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华丹

作品数:56 被引量:213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11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3篇农业科学
  • 11篇生物学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4篇三角帆
  • 14篇三角帆蚌
  • 13篇养殖
  • 12篇钩介幼虫
  • 9篇饵料
  • 8篇背角无齿蚌
  • 7篇圆背角无齿蚌
  • 7篇寄生
  • 6篇淡水
  • 6篇贝类
  • 4篇淡水贝类
  • 4篇养殖技术
  • 4篇养殖系统
  • 4篇幼蚌
  • 4篇稚贝
  • 4篇珠蚌
  • 4篇橄榄蛏蚌
  • 4篇温度
  • 3篇适口
  • 3篇水产

机构

  • 54篇中国水产科学...
  • 2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江南大学
  • 1篇上海海洋大学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江阴市水产指...

作者

  • 54篇华丹
  • 50篇闻海波
  • 43篇顾若波
  • 26篇徐跑
  • 22篇金武
  • 20篇徐钢春
  • 19篇马学艳
  • 6篇杜兴伟
  • 5篇徐良
  • 4篇王玉芳
  • 4篇徐东坡
  • 4篇邹军
  • 3篇曹哲明
  • 2篇周鑫
  • 2篇王林
  • 2篇聂志娟
  • 2篇张守领
  • 2篇聂川
  • 1篇刘洪波
  • 1篇徐纲春

传媒

  • 5篇科学养鱼
  • 5篇水产学报
  • 5篇水生生物学报
  • 4篇浙江海洋学院...
  • 4篇大连海洋大学...
  • 3篇上海水产大学...
  • 2篇中国水产科学
  • 2篇大连水产学院...
  • 2篇上海海洋大学...
  • 1篇动物学杂志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淡水渔业
  • 1篇集美大学学报...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农学学报
  • 1篇2010年中...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5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5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3
  • 1篇2001
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三种寄生鱼对圆背角无齿蚌寄生效果的研究被引量:12
2005年
选用了罗非鱼、黄颡鱼和鳙鱼作为圆背角无齿蚌的寄生鱼,并对寄生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罗非鱼的平均寄生量达2045只/尾,黄颡鱼287只/尾,花鲢为220只/尾;在寄生过程中,罗非鱼成活率高达100%,黄颡鱼为60%,花鲢仅为30%;圆背角无齿蚌钩介幼虫在水温为(19±1)℃的条件下,变态期为11 ̄19d。罗非鱼为圆背角无齿蚌的最佳寄主。本研究结果将用于指导圆背角无齿蚌规模性的人工繁殖生产。
华丹徐钢春闻海波王玉芳
关键词:圆背角无齿蚌钩介幼虫
三角帆蚌消化酶的分布特性和晶杆的形态结构被引量:7
2008年
Enzyme analytical method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activities and distributions of protease, amylase, cellulase in straight intestine, middle intestine, inner intestine, digestive gland, stomach and crystalline from three different styles of Hyriopsis cumingii. The morphology and structure of crystalline style were also examined by paraffin section, light microscopy, scanning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elationship among digestive enzymes activities in all the six kinds of digestive organs was amylase>cellulase>protease, and amylase activity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cellulase and protease. Both protease and amylase activiti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crystalline style, while cellulase activities were higher in stomach and orstraight. In contrast to a marked rise in protease activity, the amylase and cellulase demonstrated pronounced decreasing trend accompanied by the increasing wet weight of Hyriopsis cumingii. Compared to the solid line of crystalline style under starvation, a food channel was formed when Hyriopsis cumingii was full, which circumgyrated in one direction to mill, separate, enwrap food and digested them finally.
徐钢春华丹顾若波闻海波邵仙萍孔令龙
关键词:三角帆蚌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
金黄壳色三角帆蚌的培育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黄壳色三角帆蚌的培育方法,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4~6三角帆蚌龄亲蚌;(2)取亲蚌的外套膜边缘组织,提取总RNA、合成单链cDNA,采用引物组合进行SRAP扩增,扩增产物电泳后选出具有金黄壳色特...
闻海波顾若波曹哲明华丹徐跑金武
文献传递
三角帆蚌钩介幼虫寄生胁迫对黄颡鱼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采用静水呼吸室法研究了三角帆蚌钩介幼虫寄生胁迫对黄颡鱼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并统计分析了被寄生状态下黄颡鱼的成活率和钩介幼虫最适寄生量。结果显示:对照组、正常寄生组和重度寄生组的黄颡鱼在钩介幼虫完全脱落后的成活率分别为100%、93.3%和50%;寄生胁迫对黄颡鱼耗氧率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钩介幼虫寄生胁迫使寄主鱼排氨率显著增加(P<0.05),钩介幼虫寄生数量与排氨率的增加存在正相关性,与寄主鱼死亡率呈正相关关系;呼吸代谢O∶N显著降低,寄生组(B、C组)分别为29.64、27.22,接近以蛋白质和脂肪功能的比值24,未寄生组(A组)O∶N未出现明显变化。
杜兴伟闻海波马学艳金武华丹顾若波
关键词:钩介幼虫黄颡鱼呼吸代谢
血浆种类和温度对褶纹冠蚌钩介幼虫非寄生变态发育及早期稚蚌生长的影响被引量:2
2019年
为完善褶纹冠蚌钩介幼虫体外培养技术和理论,采用体外培养技术研究了血清、温度对钩介幼虫的变态发育影响,并对早期稚蚌的成活和生长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鳙鱼血浆培养的钩介幼虫变态率极显著高于马血清、牛血清组(P<0.01);18℃培养的钩介幼虫变态率均显著高于30、24℃(P<0.05);褶纹冠蚌钩介幼虫生物学零度为9.34℃,有效积温为102.84℃·d;早期稚蚌养殖一个月后,鳙鱼血浆培养的稚蚌成活率最高(P<0.05),鳙鱼血浆组稚蚌壳长显著高于牛血清组、马血清组组(P<0.05);稚蚌在3个养殖温度下,温度越低,成活率越高,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综上所述,以鳙鱼血浆为营养源、18℃条件下培养的褶纹冠蚌钩介幼虫变态率最高,稚蚌养殖成活率高。
马学艳闻海波金武华丹徐跑顾若波
关键词:温度褶纹冠蚌钩介幼虫变态发育
紫黑翼蚌早期幼蚌的双循环养殖系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紫黑翼蚌早期幼蚌的双循环养殖系统,在集水箱内放置有培养箱,在培养箱上开设有溢流孔,在集水箱上方架设有内循环进水管道,在对应每个培养箱位置的内循环进水管道上开设有喷水孔,内循环进水管道的进水端位于储水箱内...
闻海波华丹顾若波徐跑杜兴伟
文献传递
三角帆蚌钩介幼虫体外培养及变态稚贝的形态变化
利用普通温控培养箱进行了三角帆蚌钩介幼虫的体外培养试验,通过对比试验首次实现了三角帆蚌钩介幼虫的非寄生变态发育.以MilQ水为对照,在24.0&#177;1.0℃条件下对三角帆蚌钩介幼虫进行了15 d的体外培养试验.结果...
闻海波顾若波华丹邱丽华徐钢春徐跑
关键词:三角帆蚌钩介幼虫变态
美国紫踵劈蚌与三角帆蚌和褶纹冠蚌的形态比较与判别分析被引量:19
2007年
描述了紫踵劈蚌(Potamilus alatus)贝壳外部和内部特征,并对紫踵劈蚌、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和褶纹冠蚌(Cristaria plicata)进行了形态学比较。运用多变量形态度量学方法分析了3种淡水育珠蚌的形态差异。主成分分析构建了2个主成分,其中第一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为66·90%,第二主成分的贡献率为33·10%,2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到100%;采用逐步判别法,从11个比例性状中筛选出6个主要性状建立了3种育珠蚌的形态判别函数,其综合判别准确率达到100%。
闻海波顾若波徐钢春华丹
关键词:淡水育珠蚌形态学特征主成分分析
褶纹冠蚌钩介幼虫非寄生变态发育观察及早期稚蚌的生长被引量:2
2017年
为揭示褶纹冠蚌钩介幼虫变态发育特征及过程,采用体外培养方法实现了褶纹冠蚌钩介幼虫的非寄生变态发育。运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变态发育过程中幼虫外部形态、内部器官发育进行了系列观察,对非寄生变态发育的稚蚌后期生长发育进行跟踪研究,并分析了底泥和光照两种环境因子对稚蚌存活及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整个培养过程中,钩介幼虫的外部形态及大小未出现显著性变化,而斧足、鳃丝、外套膜及内脏团等组织器官逐步形成;在培养第3天,幼虫可见斧足雏形,鳃丝、外套膜纤毛尚未发现;在培养第6天,斧足成形,可见斧足侧沟,外套膜纤毛稀疏,鳃丝出现;培养第9天,斧足纤毛、外套膜纤毛增多,鳃丝密集。稚蚌投喂30d后,鳃丝基本成形。养殖试验结果表明:底泥对稚蚌存活和生长具有显著影响(P<0.01),而光照无显著性影响(P>0.05)。该结果为蚌科钩介幼虫变态发育生物学研究积累了基础资料,也通过对稚蚌生长的评估证实了体外培养是蚌类人工繁育及保护的有效技术途径。
马学艳徐云涛闻海波金武徐跑华丹顾若波
关键词:褶纹冠蚌钩介幼虫发育
圆背角无齿蚌寄生变态发育的初步观察被引量:15
2006年
对圆背角无齿蚌的钩介幼虫寄生变态及稚贝发育过程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和比较。实验表明:在水温(19.0±1.0)℃时,钩介幼虫需要约13天的寄生变态才能从鱼体脱落。圆背角无齿蚌在变态发育过程中其外部形态、内部器官、营养源发生了较大变化:成熟的钩介幼虫仅仅可以作简单的双壳开合运动;刚脱落的稚贝外部形态与幼虫相似,但已经可以依靠斧足进行爬行,并逐渐开始滤食;稚贝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从幼虫壳内侧长出一对新壳,形态逐渐趋向于成贝,而幼虫壳则逐渐退化为壳顶。因此,圆背角无齿蚌的变态发育包括两个明显的阶段:第一阶段为寄生变态期;第二阶段为贝壳分泌期。
闻海波徐钢春华丹
关键词:圆背角无齿蚌钩介幼虫稚贝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