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学进

作品数:57 被引量:203H指数:7
供职机构:周口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胰腺
  • 15篇胰腺炎
  • 15篇腺炎
  • 9篇疗效
  • 9篇急性胰腺炎
  • 8篇细胞
  • 7篇消化道
  • 7篇化道
  • 7篇坏死
  • 6篇多糖
  • 6篇脂多糖
  • 6篇消化道出血
  • 6篇溃疡
  • 6篇核因子
  • 6篇核因子-ΚB
  • 5篇上消化道
  • 5篇上消化道出血
  • 5篇疗效观察
  • 5篇结肠
  • 5篇坏死性

机构

  • 48篇周口市中心医...
  • 12篇广东药学院
  • 4篇广东医学院附...
  • 3篇广东医学院
  • 3篇广东药学院附...
  • 2篇广东药科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作者

  • 57篇刘学进
  • 16篇陈垦
  • 15篇李山林
  • 13篇贾新明
  • 13篇周洪涛
  • 8篇龙友明
  • 6篇梁祖兰
  • 6篇谢文瑞
  • 6篇张钰
  • 6篇王晖
  • 3篇孙嘉璐
  • 3篇王念林
  • 2篇兰雷
  • 2篇刘晓凌
  • 1篇林振河
  • 1篇林振和
  • 1篇陈昕
  • 1篇房丽梅
  • 1篇张来喜
  • 1篇刘争

传媒

  • 5篇中国误诊学杂...
  • 4篇中国当代医药
  • 3篇中华急诊医学...
  • 3篇实用癌症杂志
  • 3篇广东药学院学...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中原医刊
  • 2篇肝脏
  • 2篇胰腺病学
  • 2篇中国医药指南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2篇中国现代医生
  • 2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临床荟萃
  • 1篇淮海医药
  • 1篇肠外与肠内营...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国肛肠病杂...
  • 1篇江苏医药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0
  • 7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6篇2005
  • 3篇2004
  • 5篇2003
  • 3篇2002
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氩离子凝固术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Barrett食管的疗效分析
2013年
目的观察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联合抑酸治疗Barrett食管(BE)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周口市中心医院消化科经过病理证实的BE的患者30例,行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并于术后给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分别于术后2、6、12个月后进行随访复查,评价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所有患者手术进行顺利且无并发症,27例为1次治疗病灶完全清除,3例2次治疗病灶完全清除,12个月后复查无一例复发。结论应用APC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BE的方法简便易行、安全,患者易耐受,费用经济,适合在地市级及部分条件好的县级医院开展和普及。
刘学进李山林鲁富珍
关键词:BARRETT食管氩离子凝固术质子泵抑制剂
奥沙拉嗪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慢性复发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
2018年
目的探讨奥沙拉嗪联合微生态制剂金双歧治疗慢性复发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慢性复发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嗪治疗,联合治疗组给予奥沙拉嗪+金双歧治疗,疗程均为8周,治疗后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进行内镜、疾病活动指数评分,检测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并观察疾病复发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92.50%和72.50%,复发率分别为10.00%和30.00%,两组比较,均P<0.05;两组治疗后内镜评分、疾病活动指数评分及ESR、CRP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P<0.05),且以联合治疗组更为显著(均P<0.05);两组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50%和5.00%,两组比较,均P>0.05。结论奥沙拉嗪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慢性复发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可提高疗效,降低复发率,缓解临床症状。
刘学进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奥沙拉嗪微生态制剂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直肠类癌的疗效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 观察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直肠类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23例直肠类癌行肠镜检查并进行临床资料分析,对其中直径<2 cm的21例行ESD治疗.结果 除其中2例转外科行经肛门直肠类癌局部切除术外,其余21例均行肠镜下ESD切除,所有患者术后病理证实均为直肠类癌,术后21例全部存活,随访至今,无一例复发,且无肝脏等远处转移.结论 ESD切除直肠类癌是安全、经济、实用的方法,可作为治疗的首选.
李山林刘学进周洪涛
关键词:直肠类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剥脱性食管炎2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剥脱性食管炎临床和内镜特点,总结其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20例剥脱性食管炎的临床资料。结果:20例病人均经胃镜确诊,并在内科保守治疗后痊愈。讨论:食管黏膜剥脱有多种诱因,具有特征性的临床和内镜表现,内科保守治疗预后良好。
刘学进贾新明梁祖兰
关键词:剥脱性食管炎胃镜检查
上消化道出血采取急诊消化内科治疗的临床疗效探讨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评估上消化道出血采取急诊消化内科方法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单用西医方法治疗,观察组48例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时间段止血效果、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4、48、72 h止血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62.50%),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17%)明显低于对照组(18.75%),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急诊消化内科治疗方案中的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效果显著,值得采纳应用。
刘学进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中西医结合
脂多糖对AR42J细胞核因子-κB、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NF-κB在急性胰腺炎(AP)发病过程中对TNF-α基因的转录调节作用,以便有助于从基因转录调节的水平寻找AP治疗的新靶点。方法以10mg/L脂多糖刺激AR42J细胞构建急性胰腺炎的体外模型,设2h、6h、12h、18h和24h共5个时间点,每时间点设3个复孔。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半定量法观察肿瘤坏死因子(TNF-α)/p65亚单位mRNA表达的变化;EIJSA法检测TNF-α在细胞上清中质量浓度的变化;链酶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法(SABC)检测065蛋白在AR42J细胞中的表达。人工碘比色法观察培养液上清中淀粉酶的活性改变。结果脂多糖刺激后,AR42J细胞以时间依赖方式上调TNF-α和p65mRNA的表达,并伴随TNF-α蛋白的表达增加;TNF-α与p65表达具有直线相关性(P〈0.01)。p65蛋白亦呈时间依赖方式表达增强,24h表达最强。各组间淀粉酶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在脂多糖诱导的胰腺腺泡细胞AR42J炎性效应中,NF-κB表达且活性增强,调控着致炎细胞因子TNF-α的表达。
龙友明刘学进陈垦谢文瑞
关键词:脂多糖急性胰腺炎转录因子腺泡细胞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肠内营养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8
2018年
目的观察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采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肠内营养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66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3例,分别为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肠内营养治疗的观察组和仅使用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的对照组。观察两组间胰腺炎CT分级评分、白细胞数、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C-反应蛋白(CRP)、乳酸脱氢酶(LDH)、脂肪酶和淀粉酶差异性。结果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5.76%)相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3.94%)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其各项血液检测指标和CT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对重症胰腺炎患者采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肠内营养进行治疗能促进其治疗效果的提高,为临床治疗胰腺炎提供一种可借鉴的处理措施。
刘学进陈垦
关键词:胰腺炎急性坏死性肠道营养有益菌种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472例原因分析被引量:15
2009年
目的:分析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0/2009年472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中,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引起的出血占62.9%:非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占37.1%,其中门脉高压胃病占26.9%。结论: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应尽可能在出血48 h内行急诊胃镜检查,病因诊断率高。
刘学进贾新明
咪达唑仑联合丙泊酚治疗机械通气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效果
2017年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联合丙泊酚治疗机械通气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P组(单一使用丙泊酚镇静)、M组(单一使用咪达唑仑镇静)和M+P组(丙泊酚联合咪达唑仑镇静),每组40例。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命体征、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结果 M+P组的生命体征明显优于P组与M组(P<0.05)。M+P组的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均少于P组与M组(P<0.05)。结论咪达唑仑联合丙泊酚治疗机械通气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具有良好的镇静、镇痛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李山林刘学进周洪涛张来喜
关键词:咪达唑仑丙泊酚重症急性胰腺炎
肝性脊髓病15例临床分析
2009年
肝性脊髓病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一种比较少见并发症,多见于肝硬化行门体分流术后或未做手术但已自然形成分流者。自1997年7月-2009年5月我院消化科共收治肝硬化和肝癌病人1087例,其中诊断并发有肝性脊髓病15例,现报告如下。
周洪涛贾新明刘学进
关键词:肝性脊髓病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少见并发症分流术后肝癌病人消化科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