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义芬
- 作品数:32 被引量:66H指数:4
- 供职机构:重庆市涪陵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医学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 涪陵区2016—2017年狂犬病暴露人群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掌握涪陵区狂犬病暴露人群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更有效的狂犬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将2016—2017年涪陵区狂犬病免疫预防接种门诊狂犬病暴露者的相关信息录入Excel软件中,用SPSS 13.0软件对狂犬病暴露人群的年龄、性别、暴露时间、暴露分级等流行病学特征进行统计描述,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6—2017年涪陵区狂犬病暴露总人数为9 258例,其中2016年为4 296例,2017年为4 962例。9 258例暴露人群中,女性高于男性,男女性别比为0.91∶1;年龄以0~14岁儿童最多,占29.56%;暴露时间主要集中在每年的7—8月,呈现中间高、两头低的特点;中心区域和农村区域狂犬病暴露人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18,P>0.05);Ⅱ级暴露者最多,占65.16%,其次为Ⅲ级暴露(33.59%);57.73%的暴露者在暴露当天及时就诊,35.19%的暴露者在次日就诊;农村区域于暴露当天就诊者多于中心区域(χ^2=834.77,P<0.05)。结论应进一步加强涪陵区公众狂犬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加强犬只的管理,提高暴露后暴露者及时就诊意识。
- 杨德明张海艳周义芬
- 关键词:狂犬病流行病学特征
- 重庆市涪陵区1~29岁人群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被引量:4
- 2015年
- 乙型病毒性肝炎已成为我国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对新生儿进行乙肝疫苗接种是控制乙型肝炎的关键措施。1992年,重庆市将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管理,2003年将乙肝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2005年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全部免费。
- 杨德明张海艳周义芬毕玲
- 关键词: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疫苗血清流行病学
- 2013—2019年重庆市涪陵区儿童流感病原学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了解2013—2019年重庆市涪陵区儿童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病原学特征,为预防儿童流感提供根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3—2019年重庆市涪陵区哨点医院和流感暴发疫情中0~14岁儿童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结果采集的5 085份流感样症状患儿标本经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标本633份,阳性率为12.45%。流感型别主要为季节性H3型(40.60%)、新甲H1型(30.17%)、B型Victoria系(19.13%)、B型Yamagata系(9.48%)、混合型(0.32%),各型病毒交替流行。6~10岁组儿童流感病毒阳性率最高(23.15%),3岁以下阳性率最低(5.42%)。结论涪陵区2013—2019年儿童流感流行高峰以冬春季和夏季交替出现,优势毒株是季节性H3型。应重视流感对儿童健康的影响,加强对儿童的流感疫苗接种和流感疫情防控。
- 周义芬向于封雷潘红陈益姚康晓丽
- 关键词:儿童流感样病例流感病毒
- 重庆市涪陵区农村红层水源水质卫生现状调查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了解重庆市涪陵区"红层找水工程"农村生活饮用水的水质卫生状况。方法对2010-2014年涪陵地区修建的5 500口红层水井,进行数量不少于4%进行抽样检测,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2006)进行检测,《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进行评价。结果共检测"红层找水工程"水样220份,一般化学指标中总硬度及锰的合格率分别为72.7%和71.0%、其它各项指标合格率均在90.0%以上;毒理指标合格率为95.0%以上;微生物指标的合格率相对较低,菌落总数的合格率为10.0%、总大肠菌群的检出合格率仅为5.45%。结论重庆市涪陵区"红层找水工程",农村居民的饮用井水的一般化学指标和毒理学指标的合格率均较高,只有微生物的合格率极低,提示在当地农村开展和普及饮用水健康知识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 喻珊郭玲李吉文周义芬
- 关键词:农村水质卫生
- 2019年重庆市涪陵区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情况分析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分析2019年重庆市涪陵区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情况,为制定恶性肿瘤的防控策略和开展干预措施等提供依据。方法按性别和癌种对2019年涪陵区报告的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资料进行分析,计算发病/死亡粗率、标化率、0~74岁累积发病/死亡率、35~64岁截缩率,以及发病/死亡前10位恶性肿瘤的顺位及其构成。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2019年涪陵区恶性肿瘤新发病例3017例,发病率为258.30/10万,男性(283.41/10万)发病率高于女性(233.59/10万)(P<0.05),发病中标率为164.71/10万,世标率为157.92/10万,累积率(0~74岁)为17.14%。发病率居前5位的分别是肺癌(67.64/10万)、结直肠癌(32.28/10万)、乳腺癌(31.94/10万)、肝癌(20.21/10万)、子宫颈癌(16.82/10万)。恶性肿瘤死亡1831例,死亡率为156.76/10万,其中男性(208.16/10万)死亡率高于女性(106.18/10万)(P<0.05),死亡中标率为87.03/10万,世标率为86.08/10万,累积率(0~74岁)为8.91%。恶性肿瘤死亡率居前5位的分别是肺癌(57.02/10万)、肝癌(27.14/10万)、结直肠癌(13.53/10万)、食管癌(12.84/10万)、胃癌(9.25/10万)。结论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女性,肺癌是涪陵区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应开展有针对性的综合防治措施。
- 周义芬陈晓明向于王琪王杨凤杨德明
- 关键词:恶性肿瘤发病率死亡率
- 2010-2021年重庆市涪陵区50岁及以上人群HIV/AIDS流行特征分析
- 2023年
- 目的分析重庆市涪陵区2010-2021年50岁及以上人群HIV/AIDS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艾滋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0-2021年重庆市涪陵区新报告的50岁及以上人群HIV/AIDS资料,采用SPSS 26.0软件对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检验水准α=0.05。结果2010-2021年确诊的重庆市涪陵区50岁及以上HIV/AIDS病例共390例,占总确诊数的30.59%;各年确诊数呈逐年上升趋势(χ^(2)_(趋势)=140.177,P<0.001)。涪陵区50岁及以上HIV/AIDS病例确诊时平均年龄为(54.55±9.63)岁;男性占66.92%;农民占47.95%;已婚有配偶者占73.59%;小学及以下文化者占53.33%;发现方式以其他就诊检测发现为主,占53.08%;传播方式以异性传播为主,占84.87%。异性传播中有266例通过非婚异性性接触感染,其中男性202例,占75.94%,女性64例,占24.06%;地区分布以本县区户籍为主,占67.18%(262/390)。结论重庆市涪陵区50岁及以上人群HIV/AIDS疫情发展较快,应根据其流行病学特征采取针对性的综合干预措施,控制HIV/AIDS的传播。
- 鞠丹凤向于周义芬王杨凤刘榆康晓丽
- 关键词:艾滋病流行病学特征
- 2004年和2005年三峡库区涪陵段鼠疫危险因素监测分析被引量:3
- 2007年
- 为掌握三峡库区鼠疫生物媒介的本底资料和鼠疫疫情的基本情况.重庆市涪陵区自2004年起开展了鼠疫危险因素监测。现将2004、2005年三峡库区涪陵段蓄水前期的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 韩林甘业光李革周义芬郑青川赵廷容黄洪云谢中杨启志
- 关键词:鼠疫三峡库区
- 三峡库区涪陵段移民环境变迁与健康关系的研究被引量:4
- 2005年
- 目的探讨移民环境变迁后相关疾病发生的频率、流行规律及干预措施。方法通过对二十多个指标进行长期连续的实验观察、监测,收集资料综合分析。结果传染病发病率逐年减少,但发病率仍然较高,年平均发病率达414.63/10万;人口出生率、死亡率逐年减少,人口出现老年化趋势;婴儿死亡率低于重庆市平均水平,但缺陷率较高,年平均出生缺陷率为13.09‰,人口质量受到影响;人口期望寿命及人口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安置区集中式供水部分不符合卫生标准;人均住房面积和粮食占有量有较大提高;环境污染主要来自生活垃圾和废水排放;流行性出血热(EHF)带毒率年均为4.44%,鼠、蚊种类和数量较多;气象因素和灾害性天数搬迁前后无明显改变。结论通过水库建设和移民搬迁,移民居住环境和自然环境均发生重大变化,促进了移民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但潜在的危害和影响因素也不容忽视。
- 甘业光周义芬韩林陈艳秦雪松谢中陈旭
- 关键词:三峡库区移民
- 重庆市两主城新区居民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患病及共病的影响因素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 了解重庆市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患病现状及共病的影响因素,为提升防控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分层随机抽样原则,从重庆市涪陵区和长寿区35~75岁常住居民中分别抽取调查对象,进行现场问卷调查、体格检查与实验室检测,进行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共调查13 744人,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患病率分别为47.48%、12.59%、16.12%。3种慢性病中仅患1种的患病率为41.79%,患2种为14.14%,患3种为2.04%。73.71%的糖尿病患者、60.29%的血脂异常患者、32.44%的高血压患者合并患有其他2种疾病中的1种或2种。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40岁、超重和肥胖、学历为大学与患1种慢性病有统计学关联(P值均<0.05),性别、≥40岁、超重和肥胖、饮酒、非在婚与患2种慢性病有统计学关联(P值均<0.05),性别、超重和肥胖与患3种慢性病有统计学关联(P值均<0.05)。结论 重庆市两区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共病防控要重点关注女性、中老年和超重、肥胖人群,应用多病共管模式,提升管理效果。
- 陈晓明周义芬王杨凤代雪梅王琪王乐琴
- 关键词: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共病
- 重庆市涪陵片区老年人群艾滋病流行特征分析
- 目的分析重庆市涪陵片区在2010-2017年老年人群HIV/AIDS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针对该人群的艾滋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0-2017年涪陵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确证实...
- 康晓丽向于周义芬曾斌潘红王琪王杨凤
- 关键词:老年人群艾滋病流行病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