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嘉豪
- 作品数:18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优秀青年科技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 时时魂梦到江南——论李之仪的“当涂情结”
- 2010年
- 李之仪与当涂有着不解之缘,这里既是他晚年遭编管的地方,也成了他的终老之地。编管当涂使他痛苦过,但强烈的"当涂情结"又使他对其始终不离不弃。他的"当涂情结"表现在其对当涂绝佳的地理位置、优美的自然景色的爱以及追慕李白等方面。
- 付嘉豪
- 关键词:李之仪自然景色
- 李之仪与苏轼交游详考
- 2009年
- 李之仪与苏轼的交游关系是学术界较为关注的问题,目前虽有相关论文对此进行了论述,但对他们的交游行为缺乏系统考证。本文将结合相关作品及文献对二人交游的发生、过程等进行详细、系统的考证。
- 付嘉豪
- 关键词:李之仪交游
- 审美主体错位下的高校古典诗歌教学被引量:1
- 2017年
- 审美主体的错位现象是制约当前高校古典诗歌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审美主体"一是指审美创造主体,即中国古典诗歌的作者;二是指审美接受主体,即高校学生。"审美主体错位",一是指审美主体身份的错位,二是指审美主体审美趣味的错位。高校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古代诗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以此审视古人之诗作;以多媒体为依托,通过图片展示或视频播放等手段,激发学生的联想、想象和情感,从而使其获得深刻的审美体验;重视传统文化和传统诗歌理论教学,以此消除审美错位现象。
- 付嘉豪
- 关键词:审美主体多媒体
- 从艺术鉴赏的角度入手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 2014年
- 刘勰《文心雕龙·知音》曰:“知音其难哉!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说明自古以来,真正知音的批评者不可多得,道出了文学批评、文学鉴赏的困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古典诗歌是贵族文学,大部分诗人几乎都有从政的经历,都有过高层的政治体验,这种体验对当前的大学生来说是非常陌生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无法真正体会,甚至感到无所适从,对教师的讲解无动于衷。这不是他们的过错,而是与他们的生活环境、人生阅历有关。学生们不仅对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政治情怀无法参透,即使一些涉及人生哲理、生活体验的作品,他们有时也无法深入体会,只有对少数的题材,学生们才会感兴趣、才能有较切身的体会,比如爱情、离别、相思、思乡等。因此,就内容鉴赏层面而言,学生们只能选择性的接受。笔者认为,古代文学很适合中老年人学习,而学生在大学阶段学习古代文学的主要任务还是要放在作品的背诵方面及对作品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着重培养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至于作品的内容,有一些还是需要学生步入社会后仔细品味和解读。当然,这不是要求老师不对作品内容进行讲解,而是在内容与艺术鉴赏教学上要有所侧重。
- 付嘉豪
- 关键词:诗歌鉴赏能力艺术鉴赏大学生古代文学作品审美鉴赏能力
- 李之仪诗歌考述
- 2010年
- 对李之仪的几首诗歌进行考述,探讨他的政治倾向、遗表案、赴定州任途中的创作状况以及与秦湛的次韵唱和诗等问题。在对这些诗歌进行考证和编年的同时,对学术界存在的一些争议进行辩证,并对他政治思想和人格的变化进行分析和评价。
- 付嘉豪
- 关键词:李之仪诗歌
- 李之仪交游考论
- 李之仪一生交游非常广泛。前期,作为苏门文人,他与苏轼和“四学士”等交游密切;作为范纯仁的弟子,又深受其影响。后期,确切地说就是崇宁二年被编管太平州后,他又开始与徽宗朝宰执进行交游,人格发生了蜕变,并因此受时人和后人诟病。...
- 付嘉豪
- 文献传递
- 高校古代文学延伸式教学刍议
- 2014年
- 延伸式教学是当前高校古代文学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主要是通过补充经典作品、开列必读书目和增开相关专业选修课来实现。延伸式教学必须坚持为专业必修课服务的原则,以达到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文学鉴赏能力的目的。
- 付嘉豪
- 鲍廷博与《四库全书》被引量:3
- 2011年
- 清代藏书家鲍廷博在《四库全书》的纂修过程中,精挑多种进呈,由于所献图籍多宋元以来孤本,世称"献书之冠",受到了清廷的嘉赏。鲍氏所献之书大多符合治经忌空谈,治史不能忽视实证的乾嘉考据学要求,因而被采纳较多。此外,凭借深厚的朴学功底,鲍廷博还参与了浙江巡抚续进书和《四库全书简明目录》的校理工作,为全书的编纂作出了重要贡献。
- 付嘉豪
- 关键词:鲍廷博《四库全书》校书
- 李之仪与秦观交游考
- 2010年
- 在苏门文人中,李之仪与秦观之间交游比较密切。二人经常有诗文赠答,从中可以勾勒出他们交往的整个过程。总体来看,二人交游以元祐元年为界分为两个时期。前期为二人相知、相识阶段;后期交游主要在京师,且表达出共同归隐的愿望,但是由于政治环境的变化,这个愿望最终没有实现。
- 付嘉豪
- 关键词:李之仪交游
- 历史教研探讨活动也应该讲求有效性
- 2009年
- 自课改以来,高中历史教学有了很大的变化,教研探讨活动也逐渐活跃。规模较大的有全国性、全省性的教研探讨活动,至于以市、校为单位进行的教研教改探讨活动。更是不胜枚举。同时,各类教研文章大量涌现,教研成果不断产生,推动了课改的深入。但也应看到,历史教研成果与现有高中历史教学的实际需要还存在很大的距离.教研探讨活动的有效性还很不够。具体表现在:
- 付嘉豪
- 关键词:教研文章有效性教研成果教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