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鲁静

作品数:84 被引量:811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1篇期刊文章
  • 19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9篇天文地球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矿业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39篇层序
  • 38篇聚煤
  • 31篇地层
  • 28篇层序地层
  • 26篇盆地
  • 20篇聚煤作用
  • 19篇煤岩
  • 18篇含煤
  • 16篇岩系
  • 16篇含煤岩系
  • 14篇古地理
  • 13篇地层学
  • 13篇石炭
  • 12篇层序地层学
  • 9篇北缘
  • 8篇侏罗纪
  • 8篇聚煤规律
  • 8篇二叠纪
  • 8篇柴北缘
  • 7篇煤层气

机构

  • 8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3篇中国石油天然...
  • 5篇山东科技大学
  • 5篇四川省煤田地...
  • 3篇河南理工大学
  • 3篇中国煤炭地质...
  • 2篇中国矿业大学
  • 2篇湖南科技大学
  • 2篇攀枝花煤业集...
  • 2篇陕西煤田地质...
  • 2篇能源集团
  • 1篇贵州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国土资源部
  • 1篇河北工程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辽宁工程技术...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作者

  • 84篇鲁静
  • 72篇邵龙义
  • 11篇杨敏芳
  • 10篇汪浩
  • 7篇孙斌
  • 7篇王帅
  • 6篇张鹏飞
  • 6篇王学天
  • 5篇陈江峰
  • 5篇李英娇
  • 5篇沈文超
  • 4篇李猛
  • 4篇肖正辉
  • 4篇侯海海
  • 4篇董大啸
  • 4篇李明培
  • 4篇黄曼
  • 3篇高彩霞
  • 3篇尚潞君
  • 3篇王东东

传媒

  • 12篇煤炭学报
  • 8篇煤田地质与勘...
  • 8篇古地理学报
  • 5篇中国煤炭地质
  • 3篇沉积学报
  • 3篇煤炭科学技术
  • 3篇矿业科学学报
  • 2篇中国矿业大学...
  • 2篇中国煤田地质
  • 2篇地质通报
  • 2篇中国现代教育...
  • 1篇天然气工业
  • 1篇地质学报
  • 1篇地质科学
  • 1篇地球化学
  • 1篇黑龙江高教研...
  • 1篇地学前缘
  • 1篇辽宁工程技术...
  • 1篇内蒙古煤炭经...
  • 1篇北京工业职业...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5篇2019
  • 6篇2018
  • 5篇2017
  • 8篇2016
  • 4篇2015
  • 8篇2014
  • 5篇2013
  • 4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6篇2008
  • 7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8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准格尔电厂炉前煤矿物组成及其对高铝粉煤灰形成的贡献被引量:23
2007年
准格尔电厂粉煤灰中的A l2O3含量高达52.72%,这在世界上十分少见,为详细了解这一特殊粉煤灰的成因并加以高附加值利用,采用ICP-AES,XRD和FESEM-EDX等方法详细研究了该电厂炉前煤的煤岩、煤质、煤中矿物组成和灰成分特征,同时测定了粉煤灰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准格尔电厂煤中矿物以高岭石和勃姆石为主,分别占煤中矿物总量的71.1%和21.1%.粉煤灰中高A l2O3含量来源于煤中丰富的高岭石和勃姆石矿物在电厂高温下的转化和分解产物;石英仅占煤中矿物组分的1.9%,也相应地提高了粉煤灰中的A l2O3/SiO2质量比,使得这一比值达到1.50,是常见粉煤灰的3倍左右.煤中其它矿物含量较少,使得粉煤灰中其它氧化物含量相应降低,这为高铝粉煤灰的高附加值利用奠定了良好基础.
邵龙义陈江峰石玉珍鲁静
关键词:矿物组成高铝粉煤灰莫来石
中国煤层沉积学与层序地层学的回顾与展望
煤是一种重要的化石能源,同时又是一种重要的沉积岩。对煤的形成机理及分布规律的研究有助于煤的勘探和煤的利用。含煤岩系沉积学的研究历史可以分为旋回层理论阶段、沉积模式理论阶段及层序地层学研究阶段。旋回层理论注重含煤岩系重复性...
邵龙义汪浩鲁静李猛李英娇高彩霞王娟张鹏飞
关键词:含煤岩系层序地层聚煤模式
洪山殿矿区煤层气富集条件被引量:4
2008年
洪山殿矿区煤炭资源丰富,是湖南省近期煤层气开发的优先靶区之一。矿区含煤地层为晚二叠世龙潭组上段,煤类以贫煤为主,含有少量无烟煤,煤层镜质组含量高,微裂隙发育,顶底板封闭性好,地下水活动弱,特别是区内向斜构造发育,都为煤层气的富集提供了条件。矿区煤层气井测量显示,煤层气平均含气量16.04m3/t,属极富气煤层。根据矿区构造发育特征,认为在向斜转折部位和未被裂隙破坏的背斜顶部,煤层气相对富集,是今后勘探开发重点研究区域。
周俊苏罗利邵龙义鲁静肖正辉
关键词:煤层气
柴北缘鱼卡地区侏罗纪含煤地层层序地层学研究被引量:28
2007年
运用钻井岩心、测井及层序地层学有关理论、方法,对青海柴北缘鱼卡地区侏罗纪含煤地层进行了层序地层学研究。共识别出4个层序界面,将侏罗系含煤地层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分别对应于中侏罗统大煤沟组、石门沟组下段和石门沟组上段;研究区层序界面主要包括区域不整合面(古风化壳)、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下切谷、河道间古土壤和盆地内基准面下降—暴露—上升旋回的转折点;与海相含煤盆地不同,厚煤层在层序格架内的发育具有多样性。在古隆起和盆地内部,厚煤层常靠近初始湖泛面发育(煤7);在盆地边缘河流—三角洲平原,厚煤层常靠近最大湖泛面发育(煤5)。总体来看,陆相含煤盆地三级层序中,湖侵体系域聚煤最好。
鲁静邵龙义刘天绩文怀军汪浩尚潞君杨敏芳
关键词:侏罗系层序地层学柴达木盆地北缘
陆表海盆地层序古地理与聚煤作用
为了揭示陆表海盆地关键层序界面形成机制及等时地层格架内古地理背景下煤的聚集特征,以鲁西南本溪组—山西组为例进行了层序地层和聚煤作用研究。识别出区域不整合面、盆地基底沉降差异形成的海侵方向转换面、强制性海退形成的河流侵蚀面...
鲁静邵龙义
关键词:陆表海盆地层序地层聚煤作用
青海聚乎更矿区侏罗纪含煤岩系层序地层研究被引量:68
2006年
运用钻井岩心及层序地层学有关理论、方法,对木里煤田聚乎更矿区中侏罗统含煤岩系进行了层序地层学研究。共识别包括区域不整合面、河流下切谷及河道间6个层序界面,将侏罗系含煤岩系划分为5个三级层序。全区发育的厚煤层常横跨不同相区连续分布(如下1煤层),厚煤层的形成主要受控于可容空间的增加速率与泥炭堆积速率的关系。陆相含煤盆地三级层序湖侵体系域聚煤作用最好,煤层厚度的变化则与煤层下伏沉积相有一定关系。
文怀军鲁静尚潞君刘天绩陈江峰鞠崎邵龙义
关键词:层序地层层序界面
青海省祁连西北部石炭纪赋煤规律研究
祝铠甲张发德邵龙义王明明何财王洁鲁静包学全刘达成李虎年
该课题组针对青海省祁连西北部石炭纪赋煤规律研究,基本解决了研究区含煤地层的岩煤层对比困难的问题,对研究区的含煤盆地构造演化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研究区赋煤构造单元划分方案,总结了一些主要控煤构造样式,统计分析了区内各主要...
关键词:
关键词:赋煤规律
北京西山潭柘寺地区石炭—二叠纪层序地层与聚煤作用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通过露头剖面及钻孔岩心数据,对北京西山潭柘寺地区石炭—二叠纪陆相及海陆过渡相含煤岩系进行了层序地层和聚煤作用研究。依据区域不整合面(古风化壳)、下切河道砂体底面、生物缺失带、海侵方向转换面以及岩性突变面等特征辨认出8个层序界面,据此将研究区石炭—二叠系划分为7个三级层序,分别对应于本溪组及太原组M6煤层底板以下、太原组中上部、山西组、下石盒子组、红庙岭组下段、红庙岭组上段、双泉组。根据岩相及沉积环境变化特征,可将每个三级层序进一步划分为低位体系域、海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区内可采煤层(如M4)形成于下三角洲平原沉积环境,在三级层序内一般位于最大海泛面附近。
周园园邵龙义贺聪鲁静姚志禄马骉苏珅
关键词:层序地层聚煤作用
陆相层序地层格架中的成煤模式:以柴达木北缘侏罗纪含煤岩系为例
邵龙义鲁静刘天绩鞠崎文怀军汪浩黄曼
关键词:侏罗纪聚煤作用
内蒙古二连盆地巴彦宝力格煤田下白垩统赛汉塔拉组层序—古地理与聚煤作用被引量:3
2018年
二连盆地巴彦宝力格煤田蕴藏着丰富的煤炭和煤层气资源。利用钻孔和测井资料对赛汉塔拉组层序格架下的古地理演化特征和聚煤作用进行研究,识别出3种层序界面类型:区域不整合面、河道下切谷冲刷面和对应整合面,将赛汉塔拉组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厚煤层主要发育于层序Ⅰ湖侵体系域早期和晚期。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综合作图法,恢复了层序格架下的古地理格局,古地理单元为冲积扇、扇三角洲平原和滨浅湖。有利聚煤环境为扇三角洲平原与滨浅湖过渡带、滨浅湖,具有合适的基底沉降速率并且受到较小的陆源碎屑影响。从层序Ⅰ到层序Ⅱ,煤层厚度减小,聚煤作用减弱;多层厚煤层的形成受基底沉降震荡性、周期性的影响,受可容空间增加速率与泥炭堆积速率比值不断变化的控制。层序Ⅰ发育时期,研究区中部为下一步煤炭资源和煤层气勘探的有利区。
王帅邵龙义孙钦平张云鹤史鸣剑孙斌鲁静
关键词:二连盆地下白垩统聚煤作用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