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泓
- 作品数:112 被引量:456H指数:11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一项包括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的预测肝细胞肝癌肝移植病人预后的评分模型
- 最近,一些研究建立了包括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的预测肝细胞肝癌肝移植病人预后的评分模型。的目的是建立不同的模型来预测肝细胞肝癌肝移植病人的预后。收集了华西医院从2000年八月至2011年1月份的363例做了肝...
- 肖光勤严律南李波曾勇文天夫赵纪春王文涛徐明清杨家印陈哲宇吴泓魏永刚
- 关键词:肝细胞肝癌肝移植中性粒细胞
- 文献传递
- MDT在同时性直肠癌肝转移的临床病例实践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为1例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的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方法采用MDT机制,结合患者不同治疗阶段的具体病情,肿瘤科、影像科、胃肠外科、肝脏外科及放疗科专家多学科会诊讨论。结果肝转移瘤切除术后给予4周期XELOX方案化疗联合放疗后肝脏未见肿瘤复发,继而进行手术切除直肠癌原发灶,直肠癌切除术后继续给予6周期XELOX方案。直肠癌切除术后9个月复查CEA以及胸、腹部CT和盆腔MRI,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MDT机制可以为临床复杂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提供个体化治疗方案,使患者从中获益。
- 郑波波胡涛邓祥兵邱萌王辛吴泓伍兵王自强
- 关键词:MDT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
-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肝内胆管癌根治术后生存预测模型的初步探讨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探讨基于贝叶斯网络建立肝内胆管癌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后生存预测模型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10家中心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经意向性根治切除治疗的516例肝内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266例,女性250例,年龄[M(QR)]58(14)岁;116例(22.5%)合并肝内胆管结石,143例(27.7%)合并慢性病毒性肝炎。使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单因素生存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生存分析使用Cox回归模型。根据不同变量特征分别采用树增益朴素贝叶斯网络(TAN)及朴素贝叶斯网络算法,应用BayesiaLab软件建立以12个月为目标节点的生存预测模型。同时建立列线图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和曲线下面积(AUC)评价模型预测效果的优劣。结果516例患者的总体中位生存时间为25.0个月,1、3、5年累积总体生存率分别为76.6%、37.9%、21.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术前有无黄疸、肿瘤分化程度、有无血管侵犯、有无脉管侵犯、有无肝包膜侵犯、T分期、N分期、切缘、有无结石、癌胚抗原水平、CA19-9水平是患者的预后因素(χ2=5.858~54.974,P值均<0.05)。Cox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性别、肿瘤分化程度、有无肝包膜侵犯、T分期、N分期、有无结石及CA19-9水平为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P值均<0.05)。依据19个临床病理学因素建立的TAN模型的AUC为74.5%,依据单因素分析得到的12个预后因素所建立的TAN模型的AUC为74.0%,依据多因素分析得到的7个独立预后因素所建立的朴素贝叶斯网络模型的AUC为79.5%,依据多因素分析得到的7个独立预后因素所建立的列线图生存预测模型的AUC为78.8%,C-index为0.73。结论基于贝叶斯网络建立的肝内胆管癌根治术后生存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较列线图具有一定的优势。
- 陈晨吴予涵张景玮邱应和吴泓李起宋天强何宇毛先海翟文龙程张军李敬东司书宾蔡志强耿智敏汤朝晖
- 关键词:胆道肿瘤预后肝内胆管癌贝叶斯网络列线图
- 原发性肝癌行ALPPS的初步经验(附15例报告)
- <正>目的初步总结原发性肝癌行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支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ALPPS)的经验与教训。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2015年3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肝脏外科肝细胞癌行ALPPS手术的15例病人的资料,及术后随访...
- 文天夫彭驰涵李川严律南杨家印蒋利曾勇王文涛吴泓徐明清李波陈哲宇魏永刚
- 文献传递
- 腹腔镜活体肝移植供肝切取技术要点及评价(附12例报告)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活体肝移植供肝切取手术的技术要点和应用前景。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16年10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肝脏肝移植外科12例腹腔镜下活体肝移植供肝切取术病人资料。分析12例供者及相应12例受者的手术及预后情况。结果 12例供者中,切取不包括肝中静脉的右半肝6例,左外叶3例,不包括肝中静脉的左半肝3例。术中失血量400(100~600 mL)。供者住院时间7(4~10 d)。所有供者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及围手术期死亡。12例受者术前移植物受体体重比(GRWR)为0.94%(0.54%~3.70%)。手术时间625(405~720 min)。术中失血量750(200~3000)mL。术后住院时间20(7~40)d。1例受者病人术后第7天发生消化道出血,保守治疗后出血停止。1例受者病人术后出现肺部感染,保守治疗后无效于术后第8天因呼吸衰竭死亡。其余受者病人术后顺利出院。结论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器械的不断改进,腹腔镜活体肝移植供肝切取将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吴泓杨家印魏永刚黄纪伟李伟李波曾勇严律南
- 关键词:活体肝移植腹腔镜肝切除术预后
- 槐耳颗粒在肝癌肝移植患者术后临床应用价值的回顾性队列研究被引量:12
- 2010年
- 目的探讨槐耳颗粒对原发性肝癌(HCC)肝移植患者术后肿瘤复发转移及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1年9月至2007年3月期间使用槐耳颗粒的HCC肝移植患者28例作为治疗组,根据TNM分期和肿瘤分化程度Edmondson分级进行配对,在相同时间窗内选取另56例未使用槐耳颗粒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以手术日期为零点时间,随访2年,比较2组6个月、1年及2年的肿瘤转移复发率、无瘤生存率、生存率及术后排斥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术后6个月、1年及2年肿瘤复发转移率治疗组分别为14.3%、32.1%及39.3%,对照组分别为23.2%、32.1%及50.0%,治疗组2年肿瘤复发转移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3);术后6个月、1年和2年无瘤生存率治疗组分别为85.7%、67.5%和60.0%,对照组分别为76.7%、67.6%和49.3%,治疗组2年无瘤生存率明显升高,但2组无瘤生存曲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86);术后6个月、1年及2年生存率治疗组分别为92.9%、78.6%和67.9%,对照组分别为89.3%、75.0%和62.5%,2组生存曲线比较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620);术后排斥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14.29%,对照组为16.07%,后者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31)。结论槐耳颗粒对提高HCC患者肝移植术后无瘤生存率、抑制肿瘤复发转移有一定的作用,且并不增加免疫排斥反应的发生几率,治疗HCC肝移植患者安全有效。
- 黄炜严律南吴泓杨家印王文涛徐明清
- 关键词:肝癌肝移植槐耳颗粒免疫排斥
- 经“肝脏四扇门”入路在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2
- 2020年
- 目的:探讨经“肝脏四扇门”入路在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52例肝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36例,女16例;年龄为(53±16)岁,年龄范围为35~78岁。患者经“肝脏四扇门”入路行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术。观察指标:(1)手术情况。(2)术后情况。(3)随访和生存情况。采用门诊或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体能状态、肝脏功能和肝癌复发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20年3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结果:(1)手术情况:52例患者均顺利行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术,无围术期死亡患者。经打开“肝脏第一扇门”行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和右半肝切除术各8例患者的手术时间分别为(151±31)min、(190±43)min,出血量分别为(151±20)mL、(361±51)mL;经打开“肝脏第二扇门”行腹腔镜肝左内叶切除术和肝左外叶切除术各8例患者的手术时间分别为(171±41)min、(90±26)min,出血量分别为(221±31)mL、(111±21)mL;经打开“肝脏第三扇门”行腹腔镜肝右后叶切除术和肝右前叶切除术各8例患者的手术时间分别为(172±29)min、(220±40)min,出血量分别为(351±41)mL、(451±47)mL;经打开“肝脏第四扇门”行腹腔镜肝尾状叶切除术4例患者的手术时间为(246±36)min,出血量为(261±31)mL。52例患者均未输血。(2)术后情况:52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出血、胆瘘、感染、肝衰竭等并发症。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为(7±4)d。(3)随访和生存情况:5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17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0个月。52例患者术后6个月体能状态均达到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活动状态1级,肝功能Child-Pugh A级,未见肿瘤复发,总体生存率为100%(52/52)。结论:经“肝脏四扇门”入路行腹腔镜解�
- 刘袁君吴泓曾勇黄纪伟李嘉鑫谢坤林
- 关键词:解剖性肝切除术手术入路腹腔镜检查
- 肝内胆管细胞癌淋巴结清扫患者生存获益的术前临床病理特征
- 2023年
-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细胞癌(ICC)切除术中行淋巴结清扫患者生存获益的术前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中国8家三甲医院行ICC根治性切除术的415例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其中男225例,女190例;年龄27~83岁,中位年龄59岁。根据患者术中是否行淋巴清扫术,将患者分为清扫组和未清扫组。使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SM)对清扫组和未清扫组的组间差异进行均衡。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分析清扫组生存获益的术前临床病理特征。结果PSM前,清扫组283例,未清扫组132例。经1:1PSM后,共筛选出228例,两组各114例。清扫组和未清扫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5.4、25.0个月,清扫组总体生存率明显高于未清扫组(χ^(2)=5.404,P<0.05)。肝被膜侵犯、CA19-9>37kU/L、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计数异常是行淋巴结清扫的ICC患者生存获益的术前临床病理特征(χ^(2)=9.548,4.800,13.715,13.412;P<0.05)。结论当肝被膜侵犯、术前CA19-9>37kU/L、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计数异常时,淋巴结清扫可使ICC根治性切除术患者生存获益。
- 于小鹏陈晨陈家璐童焕军邱应和吴泓宋天强何宇毛先海翟文龙程张军李敬东耿智敏汤朝晖
- 关键词:肝内胆管细胞癌肝切除术CA19-9淋巴细胞计数
- 沿肝静脉入路的解剖性肝切除技术特点及临床效果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沿肝静脉主干入路的解剖性肝脏切除的技术特点和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采用沿肝静脉入路的解剖性肝切除术的117例患者,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记录和观察患者实施手术的方式、实施手术的时间、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手术过程中的输血情况,以及手术后肝功能恢复时间、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239.6(90~60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317.4(50~3000)ml,术中输血31例。术后平均转氨酶恢复时间为5.5(3~10)d。术后肝功能衰竭1例,腹腔积液1例。无患者出现术后腹腔内大出血、腹腔内胆汁漏等手术并发症。围手术期无患者死亡。113例患者获得术后随访,随访率为96.5%,中位随访时间为6(1~24)个月。其中85例HCC患者1年总体生存率和1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98%和93%;2年总体生存率和2年无病生存率为81%和52%。结论沿肝静脉入路的解剖性肝切除术在减少手术出血量、减少并发症、规范切除目标肝段等方面效果确切,但是对于术者肝内解剖和肝静脉处理能力要求较高。
- 高峰畏吴泓雷泽华蒋康怡陈雷谢青云
- 关键词:解剖性肝切除术肝静脉肝段精准肝切除术
- 初步探讨肝内胆管结石行肝移植术的适应证被引量:9
- 2009年
-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行肝移植的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期间先后接受外科治疗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1 431例的临床资料,手术包括T管插入联合术中胆道纤维内镜肝内取石术、肝切除术、胆总管空肠吻合术及肝移植术。结果961例患有左或右肝内胆管结石者接受了肝切除术或T管插入联合术中胆道纤维内镜肝内取石术,结石残余率为7.5%(72/961);470例患有双侧肝内胆管结石者接受了除肝移植术外的上述其他手术治疗,结石残余率为21.7%(102/470)。残余结石患者中仅15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接受了肝移植术,术后患者全部存活。根据胆汁性肝硬变的程度,受者分为胆汁性失代偿性肝硬变(n=7)和胆汁性代偿性肝硬变或无肝硬变(n=8)2组。2组在手术时间、液体灌注量及失血量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汁性失代偿性肝硬变组7例患者中有6例出现了手术并发症,而胆汁性代偿性肝硬变或无肝硬变组受者恢复平稳,未出现并发症。所有受者术后1年的健康状况和心理健康满意度较移植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对于肝硬变明确者、继发性胆汁性失代偿性肝硬变者、或肝内胆管结石弥漫性分布难以取出且无法行肝切除、胆总管空肠吻合和胆道镜手术者,可选择肝移植术治疗。
- 阳勇陈哲宇严律南曾勇文天夫李波赵纪春王文涛杨家印徐明清马玉奎吴泓
- 关键词:肝移植肝内胆管结石外科治疗适应证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