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俊霞

作品数:50 被引量:245H指数:8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7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8篇针灸
  • 13篇针刺
  • 8篇中风
  • 7篇失眠
  • 7篇火针
  • 6篇针灸疗法
  • 6篇卒中
  • 6篇脑卒中
  • 6篇痉挛
  • 6篇灸疗
  • 6篇灸疗法
  • 5篇针刺治疗
  • 5篇卒中后
  • 5篇慢性
  • 5篇脑卒中后
  • 4篇阴阳
  • 4篇中风后
  • 4篇通法
  • 4篇偏瘫
  • 4篇教学

机构

  • 49篇首都医科大学...
  • 9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康复研究...
  • 1篇天津中医药大...
  • 1篇喀什地区第一...
  • 1篇衡水市第四人...
  • 1篇融水苗族自治...

作者

  • 50篇胡俊霞
  • 24篇郭静
  • 23篇王桂玲
  • 16篇张帆
  • 12篇薛立文
  • 10篇杜鑫
  • 7篇冯毅
  • 7篇孙敬青
  • 6篇袁芳
  • 4篇赵因
  • 4篇张涛
  • 3篇王麟鹏
  • 3篇崔莹雪
  • 3篇黄凤
  • 3篇王金钢
  • 2篇王少松
  • 2篇程金莲
  • 2篇李彬
  • 1篇马昕宇
  • 1篇马琴

传媒

  • 7篇继续医学教育
  • 6篇中华中医药杂...
  • 3篇中国中医药信...
  • 3篇陕西中医
  • 3篇北京中医药
  • 2篇北京中医
  • 2篇中国中医药现...
  • 2篇世界中医药
  • 2篇环球中医药
  • 1篇吉林中医药
  • 1篇针灸临床杂志
  • 1篇中医药学报
  • 1篇中医杂志
  • 1篇江苏中医药
  • 1篇光明中医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中国药业
  • 1篇中国中医骨伤...
  • 1篇中医药导报
  • 1篇国际中医中药...

年份

  • 2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1
  • 5篇2020
  • 11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8
  • 6篇2007
  • 1篇2006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针刺治疗失眠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20年
针刺是治疗失眠的有效途径之一,其有效机制仍待深入探索。本文针对近年针刺治疗失眠的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进行综述,指出针刺可以调节失眠患者的情绪、认知相关脑区以及脑功能网络的功能活动,进一步揭示针刺稳定情绪、改善睡眠的中枢机制,以期为拓宽失眠的临床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胡俊霞袁芳张帆王桂玲郭静
关键词:失眠针刺功能磁共振成像
针灸在中风偏瘫后足下垂患者中的应用及对表面肌电图的影响被引量:20
2018年
目的:评价针灸在中风偏瘫后足下垂患者中的应用及对表面肌电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收治的中风足下垂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康复疗法,观察组给予针灸联合西医康复疗法,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评分、积分肌电值和三维步态空间参数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9. 5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 92%,组间比较,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Fugl-Meyer和Bathel积分)、积分肌电值(胫骨前肌、腓骨长肌、腓骨短肌、腓肠肌内侧、腓肠肌外侧)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临床症状积分和积分肌电值均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三维步态空间参数步幅、步速、步频均上升,步宽减少,且观察组三维步态空间参数改善较对照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针灸可以有效提高中风偏瘫后足下垂患者的运动功能积分、日常生活功能积分和积分肌电值,显著协调和平衡患者步态,提高中风足下垂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杜鑫刘迪生米尔艾合麦提江.吾拉木黄凤张涛胡俊霞王桂玲郭静
关键词:中风足下垂针灸肌电图
《奇经八脉》点评
2010年
本文对清代医家翁藻所著《奇经八脉》一书进行了客观点评,通过对其博采众家之长,比较各家之言,针、灸、药并重,突出八脉交会穴等特点的详细阐述,指出本书对学习及研究奇经八脉的临床指导价值。
薛立文胡俊霞
关键词:奇经八脉中医药古籍
浅谈针灸与康复方法结合治疗中风偏瘫被引量:5
2007年
胡俊霞
关键词:针灸
火针点刺治疗中风恢复期肢体运动障碍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研究火针点刺对中风患者肢体运动障碍的影响。方法:将列入统计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进行内科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火针点刺治疗。两组均采用Fugl-Meyer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进行治疗前后的评价以及观察两组间的差异。结果:两组治疗后Fugl-Meyer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针点刺能够改善中风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能力。
胡俊霞冯毅
关键词:火针疗法
贺氏温通法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状态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观察贺氏温通法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9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59例,在脑卒中基础治疗的同时,观察组选用常规毫针刺加贺氏温通法,对照组仅选用常规毫针治疗,2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分别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改良Ashworth评分及FMA评分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Ashworth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组治疗前后FM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贺氏温通法能够缓解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状态,显著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
王桂玲郭静李华岳胡俊霞薛立文贺普仁
关键词:脑卒中肢体痉挛状态针灸疗法
“王氏夹脊穴”逆针灸治疗对脑卒中偏瘫痉挛状态117例随机对照观察被引量:42
2007年
目的探讨"王氏夹脊穴"逆针灸治疗对脑卒中偏瘫痉挛状态肌张力及运动功能的影响,寻找脑卒中后改善肌张力障碍的有效方法。方法按照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原则,将117例入组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58例,观察组以"王氏夹脊穴"逆针灸治疗,对照组以手足十二针逆针灸治疗,均每日1次,每周5次。分别于治疗2周和4周后观察两组患者Ashworth评分、国内简化的Fugl-Meyer(FMA)运动评分的变化。结果观察组预防肌张力增高的总有效率为91.52%,对照组为75.86%,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同时,观察组2周后和4周后FMA运动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王氏夹脊穴"逆针灸治疗能有效预防脑卒中后偏瘫痉挛状态的发生,显著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疗效明显优于常规取穴(手足十二针组)。
程金莲王麟鹏王少松温雅丽马琴马昕宇赵因李敬道胡俊霞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痉挛状态针灸疗法
近现代金针流派特色及传承
2019年
金针材质特殊,针感柔和,喜为患者接受,相对其他质地针具,有着独特的优势,曾在针灸临床独树一帜。文章从金针流派的传承人物、针法操作及临床应用等角度,较为系统地梳理了以黄石屏、王乐亭、胡荫培、杜晓山为主的流派传承及临床特色。他们均执金针为具,但针法及临床使用范围不尽相同,形成别具特色的金针流派。文章试对各家流派的特色及传承做一总结,以期为金针技术的传承研究提供借鉴。
郭静袁芳李彬胡俊霞张帆王桂玲
关键词:源流
泻阴补阳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运动障碍的疗效评价
研究目的:评价泻阴补阳针刺法对脑卒中痉挛性运动障碍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理。 文献分析: 综述目前脑卒中及卒中后痉挛性运动障碍的发病机理及中西医治疗进展。 研究方法: 1...
胡俊霞
关键词:针刺疗法脑卒中痉挛疗效评价
文献传递
运用贺氏针灸三通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体会被引量:2
2020年
强直性脊柱炎以肾虚为本,湿浊内生,并外感风寒湿邪,内外因相合,致督脉经气运行不畅而发病。临床以"补肾调督、通经活络"为治疗大法,重视扶正祛邪,标本兼顾;同时根据辨证,采用金针大师王乐亭及国医大师贺普仁的学术经验,"杂合以治",方能取得较好疗效。
王桂玲郭静胡俊霞张帆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针灸贺氏三通法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