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韦兰英

作品数:16 被引量:337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篇农业科学
  • 6篇生物学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4篇猕猴桃
  • 4篇细根
  • 4篇黄土高原
  • 4篇草地
  • 3篇中华猕猴桃
  • 3篇猕猴
  • 3篇光合特性
  • 3篇比叶面积
  • 2篇岩溶
  • 2篇岩溶石漠化
  • 2篇养分
  • 2篇植被
  • 2篇植物
  • 2篇日变
  • 2篇日变化
  • 2篇日变化特征
  • 2篇石漠化
  • 2篇土壤
  • 2篇物量
  • 2篇细根分布

机构

  • 11篇广西壮族自治...
  • 4篇广西师范大学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华...
  • 1篇黄土高原土壤...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16篇韦兰英
  • 6篇莫凌
  • 6篇曾丹娟
  • 5篇尤业明
  • 4篇上官周平
  • 4篇黄玉清
  • 4篇焦继飞
  • 4篇袁维圆
  • 3篇张建亮
  • 2篇李先琨
  • 2篇张中峰
  • 2篇袁维园
  • 1篇向悟生
  • 1篇吕仕洪
  • 1篇刘铭
  • 1篇安慧
  • 1篇朱访
  • 1篇丁涛
  • 1篇申卫军
  • 1篇陆树华

传媒

  • 4篇生态学报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草业科学
  • 1篇草业学报
  • 1篇广西科学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0
  • 3篇2009
  • 5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桂北地区植物中华猕猴桃光合作用的日变化特征
明猕猴桃在桂北地区的光合生理适应机制,以中华猕猴桃‘桂海4号’(Actinidia chinensis‘Guihaia4’)为对象,测定了其夏季和秋季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等生理特性指标,以阐明其光合特性的日变化...
韦兰英莫凌曾丹娟袁维园
关键词:KIWIFRUITPHOTOSYNTHESISDIURNAL
黄土高原不同演替阶段草地植被细根分布及其生态特征研究
本文对黄土高原不同演替阶段草地植被细根分布及其生态特征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包括: 1。不同演替阶段草地植被物种个体数随年限的增加而逐步增加,在各个不同阶段均有分布的植物有达乌里胡枝子、多花胡枝子、茵陈蒿、茭蒿和...
韦兰英
关键词:黄土高原草地植被细根分布生态特征根生物量达乌里胡枝子
文献传递
黄土高原白羊草、沙棘和辽东栎细根比根长特性被引量:50
2006年
以黄土高原地区典型草本(白羊草)、灌木(沙棘)和乔木(辽东栎)为对象,研究了3种植物细根比根长在不同土层的分布状况以及与其它细根参数和土壤物理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3种植物细根比根长的变化范围为6~55ram/rag。在0,80cm土层,白羊草、沙棘和辽东栎细根比根长变化范围分别为18—55mm/mg,14—4JDmm/mg,6—33mm/mg。3种植物0--80cm土层平均细根比根长从大到小依次为白羊草〉沙棘〉辽东栎。3种植物0-10cm土层细根比根长依次为沙棘〉辽东栎〉白羊草,10-80cm依次为白羊草〉辽东栎〉沙棘,表明3种植物细根比根长不仅在这两土层中的分布不具一致性,而且与0-80cm土层平均比根长也不具有一致性,进一步说明3种植物沿土壤剖面的生物量分配策略不同。相关分析表明,3种植物细根比根长与其它细根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各不相同,制约程度存在差异。与土壤物理因子的相关分析表明,3种植物细根比根长均随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减少。土壤各级水稳性团聚体和土壤颗粒对3种植物细根比根长并无一致的影响。
韦兰英上官周平
关键词: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子午岭天然柴松林细根垂直分布特征被引量:32
2007年
为揭示柴松林的生理生态适应机制,采用土钻法对黄土高原子午岭林区天然柴松林细根垂直分布特征和土壤物理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柴松细根生物量、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和比根长都集中分布于0~20 cm土层,总体上均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减少。柴松林地最大细根生物量分布在10~20 cm土层,最大的根长密度、比根长和根表面积均分布在0~10 cm土层;最小比根长分布在20~30 cm土层,最小细根生物量、根长密度和根表面积均分布在60~7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与柴松细根生物量、根长密度和根表面积相关性达显著水平,细根生物量与>5 mm和<0.25 mm的水稳性团聚体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天然柴松细根分布特征受土壤环境因子的影响,同时也反映了细根功能的转变。
韦兰英上官周平
关键词:柴松黄土高原
桂北中华猕猴桃光合蒸腾特性及其影响因子研究被引量:16
2008年
在自然条件下,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测定桂北中华猕猴桃光合速率及蒸腾速率日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曲线为"双峰"型,光合效率午间明显降低,主要由非气孔限制引起;蒸腾速率(Tr)日变化为"单峰型",午间最高。相关分析表明,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光照强度(PAR)、气孔导度(Cond)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蒸腾速率与光照强度、气孔导度、饱和气压差(Vpdl)、叶温(Tl)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光合速率与胞间CO2浓度(C i)、蒸腾速率与相对湿度(RH)均呈极显著负相关。
莫凌韦兰英张中峰曾丹娟袁维圆
关键词:光合速率蒸腾速率
岩溶石漠化区四种牧草植物光合生理适应性特征被引量:31
2010年
以类玉米、紫花苜蓿、菊苣和杂交狼尾草4种牧草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其叶片结构性状、光合生理特征以及土壤理化特性,研究其对岩溶石漠化环境的生理适应性的差异。结果表明,4种牧草植物的叶面积(LA)、叶干重(DW)、叶绿素含量(Chl)和比叶面积(SLA)差异显著,反映出4种牧草植物叶片结构性状差异种间较大;同科植物类玉米和杂交狼尾草光合能力相近,而不同科植物如菊苣和紫花苜蓿光合能力差异较大,但其水分利用效率(WUE)和潜在水分利用效率(WUEi)相近;相比较而言,类玉米和杂交狼尾草具有较强的光合能力和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而菊苣和紫花苜蓿的光合能力和水分利用效率相对较低。4种牧草对0~10和10~20cm土层土壤含水量的影响差异不大,但对土壤容重的影响存在差异。相关分析表明,4种牧草植物蒸腾速率(Tr)与0~10cm土层土壤含水量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10~20cm土层土壤含水量对大气饱和蒸汽压亏缺(Vpdl)影响较大。相比较而言,类玉米和杂交狼尾草具有较高的Pn,WUE和WUEi,对岩溶环境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韦兰英曾丹娟张建亮尤业明焦继飞黄玉清
关键词:牧草比叶面积光合速率生理适应性
新西兰次生草地生态系统及其调控技术的引进与示范研究
黄玉清何成新莫凌张中峰王新桂刘铭蒋桥生曾丹娟李先琨韦兰英吕仕洪向悟生陆树华丁涛尤业明朱访
课题来源与背景:该项目是广西科技厅2006年立项,为当年“重大科技成果引进与产业化示范”项目的课题之一。合同编号:桂科合:0630004-7A-22,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独自承担。技术原理与性能指标:...
关键词:
关键词:草地生态系统牧草生理生态学
桂北地区中华猕猴桃光合作用的日变化特征被引量:7
2008年
为探明桂北地区猕猴桃的光合生理适应机制,以中华猕猴桃"桂海四号"(Actinidia chinensis cv.Guihaia 4)为对象,测定了其夏季和秋季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等生理指标,以阐明其光合特性的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猕猴桃6月和9月其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均为双峰型,并具有不同程度的光合"午休"现象;均在上午10:00达到峰值,此时气孔限制值达到最大值,水分饱和亏缺和水分利用效率均较高,但下午出现峰值的时间不同。猕猴桃6月份的光合"午休"现象主要是由非气孔因素引起的,而9月份的光合"午休"现象主要是由气孔因素引起。6月份猕猴桃光合速率主要受光合有效辐射影响,9月份猕猴桃光合速率除受光合有效辐射影响外,还受大气饱和蒸汽压亏缺、气温和相对湿度气温的影响。猕猴桃光合特性日变化特征表明,为适应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其光合特性发生了相应的调整,反映了对该地区特殊的气候环境的一种适应机制。
韦兰英莫凌曾丹娟袁维园
关键词:猕猴桃光合特性日变化
黄土丘陵区油松人工林和白桦天然林细根垂直分布及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被引量:66
2007年
在黄土高原子午岭林区,对油松人工林、白桦天然林细根生物量、比根长、根长密度和细根表面积的垂直分布特征,以及这些根系指标与土壤水分、土壤容重、氮素和有机质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油松人工林细根生物量随土壤深度增加呈单峰曲线,白桦林细根生物量随土壤深度增加呈减少趋势;油松林大部分根系生物量集中分布在0—40 cm土层中,其中0—20 cm土层占37%以上,20—40 cm集中了41%以上;表层土壤(0—20 cm)具有较高的比根长、根长密度和细根表面积,而底层(40—60 cm)的比根长、根长密度和细根表面积最低。油松林土壤全氮和有机质含量垂直变化趋势相似,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硝态氮(NO3--N)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呈单峰曲线变化趋势,而铵态氮(NH4+-N)随土壤深度增加呈先降低后增加的抛物线趋势。白桦林75%的细根生物量集中在0—20 cm土层,比根长、根长密度和细根表面积的垂直分布规律与油松林相似,表层土壤白桦林细根表面积是油松人工林的3.91倍,而20—40 cm土层白桦林细根表面积比油松人工林降低了33%。白桦林土壤全氮、有机质含量、NO3--N和NH4+-N垂直变化趋势与油松林相似。土壤水分、容重、全氮和有机质对油松和白桦细根分布的影响明显大于NH4+-N和NO3--N。白桦林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与细根生物量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r=0.99,P<0.05),白桦林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与比根长和根长密度的相关性(分别为r=0.91,r=0.8)低于油松林(分别为r=0.95,r=0.94)。油松和白桦林0—40 cm土层细根表面积与土壤全氮相关性随土壤深度增加而下降,比根长和根长密度与土壤全氮相关性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增大。油松和白桦林20—60 cm土层细根生物量、细根表面积和根长密度随有机质含量的减少而增加,而比根长呈相反的变化规律。
安慧韦兰英刘勇上官周平
关键词:细根分布白桦油松土壤养分
黄土高原不同演替阶段草地植被细根垂直分布特征与土壤环境的关系被引量:63
2006年
研究了黄土区不同演替阶段草地植被细根垂直分布特征与土壤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演替阶段草地植被细根生物量、根长密度、表面积、直径和比根长均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布特征。细根生物量、根长密度和细根表面积一般随土层加深而逐渐减少,且集中分布于0-40cm土层;随着演替的进行,除20a弃耕地外,0—80cm土层细根生物量、根长密度和细根表面积逐渐增加;除25a弃耕地外,细根直径随演替进行逐渐减小。0~100cm土层土壤含水量随演替进行而增加,不同演替阶段深层土壤水分较表层稳定。土壤容重的变化趋势为9〈4〈15〈20〈25a弃耕地,根系对表层土壤水分和容重的影响较大,而对深层土壤水分与容重影响较少。不同演替阶段细根各参数和土壤水分、容重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各弃耕地细根参数之间,细根参数和土壤环境因子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土壤含水量在草本植被的不同演替阶段均是影响其细根垂直分布的关键因素。土壤容重在演替早期对草本植被根系的影响较小,随着演替进行其影响作用进一步增强。
韦兰英上官周平
关键词:草地植被演替黄土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