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闫兵

作品数:4 被引量:27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地震
  • 1篇大型油气田
  • 1篇地表破裂
  • 1篇地貌
  • 1篇地貌演化
  • 1篇叠合
  • 1篇叠合盆地
  • 1篇岩石
  • 1篇岩石圈
  • 1篇油气
  • 1篇油气田
  • 1篇原型盆地
  • 1篇砂箱
  • 1篇水管
  • 1篇盆地
  • 1篇气田
  • 1篇汶川地震
  • 1篇物理模拟
  • 1篇物理模拟实验
  • 1篇拉板

机构

  • 4篇南京大学

作者

  • 4篇闫兵
  • 4篇贾东
  • 4篇李一泉
  • 3篇王毛毛
  • 2篇武龙
  • 2篇李海滨
  • 1篇罗良
  • 1篇陈竹新
  • 1篇吴晓俊
  • 1篇尹宏伟
  • 1篇沈礼

传媒

  • 2篇高校地质学报
  • 1篇第四纪研究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动态构造地貌演化物理模拟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动态构造地貌演化物理模拟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实验装置包括精细降雨模拟箱和位于其中的构造地貌模拟实验砂箱,精细降雨模拟箱通过水管连接水箱,该水管上设有控制装置,构造地貌模拟实验砂箱具有至少一块活动推拉板...
闫兵贾东吴晓俊尹宏伟李一泉陈竹新
文献传递
龙门山褶皱冲断带南北分段性与汶川地震的关系被引量:8
2010年
龙门山褶皱冲断带位于青藏高原东缘与四川盆地之间,中生代以来主要经历了晚三叠世和新生代两期重要的地壳缩短变形,形成了典型的逆冲推覆构造带。龙门山的形成和演化与青藏高原隆升以及地震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龙门山褶皱冲断带南北两段的差异性被众多学者所关注。文章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之上从3个角度来阐述龙门山南北两段的差异性:1)地质调查和地震反射剖面解释表明,晚三叠世龙门山北段变形强烈而南段变形不明显,南北分段格局就此形成;2)汶川地震同震地表破裂的差异,北段以右旋斜向逆冲为主,南段则主要以逆冲为主,兼有少量的走滑分量;3)同震断裂的三维构造建模揭示出,同震断层的三维几何形态同样存在南北差异,北段同震断层只有一条且不能向下延伸至深部的主滑脱层,而南段同震断层有两条分支,二者在大约10km的深度合并成一条,并向下延伸至约17km深度与主滑脱层相连。因此,认为汶川地震同震破裂的南北分段性是由于晚三叠世龙门山先存的南北构造差异性所引发的。
王毛毛贾东李一泉闫兵罗良李海滨武龙沈礼
关键词:汶川地震
全球大型油气田的盆地类型与分布规律被引量:19
2011年
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基于世界大型油气田的文献资料及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资料,按照国际上关于原型盆地的经典分类方案,将世界上877个大型油气田及其赋存的153个主要含油气盆地进行重新梳理,构建4幅不同盆地分类方案的全球主要含油气盆地和大油气田分布图及其8幅盆地类型与大型油气田对比关系直方图,明确了全球大型油气田主要赋存的盆地类型及其分布规律,进而比较分析不同原型盆地分类方案对大型油气田分布规律的影响。同时,考虑这些盆地经历复杂构造演化的历史及其与油气成藏的关系,尝试以盆地构造性质的转换或继承关系为主线,进行叠合盆地分类。分类统计结果表明,从叠合盆地类型来看,正反转盆地最有利于大型油气田的形成和发育,继承裂谷盆地和继承前陆盆地居其次,负反转盆地一般不利于形成大型油气田。
贾东武龙闫兵李海滨李一泉王毛毛
关键词:原型盆地叠合盆地
2011年日本东北Mw 9.0级地震的岩石圈三维建模分析
2012年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地区太平洋海域发生Mw 9.0级地震。日本海沟板块俯冲速率高,地震活动性强,因此研究程度高,到目前为止已获得了覆盖日本海沟弧前区域的地震波剖面数据。本文利用8条岩石圈结构剖面建立了日本海沟的三维岩石圈结构模型。日本海沟岛弧地壳由上到下包含5层:古近系—新近系—第四系海相沉积岩、白垩系海相沉积岩、岛弧上地壳俯冲杂岩、岛弧下地壳和地幔楔;日本海沟北部还存在中地壳;洋壳是一个双层构造,上层为熔岩和席状岩墙群,下层为堆晶辉长岩;陆壳和洋壳之间存在一个低速的板间层。本文在三维模型基础上讨论了俯冲板块的弯曲点和弯曲轴等几何学特征,分析了日本海沟俯冲带的历史地震和日本东北Mw 9.0级地震主震和余震的震源分布,日本东北地区的地震活动与太平洋板块向日本岛弧下方的俯冲活动关系密切。
闫兵贾东李一泉王毛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