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国刚

作品数:35 被引量:96H指数:5
供职机构:鞍钢集团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手术
  • 7篇腹腔
  • 6篇肠癌
  • 5篇切除
  • 5篇结肠
  • 4篇静脉
  • 4篇腹股沟
  • 4篇腹腔镜
  • 3篇修补术
  • 3篇直肠
  • 3篇直肠癌
  • 3篇嵌顿
  • 3篇腔内
  • 3篇切除术
  • 3篇外科
  • 3篇疗效
  • 3篇结肠癌
  • 3篇降钙素
  • 3篇降钙素原
  • 3篇反应蛋白

机构

  • 34篇鞍钢集团总医...
  • 1篇鞍山钢铁集团...
  • 1篇沈阳军区总医...
  • 1篇辽宁省肿瘤医...

作者

  • 35篇吴国刚
  • 26篇刘兆润
  • 21篇刘吉盛
  • 19篇冷梅
  • 11篇刘嘉文
  • 11篇李博
  • 9篇富民
  • 8篇王明辉
  • 6篇蔡首亮
  • 4篇刘新
  • 4篇冷梅
  • 3篇曲畅
  • 3篇刘显义
  • 3篇董丽
  • 1篇耿树刚
  • 1篇孙振
  • 1篇晋庆波
  • 1篇王永鹏
  • 1篇张殿红
  • 1篇张俊丽

传媒

  • 7篇中华普通外科...
  • 7篇中华疝和腹壁...
  • 6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中华肝胆外科...
  • 2篇中国呼吸与危...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4篇2019
  • 8篇2018
  • 3篇2017
  • 8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反应蛋白与降钙素原早期预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临床价值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评估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后早期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与胰瘘的关系,探讨其是否可以作为胰瘘早期预测指标及其最佳临界值,为PD术后胰瘘的早期识别提供帮助。方法检测鞍钢集团总医院2013年1月-2017年5月82例行PD手术患者术后第1~5天的CRP及PCT,记录该组患者出现的临床相关胰瘘及其他并发症。分析胰瘘组CRP和PCT与非胰瘘并发症组、无并发症组的差异,比较其对胰瘘预测的准确性,并计算其敏感度、特异度、联合敏感度、联合特异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及最佳临界值。结果本组56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其中胰瘘17例(20.7%)、非胰瘘并发症39例(47.6%)。术后CRP、PCT数值与术后胰瘘及其他并发症有一定相关性,CRP、PCT越高出现术后胰瘘的风险越高。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提示患者术后1—5天的CRP、PCT对胰瘘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尤其是术后第2天的CRP、PCT值。术后第2天CRP的最佳临界值为189.05mg/L,敏感度为94.1%,特异度为81.5%,阳性预测值为94.7%,阴性预测值为24.4%。PCT的最佳临界值为0.89mg/dl,敏感度为88.2%,特异度为84.6%,阳性预测值为91.3%,阴性预测值为20.5%。联合术后第2天CRP和PCT预测发生胰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00%、69.1%。结论联合检测术后CRP与PCT对PD术后临床相关胰瘘有较高的早期预测识别价值,可以指导医生早期干预,以改善患者预后。
吴国刚冷梅刘兆润刘嘉文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胰瘘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反义寡核苷酸对人肝癌裸鼠原位瘤抑制作用及血液指标的影响
2019年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反义寡核苷酸(IGF-1R ASODN)对人肝癌裸鼠原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对裸鼠血液指标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分3次实验,每次构建40只人肝癌原位移植瘤模型并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IGF-1R ASODN[75、50、25 mg/(kg·d)]3个剂量组及5-氟尿嘧啶(5-Fu)对照组,另取8只非荷瘤裸鼠设为对照组。各组荷瘤裸鼠静脉给药25次,实验结束后进行肝肿瘤体积、重量测量,计算抑瘤率,病理组织学检查,3次实验分别检测裸鼠血液的甲胎蛋白(AFP)、血常规、生化指标。结果IGF-1R ASODN各剂量组肝肿瘤体积和重量均小于生理盐水对照组,其中75 mg/(kg·d)组抑瘤率分别为76.36%、71.81%、78.81%,50 mg/(kg·d)组抑瘤率分别为55.65%、61.74%、63.58%,25 mg/(kg·d)组抑瘤率分别为47.72%、50.34%、54.30%。IGF-1R ASODN各剂量组肝肿瘤有不同程度的坏死及纤维组织增生。IGF-1R ASODN各剂量组AFP均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5),IGF-1R ASODN 75 mg/(kg·d)组血小板(PLT)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IGF-1R ASODN 75 mg/(kg·d)组及50 mg/(kg·d)组谷氨酸(GLU)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IGF-1R ASODN各剂量组白细胞(WBC)、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尿素氮(BUN)、总蛋白(TP)、肌酐(CR)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GF-1R ASODN是一种高效、低毒的抗肝癌生物学药物。
吴国刚冷梅刘兆润刘嘉文
关键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反义寡核苷酸抑瘤率
一种伴冲洗引流管
本实用新型涉及外科手术用引流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伴冲洗引流管,包括由内管和外管组成的双套管,其特征在于,在双套管外侧平行设置冲洗管,所述冲洗管内径0.2~0.3mm,外管与冲洗管相连处不少于两处。所述外管长35~40mm...
刘吉盛吴国刚晋庆波刘显义曲畅
文献传递
腹壁巨大硬纤维瘤根治性切除+腹壁重建五例体会
2022年
腹壁硬纤维瘤是一种来源于腹壁筋膜或肌腱膜组织的少见肿瘤[1],多发生于20〜40岁的年轻人[2],发病率为0.0002%〜0.0005%,近20年来有所增加[3]。目前治疗方法较多,争议也较大[4-5],但对于肿瘤进展较快或者初次发现肿瘤最大直径〉7 cm都应积极采取手术治疗的观点己被多数学者接受[6]。如何进行根治性切除,切除后如何进行腹壁重建是每位外科医师非常关注的问题。
吴国刚陈红金爱莉刘兆润程挺蔡首亮金逸盈董兆荣
关键词:硬纤维瘤肿瘤进展外科医师根治性切除少见肿瘤
一种甲状腺手术用三属支负压引流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甲状腺手术用三属支负压引流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负压球、引流管和3根并联在引流管末端的引流管属支,所述引流管属支上设有光滑的侧孔;负压球与引流管连接处设螺纹接头,螺纹接头延伸到负压球内的一侧设单向活瓣;负...
吴国刚刘新刘吉盛冷梅富民
文献传递
一种大隐静脉剥脱器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隐静脉剥脱器,包括金属头、导丝、结扣,导丝两端各固定一个金属头,导丝上设有结扣。结扣由一束7号丝线以导丝为轴心打结形成,所述的结扣外径与大腿根部大隐静脉口径相匹配。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方便,在...
王明辉刘新吴国刚富民刘显义田学昌李博张昕王艳秋石若玉
文献传递
肾移植术后移植肾早期失功能并切口疝一例被引量:2
2016年
患者男,49岁,因"右下腹可复性包块8个月"于2014年7月1日入住鞍钢集团总医院。患者既往有肾小球肾炎致尿毒症病史8年,左前臂动静脉造瘘手术史4年,此后规律血液透析治疗;2013年8月12日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术后因使用抗人T细胞兔免疫球蛋白过敏导致移植肾功能丧失,再次血液透析治疗至今。
吴国刚刘吉盛李博冷梅富民刘嘉文刘兆润
关键词:移植肾切口疝左前臂肾小球肾炎补片修补术
左半梗阻性结肠癌术中结肠镜检查的价值探讨
2017年
目的探讨左半梗阻性结肠癌术中结肠镜检查的方法和价值。方法以鞍钢集团总医院2006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左半梗阻性结肠癌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术中肠道灌洗后经灌洗管道行近端结肠镜检查。结果 98例患者术中结肠镜检查并经术中病理学证实5例患者存在同时性多原发灶共7个,其中存在2个癌灶2例;21例发现1~15枚腺瘤样息肉,手术时间为173~245 min,术中出血量50~100 ml,结肠镜检查及治疗时间为10~30 min,患者术后肛门自主排气时间为4~8 d,住院时间11~28 d,期间出现切口感染9例(9.2%),吻合口漏3例(3.1%),均经保守治愈出院。术后6个月随访患者生存率100.0%,其中43例复查结肠镜未见局部肿瘤复发及息肉残留,术后1年生存率为94.4%(85/90),2年生存率为80.0%(72/90),3年生存率为75.6%(68/90)。结论术中结肠镜检查只要术前准确评估,合理选择患者,术中严格无菌无瘤操作,术中结肠镜检查是安全、有价值的。
吴国刚冷梅刘兆润王明辉李博刘嘉文
关键词:结肠肿瘤肠梗阻结肠镜检查
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监测在重症加强治疗病房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5
2011年
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危重患者大部分因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而生命受到威胁,而组织缺氧是导致MODS发生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各因素相互作用的主要枢纽[1]。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珋O2)
刘兆润吴国刚张殿红
关键词: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重症加强治疗病房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组织缺氧
左半梗阻性结肠癌术中结肠镜检查的方法
2016年
我们于2006年1月至2016年1月对收治的左半梗阻性结肠癌98例患者采用术中肠道灌洗后经灌洗管道结肠镜检查,取得了满意疗效。一、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均经结肠镜检查确诊为梗阻性左半结肠癌后行急诊手术,术中常规经阑尾结肠灌洗,于术区外离断螺纹管,近端置入结肠镜检查,将手术切除范围之外的息肉电灼切除,对可疑恶性息肉行冰冻病理学检查,若为恶性病变,则重新划定肠管切除范围,完成结肠癌根治切除手术并一期吻合。
吴国刚刘兆润冷梅李博
关键词:结肠镜检查梗阻性左半结肠癌肠道灌洗切除范围病理学检查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