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乌铁红

作品数:55 被引量:606H指数:15
供职机构:内蒙古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1篇经济管理
  • 5篇文化科学
  • 5篇历史地理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47篇旅游
  • 18篇旅游地
  • 9篇旅游者
  • 6篇旅游地意象
  • 6篇草原
  • 6篇城市
  • 5篇旅游资源
  • 4篇景观
  • 3篇地方依恋
  • 3篇入境旅游
  • 3篇文化
  • 3篇旅游地形象
  • 3篇旅游经济
  • 3篇旅游形象
  • 3篇民族
  • 3篇景区
  • 3篇九寨沟风景区
  • 3篇国内旅游
  • 3篇风景
  • 3篇风景区

机构

  • 48篇内蒙古大学
  • 14篇内蒙古师范大...
  • 12篇南京大学
  • 2篇南开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江西财经大学
  • 2篇九寨沟风景名...
  • 1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联合大学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呼伦贝尔学院
  • 1篇南京财经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 1篇内蒙古商贸职...
  • 1篇英属哥伦比亚...
  • 1篇集宁师范学院
  • 1篇内蒙古财经大...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55篇乌铁红
  • 14篇李文杰
  • 10篇张捷
  • 5篇尹铎
  • 4篇张宏磊
  • 4篇曹靖
  • 4篇王公为
  • 4篇林斐斐
  • 2篇王岚
  • 2篇杨效忠
  • 2篇杨青霞
  • 2篇蔡永寿
  • 1篇呼格吉勒图
  • 1篇董晓莉
  • 1篇李晓佳
  • 1篇董雪旺
  • 1篇刘倩
  • 1篇刘泽华
  • 1篇钟静
  • 1篇加力戈

传媒

  • 10篇干旱区资源与...
  • 7篇内蒙古大学学...
  • 5篇内蒙古师范大...
  • 3篇人文地理
  • 3篇旅游学刊
  • 2篇资源科学
  • 2篇地理科学
  • 2篇内蒙古师范大...
  • 2篇北方经济
  • 2篇2014《旅...
  • 1篇内蒙古科技与...
  • 1篇内蒙古社会科...
  • 1篇地理学报
  • 1篇地理研究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 1篇西北大学学报...
  • 1篇西北林学院学...
  • 1篇资源开发与市...
  • 1篇生态经济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5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内蒙古地区旅游集散地等级指标体系构建
2018年
旅游集散地与景区、交通线路是旅游目的地的有机组成。在区域旅游发展中,旅游集散地对旅游者的中转集散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通过对旅游景区的辐射作用带动整个区域旅游业的发展。文章基于旅游集散地的功能特点,以中心地理论为指导,提出了区域空间范围内旅游集散地等级划分的研究思路,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加法合成原理对内蒙古旅游集散地中心性指数进行了定量分析,综合考虑各盟市的经济、服务、交通、资源等方面的发展状况,经过两次对中心性指标重置,确定呼和浩特市和呼伦贝尔市为一级旅游集散地,包头市、鄂尔多斯市、锡林郭勒盟和赤峰市为二级旅游集散地,满洲里市、通辽市、乌兰察布市、巴彦淖尔市、乌海市、兴安盟、二连浩特和阿拉善盟为三级旅游集散地。以此为基础,构建五大旅游集散地等级指标体系,即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旅游接待人数、旅游服务功能、交通可达性指数、旅游资源综合指数。文章拓展了从整体角度构建旅游集散地等级体系的评估方法。
赵亚琼乌铁红
关键词:旅游集散地旅游者旅游目的地区域旅游产业城市旅游地
城市雕塑景观象征意义对城市新区居民地方依恋的影响——以鄂尔多斯康巴什为例被引量:12
2015年
城市雕塑景观作为最重要的城市文化景观之一,研究其象征意义对城市新区居民地方依恋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结构方程模型,以鄂尔多斯康巴什为案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城市雕塑景观象征意义可分为地方文化、政治意义以及情感意义三个维度;2城市新区居民地方依恋可分为地方依赖与地方认同两个维度且地方依赖大于地方认同;3城市雕塑景观象征意义会影响居民对城市新区地方依赖,进而影响地方认同;另外象征意义也会直接对地方认同产生影响;同时城市雕塑景观象征意义三个维度两两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相关关系。
尹铎乌铁红唐文跃林斐斐
关键词:城市新区地方依恋
鄂温克旗旅游资源分区开发的构想被引量:1
2002年
本文依据旅游资源分区的基本原则 ,对鄂温克旗旅游资源进行了具体分区 ,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各区在不同时期的开发方案。
李文杰乌铁红呼格吉勒图
城市旅游形象设计新探被引量:12
2007年
城市旅游形象已经成为市场竞争制胜的有力武器,研究内容的趋向性日益明显,对城市旅游形象的特点捕捉得愈来愈准确,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设计模式。但在城市旅游形象设计中还是表现出了以下问题:区域形象替代城市旅游形象、区域背景资源争用、旅游形象口号指代不明、忽视了旅游形象感知主体的多元性、旅游形象设计时横向比较研究少。城市旅游形象设计时需注意合理定位城市职能,兼顾旅游导向性;基于城市的特色,把握城市的“可读性”和“可意象性”;延续历史剖面,寻找城市旅游形象设计的亮点;凸显民族文化截面,展示形象符号;突出以人为本,倡导天人合一。
乌铁红
关键词:城市旅游形象
中国传统自然观与生态旅游发展观的比照被引量:5
2008年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博大精深,其中的自然观是处理天人关系的规范。从中国传统自然观的视角来审视生态旅游的生态内涵和生态意蕴,将中国传统自然观作为生态旅游的立论基础进行研究,分析比照天人合一与生态旅游的天人系统;自然无为、道法自然与生态旅游产品开发;万物皆道与生态旅游平等共生观;天地伦理观与生态旅游的生态道德责任以及节俭朴素与生态旅游的绿色消费观等五方面,可以促进生态旅游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发展。
李文杰乌铁红张宏磊
关键词:天人合一生态旅游
旅游地意象形成影响因素研究综述被引量:4
2013年
旅游供给方发射性因素对旅游地意象的影响研究主要包括信息源的影响、目的地节事活动等的影响、旅游地居民与旅游地属性的影响。来自需求方的影响因素包括个体的社会人口统计学特征、旅游动机、文化差异与地理来源、熟悉程度与旅游体验对旅游地意象形成的影响等。而国内有关此类问题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研究的成果较少,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尚待拓展。
乌铁红
关键词:旅游地意象影响因素
基于旅游者意象感知的旅游地竞争力分析——以草原旅游地为例被引量:7
2010年
旅游地意象与旅游地竞争力关系密切,从旅游地意象感知的视角研究旅游地竞争力是旅游地竞争力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旅游者对内蒙古草原旅游地意象感知的市场调研数据分析,草原旅游地竞争优势属性主要为民族风情和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和价值、草原自然景观和良好的环境、草原旅游地的社会文化经济背景三类,劣势属性为涉及旅游购物场所和商品、草原旅游的旅游设施和服务、草原生态和物种的认知项目。在旅游者最想去的草原旅游地的感知中,存在着明显的旅游地意象竞争替代现象。
乌铁红
关键词:旅游地意象旅游地竞争力
跨界旅游区的组织网络结构与合作模型——以大别山天堂寨为例被引量:52
2009年
跨界旅游区是旅游发展潜力大而管理对象复杂的地理单元,成为旅游地理学区域性研究新焦点。立足于组织际关系(IORs)和社会网络理论方法视角,剖析出跨界旅游区空间合作行为实质为跨界旅游组织之间接触交流的网络构建和重组。在相应的社会网络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基础上,对大别山天堂寨跨界旅游区网络结构和跨界合作进行实证分析,并经核心—边缘模型验证,表明:①从网络密度看,天堂寨整体网络密度较局域网络密度小,呈现出行政区内的强联结和行政区之间的弱联结,网络结构洞特征凸显;低层级行政区之间网络密度大于高层级行政区之间的网络密度;跨界维度越多,网络密度越小,说明跨界旅游活动存在显著的边界效应。②从网络节点中心度看,局域中心度最大,整体中心度次之,边界中心度最小,从一个侧面印证了旅游行政区经济存在且相当强势。③根据Francisco的组织际合作关系整合模型,发现天堂寨跨界旅游合作处于由弱合作阶段向中合作阶段过渡。进一步降低交易成本,增加各方共识度,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采取组建跨界旅游联盟,进而提高跨界合作强度,是实现天堂寨跨界旅游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杨效忠张捷乌铁红
关键词:社会网络理论网络结构跨界合作
民族饮食文化空间的主客真实性体验差异——以格日勒阿妈奶茶馆为例被引量:7
2019年
饮食文化是目的地“地方身份”的表征,基于社会建构视角,在实地调研和访谈的基础上,使用Nvivo11质性分析软件对网络评论文本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社会因素影响下主客(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对民族饮食文化空间的真实性体验差异。结果表明:第一,社会因素在社会群体建构真实性体验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第二,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在身份背景、社会交往和经济因素等社会因素方面的差异,会参与和渗透其空间体验,并进一步影响和重塑其空间真实性体验建构;第三,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的空间真实性体验具体的建构内容有差异,突出表现在体验背景、来源和心理,空间实体感知、空间地位与功能感知、空间价值感知以及主体个性表征及情感趋向方面。
张星培乌铁红
关键词:饮食文化民族饮食文化空间
旅游地形象随时间变化的感知差异--以安徽天堂寨风景区为例被引量:29
2008年
旅游地形象随时间变化的研究是旅游地形象研究的7类主题之一。文章基于旅游地形象构成模型,提出了从整体角度评估旅游前后旅游地形象随时间变化的研究思路,拓展了注重构成旅游地形象多维属性变化的旅游地形象评估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两配对样本t检验等定量方法,分别评估对比分析了构成旅游地形象的认知形象、情感形象以及整体形象三大组分在旅游前后的变化与差异程度,并以旅游前后安徽天堂寨风景区形象感知差异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1)验证了旅游地形象具有一定的稳定性。(2)从整体角度比较旅游前后旅游地形象的变化态势以及变化差异的显著程度是可行的。
乌铁红张捷杨效忠李文杰张宏磊
关键词:旅游地形象感知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