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志宏

作品数:52 被引量:260H指数:9
供职机构:贵州省油菜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50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8篇杂交
  • 27篇油菜
  • 19篇杂交油菜
  • 16篇选育
  • 14篇小麦
  • 13篇甘蓝
  • 13篇甘蓝型
  • 12篇优质杂交
  • 9篇性状
  • 9篇优质杂交油菜
  • 9篇栽培
  • 9篇高油
  • 8篇双低
  • 8篇甘蓝型油菜
  • 7篇油分
  • 7篇品质性状
  • 7篇高油分
  • 6篇高产
  • 6篇不育
  • 5篇油菜新品种

机构

  • 29篇贵州省油菜研...
  • 18篇重庆市农业科...
  • 4篇贵州大学
  • 4篇贵州省油料科...
  • 2篇中国水稻研究...
  • 1篇湖北省农业科...
  • 1篇西南大学
  • 1篇贵阳市农业试...

作者

  • 52篇高志宏
  • 16篇李伯群
  • 15篇周凤云
  • 13篇杨明
  • 11篇马强
  • 11篇赵继献
  • 10篇任廷波
  • 9篇余国东
  • 8篇杜才富
  • 7篇杨德
  • 6篇程国平
  • 6篇秦信蓉
  • 5篇喻时周
  • 5篇周爱平
  • 4篇廖敦秀
  • 4篇韩宏仕
  • 3篇侯国佐
  • 3篇何惠平
  • 3篇侯燕
  • 3篇张丕辉

传媒

  • 13篇种子
  • 5篇麦类作物学报
  • 4篇安徽农业科学
  • 3篇安徽农学通报
  • 3篇耕作与栽培
  • 3篇贵州农业科学
  • 3篇山地农业生物...
  • 3篇南方农业
  • 2篇西南农业学报
  • 2篇Agricu...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农技服务
  • 1篇作物杂志
  • 1篇贵州科学
  • 1篇贵州省第三届...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3
  • 6篇2012
  • 6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6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播期、密度与施肥水平对渝麦12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为确立重庆小麦高产优质高效栽培管理策略,以渝麦12号为材料,研究了播期、密度及施肥水平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和密度对产量表现极显著的影响,施肥量表现显著差异,并且播期效应大于密度和施肥效应。3个播期中,早...
周凤云李伯群余国东马强张丕辉高志宏廖敦秀
关键词:播期施肥
文献传递
高油分高蛋白系列优质杂交油菜品种选育及相应技术研究与应用
侯国佐侯燕侯剑杜才富高志宏何惠平汤勇
育成并经审定的7个品种在区试中产量和产油量平均增产8.4%和16.6%,含油率44.2-48.2%,种子蛋白23-25.4%,油分蛋白总量达68.4-72%。其中油研9号和10号经全国和省5次审定,产量和产油量增产4.5...
关键词:
关键词:杂交油菜品种选育
高油分高蛋白系列优质杂交油菜品种选育及其技术研究与应用
侯国佐侯燕侯剑材才富高志宏何惠平汤勇张瑞茂余顺波邵明波陈芝能韩宏仕程尚明郭丰秦信容
菜油和菜饼是油菜籽加工的两样主、付产品,因此提高菜籽的含油率和菜饼中的蛋白含量有着最为直接的经济效益。选育具有高油分、高蛋白含量的油菜品种就能为油菜籽加工提供高效益的基础。本顶目是在1990-2007年执行国家、省及农业...
关键词:
关键词:杂交油菜选育
贵州100份芥菜型油菜种质资源表型鉴定及聚类分析被引量:3
2022年
本研究对贵州省内收集到的100份芥菜型油菜种质资源材料进行田间种植鉴定,并对12个主要性状进行了调查,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2个性状的变异系数在11.73%~42.73%之间,其中第一有效分枝部位、一次有效分枝数、主花序有效长度、分枝有效角果数、分枝习性、种皮颜色等遗传变异较为丰富,角果长度、每角粒数、千粒重多样性较差。相关性分析显示,12个性状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主成分分析中前5个因子的累积贡献率为69.29%。通过基于表型性状的聚类分析油菜种质资源被分为两个大类、8个簇,具有较好的多样性。
陈丽杨雯竹高志宏胡彩红杜才富雷绍林
关键词:芥菜型油菜表型性状聚类分析
甘蓝型优质杂交油菜德孝油919的选育被引量:1
2020年
德孝油919(参试编号先油650)系四川正达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用外引不育系和自育恢复系组配的杂交油菜组合,属甘蓝型油菜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生育期区试平均为210.1 d,株高215.07 cm,单株有效角果数373.17个,每角粒数16.33粒,千粒重3.58 g。芥酸含量为0.25%,硫苷含量31.93μmol·g-1,含油量43.08%。低抗菌核病,抗倒性较强。第1生长周期产量185.98 kg·(667 m 2)-1,比组平均增产1.51%,比对照南油12增产9.03%;第2生长周期产量183.97 kg·(667 m 2)-1,比组平均增产2.05%,比对照南油12增产13.07%。德孝油919两年平均产量为184.98 kg·(667 m 2)-1,比对照南油12平均增产11.00%,比两年组平均产量增产1.8%;产油量两年平均为79.69 kg·(667 m 2)-1,比对照南油12增产23.09%,比组平均产油量增产4.24%。
高志宏张星星梁龙兵龙风李杰伍斌谭应森罗春叶
关键词:甘蓝型杂交油菜品种选育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评价不同大麦品种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被引量:10
2011年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对重庆市7个大麦品种的6个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重庆地区大麦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影响大小的顺序为:穗粒数>小穗数>有效穗>千粒重>穗长>株高。
杨明余国东李伯群周风云高志宏刘涛张朝晖
关键词:大麦产量构成因素
不同海拔高度间甘蓝型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差异被引量:13
2012年
以中双11号、中油821和油研10号3个不同含油量甘蓝型油菜品种为材料,比较分析同一地区不同海拔条件对油菜主要农艺性状、产量构成因素、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海拔高度的增加,株高、分枝高度、一级分枝、二级分枝、主序无效果数、籽粒蛋白质含量减小;主序无效果率、千粒重、籽粒含油量逐渐增加;有效角果数、果粒数、产量表现为先减小后增加。品质指标的变异分析表明,芥酸和硫甙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
张晓春石有明尹学伟周燕黄华磊高志宏钟巍然
关键词:海拔甘蓝型油菜
小麦新品种渝麦14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2012年
渝麦14号(原名L-28)是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和重庆市农业科学院共同选育的小麦新品种。2011年5月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渝审麦2011001)。该品种产量高,品质好,抗倒伏能力强,农艺性状优良,适应性广,适宜重庆市及周边相似生态区种植。因地制宜,适时播种,合理密植,平衡施肥,加强田间管理,及时进行病害虫草的防治,是确保渝麦14号高产优质的关键栽培措施。
周凤云余国东李伯群马强杨明高志宏张丕辉廖敦秀
关键词:小麦选育栽培技术
高油份双低杂交油菜绵新油19的选育研究被引量:7
2007年
利用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基础材料117A转育的多个双隐性核不育系复交育成的黄籽高油份双低不育系4655AB作母本,引进的双低材料942经粒选和定向五代选择成42R作父本,于2003年配制成杂交油菜组合绵新油19。2003~2004年度在贵州省思南县进行品比试验,单产183kg/667m^2,比对照油研七号增产16.75%。在2004~2006年四川省区试中,两年平均单产159.02kg/667m^2,比对照增产6%;以产油量计算,两年平均比对照增产11.8%。在2006年的生产试验中,该组合在绵阳、资阳、广安和双流4点试验一致增产,平均单产169.683kg/667m^2,比对照蜀杂6号增产15.43%。两年四川省区试品质分析结果为:芥酸小于0.13%,硫苷19.3μmol/(g.饼);含油率达45.5%,居44个参试组合的首位。该组合区试中生育期226d,与对照蜀杂6号相当。
杜才富秦信蓉高志宏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
高油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宝油717的选育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为了选育适应性更好、优质、丰产的杂交油菜品种。[方法]采用杂交转育方法,以黄子双低隐性核不育系02A为母本、双低恢复系41R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宝油717,介绍其主要特征特性,并对其应用进行评价。[结果]该品种具有高油、丰产等特性。于2007年开始参加贵州省油菜研究所的预备试验、比较试验,表现优良,2010年选送参加陕西省油菜区域试验。2010~2012年陕西省区域试验中,两年共计10点次,有9个点产油量增加,增产点次率90.0%,平均产量2 842.50 kg/hm2,较对照秦优7号增产3.41%,平均产油量1 236.15 kg/hm2,较对照秦优7号增产7.62%。两年品质分析,芥酸含量平均为0.51%(2011年为0.29%,2012年为0.72%),硫苷含量平均为35.22μmol/g(饼)[2011年为37.15μmol/g(饼),2012年为33.29μmol/g(饼)],含油量平均为47.34%(2011年为46.12%,2012年为48.55%)。于2013年6月通过陕西省油菜区域试验并获审定。[结论]该研究可为今后油菜育种提供参考。
秦信蓉邹芳喻时周高志宏杜才富
关键词:油菜品种选育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