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乳房
  • 7篇术后
  • 7篇皮瓣
  • 7篇隆乳
  • 7篇并发
  • 7篇并发症
  • 6篇乳房缩小
  • 6篇聚丙烯酰胺水...
  • 5篇术后并发
  • 5篇缺损
  • 5篇隆乳术
  • 5篇隆乳术后
  • 5篇后并发症
  • 4篇整形术
  • 4篇乳房缩小整形...
  • 4篇术后并发症
  • 4篇缩小整形术
  • 4篇注射隆乳
  • 3篇乳房肥大
  • 3篇软组织

机构

  • 23篇北京协和医院
  • 5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中国协和医科...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作者

  • 27篇孙宝东
  • 26篇乔群
  • 10篇赵茹
  • 10篇闫迎军
  • 9篇孙家明
  • 8篇刘志飞
  • 7篇张海林
  • 7篇闫迎军
  • 4篇宋可新
  • 3篇岳颍
  • 2篇阎迎军
  • 2篇白明
  • 2篇王从峰
  • 2篇戚可名
  • 1篇黄惠芳
  • 1篇曾衍均
  • 1篇沈铿
  • 1篇吴鸣
  • 1篇王先成
  • 1篇王先成

传媒

  • 11篇中华整形外科...
  • 5篇中国美容医学
  • 2篇中国临床解剖...
  • 2篇整形再造外科...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妇产科杂...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华医学美学...
  • 1篇中国药物警戒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7
  • 6篇2006
  • 7篇2005
  • 8篇2004
  • 3篇2003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并发症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特点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观察聚丙烯酰胺水凝胶(PAMHG)注射后发生并发症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免疫学变化。方法:应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测定注射PAMHG后发生并发症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各个亚群含量变化并与对照组(健康未注射PAMHG)人群相比较。结果:水凝胶组和对照组外周血B淋巴细胞在各个时间组变化趋势一致,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率水凝胶组均存在1~7项不等的指标异常。水凝胶组T3、T4、T8、NK细胞、Tn亚群含量、Ts亚群含量在各个时间组均低于对照组;水凝胶组Tm和Tc亚群在各个时间组均高于对照组。结论:PAMHG作为软组织充填剂注入人体,引起细胞免疫变化,细胞免疫处于增强状态,对机体的长期免疫效应尚需进一步积累病例并长期观察。
孙宝东刘定华赵茹闫迎军张海林白明乔群
关键词: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免疫反应并发症
两次延迟在扩张皮瓣转移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4
2005年
目的 介绍一种在扩张皮瓣转移过程中增加扩张皮瓣成活面积的两次延迟法。方法在扩张器注水充分后 ,分两次行延迟术。首先据情在扩张皮瓣设计两条平行切口线 ,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达扩张器包膜表面 ,原位缝合。术后 10~ 14d行第 2次延迟术 ,在扩张皮瓣远端设计弧形切口 ,与第 1次延迟术切口相连。切开达扩张器包膜表面 ,缝合切口。第 2次延迟术后 10~ 14d切取扩张皮瓣转移修复创面。结果 自 2 0 0 0年 8月至 2 0 0 2年 8月 ,应用本法为 16例长宽比值过大 (扩张皮瓣最大面积为 36cm× 9cm ,长宽比例为 4∶1)或旋转转移角度过大的扩张皮瓣行两次延迟术 ,术后皮瓣未见血运障碍 ,10 0 %成活。结论 两次延迟在扩张皮瓣转移中能保障皮瓣的血运 ,并明显提高了扩张皮瓣成活的面积。
吴意光乔群刘志飞李森恺李养群柳成赵茹宋可新闫迎军孙宝东
不同聚丙烯网用于乳房下垂矫正的生物力学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4种不同的聚丙烯网片的生物力学性能,为真皮帽法乳房缩小术中内置式乳罩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以实验用小型猪作动物模型,将4种不同的聚丙烯网埋置于腹部皮下,90d后采集标本,比较其生物力学性能。结果4种聚丙烯网在拉伸强度、应力一应变关系、应力松弛和蠕变4个方面显示出不同的生物力学特性,这显然与它们所采用的材料和编织结构不同有关。结论应力松弛和蠕变作为网片特殊的生物力学特性在维持术后乳房正常形态上有重要意义,在内置式乳罩的选择标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Premilene Mesh LP作为新型的轻重量、小孔径网片,在生物力学性能上优于其他网片。
王智曾衍均张海林孙宝东乔群
关键词:聚丙烯网动物实验生物力学乳房下垂
不同乳房缩小成形术式对乳房感觉的影响
2004年
闫迎军孙宝东乔群
关键词:乳房缩小成形术乳房肥大
几丁糖预防硅凝胶乳房假体包膜挛缩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0
2005年
目的 探讨几丁糖预防硅凝胶乳房假体置入术后包膜挛缩的效果。方法 以 18只雌性SD大白鼠为实验对象 ,随机分为 3组。于大白鼠两侧背阔肌下各置入小型模拟硅凝胶假体。左侧为实验组 ,剥离腔内注入几丁糖 ,右侧为对照组。术后 4、8、12周分组切取包膜行组织学检查 ,测量其厚度和Ⅰ、Ⅲ型胶原的面密度。结果 实验侧与对照侧包膜结构相似 ,可分为致密层和疏松层两层结构。术后 4周 ,实验侧包膜全层厚度、致密层厚度均小于对照侧 (P <0 .0 1) ,Ⅰ型、Ⅲ型胶原的面密度均低于对照侧 (P <0.0 1)。术后 8、12周 ,实验侧包膜全层厚度、致密层厚度均小于对照侧(P <0.0 5 ) ,Ⅰ型胶原的面密度低于对照侧 (P <0 0 5 ) ,Ⅲ型胶原的面密度与对照侧无差异 (P >0.0 5 )。
闫迎军乔群孙家明刘志飞宋可新岳颍孙宝东
关键词:几丁糖硅凝胶乳房假体包膜挛缩
女性乳房的血管构筑研究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1
2004年
目的:研究女性乳房的血管构筑模式,为设计安全的乳房缩小整形术式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采用血管铸型、乳房组织血管透明方法对11具成年女性尸体22个乳房标本血管进行解剖学观察。结果:乳房皮肤层血供主要来自胸廓内动脉的穿支和胸外侧动脉的分支,血管走行朝乳头方向集中。胸廓内动脉穿支中以第2肋间穿支为最粗大,胸外侧动脉分支中以乳头外上方分支为最粗大。乳腺主要血供来自深部穿支:上半部来自胸大肌表面的穿支较细小,下半部来自肋间隙的穿支较粗大。这些穿支血管垂直走向皮肤表面与皮肤层血管形成吻合。结论:(1)乳头乳晕的血供主要来自皮肤层,皮肤血管以胸廓内动脉的第2肋间穿支和胸外侧动脉的起始部分支最为粗大;(2)来自深部乳腺的血供较少,为胸壁穿支的细小终末支;(3)在乳房缩小整形术中,以内上或外上真皮蒂或真皮腺体蒂携带乳头乳晕较单纯腺体蒂更为安全。
孙家明乔群张海林孙宝东闫迎军
关键词:乳房血管构筑乳房缩小整形术
外阴癌广泛切除术后患者外阴重建术的临床分析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探讨外阴癌广泛切除术后创面修复、外阴重建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3月—2005年10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14例外阴癌患者的临床资料,14例患者均行外阴广泛性局部扩大切除术,采用带蒂股前外侧皮瓣或下蒂腹直肌肌皮瓣修复外阴缺损创面,并行外阴重建术。结果14例行外阴重建术的患者中,有13例患者的皮瓣全部成活,于术后12~14 d切口拆线,切口Ⅰ期愈合,其中1例行股前外侧皮瓣转移修复术的患者腹股沟区手术切口发生感染,但其皮瓣及供区植皮Ⅰ期愈合;1例行股前外侧皮瓣转移修复术的患者皮瓣发生部分坏死,面积约4 cm×6 cm,经局部换药、创面植皮治疗,术后36 d完全愈合。14例患者接受了2~20个月的术后随访,重建后的外阴形态丰满,富有弹性,阴道口无狭窄,疤痕无明显挛缩。结论应用股前外侧皮瓣或腹直肌肌皮瓣转移修复外阴癌广泛切除术后的皮肤软组织缺损,进行外阴重建,可使患者在手术切除肿瘤后获得外阴解剖外观及部分功能的恢复,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孙宝东吴鸣沈铿潘凌亚黄惠芳闫迎军张海林王先成赵茹乔群
关键词:外阴肿瘤外科皮瓣皮肤移植修复外科手术
几何分割法治疗头皮大面积圆形缺损
2004年
目的探讨治疗头皮大面积圆形缺损的手术方法。方法采用几何分割法将圆形缺损分为几个类矩形缺损,应用扩张皮瓣转移修复头皮圆形大面积缺损。结果7例头皮大面积圆形缺损患者,术后均取得满意疗效,局部外形及毛发分布良好。结论采取几何分割法应用扩张皮瓣修复大面积圆形缺损是1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孙宝东刘志飞乔群
关键词:扩张皮瓣
双环形切口乳房缩小整形术被引量:24
2006年
目的:探讨乳房缩小整形术中手术方法及术后效果影响因素。方法:应用改良双环法进行乳房缩小整形术85例,术中切除腺体组织150~1200g,将外上侧腺体组织楔形切除后,将乳头-乳晕-腺体组织瓣置于正常解剖位置,以乳头为中心向内侧适度旋转,并适当固定塑形使乳房的上极保持丰满;并对手术后效果进行初步评价。结果:80例患者接受随访,手术后74例患者双侧乳房形态及乳头乳晕对称,乳房上极较丰满,乳头乳晕感觉良好,患者满意,总满意率为92.5%。结论:改良双环法乳房缩小整形术手术后乳房形态良好,患者满意度高,简易调查表显示患者手术后关心的问题首先是乳房形态及乳头乳晕感觉。
孙宝东张海林闫迎军乔群
关键词:乳房肥大双环法乳房缩小整形术
股前外侧带蒂皮瓣修复外阴癌切除术后皮肤软组织缺损被引量:13
2005年
孙宝东吴鸣闫迎军张海林乔群
关键词:外阴癌根治术带蒂皮瓣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传统治疗方法淋巴结切除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