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占学

作品数:99 被引量:471H指数:10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3篇期刊文章
  • 3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4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文学
  • 1篇理学

主题

  • 24篇疗效
  • 17篇中医
  • 17篇疗效观察
  • 17篇临床疗效
  • 16篇皮损
  • 16篇皮炎
  • 14篇皮肤
  • 13篇临床疗效观察
  • 10篇银屑
  • 10篇银屑病
  • 10篇皮肤病
  • 9篇止痒
  • 9篇湿疹
  • 9篇细胞
  • 8篇疱疹
  • 7篇痤疮
  • 7篇胶囊
  • 6篇止痒汤
  • 5篇治疗神经性皮...
  • 5篇神经性

机构

  • 93篇北京中医药大...
  • 22篇北京中医药大...
  • 14篇北京市门头沟...
  • 8篇北京中医药大...
  • 3篇南京市江宁区...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北京大学首钢...
  • 1篇厦门市中医院
  • 1篇云南省中医医...
  • 1篇内江市中医医...
  • 1篇北京市昌平区...
  • 1篇北京市朝阳区...
  • 1篇南京市江宁医...
  • 1篇北京市小汤山...
  • 1篇北京市平谷区...

作者

  • 99篇孙占学
  • 60篇李元文
  • 34篇张丰川
  • 10篇李曰庆
  • 10篇姜颖娟
  • 9篇周志强
  • 8篇孔宇虹
  • 7篇杨碧莲
  • 7篇蔡玲玲
  • 7篇杨勇智
  • 5篇姚荣
  • 4篇王旭昀
  • 4篇赵雅静
  • 4篇赵丽娟
  • 4篇李楠
  • 3篇李纬
  • 2篇张宏
  • 2篇贾苑凝
  • 2篇周德瑛
  • 2篇赵凤珠

传媒

  • 9篇中华中医药杂...
  • 7篇环球中医药
  • 6篇中医临床研究
  • 5篇中国皮肤性病...
  • 5篇中华中医药学...
  • 4篇中国性科学
  • 3篇北京中医药
  • 3篇2012年第...
  • 2篇中医杂志
  • 2篇中国中医急症
  • 2篇中国麻风皮肤...
  • 2篇药物不良反应...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中华中医药学...
  • 2篇现代中医临床
  • 2篇2009年京...
  • 2篇2013中华...
  • 2篇2017全国...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江苏卫生保健

年份

  • 3篇2022
  • 4篇2021
  • 4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8
  • 8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 14篇2013
  • 11篇2012
  • 8篇2011
  • 13篇2010
  • 6篇2009
  • 9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9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医皮肤病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探讨
2022年
皮肤病学是一门临床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皮肤科需要临床实践技能、科研能力、文化素养等综合素质较高的医生。针对中医皮肤病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目前面临的问题,提出中医皮肤病学专业学位研究生需加强综合素质培养,因时因地优选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比如多媒体技术联合CBL、LBL组合PBL、助手式门诊教学联合督导式门诊教学等教学模式,提出研究生未来培养中的思考以及展望。最终期望通过选用恰当的中医皮肤病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为医院皮肤科输送真正的能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中医皮肤病学专业毕业生。
孙占学
关键词:中医皮肤病学专业学位
性活跃女性阴道病原体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性活跃女性阴道病原体分布情况.方法 初诊确诊为性病的性活跃女性患者,免费进行相应性病监测,统计性病分布情况.结果 非淋(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是最多的,共有269例,占97.4%,其次为细菌性阴道病,占94.5%...
周志强孙占学李元文
关键词:NGUBVGH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自拟祛疣颗粒治疗多发性跖疣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观察自拟祛疣颗粒治疗多发性跖疣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将60例多发性跖疣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祛疣颗粒每天2剂(共4袋),其中1剂开水冲服,每次1袋,每天2次;另1剂加枯矾10 g,加入热水冲化后浸泡患足,每次40分钟,每天1次,2周为一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并判定疗效。对照组采用液氮冷冻治疗,每2周1次,治疗4周后观察并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7%,明显高于对照组(55.2%),经检验,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比较,治疗组对外周血细胞免疫有一定的改善作用,CD4+增高,CD8+降低,CD4+/CD8+增高,而对照组对外周血T细胞亚群分布几乎无影响;两组复发率的比较,治疗组复发率7.7%,明显优于对照组(50%)。结论祛疣颗粒内服加外用治疗多发性跖疣具有安全有效,复发率低的特点,疗效明显优于冷冻治疗。
孔宇虹李元文任琳孙占学赵雅静
关键词:跖疣寻常疣免疫功能冷冻
甘石青黛膏对大鼠湿疹模型皮损角质形成细胞(KC)淋巴细胞(LYM)的凋亡的影响
目的:观察甘石青黛膏对大鼠湿疹模型皮损角质形成细胞(KC)淋巴细胞(LYM)的凋亡的影响.方法:大鼠湿疹模型造模成功后进行中药甘石青黛膏干预,并与安慰剂(白凡士林膏)对比,采用TUNEL法检测治疗组和对照组大鼠湿疹模型皮...
孙占学李元文张丰川
关键词:湿疹疗效评价
文献传递
中医药物外治法源流
中医外治法是目前所知起源最早的治疗疾病方法,其起源于原始社会,来源于社会实践,历经千载,逐渐成熟,为人类的健康事业作出卓越的贡献。中医外治发展经历四个阶段:起源于先秦、成长于汉唐、创新于宋元、成熟于明清。外治方药由单味药...
孙占学李曰庆李元文
关键词:中医理论药物外治法历史演变
文献传递
中西医结合治疗结节性发热性非化脓性脂膜炎1例被引量:1
2014年
1临床资料 患者女,45岁。左下肢反复出现皮疹伴疼痛5年余,加重伴右下肢皮疹2个月。近5年来患者的左侧小腿反复出现蚕豆大小的皮下结节,伴触痛,全身不规则发热,皮损局部皮温升高,结节消退后局部皮肤凹陷,弹性消失。当地医院多次行组织病理检查示:结节性发热性非化脓性脂膜炎。
姜颖娟杨碧莲孙占学李元文张丰川
关键词:结节性发热性非化脓性脂膜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织病理检查不规则发热皮下结节左下肢
银屑病的宏观与微观辨证应用探讨被引量:7
2016年
文章对银屑病宏观上的证候和皮损组织病理上的微观表现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同时从表皮细胞的五行辨证、真皮血管辨证、宏观与微观辨证论治银屑意义等方面进行论述,笔者通过临床真实病例介绍宏观与微观辨证相结合的治疗方式,认为银屑病的微观辨证是中医宏观辨证的有益补充,通过观察微观状态,可进一步强化中医对病理机制的认识。
李元文王京军孙占学张丰川
关键词:银屑病辨证论治
解毒散结汤外治扁平疣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验证解毒散结汤外涂治疗扁平疣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76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应用0.1%维A酸霜,外涂,2次/D;治疗组应用自拟解毒散结汤,外涂,2次/D,疗程均为4周,观察靶皮损扁平疣数量、局部...
孙占学李曰庆杨勇智李元文赵丽娟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青石止痒软膏治疗神经性皮炎、湿疹的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神经性皮炎、湿疹属于炎症性皮肤病,也是常见的慢性反复难治性皮肤病之一,国内外西医外治主要是采用强效消炎效果的糖皮质激素软膏,存在的问题是停用后易复发,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会造成患者对药物的敏感性逐渐降低,遗留干燥、皮肤萎缩、毛发增多、毛细血管等不良反应。
李元文张丰川蔡玲玲孙占学杨碧莲邓颖白彦萍段行武都金辉白方树吴春燕吴迪李楠姜颖娟陈雪燕蒋静张妙良
关键词:神经性皮炎软膏湿疹止痒
银屑病患者的中医护理与中医疾病管理探析被引量:7
2013年
本文对银屑病患者的中医辨证施护,情志调护等护理内容进行论述,同时对银屑病的慢性病管理、纳入治未病体系、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等中医管理模式进行初步探析,以期望建立相应的中医治疗护理评估体系,构建临床科研信息一体化的银屑病登记管理系统,为临床和科研工作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寻找到中医药防治银屑病切入点和最佳诊疗和护理方案。
赵凤珠孙占学
关键词:银屑病护理中医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