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念

作品数:13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肝癌
  • 3篇植入
  • 3篇肿瘤
  • 3篇细胞
  • 3篇腺炎
  • 3篇放射性
  • 2篇移植瘤
  • 2篇移植瘤生长
  • 2篇胰腺
  • 2篇胰腺炎
  • 2篇乳腺
  • 2篇乳腺癌
  • 2篇组织间
  • 2篇组织间植入
  • 2篇腺癌
  • 2篇裸鼠
  • 2篇免疫
  • 2篇免疫治疗
  • 2篇急性胰腺炎
  • 2篇放射性粒子

机构

  • 13篇重庆市第五人...
  • 5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13篇吴念
  • 7篇冯虎翼
  • 4篇龚建平
  • 4篇刘桦
  • 4篇曹阳
  • 2篇吴伟
  • 2篇陈元文
  • 2篇幸定培
  • 1篇盛莉

传媒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国生物制品...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山东医药
  • 1篇重庆医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现代普通...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临床医学进展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活体肝移植后小肝综合征的防治被引量:1
2012年
活体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最有效的手段,但小肝综合征是成人活体肝移植术后一种发生率和病死率都较高的临床并发症,是制约成人间活体肝移植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如何有效防治小肝综合征已成为肝移植领域的研究热点。本篇就活体肝移植后小肝综合征的病理生理、危险因素及防治策略的最新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吴念冯虎翼
关键词:小肝综合征肝移植高血压门静脉
EphB4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研究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EphB4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并分析EphB4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化技术分析EphB4在60例肝癌组织与相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分析EphB4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肝癌患者临床病理学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MTS实验分析EphB4对肝癌细胞系SK-Hep-1活力的影响。结果 RT-PCR检测结果显示EphB4在肝癌组织中mRNA表达水平(1.39±0.80)。明显高于癌旁组织(0.56±0.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免疫组化分析发现EphB4在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1.7%和23.3%;EphB4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与AFP水平、肿瘤大小、TNM分期相关(P<0.05);EphB4蛋白表达阳性和阴性的肝癌患者3年生存率分别为22.5%和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过表达EphB4显著提高肝癌细胞增殖能力(P<0.05)。结论 EphB4在肝癌组织中表达显著上调,与肝癌进展和预后相关;并且EphB4能促进肝癌细胞增殖,其可作为肝癌进展的标志物之一。
曹阳吴念刘桦
关键词:肝肿瘤EPHB4
高脂血症相关性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22年
高脂血症相关性急性胰腺炎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病情凶险,病死率高,并发症多,是目前棘手的胰腺疾病之一。其发病机制可能与胰腺微循环障碍、胰酶消化、遗传基因改变、细胞凋亡、肠道菌群移位、胰腺腺泡内钙超载等有关。
吴念冯虎翼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高脂血症发病机制
乳腺癌个案管理模式的临床实践探索
2021年
探究分析乳腺癌患者实行个案管理模式进行护理实践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7年1月到2020年12月期间本院甲状腺乳腺外科收治的乳腺癌患者中抽取30例纳入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入院确诊后均择机开展改良根治手术治疗,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5例,分别施行常规围术期护理和个案管理模式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乳腺癌治疗总有效率。结果:实验组乳腺癌患者接受了个案管理模式进行护理后,和对照组相比,患者的水肿、积液、皮瓣坏死、肩关节运动障碍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乳腺癌治疗总有效率均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案管理模式护理应用于乳腺癌患者的效果突出,能够进一步降低手术风险,具有较高的临床适用价值。
盛莉吴念
关键词:乳腺癌并发症
男性乳腺包裹性乳头状癌合并肉芽肿性乳腺炎1例及文献复习
2023年
男性乳腺癌(MBC)在临床较少见,占所有乳腺癌的0.5%~1.0%,发病率正逐渐上升[1]。乳腺包裹性乳头状癌(EPC)是一种少见的膨胀性生长的低级别浸润性癌,乳头状病变的周围无肌上皮包绕。肉芽肿性乳腺炎(GM)是一种少见的、局限于乳腺小叶的良性肉芽肿性病变。乳腺癌合并GM病例报道极少,国内外报道不超过10例[2-3],而男性EPC合并GM病例更是极为罕见,目前鲜有报道。本研究将报道1例男性EPC合并GM病例,并进行文献复习,以期对此类疾病的危险因素、临床病理特征和发病机制、诊断、治疗进行深入分析,现报道如下。
吴念傅敏
关键词:男性乳腺癌肉芽肿性乳腺炎
DC-CIK细胞联合^(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研究
2019年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DC)-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即DC-CIK细胞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方法将2013年10月至2017年6月该院收治的8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动态随机分为联合组(A组)、^(125)I粒子组(B组)、DC-CIK组(C组)和对照组(D组),每组20例。A组行^(125)I粒子植入后即开始给予DC-CIK细胞治疗,B组仅给予粒子植入治疗,C组仅给予DC-CIK免疫细胞治疗,D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各组患者免疫功能、生活质量、生存率等。结果 A组患者治疗后CD3^+、CD4^+、CD16^+CD56^+、CD3^+CD56^+、CD4^+/CD8^+比值明显上升,CD8^+效应细胞比例有所下降,与治疗前及其他3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中生活质量改善者明显多于其他3组,3、6、12个月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其他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CIK细胞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肝癌安全、有效,对提高患者免疫功能、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率、提高疗效均具有重要作用。
吴念冯虎翼刘桦陈元文曹阳余福财
关键词:碘放射性同位素
CIK细胞对裸鼠人肝癌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
2022年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细胞)对裸鼠人肝癌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为肝癌的生物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提取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加入不同的细胞因子(抗CD3单克隆抗体、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重组人γ干扰素)促进CIK细胞成熟,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IK细胞表型,合格标准为CD3^(+)CD56^(+)CIK细胞达20%以上。用SMMC-7721人肝癌细胞建立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后将30只模型鼠随机分为CIK细胞组(A组,15只)、空白对照组(B组,15只),A组给予尾静脉注入3×10^(7)个检测合格的CIK细胞,每周1次,共4次,B组不予处理。在治疗前及治疗后每4天测量两组肿瘤体积;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检测两组肿瘤病理组织学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两组肿瘤组织Ki-67蛋白表达情况;采用脱氧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两组肿瘤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治疗前,A、B组肿瘤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至第32天时,A组肿瘤体积明显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至第32天时,CIK细胞抑瘤率为43.06%。A组肿瘤组织Ki-67蛋白表达的吸光度值为0.68±0.11,低于B组的0.80±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凋亡细胞的吸光度值为0.52±0.05,高于B组的0.4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IK细胞免疫治疗在体内可抑制裸鼠人肝癌移植瘤生长,其机制可能与活化的CIK细胞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有关,CIK细胞免疫治疗有望成为肝癌的治疗手段之一。
吴念冯虎翼刘桦曹阳余福财陈元文
关键词:肝癌裸鼠移植瘤生物免疫治疗
枯否细胞通过组织因子对大鼠急性胰腺炎凝血系统变化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观察大鼠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TF)及凝血系统的变化,探讨枯否细胞(kupffer cells,KCs)通过组织因子对大鼠AP凝血系统的作用。方法:108只SD大鼠完全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 operation,SO)组、轻症胰腺炎(mild acute pancreatitis,MAP)组、重症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组、SO+氯化钆(Gd Cl3)组、MAP+Gd Cl3组、SAP+Gd Cl3组。Gd Cl3预处理组在诱发AP模型前24 h予尾静脉注射Gd Cl3(10 mg/kg,0.1 ml),分别用1.5%和5%的牛黄胆酸钠胰胆管逆行注射诱导MAP和SAP模型。建模后或假手术组分别于术后6、12、24 h处死大鼠,检测其血清中淀粉酶及凝血项的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中TF的含量;分离并培养KCs,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其TF的蛋白含量;免疫组化检测肝脏中TF蛋白的表达;HE染色检测胰腺组织病理损伤情况。结果:MAP和SAP组大鼠血清中淀粉酶含量明显高于SO组(P<0.01),与MAP+Gd Cl3组、SAP+Gd Cl3组各相应时间点比较无明显差异。同时间点MAP组和SAP组较SO组血清中TF含量明显升高,MAP+Gd Cl3组和SAP+Gd Cl3组较MAP组和SAP组明显降低(P<0.05)。MAP和SAP组大鼠肝脏中TF蛋白表达较SO组表达明显增加。MAP+Gd Cl3和SAP+Gd Cl3组KCs中TF蛋白含量较MAP组和SAP组明显降低(P<0.05)。SAP组较MAP和SO组大鼠血清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纤维蛋白原浓度(fibrinogen,FIB)明显升高,SAP+Gd Cl3组较SAP明显降低(P<0.05)。大鼠胰腺病理切片显示,MAP组胰腺间质水肿,SAP组胰腺呈凝固性坏死,伴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MAP+Gd Cl3和SAP+Gd Cl3组分别较MAP和SAP组病理损伤明显减轻。结论:AP时KCs中TF表达明显增加,并能导致凝血象的改变,抑制KCs功能可有效降低AP时TF的表达,减少凝血象的改变,从一定程度上可降低AP的发生和发展。
幸定培龚建平冯虎翼吴念吴伟
关键词:枯否细胞急性胰腺炎凝血象
RNA m5C甲基化修饰及其检测技术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2022年
RNA甲基化修饰作为转录后修饰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N6-甲基腺苷(m6A)、5-甲基胞嘧啶(m5C)、N1-甲基腺苷(m1A)三种修饰类型。以RNA亚硫酸氢盐测序(RNA-BisSeq)为代表的单碱基分辨率检测技术的发展推动了RNA m5C甲基化修饰的研究。由甲基转移酶、去甲基化酶以及甲基化识别蛋白三个主要成分构成的RNA m5C甲基化修饰调控网络,参与包括肿瘤在内的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本文综述了RNA甲基化修饰的类型、m5C甲基化检测技术的分类与进展及m5C动态调控网络参与肿瘤发生发展的最新研究进展,旨在为以RNA m5C调控网络为靶点的肿瘤治疗方案提供新思路。
吴念代鑫龚建平
关键词:肿瘤
^(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肝癌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3年
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是将125I放射性粒子准确植入人肿瘤体内,通过微型放射源发出持续、短距离的γ、χ放射线,最大限度杀伤肿瘤组织,不损伤或轻微损伤正常组织的技术,在临床广泛应用。肿瘤局部控制效果较好,延缓局部复发或转移,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生存率,已成为肝癌治疗的新热点。本文从125I粒子治疗肝癌的生物学特点、作用机理、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曹阳刘桦吴念
关键词:肝癌放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