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晓波

作品数:4 被引量:70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篇地层
  • 1篇滇西
  • 1篇滇西北
  • 1篇滇西北衙
  • 1篇多金属
  • 1篇多金属矿
  • 1篇多金属矿床
  • 1篇岩石
  • 1篇生长地层
  • 1篇数据库
  • 1篇同构造
  • 1篇同位素
  • 1篇同位素年龄
  • 1篇土城子组
  • 1篇逆冲
  • 1篇逆冲带
  • 1篇逆冲作用
  • 1篇钼矿
  • 1篇锆石
  • 1篇锆石U-PB

机构

  • 4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云南黄金矿业...

作者

  • 4篇刘晓波
  • 2篇刘少峰
  • 2篇林成发
  • 1篇刘璐
  • 1篇喻学惠
  • 1篇莫宣学
  • 1篇郑仁乔
  • 1篇董国臣
  • 1篇黄雄飞
  • 1篇和文言
  • 1篇于炳松
  • 1篇和中华
  • 1篇莫少龙
  • 1篇张聪
  • 1篇苏纲生

传媒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岩石学报
  • 1篇中国地质教育
  • 1篇中国科学:地...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冀西北赤城—宣化盆地土城子组沉积特征及盆缘构造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为了揭示华北北部晚侏罗世沉积盆地性质,对赤城—宣化盆地中土城子组沉积特征及盆缘构造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土城子组沉积特征研究表明,土城子组中—下部为一套河湖相沉积,上部为一套冲积扇粗碎屑沉积;土城子组砾岩成分系统统计分析显示,赤城盆地与宣化—下花园盆地具有相似岩屑岩性相旋回,反映源区具有相同或相近的蚀顶过程。研究区晚侏罗世盆地中土城子组充填特征及盆缘构造特征表明,土城子组形成于挤压构造背景,土城子组沉积时期盆地受控于盆缘逆冲断层。大地构造背景暗示,赤城—宣化盆地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期间,古太平洋板块向NW方向的俯冲作用与尚义—赤城断裂向南逆冲并伴随右旋走滑作用是土城子组沉积时期盆地格局形成的重要控制因素。
刘晓波刘少峰林成发
关键词:土城子组充填特征
基于Oracle的岩石标本数据库设计与实现被引量:4
2012年
为提高地质学相关专业学生的岩石鉴定技能,并实现岩石标本的规范化管理,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岩矿实验室现有标本为基础建立了"数字化岩石标本库"。岩石标本库采用C/S架构,客户端实现用户的标本数据管理和检索,服务器端则用于提供数据管理和服务,以此实现岩石标本的数字化查询与管理。
张聪于炳松莫少龙郑仁乔刘璐刘晓波
关键词:数据库
滇西北衙金多金属矿床锆石U-Pb和辉钼矿Re-Os年龄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49
2013年
北衙金多金属矿床位于金沙江-哀牢山富碱斑岩带中段,近年来在矿产勘查中取得重大突破,金储量已达超大型矿床规模,并伴生铁、铜、银、铅、锌等金属矿种。本文通过对矿区内石英正长斑岩进行锆石LA-ICP-MSU-Pb定年,确定其成岩年龄为36.48±0.26Ma;并对矽卡岩型矿体中的辉钼矿样品进行Re-Os同位素定年,首次获得北衙金多金属矿床高精度的成矿年龄为36.87±0.76Ma,测试结果显示成岩与成矿年龄基本一致。辉钼矿中Re含量指示成矿作用与岩浆壳幔混合作用有关。北衙金多金属矿床成岩和成矿年龄与哀牢山-金沙江富碱斑岩成矿带的成岩与成矿作用年龄相一致(40~35Ma),表明其形成受控于相同的地球动力学背景,是在印度与欧亚大陆碰撞背景下,构造体制发生转变,导致加厚下地壳或上地幔的部分熔融而引起的岩浆-热液-成矿事件。
和文言莫宣学喻学惠和中华董国臣刘晓波苏纲生黄雄飞
关键词:成矿背景RE-OS同位素年龄滇西
冀北张家口地区同构造沉积过程及其与褶皱-逆冲作用耦合被引量:14
2018年
"燕山运动"年代和燕山构造带侏罗纪的构造性质仍存在着争论.燕山山间盆地沉积地层记录了燕山运动的活动历史及盆地构造性质,开展盆-山系统同构造沉积及其构造控制关系研究,准确确定地层年代,重新建立年代地层格架是进一步揭示燕山侏罗纪至早白垩世构造变形机制、变形年代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对燕山西段与太行山北段交接部位的冀北张家口地区褶皱-逆冲带与山间沉积盆地的构造和沉积结合研究表明,研究区沉积盆地中发育的所谓"侏罗纪地层"可能为晚三叠世-早侏罗世、中侏罗世和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地层;受生长褶皱-逆冲构造控制,在褶皱-逆冲带边缘形成褶皱前渊型、逆冲前渊型、断展褶皱型、断弯褶皱型及断弯褶皱与断展褶皱复合型生长地层;重建的由褶皱-逆冲带与挠曲盆地构成的晚三叠世-早侏罗世、中侏罗世、晚侏罗世和早白垩世早期的"源-汇"系统反映了燕山运动在研究区起始于中侏罗世;在晚侏罗世晚期-早白垩世早期至少发生了3次褶皱-逆冲事件,形成了基底卷入式褶皱-逆冲构造和小型山间挠曲盆地;基底卷入式褶皱-逆冲带与挠曲盆地"对"的自东向西迁移,可能受控于西太平洋"平板式"前进俯冲作用.
刘少峰林成发林成发刘晓波
关键词:生长地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