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玮

作品数:10 被引量:17H指数:1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专利
  • 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生物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6篇灭杀
  • 4篇幼虫
  • 3篇成虫
  • 2篇入侵
  • 2篇自然脱落
  • 2篇网面
  • 2篇细丝
  • 2篇进水池
  • 2篇沉降
  • 1篇淡水
  • 1篇淡水壳菜
  • 1篇断面
  • 1篇养殖
  • 1篇淤泥
  • 1篇淤泥层
  • 1篇任期
  • 1篇日本外交
  • 1篇纱网
  • 1篇史论
  • 1篇输水

机构

  • 10篇清华大学
  • 2篇河海大学
  • 1篇北京矿产地质...

作者

  • 10篇刘玮
  • 8篇王兆印
  • 8篇徐梦珍
  • 6篇王旭昭
  • 5篇于丹丹
  • 4篇张晨笛
  • 3篇李威
  • 2篇袁波
  • 2篇赵娜
  • 2篇汪卫平
  • 2篇王大强
  • 1篇李永华
  • 1篇黎晨
  • 1篇陈莉
  • 1篇王莹
  • 1篇李建光
  • 1篇强杰
  • 1篇于鲲
  • 1篇吴培枝

传媒

  • 2篇水利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08
  • 1篇200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水中有害微体生物的灭杀装置及输水工程系统
本实用新型一种针对水中有害微体生物的灭杀装置,包括过流通道和其中安装的孔板,所述孔板沿过流断面方向横过所述过流通道,并与所述过流通道的内壁固定连接,而且所述孔板与所述过流通道内壁之间不留空隙。在推动水体流动的动力系统的推...
王兆印徐梦珍王旭昭刘玮
文献传递
一种沼蛤附着-沉降灭杀池与沼蛤灭杀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沼蛤附着-沉降灭杀池与沼蛤灭杀装置,包括上部的附着区和下部的沉降区,所述附着区内具有至少一个附着网,所述附着网的网面为有利于水体中的沼蛤幼虫附着但不能满足沼蛤成虫生长需要的细径单丝结构的纱网,网丝直径为0...
王兆印徐梦珍于丹丹张晨笛刘玮李建光强杰李威王莹闵从军于鲲吴培枝王旭昭
文献传递
一种沼蛤灭杀池装置及灭杀方法
本发明的一种沼蛤灭杀池装置及灭杀方法,所述装置包括依次贯通相连的进水池段、附着-沉降灭杀池段、沉降灭杀池段和供水池段,所述附着-沉降灭杀池段包括上部的附着区和下部的沉降区,所述附着区为水流通道,包括至少一个附着网,所述附...
王兆印徐梦珍赵娜于丹丹张晨笛刘玮邢继宏袁波汪卫平熊续平王大强李威王旭昭
输水通道中沼蛤入侵及水力学防治被引量:16
2013年
滤食性底栖动物沼蛤极易入侵水利工程的输水通道,在输水结构上高密度附着,造成生物污损,堵塞管道,降低输水效率,污染水质,腐蚀结构,威胁工程运行,也给跨流域调水带来潜在危险。本文对输水工程水源长期密集采样观测,研究沼蛤幼虫发育阶段及运动特性;开展水力试验,研究幼虫的沉降、在脉动流场中的死亡特性,提出防治幼虫入侵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沼蛤幼虫在其水中浮游生活的阶段,依赖水流流动入侵输水通道,通过分泌足丝附着在结构壁面。沼蛤幼虫、稚贝具有沉降特性,尺寸合适的沉降池能够使大量幼虫、稚贝沉底。幼虫会被高频湍流灭杀,当湍流中小涡尺度与幼虫体长相当时,对幼虫的灭杀效果显著,灭杀率与湍流平均流速及湍流作用时间正相关。防止沼蛤入侵输水通道的关键是减少水流中沼蛤幼虫的数量,可采用沉降及高频湍流灭杀沼蛤幼虫的综合方法实现防治目标。
徐梦珍王兆印王旭昭刘玮
关键词:沉降
沼蛤幼虫管道湍流灭杀试验研究Ⅱ:灭杀效果被引量:1
2016年
沼蛤(Limnoperna fortunei)作为典型入侵性底栖动物,可造成管道严重堵塞,威胁技术供水系统正常运转。前期试验研究了致紊材料对管道水力特性的改变,为验证致紊材料对管道沼蛤幼虫灭杀效果,本研究选用水力学试验推荐的4种致紊材料并采用普通和加密两种方式布置在管道中。分别进行了脉动灭杀试验(试验系统流量=0.018 m^3/s)和死循环(系统补给流量≈0 m^3/s)灭杀试验,采样和显微观测统计不同发育阶段幼虫的密度及死亡率。结果表明试验期间沼蛤幼虫基本处于前期壳顶阶段,经过脉动管后死亡方式主要为组织流出、组织脱落和壳体破碎。脉动试验中6 mm孔板对沼蛤幼虫灭杀效果最好,加密布置可以提升大孔径孔板和筛网的灭杀效果。采用幼虫相对体长d*(幼虫体长与Kolmogorov长度尺度之比)衡量致紊材料的灭杀效果,当下游主流区(d*)_(max)>0.7时灭杀效果明显。死循环在5 min内可以迅速提高沼蛤幼虫死亡率,之后死亡率基本稳定,所以如能保证幼虫在脉动场中被作用达一定时间,即能对其进行有效灭杀。
张晨笛徐梦珍王兆印刘玮于丹丹王大强
关键词:死亡率
马基雅维利对基督教的批判
有关马基雅维利思想的各个方面都存在着针锋相对的不同观点,他对于基督教的态度也不例外,对此学界主要有四种立场鲜明的观点:马基雅维利反对基督教、马基雅维利的教导与基督教一致、马基雅维利采取实用主义的宗教观,以及马基雅维利的政...
刘玮
关键词:马基雅维利基督教《君主论》写作技艺
文献传递
沼蛤(Limnoperna fortunei)幼虫的附着行为特性被引量:1
2017年
沼蛤(Limnoperna fortunei Dunker,1857),俗称淡水壳菜,是一种扩散能力与适应能力都较强的入侵性底栖动物,它对自然环境与输水工程的侵入和大规模附着,不仅会破坏当地的生物群落结构,而且沼蛤成贝在工程内稳定附着后难以去除,造成重大工程危害。通过试验研究沼蛤幼虫的附着行为特性,并利用该特性对原水中的幼虫进行吸引附着处理,以减少幼虫进入工程造成污损附着。选用前期研究推荐的沼蛤幼虫喜好附着的黄麻材料制成的附着排作为试验材料,设置5组附着排长度工况:1,3,5,6,8 m,在5组流量工况:3.1,5.7,6.7,9.6,12.1 L/s下开展试验,研究不同附着排长度和流量条件下沼蛤幼虫的附着行为,以便优选出吸附幼虫的最佳条件。试验结果表明:(1)黄麻材料的吸附效果与附着排长度呈正相关关系,材料长度为3—5m时,吸附率即可达到50%;材料长度为6—8 m时,平均效果为62—76%,最佳吸附率可达93%;(2)流量过大会降低幼虫吸附效果,吸附也更不稳定;(3)幼虫发育先后经历D型幼虫、前期壳顶幼虫、后期壳顶幼虫、踯行期4个时期,吸附材料对后期壳顶和踯行期幼虫的吸附效果较前期壳顶幼虫更好;(4)附着材料密集布置于较短的长度内比稀疏布置于较长的长度内更有利于提高附着效果。
刘玮徐梦珍王兆印于丹丹周雄冬
关键词:入侵幼虫
一种沼蛤灭杀池装置及灭杀方法
本发明的一种沼蛤灭杀池装置及灭杀方法,所述装置包括依次贯通相连的进水池段、附着‑沉降灭杀池段、沉降灭杀池段和供水池段,所述附着‑沉降灭杀池段包括上部的附着区和下部的沉降区,所述附着区为水流通道,包括至少一个附着网,所述附...
王兆印徐梦珍赵娜于丹丹张晨笛刘玮邢继宏袁波汪卫平熊续平王大强李威王旭昭
文献传递
生物附着装置
本发明一种生物附着装置,特别是具主动附着特性的浮游生物的附着装置,包括至少一个附着排,所述附着排包括多个附着板,所述附着装置还包括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固定架和固定座,同一个附着排上的各所述附着板彼此为平行结构。一方...
王兆印徐梦珍王旭昭黎晨刘玮李永华陈莉
文献传递
小泉内阁任期内美日同盟研究
刘玮
关键词:美日同盟小泉纯一郎日本外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