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超飞
- 作品数:4 被引量:7H指数:1
-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浦东新区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圈养幼獐昼间行为时间分配
- <正>本研究采用目标取样法、扫描取样法和全事件记录法,对圈养条件下初生幼獐昼间行为进行观察,发现幼獐15周龄内时间分配规律。圈养幼獐每天用于卧息和摄食的时间最多,分别占整个时间分配的61.9±2.3%和17.1±1.7%...
- 赵娜刘超飞陈珉
- 文献传递
- 圈养幼獐(Hydropotes inermis)昼间行为时间分配及活动节律研究
- 獐(Hydropotes inermis)的研究领域广泛,涉及历史分布调查、栖息地选择、种群数量、食性分析、遗传学研究均有研究,行为方面研究涉及活动节律的研究、集群及社会组织、獐警戒模式研究、摄食行为研究,对于幼獐方面的...
- 刘超飞
- 关键词:活动节律
- 文献传递
- 圈养獐春夏季昼间行为时间分配及活动节律被引量:7
- 2013年
- 2008年3~7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华夏公园进行獐重引入试点,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和全事件记录法,对圈养条件下24只獐(12雌,12雄)春夏季昼间行为时间分配及活动节律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休息是春夏季最主要的行为方式,其次是摄食和运动。獐的昼间行为具有明显的节律性,以晨昏活动为主,主要活动时间集中在06:00~08:00和16:00~18:00。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 Aanalysis)和Mann-Whitney U检验表明,在时间分配上,春、夏季休息、站立、排遗、梳理和运动行为差异极显著;雌雄间休息、站立、反刍、梳理和警戒行为差异极显著。雌性春、夏季站立、排遗、梳理、运动和社会行为差异极显著,摄食差异显著;雄性春、夏季休息、摄食、梳理、警戒和社会行为差异极显著,站立、反刍、排遗和运动行为差异显著。本研究结果表明重引入獐的行为时间分配和活动节律与野生种群相似,动物福利得到较好满足,对下一步在上海地区的种群复壮和迁地野放等具有重要意义。
- 马飞雁余晓俊陈珉刘超飞张志明叶建华
- 关键词:活动节律
- 褐家鼠挖掘活动对上海九段沙湿地植物群落与土壤水盐的影响
- 2014年
- 上海九段沙是长江口的新生岛洲,目前处于草本植物群落演替阶段。为了探讨登岛褐家鼠的挖掘活动对九段沙湿地植物群落与土壤水盐的影响,我们调查了褐家鼠洞穴区的植物盖度、密度、高度、重要值、物种丰富度、物种均匀度、物种多样性、表层土壤含水量和电导率等与对照区的差异;同时,通过调查褐家鼠洞穴与潮沟在空间位置上的关系探讨了褐家鼠的栖息地选择策略。结果表明:在单一芦苇群落中,洞穴区芦苇的高度和盖度显著低于对照;在芦苇和海三棱藨草混合群落中,洞穴区芦苇的密度、相对密度、重要值和群落总盖度显著低于对照,而洞穴区海三棱藨草的密度、盖度、相对密度、相对高度和重要值显著高于对照;在碱菀和互花米草优势群落中,洞穴区碱菀的相对密度、相对盖度、重要值和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对照,而互花米草的密度和盖度、芦苇的盖度、高度和相对盖度以及群落总盖度显著低于对照。距洞穴区中心区域洞口不同距离梯度的表层土壤含水量和电导率差异均显著。褐家鼠偏向于将洞穴营造在邻近潮沟处,这有利于提高褐家鼠在九段沙湿地的适应能力。褐家鼠的挖掘活动有利于增加碱菀和互花米草优势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会降低植物群落总盖度和表层土壤的水盐含量,对九段沙湿地植物群落的组成与演替具有重要影响。
- 钟宇刘奇刘超飞苏振兴孙瑛陈秀芝郑麟陈珉
- 关键词:九段沙湿地褐家鼠植物群落土壤水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