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朝阳

作品数:100 被引量:291H指数:10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0篇期刊文章
  • 34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8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6篇干细胞
  • 25篇细胞
  • 24篇手术
  • 20篇肉瘤
  • 19篇骨肉瘤
  • 16篇手术治疗
  • 16篇肿瘤
  • 14篇软骨
  • 12篇间质干细胞
  • 12篇关节
  • 11篇骨髓
  • 11篇骨髓间质
  • 11篇骨髓间质干细...
  • 10篇缺损
  • 10篇基因
  • 10篇骨缺损
  • 8篇体外
  • 7篇术后
  • 7篇骶骨
  • 7篇细胞培养

机构

  • 100篇福建医科大学
  • 5篇福建中医药大...
  • 2篇福州市第二医...
  • 2篇福建省人民医...
  • 2篇福建中医学院
  • 1篇北京大学深圳...
  • 1篇福建省微生物...
  • 1篇浙江省台州市...

作者

  • 100篇吴朝阳
  • 95篇林建华
  • 43篇朱夏
  • 33篇沈荣凯
  • 16篇陈飞
  • 12篇陈雷
  • 9篇许卫红
  • 8篇王长昇
  • 7篇王日雄
  • 6篇修忠标
  • 6篇钟光贤
  • 5篇康德智
  • 5篇余良宏
  • 4篇张立群
  • 4篇董锋
  • 3篇张楠心
  • 3篇张俐
  • 3篇张文明
  • 3篇蓝文彬
  • 3篇刘蔚楠

传媒

  • 10篇中国修复重建...
  • 5篇中华实验外科...
  • 3篇中国肿瘤生物...
  • 3篇中国肿瘤临床
  • 3篇光明中医
  • 3篇临床和实验医...
  • 3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华中医学杂志
  • 2篇肿瘤防治研究
  • 2篇中华临床医药...
  • 2篇中国骨肿瘤骨...
  • 2篇中国骨与关节...
  • 2篇临床医学工程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第十五届全国...
  • 1篇立体定向和功...
  • 1篇骨与关节损伤...
  • 1篇解剖学杂志
  • 1篇中华手外科杂...

年份

  • 2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25篇2016
  • 9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5篇2012
  • 1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5篇2008
  • 10篇2007
  • 6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10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脊柱转移瘤姑息手术并综合治疗的疗效随访
目的 回顾性分析姑息减压手术并辅助放、化疗等综合治疗晚期脊柱转移瘤中的临床疗效和生存期.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 年1月~2014 年12 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肿瘤科收治并有随访资料的脊柱转移瘤病例,行姑息性手术...
沈荣凯吴朝阳朱夏林建华
关键词:脊柱转移瘤姑息性手术
股骨上段转移瘤的手术治疗选择
背景 股骨上段是骨转移瘤好发部位,因解剖位置特殊,具有较高的病理性骨折风险,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常需外科干预。目的 比较髓内固定及人工关节置换对股骨上段骨转移瘤的外科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10月至2...
朱夏林建华吴朝阳张楠心
一种来源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阿霉素纳米靶向药物的制备及体外抗骨肉瘤的研究
本发明公开一种来源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阿霉素纳米靶向药物的制备及体外抗骨肉瘤的研究。包括如下步骤:(1)以无血清培养基培养BM‑MSC,并用外泌体提取试剂盒提取外泌体。(2)将外泌体与盐酸阿霉素按一定比例混合,加三...
钟光贤陈锦元魏洪翔吴朝阳林建华
人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诱导为成骨细胞的实验研究
2004年
目的 探讨人骨髓基质干细胞 (hBMSC)体外诱导为成骨细胞的适宜条件。方法 hBMSC体外分离、培养、鉴定 ,观察应用 β 甘油磷酸钠 (10mmol/L)、地塞米松 (10 -8mol/L)干预后hBMSC的生长情况、形态学特征、ALP染色、VonKos sa染色和Ⅰ、Ⅴ型胶原mRNA表达情况。结果 诱导后的hBMSC呈多种形态外观 ,ALP染色、VonKossa染色、Ⅰ和Ⅴ型胶原mRNA阳性表达。结论 人骨髓基质干细胞在体外适当条件下可诱导为成骨细胞 ,适当浓度的 β
许卫红林建华吴朝阳王长昇
关键词:人骨髓基质干细胞成骨细胞体外诱导BMSC体外分离形态学特征
骶骨脊索瘤的手术治疗
目的:总结骶骨肿瘤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1月~2014年8月我科手术治疗22例骶骨脊索瘤患者,男14例,女12例.就诊时年龄35~81岁,平均46岁.术前均行CT引导下穿刺活检病理结果明确诊断.均采用单纯后...
朱夏林建华吴朝阳沈荣凯
mTOR抑制剂FIM-A对人骨肉瘤细胞株MG-63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观察新型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 target of rapamycin,mTOR)抑制剂含磷西罗莫司衍生物FIM-A对人骨肉瘤MG-63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1×10-9~1×10-5mol/L)FIM-A处理MG-63细胞后,采用CCK-8法检测MG-63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MG-63细胞周期和凋亡情况,ELISA法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growth factor,VEGF)和低氧诱导因子(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的分泌量,RT-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FIM-A对MG-63细胞中mTOR、p70核糖体S6激酶(p70S6 kinase protein,p70s6k)及4E结合蛋白1(4E-bindingprotein 1,4E-BP1)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与人成骨hF-OB1.19细胞相比,人骨肉瘤MG-63细胞中mTOR、p70s6k及4E-BP1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FIM-A可有效抑制MG-63细胞的增殖(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r=0.940,P<0.01)。1×10-6mol/L FIM-A处理24 h后与对照组相比,G0/G1期MG-63细胞比例明显增加[(56.4±3.2)%vs(43.4±6.9)%,P<0.05],而MG-63细胞的凋亡率没有明显改变。不同浓度FIM-A作用24 h后,MG-63细胞中HIF-1α和VEGF表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具有剂量依赖性(HIF-1α,r=-0.988,P<0.01;VEGF,r=-0.998,P<0.01)。同时,FIM-A对MG-63细胞中mTOR(r=-0.919,P<0.01)、p70s6k(r=-0.843,P<0.01)及4EBP1(r=-0.818,P<0.01)蛋白的磷酸化也具有浓度依赖性抑制作用。结论:FIM-A能抑制人骨肉瘤MG-63细胞的增殖,并阻滞细胞周期于G0/G1期,其机制可能与影响mTOR信号通路蛋白磷酸化有关。
罗鸿斌刘蔚楠林建华程元荣张俐黄捷吴朝阳林金銮蓝文彬
关键词:MTOR抑制剂骨肉瘤MG-63细胞MTOR
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治疗骨缺损的初步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探讨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修复兔桡骨远端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 取兔髂骨骨髓,体外分离培养扩增骨髓基质干细胞,与生物材料混合后植入体内修复兔桡骨远端骨缺损。结果 12周后X片、大体标本、组织切片均显示缺损处有新骨形成。结论 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是修复兔桡骨远端骨缺损的理想方法。
许卫红林建华吴朝阳王长升
关键词:骨缺损细胞分离细胞培养
肩胛骨恶性肿瘤的外科治疗的初步随访
目的 初步分析并探讨外科手术在肩胛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探讨手术的适应证、手术方式、手术效果及术后功能评分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对2010年10月至2014年3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外科手术保肢手术治疗的肩胛骨...
沈荣凯吴朝阳朱夏林建华
关键词:肩胛骨恶性肿瘤手术治疗并发症
骨肉瘤耐药相关分子检测新方法研究
林建华钟光贤许雄伟陈敏吴朝阳
该项目属临床医学领域,主要针对骨肉瘤耐药相关分子检测新方法的研究。通过设计不同新型纳米粒子标记的骨肉瘤耐药相关分子探针,优化探针在不同纳米材料表面的固定化条件,从而建立了不同的骨肉瘤耐药相关分子检测传感模式,并结合微阵列...
关键词:
关键词:骨肉瘤
改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在胸腰椎转移癌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改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对无法耐受开放手术及麻醉的胸腰椎转移癌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 2009年9月-2010年9月,采用改良PKP治疗无法耐受开放手术及麻醉的胸腰椎转移癌16例。男7例,女9例;年龄60~73岁,平均64.5岁。病程3~6个月,平均4个月。均为胸腰椎转移癌。腰背疼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为(8.9±0.8)分,均无脊髓及神经根受压表现。受累椎体:T7 1例,T8 1例,T12 1例,L2 2例,L3 2例,L4 3例,T1、2 1例,T3、4 1例,T7、8 1例,T11、12 1例,T7~L1 1例,T12~L4 1例。椎体后壁均完整,椎体压缩性骨折9例,椎体压缩程度均<75%。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心、肺、脑血管不良反应和围手术期内死亡。病理检查均确诊为转移性腺癌。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9~18个月,平均14个月。术后6个月疼痛按WHO标准分度,14例(87.5%)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术后6个月VAS评分降至(1.8±0.6)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CT检查示,2例3个椎体存在不同程度骨水泥渗漏。随访期间12例死亡,其余带瘤生存,腰背疼痛症状明显缓解。结论对于无法耐受开放手术及麻醉的胸腰椎转移癌患者,采用改良PKP进行诊断和治疗具有创伤小、活检准确率高,疼痛缓解迅速,且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是一种良好的姑息治疗方法。
陈雷林建华朱夏吴朝阳
关键词:脊柱转移癌活检骨水泥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