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敏

作品数:61 被引量:244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20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1篇经济管理
  • 3篇天文地球
  • 3篇建筑科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2篇政治法律
  • 1篇生物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6篇农地
  • 24篇城市
  • 21篇地城
  • 21篇农地城市流转
  • 21篇城市流
  • 15篇生态
  • 14篇耕地
  • 7篇生态补偿
  • 7篇农户
  • 7篇耕地保护
  • 6篇土地资源
  • 5篇农民
  • 5篇耕地资源
  • 4篇宅基
  • 4篇宅基地
  • 4篇生态系统
  • 4篇生态系统服务
  • 4篇福祉
  • 3篇影响因素
  • 3篇生态安全

机构

  • 44篇中南财经政法...
  • 20篇华中农业大学
  • 2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邯郸学院
  • 1篇中南民族大学
  • 1篇湖北省国土资...

作者

  • 58篇宋敏
  • 6篇张安录
  • 4篇韩曼曼
  • 3篇陈青
  • 3篇张雄
  • 2篇赵慧
  • 2篇刘一鸣
  • 1篇马晓茗
  • 1篇陈竹
  • 1篇王世新
  • 1篇张海敏
  • 1篇雷耀
  • 1篇麻昌华
  • 1篇刘武
  • 1篇闫敏

传媒

  • 6篇中国人口·资...
  • 4篇国土资源科技...
  • 3篇资源科学
  • 3篇农业经济问题
  • 3篇上海国土资源
  • 2篇农业技术经济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农村经济
  • 2篇中国土地科学
  • 2篇广东土地科学
  • 2篇2007年中...
  • 1篇集团经济研究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暨南学报(哲...
  • 1篇新疆农垦经济
  • 1篇经济体制改革
  • 1篇资源开发与市...
  • 1篇法商研究
  • 1篇2007年中...
  • 1篇2014年中...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5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7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8
  • 5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2
6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农地城市流转的外部性与社会理性决策研究
农地城市流转作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会产生一系列经济、生态和社会效应,不仅影响着城市进步,也事关农村发展。因此,农地城市流转决策制定的科学与否,将直接导致社会福利水平的变动。我国目前的农地城市流转决策...
宋敏
关键词:农地城市流转
文献传递
湖北省农地资源正外部性价值量估算——基于对农地社会与生态之功能和价值分类的分析被引量:50
2009年
农地资源的正外部性直接或间接对人类福利产生影响,但由于市场机制的自身缺陷导致人们对其价值缺乏定量认识,致使农地资源得不到应有的保护,造成向城市的过度流转。以湖北省为例,在将农地资源正外部性划分为提供社会保障、保证粮食安全以及提供生态服务3个方面的基础上,以2006年为评估期日,尝试用市场价格评估的方法对其年价值和无限年期的总价值进行了估算。结果显示:2006年湖北省农地资源在提供社会保障方面的年价值及无限年期价值分别为874.60元/hm^2·a和34706.35元/hm^2;粮食安全保障功能的年价值及无限年期价值分别为322.09元/hm^2·a和12781.35元/hm^2;生态服务功能的年价值及无限年期价值分别为4348.55元/hm^2·a和172561.51元/hm^2。最终核算出湖北省正外部性的年价值总量及无限年期价值总量分别为5545.24元/hm^2·a和220049.21元/hm^2,这部分无法通过市场价格表现的价值大致与湖北省农地经济产出价值相当,甚至略高出5%~38%,无疑是农地价值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引起土地管理者和社会决策者的充分重视。农地城市流转的失控和对农地保护的忽视实质上就是对农地正外部效用的抛弃和破坏,最终将阻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宋敏张安录
关键词:农地正外部性
耕地资源的关键性生态系统服务识别——以差别化耕地保护政策目标为导向被引量:4
2021年
识别耕地关键性生态系统服务有助于明确耕地保护的关键点和侧重点,推动耕地保护向"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转型以及制定和实施差别化的耕地保护政策。本文以湖北省武汉市为例,运用选择实验法获得了公众对耕地资源各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偏好和支付意愿,并通过潜在分类模型揭示其偏好异质性,从而识别了该地区耕地资源的关键性生态系统服务,为实现差别化的耕地保护政策目标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结果表明,公众对于保护耕地从而获得相应的耕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有较普遍的支付意愿;公众对耕地多种生态功能的偏好存在异质性且耕地的调节服务为该地区的关键性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此外,公众对耕地各项生态系统服务的偏好和需要存在主次之分。最后,本文从立足耕地生态功能持续推进耕地保护转型以及基于耕地生态功能的竞争与协同明确差别化耕地保护政策的关键点和侧重点两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李扬子宋敏胡灿
关键词:耕地保护差别化政策
规划管制下土地发展权受限的多情景测度:数量与价值被引量:3
2022年
在统筹推进国土空间规划及用途管制的背景下,揭示土地发展权受限的数量及其价值,对于完善中国空间治理体系、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尤其是区域差异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以湖北省为"生态资源优势区"代表性省份,首先运用柯布-道格拉斯(C-D)生产函数模型测算各生产要素在农业与非农业部门中对经济增长的弹性以及土地资源在两部门的边际收益,揭示土地发展权受限的客观现实和成因;然后基于缩小湖北省与"经济发展优势区"经济发展差距的不同情景,测度2009—2018年湖北因处于生态资源优势区而使土地发展权受限的数量与价值。结果显示:(1)土地要素投入对湖北省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2009—2018年,湖北省非农部门经济增长仍依赖土地要素投入,且土地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难以被其他生产要素替代。(2)高额的机会成本是土地资源由农业部门向非农部门转移的重要潜在驱动力。2009—2018年,湖北省非农部门的土地边际收益是农业部门的17.03~44.14倍,且呈逐年递增趋势,规划管制的存在导致了土地发展权受限。(3)规划管制背景下,对受限的土地发展权进行补偿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在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缩小10%~100%的不同情景下,2009—2018年湖北省土地发展权受限数量处于0.53×104~5.35×104hm2之间,对应的价值量占同时期"经济发展优势区"总GDP的比重较低,为0.02%~0.19%。基于此,应开展土地发展权受限补偿的制度建设,从土地发展权产权确认和利益分配机制改革两方面量化和落实土地发展权,并以对土地发展权的底线补偿情景为起点逐步提高土地发展权补偿水平,直至实现完全补偿。
宋敏易路平张安录
关键词:土地发展权价值量
福建省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分区研究——基于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视角被引量:2
2019年
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是提供有效的耕地保护激励从而实现耕地资源保护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而合理划分其补偿区与受偿区更是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构建和政策实施的重要环节。兼顾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双重视角,以福建省作为研究区域,采用粮食安全法和耕地生态足迹及承载力测算模型对该省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区域的划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9个地市可划分为2个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支付区(漳州市和厦门市)、3个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受偿区(泉州市、三明市和南平市)和4个平衡区(福州市、宁德市、莆田市和龙岩市)。结果有助于为科学划定耕地保护补偿区域提供理论依据,为地方政府制定合理的耕地保护补偿制度提供实践参考,从而实现耕地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目标。
阮羿佑宋敏
关键词:耕地保护生态安全粮食安全
宅基地政策本体建设水平影响因素的组态研究——基于我国14个首批试点地区的定性比较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研究目的:以我国第一批实施宅基地制度改革的14个县(市、区)(不含西藏曲水)为研究样本,揭示影响宅基地政策本体建设水平的核心影响因素及其组态作用路径。研究方法:模糊集定性比较法。研究结果:(1)政策主体、政策客体和政策环境维度的各单一因素均不能单独成为影响宅基地政策本体建设水平的必要条件,政策本体建设水平是多个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2)“双重禀赋主导下的地方政府推动与经济支撑路径”和“治理—收入—优势资源主导下的宅基地禀赋与经济支撑路径”是促使宅基地政策本体建设达到较高水平的两种组态。(3)优势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对宅基地政策本体的建设水平具有普遍性影响。研究结论:应立足本地实际,着眼于多维因素的协同联动,选择适合的路径精准建设宅基地政策,为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有效推进提供制度基础。
宋敏杨紫雯胡银根
关键词:组态影响因素
基于农户分化的宅基地退出意愿影响分析--以湖北省鄂州市为例
目的:研究农户分化背景下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方法:二元Logistic计量模型.研究结果:在鄂州市农户宅基地退出中,健康状况、职业类别、家庭非农收入比例、有无城镇住房、家庭成员外出务工年数、非农就业稳定性、对宅...
张亚莉宋敏
关键词:农村宅基地农民意愿农户分化
文献传递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安全评价研究——以海南省海口市和三亚市为例
生态安全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土地资源的生态安全评价是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的要点之一。本文以海南省海口市和三亚市为研究对象,结合"P-S-R"和"自然—经济—社会"两种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本文指标体系,借助德尔菲法/层次分析...
梁言言宋敏
关键词: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安全评价
文献传递
基于CVM与AHP方法的耕地资源外部效益研究——以武汉市洪山区为例被引量:8
2012年
本文运用条件价值评估法(CVM)和层次分析法(AHP),以武汉市洪山区为例分别对耕地的总外部效益和局部外部效益进行了定量估算。CVM研究表明,耕地的外部效益价值量不容小觑。而运用AHP对受访者支付意愿的进一步分析表明,农民群体相比市民更偏好耕地在社会功能方面的外部效益;从农地局部外部效益的价值量上看,农地外部效益中的社会效益高于生态效益。因此,建议从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机制、设置有针对性的公众参与机制及创设耕地外部效益财产权入手,实现耕地保护的目的。
宋敏
关键词:耕地保护公众参与财产权
省域农地城市流转规模及其影响因素作用的空间异质性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作为城镇化过程中土地资源配置的必然过程,大规模的农地城市流转会给耕地保护和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带来巨大压力。研究农地城市流转规模及其影响因素作用程度的空间异质性对于揭示农地城市流转的复杂性,进而采取差别化的、有针对性的管制措施控制农地城市流转规模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文在阐释中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农地城市流转规模在经度、纬度方向上的变化规律的基础上,运用全域及局域自相关模型分析了省域尺度上中国农地城市流转规模的空间异质性,继而进一步采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揭示了省域农地城市流转规模各影响因素作用程度的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1)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农地城市流转规模在水平方向上自西向东呈稳定上升趋势,纬度方向上在中国中部省份达到最高值并分别向南北两个方向省份逐渐下降,呈现倒"U"型。(2)全国范围内省域农地城市流转规模呈现出一定程度的空间关联特征,省域农地城市流转规模的局部自相关随区域而变化,体现出空间异质性。(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初耕地面积、第三产业比重四个因素影响省域农地城市流转规模,且影响程度随空间位置不同而变化,除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对省域农地城市流转规模的影响程度在全国范围内空间分布较均匀外,其他三个因素的影响程度呈现较大的空间异质性。因此,应在充分考虑空间异质性的基础上,通过提高规划方案或管制措施的差异性和针对性实现对农地城市流转规模的有效管制。
宋敏王登娜
关键词:农地城市流转影响因素空间异质性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