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美香
- 作品数:26 被引量:118H指数:6
- 供职机构:河海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北太平洋、东海黑潮及黑潮延伸体海域海平面变化机制研究
- 本文利用AVISO卫星高度计资料分析了北太平洋1993-2006年海平面变化特征及主要模态,并对比容、降水和蒸发对海平面不同尺度变化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对东海黑潮和黑潮延伸体邻近海域海平面变化特征进行分析,讨论比容、蒸发、...
- 陈美香
- 关键词:东海黑潮季节变化特征
- 文献传递
- 北冰洋海平面变化的观测和研究现状被引量:1
- 2020年
- 回顾北冰洋海平面观测和研究现状,总结了北冰洋海平面变化特征和变化机制。北冰洋海平面季节变化受海冰生消、蒸发降水和陆地径流季节变化的影响,由比容变化主导;年际到年代际海平面变化受北极涛动影响显著,可用风场异常导致的淡水分布来解释。盐比容变化是深水洋盆海平面变化的主导因素,由之引起的质量变化控制陆架海域和北冰洋平均的海平面变化。近期波弗特环流区域海平面上升极快,与波弗特高压持续增强及淡水积聚有关。气候变暖会导致北冰洋海平面持续上升。海冰快速减退和格陵兰岛冰川融化对北冰洋海平面变化的影响有待深入研究。数据的短缺和观测的不确定性目前仍然制约北冰洋海平面变化的研究工作,高分辨率数值模拟有望成为未来研究的重要工具。
- 陈美香肖凯王雪竹程旭华李娟
- 关键词:海平面变化北极涛动数值模拟
- 东中国海环流对2008年浒苔事件的影响被引量:4
- 2011年
- 以2008年浒苔暴发期间每隔5天的海表温度和风场做强迫场,利用POM模型模拟得到2008年黄海浒苔事件期间的环流场.模拟的夏季黄海近岸表层流向北流动,流速较大;山东半岛南岸表层流向东北流动,流速较小.模拟结果显示,表层流场主要受到风向的影响.在夏季,黄海近岸表层流为向北然后转为向东北流动,形成顺时针旋转的环流.而环流产生的流隔和青岛外海的涡旋利于浒苔向环流中心的辐聚,以及浒苔从黄海中部海区向青岛沿岸海区的漂移和聚集.
- 左军成徐珊珊石少华陈美香徐青
- 关键词:浒苔环流东中国海
- 陆地垂向运动对沿海相对海平面变化的影响被引量:3
- 2019年
- 沿岸陆地垂向运动是沿海相对海平面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GPS直接观测或者联合验潮站和高度计资料进行推算,前者较为精确但目前欠发达国家和地区沿岸数据缺乏,后者资料相对丰富但准确性有待验证。本研究利用全球191个验潮站数据及同步的高度计资料和GPS监测数据,对两种方法得到的陆地垂向运动速率进行了比较,发现对于陆地垂向运动明显的站位,两种方法计算的趋势相同比例为74%;陆地垂向运动速率的空间分布表现为高纬度沿岸陆地抬升和中低纬度不同程度的陆地沉降,这与冰川均衡调整(GIA)模型结果和近期GRACE重力卫星观测较为符合,说明了基于验潮站和高度计联合推算沿岸陆地垂向运动的方法具有较高可行性。将此方法应用于中国沿岸,基于29个长期验潮站数据计算了中国沿海1993—2016年陆地垂向运动速率,发现存在以长江口为分界北升南降的空间特征;南部沿岸陆地沉降会加剧沿海相对海平面上升,给区域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风险。
- 谢书谊陈美香张建立肖凯
- 关键词:验潮站高度计GPS
- 热通量估算比容海平面变化的结果分析
- 2017年
- 基于海表净热通量数据估算上层比容海平面变化,同时将估算结果与严格基于温盐定义计算的比容海平面变化和卫星高度计实测海平面变化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季节尺度上,在黑潮延伸体和湾流海域,利用热通量数据估算的比容变化与利用定义计算的比容变化差异不大,且可以很好地解释实测海平面变化;而在热带太平洋海域,热通量估算结果与利用定义计算的比容结果有很大不同,而前者更接近于高度计实测结果;低频时间尺度上,上述海域热通量估算结果不能很好地刻画实测海平面变化,而利用定义计算的比容结果却与实测数据符合很好。
- 贾亚茹陈美香左军成左常圣
- 关键词:海平面变化热通量年际变化
- 巴伦支海近40年来海洋热含量变化特征及影响机制
- 2023年
- 利用ORAS5海洋-海冰再分析数据集,研究发现1979—2018年间巴伦支海海洋热含量存在显著的季节和年际变化特征,且有持续上升趋势。海-气热通量是控制巴伦支海海洋热含量季节变化的主要因素,而北大西洋流的海洋热输运则影响其年际变化和上升趋势。北大西洋流的温度和流速变化对其海洋热输运的年际变化均有贡献,而其海洋热输运的上升趋势则主要是来自于北大西洋流温度的增加。此外,巴伦支海开阔海域和冰区的海-气热交换呈现相反的趋势,在无海冰覆盖的开阔海域,海洋放热减少,海洋混合减弱;而在有海冰覆盖的海域,海洋放热则显著增加,海洋混合增强。
- 赖颖王雪竹葛志成陈姣陈美香
- 我国沿海海平面变化预测方法探究被引量:4
- 2013年
- 本文基于相对海平面和绝对海平面的概念明确了相对海平面变化是影响沿海地区的直接因素;系统回顾了中国沿海未来相对海平面变化的三种预测方法并对其实质进行了分析。在充分认识引起相对海平面变化的因素及其变化特征的基础上对三种预测方法的合理性进行了剖析并指出正确区分相对海平面与绝对海平面,认识绝对海平面变化的时空特征以及合理考虑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绝对海平面以及地面沉降的影响是实现相对海平面合理预测的关键,提出应利用长时间序列的卫星高度计资料外推结果或者高精度气候系统耦合模式预测结果叠加GPS资料外推结果来预测中国沿海未来相对海平面变化。
- 陈美香白如冰左军成徐青李娟
- 关键词:海平面上升相对海平面地面沉降
- 21世纪格陵兰冰川融化速率对海平面变化的影响被引量:3
- 2015年
- 本文利用大洋环流模式POP研究RCP4.5情景下21世纪格陵兰冰川不同的融化速率对全球及区域海平面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当格陵兰冰川的融化速率以每年1%增加时,全球大部分海域的动力和比容海平面变化基本不变,主要是由于格陵兰冰川在低速融化时并不会导致大西洋经向翻转流减弱。当格陵兰冰川的融化速率以每年3%和每年7%增加时,动力海平面在北大西洋副极地、大西洋热带、南大西洋副热带和北冰洋海域呈现出显著的上升趋势,这是因为格陵兰冰川快速融化导致大量的淡水输入附近海域,造成该上层海洋层化加强和深对流减弱,导致大西洋经向翻转流显著减弱;与此同时,热比容海平面在北冰洋、格陵兰岛南部海域和大西洋副热带海域显著下降,而在热带大西洋和湾流海域明显上升;此时盐比容海平面的变化与热比容海平面是反相的,这是由于大量的低温低盐水的输入,造成北大西洋副极地海域变冷变淡、大西洋经向翻转流和热盐环流显著减弱,引起了太平洋向北冰洋的热通量和淡水通量减少,导致了北冰洋海水变冷变淡,同时热带大西洋滞留了更多的高温高盐水,随着湾流被带到北大西洋,北大西洋副极地海域低温低盐的海水,被风生环流输运到副热带海域。
- 李娟左军成谭伟陈美香赵雪
- 关键词:海平面变化
- 基于多卫星融合数据的海平面特征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利用1993—2008年法国空间局的AVISO多卫星融合高度计资料,采用随机动态、EOF等方法分析全球海平面变化的长期趋势、变化幅度以及季节变化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a)1993—2008年间太平洋海平面呈西升东降的形态,印度洋绝大部分海区海平面呈上升趋势,大西洋除湾流流域外的其他海区海平面的长期趋势以上升为主;(b)全球海平面变化存在显著的年变化和半年变化等季节信号,无论是半球平均还是洋盆平均,北半球海平面季节变化的振幅明显大于南半球,中纬度海区季节变化的振幅最大;(c)北印度洋海平面季节变化的振幅高于同纬度带的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d)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三大洋受西边界流、赤道流系等强流影响的海域海平面变化幅度大于周围海域;(e)赤道海域各大洋东、西边界和大洋内区海平面变化不同步,可能受赤道海洋波动的影响较大;(f)厄尔尼诺年,西太平洋暖池和赤道太平洋中部海平面明显降低,赤道东太平洋海域海平面明显升高,赤道印度洋海域东、西边界的海平面变化与其相反.
- 陈美香王蕾左军成张国胜
- 关键词:海平面变化
- 渤黄东海潮能通量与潮能耗散被引量:16
- 2005年
- 利用同化高度计资料和沿岸验潮站资料对潮汐数值模式进行同化,根据同化后的数值模式结果,对渤黄东海中的潮能通量和潮能耗散进行了研究。M2分潮从太平洋进入渤黄东海的潮能为122.499GW,占4个主要分潮进入总量的79%。黄海是半日分潮潮能耗散的主要海区。全日分潮则主要耗散在东海。全日分潮在遇到陆坡的阻挡以后有一部分潮能沿着冲绳海槽向西南传播,并有一部分潮能反射回太平洋,其中O1分潮通过C3断面反射回太平洋的潮能,约占其传入东海潮能的44%。
- 李培良李磊左军成陈美香赵玮
- 关键词:潮能耗散潮能通量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