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育松

作品数:2 被引量:11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人文科学学院哲学系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篇道统
  • 1篇哲学
  • 1篇政统
  • 1篇政治哲学
  • 1篇制度化
  • 1篇制度化建设
  • 1篇儒学
  • 1篇他者
  • 1篇西方文明
  • 1篇现代民族
  • 1篇现代民族国家
  • 1篇民族
  • 1篇民族国家

机构

  • 2篇中山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作者

  • 2篇姚育松
  • 1篇姚中秋
  • 1篇陈明
  • 1篇刘小枫
  • 1篇唐文明
  • 1篇曾亦
  • 1篇甘阳
  • 1篇陈壁生
  • 1篇陈少明
  • 1篇干春松
  • 1篇白彤东
  • 1篇张翔

传媒

  • 2篇开放时代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康有为与制度化儒学被引量:11
2014年
甲午之战以来,两甲子间,国祚屡迁。加之西潮涌入,传统式微,时至今日,中国已非百余年前之中国。然中国何以为中国,这一问题却历久弥新。康有为生于晚清内外交困之际,面对从传统老大帝国到现代民族国家转化这一不可遏阻的洪流,面对西方文明这一强有力的“他者”,而致思于儒学(教)制度化建设,冀望于传统内部开出新的文明形式。
甘阳唐文明张翔白彤东姚中秋姚育松陈明曾亦干春松陈壁生陈少明刘小枫
关键词:制度化建设儒学现代民族国家西方文明
中国古代晚期政治哲学刍议
2013年
本文以事实与价值分离的观念结构,以及以道统如何规制政统的问题意识,来作为区分中国古代晚期政治哲学的研究判准。并以明末三大儒、龚定庵、康有为及梁启超作为此哲学系统的代表。本文认为,这样一种哲学系统,与现代中国基于价值与事实合一的观念,将道统与政统结合于集权政党的思想是迥然不同,基于此,本文乃将此哲学系统分期为"古代晚期"。而本文也指出,在现代主流价值与各国特殊时势难以避免的冲突中,藉由过去已出现过的反思来参照现代是不可或缺的,因此,此哲学系统尽管与现代价值格格不入,但仍是相当值得研究的。
姚育松
关键词:道统政统政治哲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