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涛

作品数:5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上海市国际科技合作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细胞
  • 2篇动脉
  • 2篇动脉瘤
  • 2篇修复术
  • 2篇腔内
  • 2篇腔内修复
  • 2篇腔内修复术
  • 1篇血管
  • 1篇血管新生
  • 1篇荧光
  • 1篇荧光染料
  • 1篇培养液
  • 1篇缺血
  • 1篇缺血后
  • 1篇缺血后肢
  • 1篇细胞标记
  • 1篇细胞集落
  • 1篇细胞培养
  • 1篇细胞培养液
  • 1篇细胞衍生

机构

  • 5篇复旦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作者

  • 5篇周涛
  • 4篇符伟国
  • 4篇王玉琦
  • 2篇蒋俊豪
  • 2篇郭大乔
  • 2篇胡朝晖
  • 2篇陈斌
  • 1篇葛均波
  • 1篇周波
  • 1篇杨茗
  • 1篇邹云增

传媒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生理学报
  • 1篇中国实验动物...
  • 1篇中国血管外科...

年份

  • 3篇2009
  • 2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腔内修复术治疗感染性主动脉瘤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腔内修复术治疗感染性主动脉瘤(IAA)的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2007年7月经腔内修复治疗7例IAA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例均获得技术成功,术后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显示动脉瘤消失,无内漏,术后无并发症。随访8~22个月,瘤体无增大,人工血管支架通畅无移位、无内瘘及感染发生。结论腔内修复术治疗IAA具有安全、微创等特点,近期疗效较好,远期效果尚需进一步随访。
周涛王玉琦符伟国郭大乔陈斌蒋俊豪
关键词:感染性动脉瘤腔内修复术
纳米荧光染料C-dots标记细胞的应用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纳米荧光染料C-dots作为细胞标记物的应用。方法不同直径的C-dots和B16小鼠黑色素瘤细胞共同培养,用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观察C-dots被摄取及在细胞内分布情况。利用MTT比色法测定C-dots标记的细胞及未标记细胞的增殖情况;用台盼蓝染色法检查标记细胞活性。结果直径10 nm和5 nm C-dots可用于标记细胞。在共聚焦显微镜下,可见C-dots标记细胞的细胞膜带有近红外荧光。利用MTT比色法测定标记及未标记细胞的A值无显著差异,C-dots标记细胞的活性与对照组相比也无显著差异。结论C-dots可作为细胞内的标记物,用于细胞示踪、增殖试验等研究。
周涛符伟国王玉琦
关键词:细胞标记
黑色素瘤细胞及细胞培养液促进小鼠缺血后肢血管新生(英文)
2009年
本文旨在探讨小鼠黑色素瘤细胞及培养提取液对小鼠后肢缺血组织血管新生的影响,以及细胞趋化因子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 cell derived factor1,SDF-1)及其特异性趋化因子受体(CXC chemokine receptor4,CXCR4)是否在这种影响中发挥作用。制作小鼠后肢缺血模型,在腹部皮下注射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F10或在缺血后肢肌肉注射细胞培养上清液,分别于7,14和21天行激光多普勒扫描(laser Doppler perfusion imaging,LDPI)评估后肢缺血组织血流灌注情况,21天后流式细胞术分析小鼠骨髓细胞(bone marrow cells,BMCs)中的CXCR4表达,碱性磷酸酶染色后组织学分析缺血后肢血管新生情况。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肿瘤细胞和细胞培养液均可使BMCs中CXCR4阳性表达细胞数增加(P<0.05),小鼠缺血后肢血流灌注情况明显改善(P<0.05),小鼠缺血后肢肌肉毛细血管密度显著增加(P<0.05)。以上结果提示,黑色素瘤细胞及细胞培养液可以促进BMCs中CXCR4的表达,通过SDF-1/CXCR4途径促进缺血组织的血管新生。
周涛胡朝晖周波符伟国王玉琦
关键词:局部缺血血管新生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G-CSF对高脂喂养兔不同动脉段内皮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通过高脂喂养兔制造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研究G-CSF对不同动脉段内皮形态和功能变化的影响及相互关系。方法30只新西兰成年雄兔随机分4组,分为对照组6只,高脂喂养组、普通及高脂喂养+G-CSF组各8只,分别测定血脂及血清NO浓度,各取胸主动脉、颈总动脉、股动脉,采用病理分析及扫描电镜观察内皮形态的不同变化,同时用RT-PCR方法测定eNOS、ET-1基因的表达了解不同动脉段的内皮功能变化。结果高脂喂养后兔血脂、NO浓度明显升高,病理发现动脉内膜增厚,以大动脉最著,小动脉最次,扫描电镜下内皮细胞的凋亡、变形亦然。ET-1基因表达相对定量次序为胸主动脉>颈总动脉>股动脉,eNOS基因反之。应用G-CSF后大动脉内皮功能及形态受到明显影响,但小型动脉变化不大。结论高脂喂养兔能成功制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成模后动脉内皮功能显著受损,其中以大型动脉显著,同时内皮形态出现相应变化。应用G-CSF对全身动脉系统有影响,且动脉越小,影响越小,说明粥样硬化动脉内皮形态与功能改变之间存在必然联系,对G-CSF的反应也不同。
胡朝晖邹云增杨茗周涛葛均波
关键词:高脂喂养内皮功能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腔内修复术治疗感染性主动脉瘤:附7例报告
2008年
目的探讨腔内修复术治疗感染性主动脉瘤(IAA)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至2007年7月经腔内修复治疗IAA患者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7例均获得成功,术后即刻数字减影(DSA)血管造影显示动脉瘤消失,无内漏,术后无并发症。随访8—22个月,瘤体无增大,人工血管支架通畅无移位,无内漏及感染发生。结论腔内修复术治疗IAA是安全、可行的,近期疗效较好。
周涛郭大乔陈斌蒋俊豪符伟国王玉琦
关键词:动脉瘤腔内修复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