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三堆

作品数:312 被引量:2,390H指数:30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70篇期刊文章
  • 69篇专利
  • 43篇会议论文
  • 1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74篇农业科学
  • 80篇生物学
  • 8篇医药卫生
  • 4篇化学工程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83篇基因
  • 119篇棉花
  • 85篇转基因
  • 76篇抗虫
  • 46篇植物
  • 33篇抗虫棉
  • 29篇杂交
  • 21篇雄性不育
  • 21篇克隆
  • 20篇杀虫
  • 20篇启动子
  • 19篇杂交棉
  • 19篇转基因抗虫
  • 19篇基因棉花
  • 18篇抗虫基因
  • 17篇棉铃
  • 17篇基因植物
  • 16篇转基因植物
  • 15篇蛋白
  • 15篇转基因棉

机构

  • 280篇中国农业科学...
  • 18篇新疆农业大学
  • 13篇江苏省农业科...
  • 12篇西北农林科技...
  • 7篇中国农业大学
  • 7篇湖南省棉花科...
  • 6篇中国农业科学...
  • 6篇山西省农业科...
  • 5篇中国农业科学...
  • 4篇长春理工大学
  • 4篇湖北师范学院
  • 3篇东北农业大学
  • 3篇黑龙江八一农...
  • 3篇山东棉花研究...
  • 3篇山西农业大学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中国科学院遗...
  • 2篇北京大学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295篇郭三堆
  • 131篇张锐
  • 65篇孟志刚
  • 45篇孙国清
  • 37篇王远
  • 27篇周焘
  • 26篇崔洪志
  • 26篇梁成真
  • 16篇倪万潮
  • 12篇孟钊红
  • 11篇张晓
  • 10篇罗淑萍
  • 9篇任茂智
  • 9篇史计
  • 8篇徐琼芳
  • 8篇陈全家
  • 8篇刘东军
  • 7篇李建彬
  • 7篇毛爱莲
  • 7篇李敏

传媒

  • 22篇生物技术通报
  • 17篇中国农业科技...
  • 13篇棉花学报
  • 1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2篇中国棉花
  • 9篇云南大学学报...
  • 8篇全国作物生物...
  • 7篇作物学报
  • 6篇生物技术进展
  • 5篇Acta B...
  • 5篇西北农业学报
  • 4篇科学通报
  • 4篇江苏农业学报
  • 4篇新疆农业大学...
  • 3篇昆虫学报
  • 3篇新疆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工程学报
  • 3篇中国农业大学...
  • 3篇全国农业生物...
  • 2篇植物学通报

年份

  • 5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5篇2020
  • 4篇2019
  • 6篇2018
  • 7篇2017
  • 9篇2016
  • 13篇2015
  • 4篇2014
  • 7篇2013
  • 9篇2012
  • 14篇2011
  • 16篇2010
  • 11篇2009
  • 16篇2008
  • 15篇2007
  • 11篇2006
  • 38篇2005
  • 18篇2004
3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转基因棉花研发应用二十年被引量:63
2015年
转基因技术是指利用重组DNA原理,将优良目的基因整合到靶标生物基因组中,并使靶标生物得以表达目的性状的技术。这一技术克服了生物有性杂交的限制,使物种间基因交流的范围无限扩大,既可以从原核生物到真核生物,也可以从单细胞生物到多细胞生物,还可以从低等生物到高等生物,反之亦然。因此,这项技术自发明以来,即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医学等领域,为其研究开辟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转基因植物是以农杆菌等为媒介,将来源于动物、植物或微生物等其他生物甚至人工合成的外源基因转入基因组中,使之稳定遗传并赋予其靶标性状,如抗病、抗虫、抗逆、高产、优质等的植物。以1972年构建第一个重组DNA分子为契机,1983年首次获得转基因烟草为起点,植物转基因技术在近30年的时间内发展迅猛,至今已有200多种植物已成功获得转基因株系,40多种数千例转基因植株进入田间试验。根据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咨询服务中心(ISAAA)统计,全球转基因植物的种植面积由1996年的260万hm2已经迅速增到2014年的1.815亿hm2,累计种植面积大约比中国国土总面积还多80%。在全球转基因植物研发和应用迅猛发展的同时,中国也先后批准了7种转基因植物的生产应用,其中,抗虫棉是唯一大规模应用的转基因农作物。从1994年中国研制成功国产单价抗虫棉(GK),以及1995年美国保铃棉进入中国至今,抗虫棉已经在中国推广应用了近20年的时间。文章介绍了这20多年来,中国科学家在抗虫、抗旱耐盐碱、抗除草剂、抗病以及纤维品质改良等性状方面所取得的转基因棉花研究进展;在农杆菌介导、基因枪轰击、花粉管通道介导、茎尖或芽尖转化、农杆菌液浸染和纳米载体花粉介导等不同转化技术上所进行的探索;同时,介绍了中国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评价状况,并从抗虫棉品种审定、�
郭三堆王远孙国清金石桥周焘孟志刚张锐
关键词:抗虫棉转基因安全评价
抗落叶型黄萎病菌蛋白质的分离纯化及相关基因的克隆
<正> 棉花黄萎病是世界棉花生产中最主要病害之一,特别是近年来落叶型黄萎病的危害日益严重,对我国棉花生产造成重大损失。本研究从中药白豆蔻中分离到一株拮抗菌,命名为Blll。平板拮抗实验结果显示该菌能强烈抑制落叶型黄萎病菌...
白玮张锐牛天贵郭三堆
文献传递
子房注射法获得转基因抗虫棉植株研究被引量:15
2000年
采用子房注射法将构建在植物表达载体 p BI1 2 1 .1上的 Bt杀虫基因导入棉花品种石远 3 2 1、中植3 72、82 2和辽棉 90 0 1中 ,获得 8株转基因植株。经温室抗虫性鉴定 ,8株转基因植株对棉铃虫都表现出较好的抗性。同时对这 8棵棉株叶片进行的 PCR检测结果证明
张震林倪万潮郭三堆束春娥崔洪志张保龙徐英俊
关键词:棉花BT杀虫基因棉铃虫抗虫
orf160在不同棉花CMS胞质中的表达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研究不同来源的不育系是否具有相似的遗传背景和相同的不育候选基因。【方法】利用PCR,RT-PCR技术,以及Northern blot技术分析orf160及其周边序列在104-7A,湘远A,晋A,HAMS277等棉花不育衍生系线粒体中存在状况及表达。【结果】发现orf160在被调查的CMS系中均存在,且均有转录,而且在P30A(104-7A的衍生系)中与其上游atp4基因间均为单独转录;同时发现orf160在被调查的CMS系中具有相似的旁侧序列。【结论】被调查的CMS系线粒体均含有orf160基因及基本一致的旁侧序列;作为不育候选基因的orf160,与其上游的atp4基因不存在共转录现象。
李杨陈全家曲延英孟志刚王裴林郭三堆张锐
关键词:棉花基因组DNA细胞质雄性不育
植物耐逆性相关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植物耐逆性相关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蛋白,是如下1)或2):1)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的蛋白质;2)将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且具有相同功...
张锐刘妍郭三堆
文献传递
转Bt基因抗虫棉晋棉26号的生产特性及其配套技术被引量:8
1998年
运用农杆菌介导法将Bt抗虫基因导入晋棉7号,获得抗虫棉品种晋棉26号。其纤维品质、产量性状与对照相当,属于高抗棉铃虫类型。棉铃虫防治不治2代,适当防治3代和4代。栽培措施是宜早浇水,早施肥,密植,不化控。
李燕娥李淑君焦改丽石跃进吴家和张林水范小平吴霞孟剑红杨苏龙吉贞芳陈志贤郭三堆崔洪志
关键词:转基因棉花抗虫性栽培技术BT基因
基因枪法获得转基因小麦植株被引量:20
2003年
利用适用于禾谷类作物的表达载体 pGU4ABBar,采用基因枪法 ,将人工合成的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虫晶体蛋白基因cryIa导入小麦品种扬麦 15 8,经PCR和Southernblot鉴定 ,证明获得 4株导入cryIa基因的小麦转基因植株 ,转化率约为 0 .7% ,并通过Westernblot鉴定检测到了目的蛋白的表达。
侯文胜郭三堆路明
关键词:基因枪法转基因小麦植株培育蛋白质质粒
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的植物化改造合成及其在大肠杆菌中功能的鉴定被引量:5
2004年
根据透明颤菌血红蛋白(VHb)的氨基酸序列,按照植物偏爱密码子,对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vgb)进行优化改造,同时考虑到可实现分别克隆拼接的酶切位点,设计并合成了22条单链DNA短片段,通过拼接获得了全长450bp的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vgbM,并将其克隆至pUC19上,获得重组质粒pGSVHB。利用设计的引物,通过PCR在vgbM基因的5′端引入NcoⅠ位点,将其克隆到原核生物高效表达载体pBV221上,获得质粒pBV221SVHB。转化E.coli.BL21并经热激诱导表达后,在培养物中检测到了约16kD的VHb蛋白。经CO差示光谱分析测定,该蛋白具有生物活性。为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vgbM在植物基因工程研究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吴巧雯崔洪志郭三堆
关键词: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酶切位点偏爱密码子原核生物BV大肠杆菌
玉米自交系P9-10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被引量:30
1998年
在N6培养基中添加10^(-4)mol.L^(-1)AgNO_3可促进玉米P9-10自交系幼胚诱导产生Ⅰ型胚性愈伤组织.把这些胚性愈伤组织经高渗处理后作为受体,用基因枪转化含Bt基因的pMG6质粒,通过选择压递增式筛选,得到14个抗性克隆.抗性克隆在3种不同的培养基中共诱导出10个胚状体,经分化得到10个再生植株.经PCR和Southern杂交分析证实有8个再生植株的基因组中整合有Bt基因.ELISA分析结果显示转基因植株每克新鲜叶片中Bt毒蛋白含量在20~200ng之间.
周逢勇戴景瑞王国英谢友菊崔洪志郭三堆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BT基因转基因玉米
昆虫特异性螨虫神经毒素基因tox34组成、烟草转化及鉴定
1999年
郭三堆毛立群
关键词:烟草转化螨虫转基因烟草毒杀作用生物技术
共3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