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屠锡德

作品数:90 被引量:503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药科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1篇医药卫生
  • 8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27篇缓释
  • 23篇缓释片
  • 18篇药物
  • 13篇药物动力学
  • 12篇药代
  • 12篇药代动力学
  • 10篇色谱
  • 10篇生物利用度
  • 10篇相色谱
  • 9篇控释
  • 8篇药动学
  • 8篇色谱法
  • 8篇片剂
  • 8篇胃内滞留
  • 8篇胃内滞留漂浮...
  • 6篇盐酸
  • 6篇液相色谱
  • 6篇液相色谱法
  • 6篇制剂
  • 6篇体外

机构

  • 87篇中国药科大学
  • 8篇南京军区南京...
  • 3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福建中医学院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南京工业大学
  • 1篇南通市肿瘤医...
  • 1篇常州药业股份...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90篇屠锡德
  • 10篇张建军
  • 8篇蒋曙光
  • 8篇吕万良
  • 7篇袁倚盛
  • 7篇周建平
  • 7篇高缘
  • 5篇杨丽莉
  • 4篇刘建平
  • 4篇陈俊
  • 4篇朱亚萍
  • 3篇朱家璧
  • 3篇尹莉芳
  • 3篇谭力
  • 3篇徐冬羽
  • 3篇曹文瑾
  • 3篇陆振达
  • 2篇刘国杰
  • 2篇杜璇
  • 2篇吴悦

传媒

  • 42篇中国药科大学...
  • 11篇药学学报
  • 9篇药学进展
  • 7篇中国医药工业...
  • 4篇药学与临床研...
  • 3篇中国医院药学...
  • 2篇色谱
  • 2篇现代应用药学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新药杂志
  • 1篇海峡药学
  • 1篇同位素
  • 1篇南京工业大学...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江苏药学与临...
  • 1篇中国化学会生...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5
  • 3篇2004
  • 3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1
  • 11篇2000
  • 5篇1999
  • 6篇1998
  • 4篇1997
  • 9篇1996
  • 2篇1995
  • 7篇1994
  • 2篇1993
  • 4篇1992
  • 4篇1991
  • 3篇1990
9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加兰他敏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08年
加兰他敏是从雪片莲中提取的一种生物碱,具有可逆性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它不仅用于脊髓灰质炎和相关的肌无力、局部麻痹的治疗,更因为它良好的中枢胆碱活性而应用于改善阿尔茨海默病人的思维和记忆功能。现对加兰他敏的作用机制和药效等作一综述,以增进对其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及相关疾病的重视。
王聪石心红屠锡德周建平
关键词:加兰他敏阿尔茨海默病药理学药效
临床上常用的氯丙嗪等四种体内微量药物及其代谢物的检测
1985年
近年来国内正在开展“药物临床监测”工作,以提高临床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已成为药师主要工作内容之一。临床给药剂量及疗效观察,药物在体内的作用机制的阐明等均需要测定以体内微量药物及其代谢物的浓度作为依据。临床给药剂量往往凭经验确定.
李少玲屠锡德
关键词:代谢物代谢产物荧光分光光度计有机相药物
难溶性抗肿瘤药物注射剂的制剂研究被引量:14
2002年
综述近几年来难溶性抗肿瘤药物注射剂的研究进展 ,分类介绍脂质体、混合胶束、微球和毫微粒、固体脂质纳米粒及
黄飞云屠锡德
关键词:注射剂增溶药动学制剂
聚合物微粒和纳米粒用于疫苗的粘膜给药被引量:7
2000年
微球和纳米粒口服后可完整穿越胃肠道而被吸收 ,因此可作为不稳定或大分子药物的口服载体 ,此外 ,微球也已用于疫苗的口服输送 ,诱导产生有效的免疫应答和防御性免疫。然而 ,微球穿越肠道的吸收程度将限制其作为口服给药载体的可行性。鼻内免疫也将是诱导粘膜免疫相当有吸引力的途径 ,微球也可将疫苗输送至呼吸道。目前大量研究表明 ,许多聚合物给药系统在疫苗粘膜给药方面具备很大的潜力。但是 ,许多领域的工作尚需进一步展开 ,包括抗原在聚合物给药系统中的稳定性等等。
蒋曙光屠锡德刘国杰李晓阳
关键词:微球纳米粒疫苗粘膜给药
美托洛尔膜控片的制备及药动学研究被引量:1
1991年
为稳定体内血浓,延长美托洛尔作用时间,避免频繁给药,研制了美托洛尔膜控片,并与美国Geigy公司缓释片及华瑞制药有限公司的普通片进行了体内药动学比较,体内血浓用GC-ECD法测定,体内动态过程符合单室模型,经计算机用Gauss-Newton-Damping法处理求得药动学参数。
杨鹏晖屠锡德
关键词:美托洛尔药物动力学
酮洛芬β-CD包合物制剂的药效学评价被引量:4
1998年
目的:考察酮洛芬经βCD包合后制成的速溶颗粒剂在动物体内的解热、镇痛及抗炎效果并和酮洛芬单体的药效比较。方法:分别制备动物解热、镇痛及抗炎模型,将酮洛芬βCD包合物制剂用5g·L-1CMCNa研磨成适当浓度混悬液,灌胃给药,并以酮洛芬单体的5g·L-1CMCNa混悬液为阳性对照和以5g·L-1CMCNa混悬液为空白对照,分别研究其解热、镇痛及抗炎效果。结果:酮洛芬βCD包合物制剂可明显降低酵母所致家兔的发热反应,最大抑制率可达88.0%,持续5h以上;对乙酸诱导的小鼠痛反应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在第10分时,受试组小鼠的扭体次数明显低于同剂量阳性对照组;对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跖肿胀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受试组的早期作用更强,起效更快。结论:酮洛芬βCD包合物制成的速溶颗粒剂,与酮洛芬单体相比,起效快、早期作用更强。
吕万良屠锡德巫冠中
关键词:酮洛芬药理学Β-CD包合物制剂
噁丙嗪分散片的研究
2000年
采用正交设计实验法,以崩解时限、体外溶出度及混悬性为指 标,对口恶丙嗪分散片处方进行筛选。经过对优选处方 的实验表明,分散片在30秒钟内完全崩解,分散均匀性试验能通过710 μm筛网,均达到英 国药典(1993年版)关于分散片的要求,体外溶出度明显优于普通片。
谢玲屠锡德
关键词:分散片正交设计
优选改进复方维C银翘片中Vc稳定性被引量:3
2000年
采用正交设计法对市售稳定性较差的维C银翘片进行处方 优选。采用传统湿法制粒工艺制备所得到的优选处方,对其加速试验数据的方差分析结果证 实:此优选处方的稳定性比市售片有极显著性提高(P<0.01)。文中所有的统计分析 采用SAS软件。
高缘张建军屠锡德
关键词:维生素C正交设计稳定性
复方潘生丁胃内滞留漂浮型控释片的制备及药动学研究被引量:5
1992年
根据流体动力学平衡控释系统hydrodynamically balanced controlled drug delivery system,简称HBS^(TM))原理研制了复方潘生丁-HBS^(TM)系统。复方潘生丁-HBS^(TM)的体外溶出符合一级动力学过程,同位素γ-闪烁照相结果表明复方潘生丁-HBS^(TM)在胃内滞留时间(4~6 h)明显长于普通片(1~2 h)。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人单剂量口服复方潘生丁-HBS^(TM)及复方潘生丁市售普通胶囊(德国宝云家殷格翰大药厂)的潘生丁和水杨酸的血清浓度,并进行了药动学模型的拟合及药动学参数的估算,本品的体内外数据相关性显著(P<0.05)。
杨鹏晖屠锡德
关键词:药物动力学乙酰水杨酸
影响头孢克罗缓释片释药因素的研究
1999年
以 HPMC为缓释材料 ,采用湿法制粒制备缓释片 ,用体外释放度试验研究了缓释片的释药机理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缓释片的释放符合 Higuchi方程 ,HPMC的粘度、用量、丙烯酸树脂 号的用量。
尹莉芳屠锡德李欣
关键词:头孢克罗缓释片释药速率HPMC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