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邦华

作品数:32 被引量:330H指数:12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圳市南山区科技研发资金资助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肿瘤
  • 6篇细胞
  • 6篇颈部
  • 5篇手术
  • 5篇气管
  • 5篇鳞状
  • 5篇鳞状细胞
  • 4篇头颈
  • 4篇头颈部
  • 4篇穿孔
  • 3篇蛋白
  • 3篇咽旁
  • 3篇咽旁间隙
  • 3篇细胞癌
  • 3篇鳞状细胞癌
  • 3篇喉癌
  • 3篇喉肿瘤
  • 3篇复发
  • 3篇鼻腔
  • 2篇修补术

机构

  • 32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海南医学院附...
  • 2篇广东医学院
  • 1篇中山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孝感市中心医...
  • 1篇珠海市人民医...

作者

  • 32篇刘邦华
  • 18篇孔维佳
  • 14篇杨成章
  • 12篇汪广平
  • 7篇朱立新
  • 5篇余青松
  • 5篇孙大为
  • 5篇毕胜斌
  • 4篇程庆
  • 4篇乐建新
  • 3篇周学军
  • 3篇黄继红
  • 3篇王彦君
  • 3篇熊新高
  • 3篇苏炳泽
  • 3篇冼德生
  • 3篇龚树生
  • 2篇高进良
  • 2篇吴蕾
  • 2篇高春生

传媒

  • 10篇临床耳鼻咽喉...
  • 6篇临床耳鼻咽喉...
  • 3篇中华耳鼻咽喉...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护理研究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小儿外科...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8
  • 7篇2007
  • 5篇2006
  • 4篇2005
  • 4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老年支气管异物的诊断和治疗被引量:13
2007年
目的:探讨老年支气管异物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老年支气管异物的临床特点及有关文献资料,总结老年支气管异物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15例老年支气管异物中有6例被误诊或漏诊;3例在表面麻醉,12例在表面麻醉加静脉复合麻醉情况下顺利取出异物,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老年支气管异物的临床表现常常不典型,多数患者X线胸片不能显示异物的直接表现,且异物吸入史常不明确,故易被误诊或漏诊。合适的麻醉方式是老年支气管异物成功取出的关键。
张松朱立新刘邦华程华茂孔维佳
关键词:支气管异物老年
颈长肌在梨状窝穿孔修补术中的应用
2014年
目的 探讨颈长肌在梨状窝穿孔修补术中的应用,提供一种新的食管穿孔修补材料.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2013年8例经保守治疗无效的梨状窝穿孔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5例,女3例;年龄45~68岁,中位数51岁.5例为食管镜术后,2例为麻醉插管引起,1例为吞异物自虐引起.病程在7天~8个月,中位数1个月.所有患者均伴有明显的颈部疼痛和吞咽痛,均出现并发症,其中高热5例次,皮下气肿或纵隔气肿5例次,3例合并上纵隔脓肿.均采用颈长肌修补术,在食管后壁和颈椎前壁之间游离并切取部分颈长肌形成肌肉瓣修补穿孑孔.结果 8例梨状窝穿孑孔患者手术修补均成功.均未发生术后感染、高热等并发症,所有患者在术后2周拔除鼻胃管并给予流质饮食,其中3例进食时出现呛咳,均在1周到半个月内恢复正常.3例并发上纵隔脓肿患者及1例梨状窝-纵隔-胸膜瘘患者术中同时行引流术等综合治疗后痊愈.随访半年至10年,无1例复发或发生食管狭窄.结论 梨状窝穿孔易发生严重的并发症,一旦确诊且伴有并发症者应立即行瘘口修补术.颈长肌容易辨认,取材方便,疗效满意,是梨状窝穿孔手术修补的理想材料.
程庆刘邦华
关键词:下咽食管穿孔外科皮瓣
单侧鼻腔肿瘤12例误诊分析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鼻腔肿瘤误诊的原因,提高早期肿瘤诊断率。方法:对12例单侧鼻腔肿瘤误诊为鼻息肉、出血性息肉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中误诊为鼻息肉9例,误诊为出血性息肉3例。误诊的鼻腔肿瘤中有内翻性乳头状瘤4例,腺样囊性癌2例,恶性黑色素瘤、嗅神经母细胞瘤、脊索瘤、恶性淋巴瘤、恶性周围性神经鞘瘤、混合瘤各1例。结论:鼻腔肿瘤容易误诊,临床医生在对鼻腔肿物进行诊断时,只有开阔思路,仔细查体,综合分析才能达到减少误诊或漏诊的目的。
冼德生刘邦华苏炳泽周学军黄继红
关键词:鼻肿瘤鼻腔误诊鼻息肉
鼻咽癌组织中6-磷酸果糖激酶-1基因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糖酵解限速酶6-磷酸果糖激酶-1(PFK1)基因在鼻咽癌活检标本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取病例-对照设计,鼻咽癌活检标本取自41例鼻咽癌患者,对照组取自20例鼻咽部慢性炎性患者鼻咽部活检组织,采取实时定量PCR(RT-PCR)检测PFK1mRNA的表达。结果:鼻咽部活检组织中,鼻咽癌组织中PFK1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鼻咽部炎性组织;PFK1mRNA在伴有淋巴结转移的鼻咽癌活检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鼻咽癌活检组织。结论:PFK1可能是鼻咽癌发生和转移的分子标志之一。
李烁杜政德高进良高春生刘飞杨琼刘邦华
关键词:鼻咽肿瘤糖酵解淋巴结转移
特异性免疫治疗对变应性鼻炎外周血CD4+CD25+T调节细胞的影响及远期疗效的观察被引量:15
2013年
【目的】通过检测变应性鼻炎患者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前后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表面CD25表达情况的变化及观察相关指标,探讨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的机制,评价其远期疗效。【方法】将90例确诊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免疫治疗组和药物治疗组,每组45例。通过症状评分、使用药物评分和鼻结膜炎相关生活质量调查问卷等评价临床疗效,同时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表面CD25表达情况。【结果】随着特异性免疫治疗的进行,免疫治疗组与药物治疗组症状评分无统计学差异;而免疫治疗组药物评分要明显低于药物治疗组,鼻结膜炎相关生活质量调查问卷评分要高于药物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变应性鼻炎患者外周血CD4+CD25+T淋巴细胞比例要低于健康对照组,免疫治疗组治疗3年后比例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药物治疗组的比例没有明显提高。【结论】经过3年的特异性免疫治疗后,患者症状控制理想,对症治疗的药物明显减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这可能与影响CD4+CD25+T调节细胞的功能有关。
李烁洪海裕李小敏高进良高春生赵家利刘邦华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特异性免疫治疗CD4+CD25+T调节细胞
颈中线整块切除治疗复发性甲状舌管囊肿及瘘管被引量:13
2003年
目的 探讨颈中线整块切除术在治疗复发性甲状舌管囊肿及瘘管中的作用。方法 对1991年6月~2001年12月收治并行颈中线整块切除的18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病人手术经过顺利,术后全部病例伤口一期愈合,瘢痕小,美容效果满意。没有舌下神经损伤、血肿、皮下气肿以及呼吸困难等并发症。所有病人均恢复正常饮食且无吞咽困难,发音正常并能很好地控制音调。术后随访病人1~10年,均无复发。结论 颈中线整块切除是治疗复发性甲状舌管囊肿及瘘管合理、有效的手术方法。
朱立新孔维佳汪广平杨成章龚树生余青松刘邦华
关键词:瘘管
自制喉扩张管治疗外伤性喉气管狭窄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研究自制喉扩张管治疗外伤性喉气管狭窄的治疗效果,探讨放置喉扩张管的时限。方法62例外伤性喉气管狭窄患者,分为两组。第一组52例,为初次行喉扩张管治疗的患者。第二组10例,为行喉扩张管治疗失败后再次行喉扩张管治疗的患者。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颈前正中喉气管切开,尽量切除喉气管内瘢痕组织,置入喉扩张管。结果第一组患者术后9-12个月全部拔除喉扩张管,呼吸通畅,发音较好,劳动力恢复。第二组患者拔管后3-4个月出现再狭窄,再次行喉扩张管治疗后顺利拔管,带管期间无严重并发症,如呼吸道阻塞的发生。随访1-10年,来发现再次喉气管狭窄患者。结论自制喉扩张管制作简单、方便,治疗效果良好,无排斥反应。喉扩张管的留置时间至少应在9-12个月以上。
刘邦华孔维佳汪吉宝汪广平毕胜斌杨成章
关键词:扩张管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呼吸道阻塞瘢痕组织留置时间拔管后
功能性颈清扫术在复发性鳃裂畸形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20
2010年
目的:探讨功能性颈清扫术在复发性鳃裂畸形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采用功能性颈清扫术治疗复发性鳃裂畸形(瘘管和囊肿)患者15例的资料。结果:13例切口一期愈合,2例二期愈合,1例术后饮水呛咳,1个月后自行恢复,1例术后遗留Horner综合征。随访2个月~6年,除2例失访外,无一例复发。结论:功能性颈清扫术对于多次复发的第二、第三鳃裂畸形(瘘管和囊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张小萌孔维佳杨成章刘邦华熊新高朱立新
CD44v6表达与喉癌浸润转移机制的关系研究被引量:9
2006年
刘邦华孔维佳龚树生杨成章汪广平朱立新
关键词:CD44V6表达癌浸润喉组织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细胞表面跨膜蛋白
外伤性歪鼻136例的矫治被引量:15
2006年
目的探讨外伤性歪鼻的矫治方法,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分析136例外伤性歪鼻畸形患者矫治的临床资料,对鼻外伤后20~30 d的34例患者进行闭合性鼻骨复位术,伤后6个月以上的102例患者在局部麻醉下经蝶形切口径路矫正歪鼻,必要时同时矫正鼻中隔偏曲及切除肥大下鼻甲。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年以上,行闭合性鼻骨复位术的34例患者中优28例,良6例;经蝶形切口径路矫正歪鼻的102例患者中优81例,良21例。所有鼻畸形均获得满意的矫正,鼻外形恢复良好,鼻腔通气顺畅。结论外伤性歪鼻畸形多因伤后早期未及时、正确地处理所致,根据受伤后时间的长短,1个月以内的外伤性歪鼻可行闭合性鼻骨矫正复位术,其余则经开放式手术复位鼻骨、矫直鼻中隔及鼻部整形术,可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刘邦华吴蕾孔维佳杨成章汪广平
关键词:鼻畸形创伤后鼻成形术鼻中隔矫正术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