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秀芳

作品数:16 被引量:136H指数:9
供职机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博士后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农业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9篇水稻
  • 4篇根系
  • 3篇稻根
  • 3篇生物量
  • 3篇水稻根
  • 3篇水稻根系
  • 3篇物量
  • 3篇小麦
  • 2篇氮肥
  • 2篇冬小麦
  • 2篇栽培
  • 2篇生育
  • 2篇生育期
  • 2篇胁迫
  • 2篇基于WEB
  • 2篇WEB
  • 2篇不同生育期
  • 1篇单株
  • 1篇单株产量
  • 1篇氮肥管理

机构

  • 16篇江苏省农业科...
  • 4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中国气象局
  • 1篇贵州省农业科...
  • 1篇长江大学
  • 1篇南京理工大学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西南大学
  • 1篇扬州大学
  • 1篇中国热带农业...

作者

  • 16篇魏秀芳
  • 11篇曹宏鑫
  • 11篇石春林
  • 10篇葛道阔
  • 6篇金之庆
  • 6篇刘岩
  • 5篇刘永霞
  • 5篇岳延滨
  • 5篇宣守丽
  • 2篇高亮之
  • 2篇朱大威
  • 2篇骆宗强
  • 2篇刘杨
  • 1篇陆建飞
  • 1篇杨余旺
  • 1篇陈华
  • 1篇孙金英
  • 1篇王晶晶
  • 1篇李映雪
  • 1篇李秉柏

传媒

  • 8篇江苏农业学报
  • 3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全国小麦栽培...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3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品种和氮肥条件下水稻根系主要几何参数动态量化被引量:14
2010年
目的建立基于生物量的水稻根系主要几何参数动态模型,为水稻功能-结构模型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于2008和2009年设置3个品种[两优108(V1,杂籼)、86优8(V2,杂粳)和南粳43(V3,常规粳稻)]和2个氮肥水平盆栽试验获取根系形态及根干重等指标,采用SPSSv13.0与Excel2007处理试验数据,RMSE检验模型。结果利用2008年观测资料,通过分析不同品种与施肥处理下水稻单株总根长及根直径与生物量间的定量关系,建立了基于生物量的水稻单株总根长动态模型;根据立体几何原理,构建了基于生物量的水稻总根体积与总根表面积动态模型。经2009年独立试验资料检验,单株总根长、总根体积及总根表面积的实测值与模拟值的RMSE分别为490.660cm/plant、131.859cm2/plant和2.532cm3/plant,说明模型拟合度较好。结论所建水稻根系主要几何参数模型具有一定机理性、解释性和通用性,对水稻功能-结构模型研究及水稻可视化奠定了基础。
刘永霞岳延滨刘岩曹宏鑫葛道阔魏秀芳
关键词:水稻根系生物量
在不同生育期不同持续时间遮阴对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选取扬麦13作为供试小麦品种,在拔节期、孕穗期和灌浆期设置4种不同遮阴持续时间(0、5、10、15 d)的盆栽试验,模拟不同遮阴处理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2年的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生育期遮阴均导致小麦产量下降,且随遮阴时间延长,不同生育期小麦产量均显著下降。下降幅度呈现为拔节期>孕穗期>灌浆期,遮阴每增加1 d,产量分别下降1.53、1.30、1.16 g/株,表明拔节期是小麦阴害胁迫的敏感期。遮阴在不同生育期对小麦产量构成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拔节期和孕穗期遮阴主要通过降低小麦穗粒数造成产量下降;灌浆期遮阴对小麦穗数和穗粒数的影响较小,主要通过降低千粒质量造成小麦产量下降。说明遮阴造成小麦减产与小麦所处生育阶段密切相关,在评估阴害对小麦产量的影响时,应考虑小麦所处生育期对产量及其构成影响的差异。
刘杨石春林宣守丽魏秀芳骆宗强侍永乐
关键词:冬小麦遮阴不同生育期
水稻根系与叶片形态特征关系的定量分析被引量:15
2011年
定量分析拔节—孕穗期间水稻根系形态参数与叶片形态特征间的关系。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培育的高产品种两优108(V1,杂籼)、86优8(V2,杂粳)和南粳43(V3,常规粳稻)为材料,采用塑料桶土培,设施肥(每盆N 3.6 g、P2O50.8 g、K2O 3.6 g)与不施肥(处理同施肥基土)两个处理,在试验观测的基础上,建立水稻不同处理下根系形态参数与叶片性状间的预测回归模型。研究表明:拔节—孕穗期间水稻根系形态参数与叶片形态特征间的3个预测回归模型的方差分析都达到极显著水平,拟合度较好,单株总根长、总根表面积及总根体积模拟值与实测值的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每株-176.506 cm、8.784 cm2及-1.624 cm3(n=24),差值标准误分别为每株31.542cm、15.653 cm2和2.117 cm3,相关系数分别为0.913**、0.904**和0.907**。上述拔节—孕穗期间叶片形态特征与根系形态间预测回归模型,为探明水稻地下与地上几何性状的联系提供了借鉴,也为支撑水稻植株地上部与地下部的协同虚拟表达,以及高产株型及栽培措施选择等提供了参考。
刘永霞岳延滨刘岩曹宏鑫葛道阔魏秀芳
关键词:水稻
基于生物量的水稻叶片主要几何属性模型研究被引量:24
2009年
【目的】构建基于生物量的水稻叶片主要几何属性模型,为水稻株型设计与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两优108、86优8、南粳43及扬稻6号为材料,设置品种、氮肥与密度田间试验,观测水稻主茎不同叶位叶片长度和宽度,分析了水稻主茎叶片长和宽的关系、比叶重(SLW)随叶位的变化规律,以及水稻叶片干重与叶长和叶宽的关系,构建基于生物量的水稻叶片主要几何属性模型。【结果】叶长与叶宽的关系可用幂指数方程表达,比叶重随叶位呈二次曲线变化。采用独立的试验资料检验模型,主茎叶片叶长、叶宽模拟值与实测值的根均方差(RMSE)分别为2.55和0.06cm。【结论】几何属性模型可较好地模拟不同生长条件下水稻主茎不同叶位叶片的主要几何属性,为生长模型与形态结构模型的结合奠定了基础。
刘岩陆建飞曹宏鑫石春林刘永霞朱大威孙金英岳延滨魏秀芳田平平包太林
关键词:水稻生物量比叶重
水稻单株产量与根系主要几何属性的定量关系被引量:11
2010年
为揭示水稻单株产量与不同生育阶段根系主要几何属性的定量关系。以两优108(杂交籼稻)、86优8(杂交粳稻)和南粳43(常规粳稻)为材料,设施肥(N:每盆3.6 g;P2O5:每盆0.8 g;K2O:每盆3.6 g)与不施肥2个水平,共6个处理,采用塑料桶土培。在试验观测的基础上,建立回归模型及模型统计量,结果表明拔节期至灌浆末期水稻单株产量与单株总根长及单株总根表面积之间的定量关系以二次模型较好,分蘖初期至拔节期根系几何属性与单株产量关系则以三次模型拟合较好;单株产量与根系各参数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单株总根长、总根表面积及总根体积的增加有利于提高产量。
刘永霞岳延滨刘岩曹宏鑫葛道阔魏秀芳
关键词:水稻根系单株产量
一种用于评价全球气候变化对中国南方水稻生产影响的效应模型——RCCMOD被引量:8
2004年
 将自主研制的水稻栽培计算机模拟优化决策系统(RCSODS)改造为适于全球气候变化影响评价的水稻效应模型(RCCMOD);利用中国南方9个有代表性样点的水稻区域试验资料与同期同地的天气资料,对RCCMOD进行可靠性检验;将RCCMOD分别在研究区域基准气候(Baseline)和3种基于大气环流模型(GCMs)的(2×CO2)气候变化情景下运行,并将模拟结果与同样条件下CERES Rice模型的模拟结果进行了比较,两者基本一致。
陈华金之庆葛道阔石春林高亮之魏秀芳
关键词:全球气候变化
长江中下游地区太阳辐射变化及其对光合有效辐射的影响被引量:11
2012年
利用太阳辐射、日照时数及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等资料,采用线性趋势、Mann-Kendall检验等分析方法,研究了近50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太阳辐射变化特征、原因及其对光合有效辐射(PAR)的影响。结果显示:1961~2010年长江中下游地区总辐射在1991年前、后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整个时期,散射辐射占总辐射的比重不断增加,直接辐射占总辐射的比重不断减少;受太阳辐射及其组成变化的影响,1961~2010年该地区PAR呈下降趋势,但PAR占总辐射的比例明显上升。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1991年以前总辐射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日照时数减少造成直接辐射量下降;1991年以后,受直接辐射强度增强的影响,直接辐射量的下降趋于平缓,该时段内总辐射的上升主要和大气气溶胶增加所引起的散射辐射量上升有关。
宣守丽石春林金之庆曹宏鑫魏秀芳王晶晶
关键词:长江中下游太阳辐射日照时数气溶胶光学厚度光合有效辐射
江淮地区春季湿渍害时空分布特征被引量:4
2016年
春季湿渍害是江淮地区越冬作物生长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利用1961—2010年江苏省与安徽省155个县站逐日气象资料,分析了江淮地区春季湿渍害平均持续时间、平均发生次数、春季湿渍害过程降水量空间分布特征及不同灾害等级发生次数的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春季湿渍害平均发生次数、过程的平均持续时间和累积降水量3个指标均呈随纬度降低而增加的特征;江淮地区春季湿渍害过程平均持续时间无明显的年际变化,但春季湿渍害过程发生次数呈减少趋势,而其累积降水量呈增加趋势;轻度湿害(4~6 d)发生的次数最多,约占57.3%,中度湿害(7~9 d)占25.5%,重度湿害(≥10 d)最少,约占17.2%。总体看出,江苏、安徽2省轻度湿渍灾害次数在波动减少,中度、重度湿渍灾害次数总体变化不大。
侍永乐石春林李映雪刘杨宣守丽魏秀芳
关键词:春季
基于干旱胁迫的水稻栽培模拟优化决策系统(RCSODS)的订正与检验被引量:2
2013年
为使水稻栽培模拟优化决策系统(RCSODS)满足淮河流域水稻生长季干旱影响精细化评估要求,利用淮河流域江苏省兴化市、河南省信阳市2010 ~2012年水稻大田和盆栽的水分胁迫控制试验资料,获取了RCSODS中相关子模型的参数,并对干旱胁迫订正因子的算法进行检验.结果显示,基于干旱胁迫订正后的模型对干旱环境下净光合速率、根冠比和叶面积的模拟效果较好,其决定系数分别为0.947、0.882和0.950 ~0.988,说明模型干旱订正结构合理,参数选值准确.对比模拟产量和实测产量,其决定系数也达到0.917,绝对平均误差(MAE)和均方差根(RMSE)值分别为0.551和0.623.表明订正后的模型有较好的模拟能力,更能适应淮河流域水稻生产的需要.
葛道阔曹宏鑫吕淞霖刘岩李秉柏魏秀芳
关键词:水稻干旱
分蘖期淹水胁迫对水稻地上部物质分配及产量构成的影响被引量:18
2013年
为探讨分蘖期淹水对不同水稻品种地上部物质分配及产量构成的影响,以南粳46和扬两优8号为供试品种,于水稻分蘖期设置不同淹水深度(全淹、半淹)和淹水持续时间(1 d、3 d、6 d)处理,分析不同品种水稻地上部物质分配及产量对淹水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分蘖期全淹处理后,两品种水稻绿叶和茎鞘生物量占地上部分总生物量比例均出现减少,黄叶比例增加。随着淹水时间延长,水稻受害程度加剧,其恢复过程越缓慢。相较于全淹处理,半淹处理对水稻的影响并不明显。水稻单穴穗数减少、单穗产量下降是分蘖期淹水后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不论从淹水后水稻绿叶和茎蘖存活率、灾后恢复能力还是产量来看,扬两优8号耐涝性均强于南粳46。
宣守丽石春林张建华魏秀芳曹宏鑫薛昌颖
关键词:淹水处理水稻分蘖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