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耀忠
- 作品数:14 被引量:48H指数:3
- 供职机构: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广西卫生厅资助项目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川芎素对冠心病血浆脂质过氧化物及血流动力学影响被引量:10
- 2001年
- 目的 :观察川芎素对冠心病患者血浆脂质过氧化物及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 :6 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川芎素组和对照组 ,每组 30例 ,观察用药前后血浆脂质过氧化物 (L PO)、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 :川芎素治疗组患者血 L PO下降 (P<0 .0 1) ,SOD升高 (P<0 .0 5 ) ,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均好转。结论 :川芎素能降低脂质过氧化 ,降低血粘滞度 。
- 徐彤彤莫碧文阳耀忠陈建中
- 关键词:川芎素脂质过氧化物血流动力学冠心病
- 拉马克啉对内皮素-1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蛋白激酶C表达的作用
- 2006年
- 目的:探讨拉马克啉(levcromakalim)对内皮素-1(ET-1)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Wistar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smooth muscle cell,VSMCs),用ET-1诱导其增殖,用不同浓度拉马克啉共培养,MTT法评价VSMCs增殖情况,3H-TdR检测DNA合成,流式细胞术检测VSMCs凋亡,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Western blot检测PKCα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拉马克啉对ET-1所致VSMCs增殖有显著抑制作用,随浓度增加,其MTT活性细胞含量和3H-TdR掺入量都明显减少(P<0.05);拉马克啉呈剂量依赖性地增加G0/G1期VSMCs(P<0.05),促使VSMCs凋亡增多(P<0.05);拉马克啉抑制VSMCs内PKCαmRNA及蛋白表达。结论:拉马克啉抑制ET-1诱导的VSMCs增殖作用,可能的机制是通过下调VSMCs内PKCα表达水平而影响VSMCs增殖和凋亡。
- 黄文新莫碧文阳耀忠房春生夏中华潘迪华徐彤彤莫新玲
- 关键词: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蛋白激酶C
-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舒张功能检测的价值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变化。方法:采用无创性高分辨超声技术检测单纯冠心病患者45例(A组),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40例(B组),健康人群对照组40例(C组)休息时、反应性充血、舌下含服硝酸甘油(GTN)后3组肱动脉的内皮依赖血流介导的扩张反应(FMD),并分别检测血管活性因子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结果:1A组、B组分别与C组比较,FMD、NO明显降低,ET明显升高。2B组FMD、NO与A组比较明显降低;ET则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舒张功能损害明显,合并2型糖尿病时损害更为严重。
- 莫新玲陈辉唐灵阳耀忠夏中华
- 关键词:肱动脉冠脉病变2型糖尿病
- 心率震荡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危险分层的意义
- 目的探讨心率震荡(HRT)对急性冠脉综合综(ACS)患者危险分层的意义。方法研究对象263例,其中ACS者17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109例(A组),急性心肌梗死(AMI)68例(B组),门诊健康体检者86例(C...
- 陈华夏中华张建义刘世杰池慧阳耀忠莫新玲潘迪华李全忠
- 文献传递
- 槲皮素对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酪氨酸磷酸化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8
- 1999年
- 目的:研究酪氨酸蛋白激酶抑制剂槲皮素(quercetin)对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SMC)酪氨酸磷酸化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噻唑蓝比色法,流式细胞术分析槲皮素对PDGF诱导的SMC增殖的影响,应用免疫印迹法分析观察槲皮素对PDGF诱导的SMC酪氨酸磷酸化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槲皮素处理组可显著地抑制PDGF诱导的SMC增殖及酪氨酸磷酸化蛋白的表达,尤以酪氨酸磷酸化蛋白分子量为85~180kD明显。结论:槲皮素可显著地抑制PDGF诱导的SMC酪氨酸磷酸化蛋白的表达。
- 黄慧王昌明阳耀忠黄文新陈建中
- 关键词:血管平滑肌细胞PDGF槲皮素
- 不同导联连接方式对ST-T的影响
- 目的①比较常规心电图(ECG)、动态心电图(AECG)Einthoven-Wilson12导联系统(A系统)和Mason-Likar12导联系统(B系统)记录时ST-T的差异。②评价ECG、AECG采用不同导联系统对冠心...
- 陈华夏中华阳耀忠李全忠莫新玲潘迪华池慧
- 文献传递
- 抗心肌肌凝蛋白重链自身抗体IgG亚类对左冠状动脉结扎术后左室功能的影响
- 2009年
- 目的:探讨抗心肌肌凝蛋白重链自身抗体(AMCHA)IgG亚类的产生与左冠状动脉结扎术后大鼠左室功能的关系。方法:应用左冠状动脉结扎术建立慢性心力衰竭(CHF)大鼠模型,测定血流动力学变化,计算左心室重量/体重(LVW/BW)比值;以合成的大鼠心肌肌凝蛋白重链部分肽段(1135~1150氨基酸残基)为包被抗原,采用间接ELISA方法检测大鼠血清中心肌肌凝蛋白重链自身抗体(MCHA)IgG亚类的水平及动态变化。结果:CHF大鼠手术组与假手术组相比左室压力上升和下降最大速率降低[+dp/dtmax:(281.38±78.79)kPa/svs(446.21±59.40)kPa/s;-dp/dtmax:(-267.78±80.52)kPa/svs(-342.37±78.12)kPa/s,(P<0.01)],左室舒张末压(LVEDP)升高:[(1.39±1.17)kPavs(-0.85±0.55)kPa,(P<0.01)]、左室收缩压(LVSP)无差异:[(14.05±3.03)kPavs(14.70±1.16)kPa,(P>0.05)]、左心室重量/体重比值升高[(LVW/BW:2.88±0.17vs2.61±0.11,(P<0.05)],术后1~2周,IgG1、IgG2a和IgG2b自身抗体阳性率和抗体滴度开始增高,3~4周达峰值,5~6周后缓慢下降。结论:左冠脉结扎术所致的低心输出量型大鼠CHF模型中,AMHCAIgG亚类呈现动态变化规律;AMHCA可能参与了CHF的病理生理过程。
- 莫新玲谢福生严冬雪黄文新阳耀忠夏中华
- 关键词:心肌肌凝蛋白左室功能
- 槲皮素对兔球囊血管成形术后管壁增生及培养的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21
- 1997年
- 目的:观察槲皮素对培养的兔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及球囊血管成形术后管壁的增生反应。方法:将槲皮素(0.6μmol/L,3.0μmol/L,15.0μmol/L)加入平滑肌细胞培养液培养后进行细胞计数,并测定氚-胸腺嘧啶脱氧核苷(3H-TdR)放射性强度。应用球囊损伤动脉内膜加高脂饲养的方法建立髂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对20只模型兔进行球囊血管成形术。其中10只于术前3天起至术后4周持续腹腔注射槲皮素200mg/kg,每日1次。另10只为对照组。结果:槲皮素能抑制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及3H-TdR的摄取(与对照组相比P<0.05或0.01);增加球囊血管成形术后血管腔面积,减少内膜和中膜厚度(与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槲皮素能抑制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预防血管再狭窄;槲皮素对酪氨酸蛋白激酶的抑制作用可能是其主要机制之一。
- 黄慧王昌明阳耀忠陈建中陈建中陈建中黄文新莫新玲方南亭拱俭华
- 关键词:槲皮素平滑肌细胞血管成形术酪氨酸蛋白激酶
- 慢性心力衰竭时受体-G-蛋白信号传导的变化被引量:1
- 1999年
- 陈吉球梁丽凡阳耀忠
- 关键词:心力衰竭慢性G-蛋白信号传导受体
-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相关炎症与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 2009年
-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患者血清中相关炎症与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以"冠状动脉疾病,冠脉支架置入术,炎症介导素类,内膜增生,凋亡,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为检索词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CNKI:1995/2008)采用电子检索方式进行文献初检,语种限定为中文。收集与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相关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相关文献17篇,从冠心病并置入冠状动脉支架的研究对象、实验分组、标本采集、测定方法、实验结果、实验结论加以整理,同时对置入冠状动脉支架的冠心病患者进行基本的分析,结合支架置入后的相关炎症与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结果:17篇有关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的文献均显示,患者血清中相关炎症与细胞因子水平呈动态变化,其可能的机制有:①球囊扩张或支架置入不可避免地损伤内皮细胞,内皮受损、脱落、胶原暴露,可引发或促进斑块破裂,使斑块中的炎症递质或细胞因子促炎因素暴露于血循环中,使循环血中性粒细胞激活,并上调白细胞黏附分子CD11b的表达和激活。②多种刺激可以诱发核转录因子介导的炎性反应,产生白细胞介素6,刺激肝细胞产生C-反应蛋白。③支架置入后仅数天血管紧张素Ⅱ水平较置入前升高,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增高趋势,同时通过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调节增殖;通过诱导内皮素的基因表达,使内皮素合成增加等共同作用,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与迁移,从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且与球囊损伤有关,可能是再狭窄的机制之一。结论:相关炎症与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可作为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炎症反应强弱的指标;可溶性cD40配体、C-反应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9可能与支架内再狭窄有关。
- 莫新玲谢福生张建义李全忠夏中华阳耀忠潘迪华
- 关键词:冠状动脉支架置入炎症介导素类内膜增生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