡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兴奋性。
郭静胡俊霞张帆袁芳杜鑫姬旭王桂玲
关键词:调神法针刺原发性失眠睡眠质量
紧张型头痛属经筋病,治在燔针劫刺被引量:8
2021年
紧张型头痛是以双侧头部持续沉重或紧箍感为主要表现的原发性头痛,伴颅周压痛的紧张型头痛查体按压其头、颈、肩等颅周部位可及压痛,属经筋病范畴。伴颅周压痛的紧张型头痛的重要发病机制为颅周肌筋膜机制,肌筋膜属于经筋,且肌筋膜病变的病理产物——颅周肌筋膜触发点本质属经筋病灶点。因此,本文认为伴颅周压痛的紧张型头痛其病位在经筋,其症状表现提示病性属寒、属结筋。在治疗方面,可遵循我国传统经筋理论“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的治疗原则,使用火针快速点刺颅周压痛病灶点以解除筋结,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邵冰魏嘉李彬游伟张涛付渊博陈鹏张帆温雅丽刘慧林
关键词:紧张型头痛经筋肌筋膜触发点燔针
火针针具现代发展概况:从传统到创新被引量:1
2023年
适宜的针具对火针疗效的发挥至关重要,本文分析总结贺氏火针、师氏火针等当代传统火针及毫火针、微火针等当代新型火针的材质规格、临床操作、适用病症、特色及优势,明确现代火针的创新之处,以期推动火针针具规格及制作工艺、操作标准的进一步规范与统一,为临床辨证选用火针提供参考,扩大火针疗法的临床应用。
宋玉强付渊博李彬孙敬青刘慧林温雅丽赵冰骢吕天丽张帆袁芳
关键词:火针针具
慢性失眠过度觉醒机制学说的研究进展
慢性失眠症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一种睡眠障碍,以入睡困难、睡眠维持困难等睡眠障碍为主诉,同时伴有日间功能障碍。在其慢性化的病程发展下,严重危害到患者个人的身心健康、生活质量、工作能力以及公共安全,对个人和社会都造成了严重的影...
张帆郭静王桂玲胡俊霞姬旭杜鑫崔莹雪袁芳王金钢
关键词:慢性失眠
文献传递
放血疗法量效关系初探被引量:10
2021年
放血疗法是针灸技术中的一种特色疗法,随着放血疗法临床的广泛应用,科学合理的阐释放血疗法量效关系已成为广大针灸工作者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章对放血疗法的量效关系进行初步探讨,提出主要观点:(1)放血疗法量效关系的概念为放血治疗中刺激量的大小与效应之间的关系;(2)放血疗法刺激量的大小与出血量的多少、放血穴位所处部位的不同、放血部位的多少以及机体所处的机能状态等因素有关;(3)放血量标准的确立以出血颜色的改变作为放血出血量标准的衡量指标更具科学性、客观性和临床实施性,即血色由暗红色转为鲜红色时的放血量为最佳出血量;(4)放血疗法针具的选择与放血治疗的最佳效应并无直接对应关系。
杜鑫苏志超付渊博刘迪生张帆黄凤侯学思郭静王桂玲
关键词:放血疗法量效关系刺激量
当代火针创新发展及应用概论被引量:14
2022年
历代医家从火针针具、功效、适用范围、刺法、操作、注意事项等方面完善了火针理论,促进了火针的临床应用。当代火针突破了热证、面部、禁穴、不留针等传统临床禁忌。通过使用类型繁多、各具特色、功能多样的现代火针,多针、多法合用来治疗多种疾病,可进一步发挥火针疗效,促进火针疗法的推广和应用。
宋玉强付渊博李彬李彬刘慧林孙敬青赵冰骢刘慧林张帆温雅丽
关键词:火针疗法
针灸调控神经可塑性作用机制初探被引量:3
2022年
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针灸可有效调控神经功能。神经可塑性被认为是针灸发挥作用的基础之一,针灸可在多个水平调控神经可塑性。本研究以近年来针灸调控神经可塑性的相关文献为基础,初步探讨针灸调控神经可塑性的作用机制,其作用机制具体包括改善突触传递效能、促进神经发生和突触再生、调整神经环路和脑网络的结构和功能等。针灸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神经调控技术,目前许多关于针灸调控神经可塑性的研究尚处于动物实验阶段,今后应积极开展相关的临床应用研究,通过借助影像技术、分子生物技术和电生理技术等进一步阐释针灸调控神经可塑性作用机制。针灸调控神经可塑性作用机制的进一步阐明,可完善针灸作用机制理论体系,为针灸在临床的广泛应用提供证据支持。
姚路路杜鑫付渊博张帆张涛黄凤李彬刘桂林
关键词:针灸神经可塑性神经调控
近现代金针流派特色及传承
2019年
金针材质特殊,针感柔和,喜为患者接受,相对其他质地针具,有着独特的优势,曾在针灸临床独树一帜。文章从金针流派的传承人物、针法操作及临床应用等角度,较为系统地梳理了以黄石屏、王乐亭、胡荫培、杜晓山为主的流派传承及临床特色。他们均执金针为具,但针法及临床使用范围不尽相同,形成别具特色的金针流派。文章试对各家流派的特色及传承做一总结,以期为金针技术的传承研究提供借鉴。
郭静袁芳李彬胡俊霞张帆王桂玲
关键词:源流
针刺不同穴位对慢性炎症痛模型大鼠血清IL-4及IL-10的影响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观察针刺不同穴位对佐剂性关节炎模型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和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水平的影响,并就其机制进行探讨。方法:将40只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佐剂模型组、佐剂关元组、佐剂针百会组、佐剂针足三里组,每组8只。除正常对照组外于每只大鼠右后足掌皮下注射佐剂0.1 mL造模,造模成功后佐剂针关元组、佐剂针百会组、佐剂针足三里组分别选取关元、百会、足三里穴进行针刺,进针后接韩式电针仪断续波,每次20 min,隔日治疗1次。观察大鼠体质量及一般状况,并于治疗后24、48、72 h分别观察局部足爪肿胀情况,同时于治疗72 h后测定血清IL-4、IL-10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佐剂模型组、佐剂针刺各组大鼠血清IL-4水平均呈升高趋势,其中以佐剂针百会组升高较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佐剂模型组相比,佐剂针刺各组大鼠血清IL-4水平均呈升高趋势,其中佐剂针百会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佐剂针刺各组中佐剂针关元组大鼠血清IL-4水平最低,佐剂针足三里组次之,而佐剂针百会组最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佐剂模型组和佐剂针关元组大鼠血清IL-10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佐剂针足三里和佐剂针百会组血清IL-10水平呈升高趋势,其中佐剂针足三里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佐剂模型组相比,佐剂针关元组大鼠血清IL-10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佐剂针足三里和针百会组血清IL-10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佐剂针足三里组升高最为明显。佐剂各穴位组中佐剂关元组大鼠血清IL-10水平最低,佐剂百会组次之,而佐剂足三里组最高。结论:针灸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可以上调IL-4、IL-10水平,从而增强细胞因子的抗炎效应,但不同�
郑宇张露芬王春生张帆杨磊
关键词:针刺关元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