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旭昭

作品数:39 被引量:126H指数:8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专利
  • 1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水利工程
  • 6篇天文地球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矿业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1篇水工
  • 11篇水工程
  • 9篇输水
  • 8篇污损生物
  • 7篇灭杀
  • 6篇地震
  • 6篇水体
  • 6篇河床
  • 5篇幼虫
  • 5篇石流
  • 5篇泥石
  • 5篇泥石流
  • 5篇汶川地震
  • 3篇断面
  • 3篇水体净化
  • 3篇推移质
  • 3篇泥沙
  • 3篇流量控制装置
  • 3篇脉动波
  • 3篇进水口

机构

  • 35篇清华大学
  • 22篇北京矿产地质...
  • 6篇中国水利水电...
  • 5篇四川农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四川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抚顺红透山铜...

作者

  • 39篇王旭昭
  • 35篇王兆印
  • 19篇徐梦珍
  • 6篇刘玮
  • 5篇漆力健
  • 5篇赵娜
  • 5篇何晓燕
  • 4篇张晨笛
  • 4篇李艳富
  • 3篇李威
  • 3篇刘乐
  • 3篇于丹丹
  • 3篇曹小武
  • 2篇余国安
  • 2篇李文哲
  • 2篇袁波
  • 2篇陈晓丹
  • 2篇朱海龙
  • 2篇李志威
  • 2篇汪卫平

传媒

  • 4篇泥沙研究
  • 2篇水利学报
  • 2篇清华大学学报...
  • 2篇山地学报
  • 1篇中国农村水利...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地质与勘探
  • 1篇中国有色金属...
  • 1篇中国科协20...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7篇2014
  • 9篇2013
  • 10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5
  • 1篇2002
  • 2篇2000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水中有害微体生物的灭杀装置及输水工程系统
本实用新型一种针对水中有害微体生物的灭杀装置,包括过流通道和其中安装的孔板,所述孔板沿过流断面方向横过所述过流通道,并与所述过流通道的内壁固定连接,而且所述孔板与所述过流通道内壁之间不留空隙。在推动水体流动的动力系统的推...
王兆印徐梦珍王旭昭刘玮
文献传递
一种沼蛤附着-沉降灭杀池与沼蛤灭杀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沼蛤附着-沉降灭杀池与沼蛤灭杀装置,包括上部的附着区和下部的沉降区,所述附着区内具有至少一个附着网,所述附着网的网面为有利于水体中的沼蛤幼虫附着但不能满足沼蛤成虫生长需要的细径单丝结构的纱网,网丝直径为0...
王兆印徐梦珍于丹丹张晨笛刘玮李建光强杰李威王莹闵从军于鲲吴培枝王旭昭
文献传递
消能结构防治泥石流研究——以文家沟为例被引量:34
2012年
阶梯-深潭系统作为一种新的消能结构在2009年用于文家沟滑坡体上新生沟谷的泥石流治理研究。阶梯-深潭系统在阶梯和水跃段耗散了水流大量的能量,使得水流中的能量减小到不足以触发泥石流,理论分析表明阶梯-深潭系统可以耗散水流三分之二的能量,即同样状况下触发泥石流的临界流量需增加三倍。阶梯-深潭系统使得水流阻力最大化,避免河床和岸坡遭受侵蚀。2009年的几次暴雨没有在文家沟引发泥石流。然而,2010年在沟内修筑了20道拦挡坝来代替阶梯-深潭系统,经过2010年8月暴雨后,20座拦挡坝全部被破坏。沟谷再次下切了50m。沟谷下切和侧蚀导致大量松散堆积物进入沟道形成泥石流,约450万m3冲出沟口,造成大量的房屋被埋以及14人死亡。比较两种防治方法可以看出,以消能为目的的阶梯-深潭系统对防治泥石流是成功的。拦挡坝在稳定的情况下可以减少边坡的垮塌,而阶梯-深潭系统还能够通过耗散水流能量稳定沟道,因此采用拦挡坝和阶梯-深潭系统相结合的方式来稳定滑坡体上的新生沟谷,并控制泥石流可能效果会更明显。
王兆印漆力健王旭昭
关键词:泥石流消能拦挡坝滑坡
汶川地震引发的坡面泥石流
汶川地震造成的大量崩塌、滑坡堆积体和颗粒侵蚀堆积物,为坡面泥石流提供了丰富的松散物质来源,并引发了大量的坡面泥石流,对山区居民点、铁路、公路和森林造成危害尤为严重。
李艳富王兆印施文菁王旭昭
关键词:汶川地震坡面泥石流
输水工程中沼蛤的附着特性被引量:12
2012年
沼蛤(Limnoperna fortunei)容易入侵输水管道聚团附着,增加输水阻力,引起管壁腐蚀,污染水质。该文旨在研究沼蛤在输水管道中的附着污损特性并提出有效防治其附着污损的思路。以遭受沼蛤污损的深圳东江水源工程作为研究基地,对工程的水源河流东江、西枝江中沼蛤栖息特性进行野外调查,对工程输水管线中沼蛤附着及造成的生物污损开展调查,并结合沼蛤足丝抵抗水流冲刷试验、足丝附着力试验及沼蛤对不同材料的附着试验,研究了沼蛤的附着特性。管线调查结果表明:输水管道中沼蛤的附着密度随距取水口距离的增加而衰减。且沼蛤高密度区主要集中在取水口后1km范围内水流流速在0.4—0.9m/s之间的箱涵壁面上。足丝附着力试验结果表明:沼蛤用于附着的足丝具有一定的强度,且足丝直径越大,根数越多,附着力也越大,最大附着力约为20N;足丝抵抗水流冲刷试验结果表明水流流速过大会使沼蛤足丝断裂脱落,最大脱落流速约为2.2m/s。同时,沼蛤的附着对材料具有一定的偏好性,相比于地垫和防护网,竹网及粗布是沼蛤喜好附着的材料。
徐梦珍曹小武王兆印王旭昭
关键词:输水管道附着力
水体净化装置及包括该水体净化装置的输水工程系统
本发明一种水体净化装置,包括沉降池,所述沉降池包括具有流量控制装置的进水端和/或出水端;所述流量控制装置根据实验数据和/或经验设置并根据运行效果调整沉降池的流量和/或流速,所述沉降池还包括溢流堰、沉降物收集槽,所述溢流堰...
王兆印徐梦珍王旭昭曹小武陈晓丹刘乐
一种岩石风化深度的测定方法
一种岩石风化深度的测定方法,所述风化深度是指岩石破裂后在破裂面内侧产生的微裂隙和/或微裂隙带在风化作用下向岩石内部延伸的垂直距离,包括以下步骤:针对选定岩石和/或选定矿物采集岩石样品,通过垂直或接近垂直的切面进行切割制备...
王旭昭王兆印施文婧
文献传递
黄河源区生态景观的无人机观测与无人机技术升级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应用国产神龙260电动直升型无人机和数码摄像机,在DJI飞控技术和高空数字影像采集技术的支持下,对青海省贵南县境内的沙漠地貌、四川省唐克县境内的九曲黄河第一湾和青海省泽库县境内的草场分别进行了超低空航空观测,获得了黄河源区沙丘形态、沙草生态交错带、黄河沙洲、草场钙化壳的初步观测结果,为深入研究和解决黄河源区面临的地貌学和生态学问题开辟了新的技术途径。结合无人机在青藏高原的飞行实践,讨论了神龙260型无人机应用于高原对地观测领域的局限并指出了升级方向,为进一步发展高原地区的无人机对地观测技术奠定了工作基础。
王春振王兆印李艳富王旭昭
关键词:生态景观
一种污损生物的治理装置及一种输水工程系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污损生物的治理装置,涉及一种污损生物的治理装置,特别是输水工程中污损生物的治理装置及具有该污损生物的治理装置的输水工程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进水口、生物附着池、沉降池和出水口;所述生物附着池与所述沉降池为连...
王兆印徐梦珍叶宝民王旭昭袁宝招赵娜
文献传递
输水通道中沼蛤入侵及水力学防治被引量:16
2013年
滤食性底栖动物沼蛤极易入侵水利工程的输水通道,在输水结构上高密度附着,造成生物污损,堵塞管道,降低输水效率,污染水质,腐蚀结构,威胁工程运行,也给跨流域调水带来潜在危险。本文对输水工程水源长期密集采样观测,研究沼蛤幼虫发育阶段及运动特性;开展水力试验,研究幼虫的沉降、在脉动流场中的死亡特性,提出防治幼虫入侵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沼蛤幼虫在其水中浮游生活的阶段,依赖水流流动入侵输水通道,通过分泌足丝附着在结构壁面。沼蛤幼虫、稚贝具有沉降特性,尺寸合适的沉降池能够使大量幼虫、稚贝沉底。幼虫会被高频湍流灭杀,当湍流中小涡尺度与幼虫体长相当时,对幼虫的灭杀效果显著,灭杀率与湍流平均流速及湍流作用时间正相关。防止沼蛤入侵输水通道的关键是减少水流中沼蛤幼虫的数量,可采用沉降及高频湍流灭杀沼蛤幼虫的综合方法实现防治目标。
徐梦珍王兆印王旭昭刘玮
关键词:沉降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