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鲍正毅

作品数:28 被引量:103H指数:4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105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血浆
  • 6篇血压
  • 6篇高血压
  • 5篇电图
  • 5篇心电
  • 5篇心电图
  • 4篇心病
  • 4篇心肌
  • 4篇心绞痛
  • 4篇左室
  • 4篇绞痛
  • 4篇冠心病
  • 3篇心室
  • 3篇血管
  • 3篇皮素
  • 3篇起搏
  • 3篇内皮
  • 3篇内皮素
  • 3篇高血压病
  • 3篇梗塞

机构

  • 15篇解放军第10...
  • 8篇解放军105...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解放军第一○...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军区总医...
  • 1篇解放军电子工...
  • 1篇武警医学院
  • 1篇解放军第98...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解放军第86...
  • 1篇中国人民武装...

作者

  • 28篇鲍正毅
  • 17篇邹宝明
  • 12篇黄振平
  • 4篇王联发
  • 4篇王景武
  • 3篇李振甲
  • 3篇徐敏
  • 3篇徐锋
  • 3篇丁世忠
  • 3篇陈伟
  • 3篇张敬礼
  • 2篇徐鹏霄
  • 2篇章仁品
  • 2篇戴东生
  • 2篇李积胜
  • 2篇陆竞秋
  • 1篇江时森
  • 1篇黄振平
  • 1篇马莉
  • 1篇马莉

传媒

  • 6篇安徽医学
  • 3篇中国临床保健...
  • 2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高血压杂志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中级医刊
  • 1篇颈腰痛杂志
  • 1篇中国微循环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心脏杂志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武警医学
  • 1篇医师进修杂志
  • 1篇标记免疫分析...
  • 1篇实用眼科杂志
  • 1篇中国心脏起搏...
  • 1篇安徽医药
  • 1篇疑难病杂志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 4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8
  • 2篇1996
  • 2篇1995
  • 2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2
  • 1篇1991
  • 1篇1990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DTI检测缺血心肌左室舒张功能损伤特征的研究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利用DTI技术研究缺血心肌左室舒张功能损伤特征。方法 对 2 4例疑似冠心病患者进行冠脉造影 ,在造影前后同步检测左室压力和左室后壁心肌舒张期运动速度的变化。结果 心肌缺血后左室舒张最低压显著升高 (P <0 0 5 ) ,而左室%Ddp/dt、LVEDP和T常数无明显变化 ;心肌缺血后舒张早期左室后壁心肌运动速度明显下降 (P <0 0 1) ,晚期运动速度无明显变化 ;心肌缺血时左室后壁心肌舒张早期心内膜运动速度显著下降(P <0 0 1) ,心内 外膜速度梯度负值增大 (P <0 0 1)。结论 心内膜对缺血最敏感 ,缺血首先使舒张期心内膜运动速度下降 ,导致舒张早期室壁运动减弱 ,舒张功能异常。
邹宝明田瑞霞章仁品鲍正毅
关键词:心肌缺血左室舒张功能多普勒组织成像
右室新起搏方法的实践与探讨被引量:3
2009年
邹宝明王景武徐敏孙克禄鲍正毅
关键词:心脏起搏右心室
左心室受累为主的Lffler心内膜炎一例被引量:4
2002年
王联发汪润张树林李鲁光鲍正毅邹宝明黄振平
关键词:X线诊断心电图病例报告
右室流入道间隔部起搏对心内膜损伤的观察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右室流入道间隔部起搏对心内膜的影响。方法 64例随机分为右室流入道组(33例)和右室心尖部组(31例),观察起搏前和后1、3个月时的Ⅱ导联QRS波时限、起搏参数(起搏电压域值、电极阻抗)及血浆CKMB(肌酸激酶)、TNI(肌钙蛋白Ⅰ)、MYO(肌红蛋白)水平、IL-6(白介素-6)浓度变化。结果两组起搏参数研究期间均稳定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流入道组QRS时限明显短于心尖组(P<0.05)。两组血浆心肌损伤标志物和IL-6浓度均较起搏前增加(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随时间延长渐降低。结论右室流入道间隔部起搏对心内膜的影响与心尖部起搏相似,但较右室心尖部起搏更符合生理性。
邹宝明王景武徐敏孙克璐王黎鲍正毅
关键词:起搏治疗肌酸激酶肌红蛋白白介素-6
冠心病与性激素关系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3年
冠心病的发病率存在着性别差异,绝经前女性冠心病发病率低,绝经后男女性冠心病发病率接近,反复发作的心绞痛使患者生活质量下降,且可导致患者出现各种心脑血管意外,流行病学统计男女心血管病死亡率约为3:1。内源性雌激素和雄激素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它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但是目前有效的证据难以支持长期的激素替代治疗能够显著减少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同时雌激素替代治疗伴随着中风和静脉血栓增加的风险,这与流行病学观察到的雌激素替代治疗减少冠心病风险相矛盾。
徐锋邹宝明鲍正毅
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睾酮雌二醇
冠心病病人血浆中6种神经肽水平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00年
目的 了解冠心病病人血浆6种神经肽(6NP),即神经肽Y(NPY)、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PR)、P物质(SP)、脑啡肽(ENK)、神经降压肽(NT)及血管活性肠肽(VIP)的含量,探讨其在冠心病发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符合WHO诊断标准的急性心肌梗死(AMI)20例,心绞痛(AP)30例,应用放射免疫法动态观察血浆6NP的含量变化,并以30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 AMI组发病第1天6N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第7、14、21天与第1天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5、P<0.01);AP组于心绞痛发作期6NP的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经治疗2周症状缓解后复查血浆6NP含量皆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和/或上升,前后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血浆6NP的水平与冠心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6NP均参与了冠心病的病理生理过程。
黄振平林莲初鲍正毅丁世忠陈伟戴东生李积胜徐鹏霄贺智
关键词:P物质脑啡肽神经降压肽血管活性肠肽
常见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表现及临床意义
1991年
心律失常的确切诊断多数情况下需依靠心电图,因此熟悉基本的心律失常心电图特点十分重要。现就常见的心律失常心电图表现及临床意义作一概述。
鲍正毅黄振平
关键词:心律失常心电图
急性心肌梗塞时血浆内皮素浓度的初步观察
1994年
本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了12例急性心肌梗塞(AMI)发病后第l、3、6、10天血浆内皮素(ET)的浓度,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表明,AMI组的血浆ET浓度为20.1士0.8Pg/ml较对照组之2.8土0.6Pg/ml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发病后10天血浆ET浓度呈持续性增高,4次不同时间ET浓度无明显差异(P>0.05)。提示 ET不仅参与AMI的发病过程,而且是AMI时心律失常和心功能不全诸多因素中值得重视的因素。
黄振平鲍正毅张敬礼戴崇宽李振甲
关键词:心肌梗塞内皮素放射免疫测定
高血压病左室肥厚的机制及硝苯地平控释片干预被引量:1
1996年
高血压病左室肥厚的机制及硝苯地平控释片干预230031合肥解放军第105医院邹宝明,鲍正毅,征勤关键词高血压,心室,硝苯地平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544.1采用硝苯地平的新剂型--硝苯地平控释片(拜心通控释片,AdalatGITS)对高血压病左室肥厚(...
邹宝明鲍正毅征勤
关键词:高血压硝苯地平心室肥厚药物疗法
颈心综合征26例误诊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颈椎病引起的颈椎外神经卡压所引起颈心综合征误诊的原因。方法本文总结分析1993年8月-2003年12月治疗的早期误诊的颈心综合征的26例患者,男11例,女15例,年龄21-65岁,平均33岁。病程2个月-5年,平...
陆竞秋邹宝明鲍正毅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