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乔群

作品数:239 被引量:1,474H指数:20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北京协和医院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哲学宗教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15篇期刊文章
  • 18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31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64篇乳房
  • 60篇皮瓣
  • 37篇手术
  • 32篇外科
  • 31篇术后
  • 25篇隆乳
  • 22篇隆乳术
  • 21篇缺损
  • 21篇畸形
  • 20篇乳房再造
  • 19篇腹壁
  • 19篇并发
  • 18篇并发症
  • 16篇乳腺
  • 16篇聚丙烯酰胺水...
  • 15篇乳房缩小
  • 14篇软组织
  • 14篇切口
  • 14篇假体
  • 11篇隆乳术后

机构

  • 171篇北京协和医院
  • 4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9篇中国医学科学...
  • 14篇中国协和医科...
  • 10篇华中科技大学
  • 6篇军事医学科学...
  • 6篇中国医学科学...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 5篇天津医科大学
  • 4篇北京大学
  • 3篇南开大学
  • 3篇清华大学
  • 3篇中南大学湘雅...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北京协和医学...
  • 2篇北京医院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大同市第三人...

作者

  • 237篇乔群
  • 80篇刘志飞
  • 48篇张海林
  • 48篇赵茹
  • 46篇王晓军
  • 45篇曾昂
  • 36篇白明
  • 28篇孙家明
  • 26篇孙宝东
  • 24篇闫迎军
  • 23篇朱琳
  • 20篇黄渭清
  • 20篇宋可新
  • 18篇冯锐
  • 17篇周刚
  • 17篇龙笑
  • 15篇王阳
  • 14篇方柏荣
  • 14篇李薇薇
  • 14篇柳成

传媒

  • 67篇中华整形外科...
  • 31篇中国美容医学
  • 24篇中华医学美学...
  • 12篇整形再造外科...
  • 9篇中华整形烧伤...
  • 8篇中国修复重建...
  • 6篇家庭医学(上...
  • 6篇中华医学会整...
  • 4篇中国美容整形...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中华实验外科...
  • 3篇中国临床解剖...
  • 3篇中国实用外科...
  • 3篇实用美容整形...
  • 3篇中国实用美容...
  • 3篇中国组织工程...
  • 3篇中华乳腺病杂...
  • 2篇医学研究通讯
  • 2篇中华妇产科杂...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3
  • 4篇2012
  • 25篇2011
  • 27篇2010
  • 20篇2009
  • 11篇2008
  • 26篇2007
  • 30篇2006
  • 24篇2005
  • 23篇2004
  • 19篇2003
  • 7篇2002
  • 1篇2001
  • 3篇2000
  • 2篇1999
  • 4篇1998
  • 1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4
2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第1跖背动脉逆行足背皮瓣修复足远端创面被引量:21
2005年
目的 探索一种能修复足部远端创面的新手术方法。方法 设计以足背动脉的第 1跖背动脉为血管蒂的逆行岛状皮瓣 ,转移至足部远端创面。结果 临床治疗 5例患者 ,皮瓣面积为2cm× 4cm~ 6cm× 7cm。除 1例皮瓣远端表皮坏死外 ,其余成活良好 ,外形矫正满意 ,术后 1~ 2个月后行走恢复良好。结论 以足背动脉的第 1跖背动脉为血管蒂的逆行岛状皮瓣具有良好的血运 ,血管解剖比较恒定 ,操作简便 。
王先成乔群戚可名赵柏程鲁青
关键词:第1跖背动脉
肿胀技术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中的作用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肿胀技术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在行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的Ⅰ期手术时,在扩张器植入的区域,根据植入的部位和植入的层次注射0.06%肿胀液,然后切开皮肤皮下,按术前标记的剥离范围剥离,缝合切口,拆线后注水;在行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的Ⅱ期手术时,取出扩张器后,将皮瓣旋转或推进,切除病变,在扩张包膜基底注射0.06%肿胀液,将扩张包膜切除,缝合切口。结果2000年1月~2005年1月,应用100个扩张器,共治疗50例,均获得了满意效果。结论肿胀技术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的Ⅰ、Ⅱ期手术中均有术中腔隙便于剥离、副损伤少、术中和术后出血少、术后患者术区疼痛轻等优点。
刘志飞乔群王晓军闫迎军张海林曾昂白明
关键词:肿胀技术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扩张器肿胀液切口副损伤
不同聚丙烯网用于乳房下垂矫正的生物力学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4种不同的聚丙烯网片的生物力学性能,为真皮帽法乳房缩小术中内置式乳罩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以实验用小型猪作动物模型,将4种不同的聚丙烯网埋置于腹部皮下,90d后采集标本,比较其生物力学性能。结果4种聚丙烯网在拉伸强度、应力一应变关系、应力松弛和蠕变4个方面显示出不同的生物力学特性,这显然与它们所采用的材料和编织结构不同有关。结论应力松弛和蠕变作为网片特殊的生物力学特性在维持术后乳房正常形态上有重要意义,在内置式乳罩的选择标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Premilene Mesh LP作为新型的轻重量、小孔径网片,在生物力学性能上优于其他网片。
王智曾衍均张海林孙宝东乔群
关键词:聚丙烯网动物实验生物力学乳房下垂
纵形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外阴肿瘤术后缺损创面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总结纵形腹壁下动脉穿支(deep inferior epigastric perforator,DIEP)皮瓣移位修复外阴肿瘤根治术后缺损创面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007年8月-2009年8月,收治5例57~68岁女性外阴肿瘤患者。其中外阴鳞状细胞癌4例,外阴黑色素瘤1例。病程3~5年。患者均行外阴广泛局部扩大切除术加腹股沟及盆腔淋巴结清扫,肿瘤切除后创面缺损范围为12cm×7cm~15cm×6cm。采用大小为14cm×8cm~16cm×9cm的纵形DIEP皮瓣移位修复创面。供区直接缝合。结果术后1例皮瓣远端出现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成活;其余4例均顺利成活。创面Ⅰ期愈合4例,Ⅱ期愈合1例。供区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4例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8个月~2年。1例因外阴鳞状细胞癌复发后不能耐受再次手术而死亡;1例外阴臃肿影响排尿,予皮瓣修整术后排尿恢复正常;余2例外阴无臃肿,皮瓣色泽与下腹壁皮肤相似,质地柔软,无尿道口狭窄。供区腹壁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纵形DIEP皮瓣移位是修复外阴肿瘤术后缺损创面的有效方法之一。
陈保国乔群黄渭清赵茹张海林曾昂
关键词:外阴肿瘤
应用双侧颊肌粘膜瓣修复红唇缺损被引量:2
2007年
下唇外伤及肿瘤切除常常造成红唇缺损,而红唇缺损在外形与功能上都非常重要,较小的红唇缺损可通过局部红唇直接拉拢缝合或局部红唇瓣转移来修复,但红唇缺损超过3/4以上全长或2/3厚度时,常规方法不能奏效,所以我们运用颊肌粘膜瓣转移的方法修复红唇缺损,效果良好。
黄渭清方柏荣方薛泉乔群
关键词:红唇缺损肿瘤切除
应用SMAS-颈阔肌蒂肌皮瓣修复唇颊部皮肤及软组织缺损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探讨以SMAS-颈阔肌为蒂的颏下部肌皮瓣修复唇颊部皮肤及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根据口周皮肤及软组织的缺损面积,设计以SMAS-颈阔肌为蒂的颏下部横行肌皮瓣,经皮下隧道修复缺损.最大皮瓣面积为3.0 cm×5.0 cm,最小蒂宽度为1.0 cm.结果临床应用于8例患者,经3~12个月的随访,术后皮瓣全部成活,效果较满意.结论应用设计部位较隐蔽的以SMAS-颈阔肌为蒂的颏下部皮瓣,远位修复唇颊部皮肤及软组织缺损,血供良好,皮瓣的颜色、质地与缺损周围的正常组织相匹配,可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王晓军刘志飞赵玉明晏晓青乔群赵红艺钱文江
关键词:唇颊部缺损
臀部感染创面局部皮瓣手术治疗策略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臀部为褥疮等难治性创面的好发区域,且常合并感染,为临床治疗的难点。本文旨在探讨应用臀部局部肌皮瓣及穿支皮瓣治疗该位置难治性创面的指征及适应证。方法:针对不同位置、不同深度的臀部创面,根据各类皮瓣及肌皮瓣的血管蒂位置与长度,制定临床治疗流程图,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结果:北京协和医院整形外科臀部创面患者15名,应用不同的局部带蒂皮瓣进行手术治疗。随访6~12个月(平均8.7个月),其中1例患者出现皮瓣远端坏死(6.67%),其余患者皮瓣全部成活。结论:臀部为良好的皮瓣供区,可以根据创面特点选择不同位置、不同类型的局部皮瓣,解决大部分难治性创面覆盖的问题。
龙笑白明赵茹乔群王晓军宋可新俞楠泽王阳
关键词:难治性创面穿支皮瓣手术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美容的临床与组织学评估被引量:33
2004年
目的 探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后并发症的临床与组织学特点。方法 对 1998年至 2 0 0 3年接诊的 5 2例在外院注射了聚丙烯酰胺水凝胶 ,并引起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总结与组织学研究。为了便于比较 ,另选 12例 1988年~ 1994年期间接受液态硅胶注射的患者取出的组织病理切片与之对照研究。结果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后并发症以局部硬结最多见 ,而且多发生在注射后 1~ 2年左右时间里。人体组织对注射的聚丙烯酰胺水凝胶的反应为多核异物巨细胞增生 ,并形成肉芽肿。与液态硅胶比较 ,注射的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引起组织的淋巴细胞反应弱 ,材料周围的纤维包膜较薄。机体内长期存留的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可能会引起局部组织变性反应。结论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作为软组织填充剂的安全性需要进一步研究。
赵宇乔群寇星灿庄强柳成刘志飞
关键词: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并发症组织学特点多发
乳晕内切口隆乳或假体置换术被引量:1
1998年
自1997年1月以来,我们采用乳晕切口行隆乳术及乳房假体置换术,即经乳晕内的半圆形切口,将乳房假体置入胸大肌深面。共22例的临床实践表明:经乳晕内切口行隆乳术,不仅可以不损伤乳腺组织,而且可以将乳房假体置入胸大肌深面,经乳晕内切口行乳房假体置换术,不...
柳成乔群卢刚王连召司鲁民周刚
关键词:隆乳术乳晕切口假体置换
胸三角区皮肤血供的性别差异及临床意义初探被引量:4
2005年
孙家明乔群
关键词:性别差异女性
共2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