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志昌
- 作品数:1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内蒙古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心脏直视术后凝血机制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4
- 2002年
- 目的 :本文对心脏手术围术期凝血机制相关的凝血指标进行连续检测和动态观察 ,以期发现体外循环术后凝血机制变化的特征和发展规律。方法 :自 1996年 7月随机对 30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病人从术前至术后 72小时 7个时段的 18项凝血指标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连续检测。结果 :tPA水平术后早期显著增高 ,约为术前的 2倍 (P <0 0 1) ,术后 2 4小时后恢复术前水平。PAI水平则显著降低 ,仅为术前水平的4 5% (P <0 0 5) ,而且术后至 72小时一直处于低水平。PAI的变化与术后引流量呈显著负相关性 (P <0 0 0 1)。D -Dimer术后呈进行性增高 (P<0 0 1)。外源性凝血因子术后 1小时FⅡ ,FⅤ和FⅩ显著低于术前 (P <0 0 5) ,同时伴D -Dimer进行性增高。内源性凝血因子与FIB于术后 1小时恢复术前水平。术后 2 4小时后 ,所有凝血因子均增高 ,以内源性因子更为显著 ,同时伴TT和APTT的缩短。结论 :( 1)心脏术后并发症的原因纤溶系统紊乱可能起主要作用 ,PAI的降低可引起纤溶亢进 ,从而导致术后早期引流量增多 ;PAI增高则有发生血栓形成或栓塞的危险 ,建议围术期监测PAI,有助于预测并发症。 ( 2 )CPB术后凝血机制紊乱 ,术后 12小时内血液低凝状态 ,术后 2 4小时后变为高凝状态 ,有发生血栓形成倾向 。
- 辛英才毕克毅苗青董惠芳杨晓刚严志昌王勤于武年
- 关键词:心脏直视术凝血机制凝血因子纤溶酶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