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俊红

作品数:275 被引量:983H指数:17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60篇期刊文章
  • 101篇专利
  • 8篇科技成果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7篇动力工程及工...
  • 55篇机械工程
  • 25篇自动化与计算...
  • 25篇交通运输工程
  • 17篇航空宇航科学...
  • 17篇理学
  • 1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0篇电气工程
  • 6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化学工程
  • 2篇建筑科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8篇柴油机
  • 35篇柴油
  • 33篇发动机
  • 26篇振动
  • 25篇轴系
  • 21篇轴承
  • 19篇电机
  • 19篇转子
  • 17篇信号
  • 17篇扭振
  • 17篇燃机
  • 17篇内燃
  • 17篇内燃机
  • 15篇噪声
  • 15篇汽轮
  • 15篇故障诊断
  • 14篇活塞
  • 13篇汽轮发电
  • 13篇汽轮发电机
  • 12篇优化设计

机构

  • 275篇天津大学
  • 15篇潍柴动力股份...
  • 11篇中国民航大学
  • 6篇天津一汽夏利...
  • 5篇天津捷强动力...
  • 4篇中国汽车技术...
  • 3篇昆明理工大学
  • 3篇天津理工大学
  • 3篇中远散货运输...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天津市内燃机...
  • 2篇代尔夫特理工...
  • 2篇天津清源电动...
  • 2篇河南工学院
  • 1篇浙江大学
  • 1篇英国南安普顿...
  • 1篇潍坊学院
  • 1篇天津内燃机研...
  • 1篇北京汽车股份...

作者

  • 275篇张俊红
  • 71篇林杰威
  • 35篇毕凤荣
  • 34篇马梁
  • 21篇张桂昌
  • 20篇何振鹏
  • 19篇刘昱
  • 17篇于镒隆
  • 15篇刘海
  • 14篇马文朋
  • 14篇王俊
  • 13篇倪广健
  • 13篇王健
  • 12篇鲁鑫
  • 11篇高文志
  • 11篇于洋洋
  • 11篇于洋洋
  • 10篇何文运
  • 9篇孙少军
  • 9篇刘杰

传媒

  • 14篇内燃机学报
  • 12篇振动与冲击
  • 9篇机械设计
  • 8篇振动.测试与...
  • 7篇机械工程学报
  • 7篇西安交通大学...
  • 7篇天津大学学报
  • 6篇中国机械工程
  • 6篇内燃机工程
  • 6篇动力工程
  • 5篇汽车技术
  • 5篇天津大学学报...
  • 4篇小型内燃机与...
  • 4篇机械设计与制...
  • 4篇机械科学与技...
  • 3篇农业机械学报
  • 3篇机械设计与研...
  • 3篇浙江大学学报...
  • 2篇振动工程学报
  • 2篇现代制造工程

年份

  • 1篇2024
  • 19篇2023
  • 11篇2022
  • 14篇2021
  • 17篇2020
  • 8篇2019
  • 19篇2018
  • 15篇2017
  • 20篇2016
  • 16篇2015
  • 20篇2014
  • 15篇2013
  • 14篇2012
  • 12篇2011
  • 6篇2010
  • 3篇2009
  • 9篇2008
  • 7篇2007
  • 13篇2006
  • 10篇2005
27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柴油机燃油系统故障诊断方法
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柴油机燃油系统故障诊断方法,包括:采集柴油机正常和各种故障条件下的振动加速度信号;利用固有时间尺度分解算法对采集到的振动加速度信号进行分解,生成若干个旋转分量和残差信号;计算前N阶旋转分量的典...
刘昱张俊红
基于集合固有时间尺度分解算法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
一种基于集合固有时间尺度分解算法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利用位移传感器采集滚动轴承的振动信号;利用集合固有时间尺度分解算法对采集到的振动信号进行分解,生成若干个旋转分量和残差信号;从所有旋转分量中选取能够反...
刘昱张俊红
文献传递
一种发动机内部检测用检测设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内部检测用检测设备,包括检测移动箱,检测移动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底箱,固定底箱的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电机,两个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蜗杆,固定底箱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四个个第四固定...
张俊红张乐振张益铭戴胡伟林杰威于洋洋
鸟撞过程中撞击位置与撞击姿态对风扇叶片损伤影响研究被引量:6
2021年
为研究鸟撞风扇叶片过程中撞击位置及撞击姿态对风扇叶片瞬态冲击响应的影响,通过CT扫描建立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mooth particle hydrodynamics,SPH)绿头鸭模型,根据相对速度原则对五个撞击位置和十五种撞击姿态的旋转风扇-鸟体撞击过程进行模拟。获得了撞击位置及撞击姿态对叶片不同位置应力响应及位移响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鸟撞叶片过程中叶片前后叶根以及前后缘易发生应力集中,在撞击过程中该区域最易发生损伤变形,且前叶根要比后叶根受到的应力更大,更易发生损伤变形;鸟撞击2/6叶高位置时,叶片受到的撞击力、叶根处及前缘处应力最大;Y-135°、Y-270°、Y-315°、Z-135°及Z-315°撞击姿态下前叶根受到的等效应力最大,Z-135°撞击姿态下后叶根受到的等效应力最大,Y-270°撞击姿态下前缘接触处位移最大。研究结果对航空发动机风扇叶片抗鸟撞设计及适航评估具有参考价值。
郭鹏刘志远张桂昌Reza Hedayati张俊红
关键词:鸟撞风扇叶片
活塞环-缸套动力润滑分析及结构优化设计被引量:3
2013年
采用混合润滑模型分析了柴油机活塞环-缸套系统的润滑性能。选取影响润滑性能的5个主要参数进行正交试验,通过极差分析确定了各个因素对活塞环-缸套摩擦功耗影响的主次关系。建立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利用正交试验结果训练该神经网络,得到活塞环-缸套的摩擦功耗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然后利用该模型针对选取的5个主要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结果表明,影响摩擦功耗的主要因素由强到弱为:缸套表面粗糙度、活塞环桶面高度、活塞环桶面偏移、活塞环表面粗糙度和活塞环轴向高度。运用正交试验和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活塞环优化设计,试验工作量大大减少,预测精度较好,为活塞环-缸套摩擦学设计提供了便利。
张俊红李周裕何振鹏张桂昌谢伟松李林洁
关键词:活塞环润滑正交试验BP神经网络
基于DOE和改进模拟退火算法的消声器优化设计被引量:8
2015年
为提高消声器的优化效率,在考虑流速对消声器传递损失数值建模的基础上,采用试验设计(DOE)中的拉丁超立方设计对消声器参数进行分析,结合改进模拟退火算法分别建立消声器在排气噪声峰值频率处传递损失的单目标和多目标优化模型,开展消声器的优化设计研究。研究结果表明:DOE方法能有效辨识出各参数对消声器传递损失贡献度的大小,简化了消声器的优化模型。消声器内气体的平均流速对消声器的优化结果影响较大。单目标优化可使相应峰值频率处的传递损失达到最大值,多目标优化能使全频段整体优化效果较好,优化设计后排气噪声最大降低31.73d B,优于单目标优化结果。研究结果为消声器的优化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张俊红朱传峰毕凤荣王健李忠鹏
关键词:模拟退火算法消声器优化设计
基于热机耦合的国-Ⅴ柴油机活塞强度及变形数值分析被引量:24
2014年
建立了国-Ⅴ柴油机活塞、活塞销、连杆和缸套等的有限元模型;利用非线性有限元软件ABAQUS分别计算了该柴油机活塞在最大热负荷工况下的温度场和热机耦合工况下的变形和应力,确定了活塞的最大热负荷区和最大应力区,并对活塞和缸套的接触应力进行了分析。模拟结果表明:活塞喉口部位承受最大热负荷,其温度为321.6℃,低于活塞材料的极限温度;在热机耦合工况下活塞裙部的最大应力为58MPa、最大变形为0.1mm,都在可接受范围之内;同时,活塞与缸套的最大接触应力为29.4MPa,在许用应力范围内。通过上述对国-Ⅴ柴油机活塞强度及变形的分析,可以判定此活塞结构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祖炳锋方强刘捷徐玉梁郝长利张俊红
关键词:内燃机柴油机活塞热负荷接触应力有限元
一种发动机加速声品质评价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加速声品质评价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建立发动机声音样本数据库;(2)进行一致性筛选;(3)样本数据库,使用LMS和MATLAB软件进行声品质客观参量提取,客观参量采用两级别评价指标表征;(4)采用...
林杰威段超阳张俊红周启迪汤周杰李伟东
文献传递
大型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扭振危害及其控制的研究成果
郝志勇张俊红高文志张其显付鲁华胡益章张亚平郭军华
随着超高压大电网和大功率机组的投产运行,机组轴系扭振问题越来越严重,已成为当前电力系统发展中研究的重要新课题。该项目提出了在大型汽轮发电机组上应用扭振主动控制技术,并结合生产实际进行了大量开拓性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工作,具有...
关键词:
关键词:汽轮发电机组轴系
车用柴油机机体及油底壳的动态特性分析被引量:9
2004年
采用脉冲激振模态试验和有限元模态分析对某车用柴油机机体和油底壳进行了模态分析,得到了其主要固有频率和模态,分析了主要激励源特征和结构响应特征,提出结构优化方向,为进一步的强迫振动和噪声分析奠定了基础。
张俊红蓝军倪广健
关键词:车用柴油机油底壳动态特性模态分析
共2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