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姝娟

作品数:20 被引量:49H指数:4
供职机构:四川省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 2篇建筑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9篇艾滋病
  • 8篇保健
  • 5篇预防艾滋病
  • 5篇预防艾滋病母...
  • 5篇孕产
  • 5篇孕产妇
  • 5篇孕前
  • 5篇孕前保健
  • 5篇母婴传播
  • 5篇艾滋病母婴传...
  • 5篇产妇
  • 4篇妇女
  • 3篇人类免疫
  • 3篇人类免疫缺陷
  • 3篇人类免疫缺陷...
  • 3篇缺陷病
  • 3篇免疫缺陷
  • 3篇免疫缺陷病
  • 3篇免疫缺陷病毒
  • 3篇病毒

机构

  • 18篇四川省妇幼保...
  • 7篇凉山州妇幼保...
  • 1篇四川省妇女儿...
  • 1篇西南医科大学...

作者

  • 19篇郑姝娟
  • 17篇蒲杰
  • 17篇孙玲玲
  • 15篇刘敬涛
  • 13篇梁家智
  • 12篇何丹
  • 12篇许跃忠
  • 11篇何朝华
  • 10篇廖辉
  • 7篇布的尔波
  • 7篇唐英
  • 3篇宋筱
  • 3篇姚岳红
  • 2篇钱萍
  • 2篇肖娟
  • 1篇罗真
  • 1篇罗真
  • 1篇熊庆
  • 1篇洪川杰
  • 1篇陈琳

传媒

  • 4篇中国妇幼保健
  • 3篇中国计划生育...
  • 2篇华西医学
  • 1篇中国病案
  • 1篇实用医院临床...
  • 1篇航空航天医学...

年份

  • 9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3
  • 1篇2005
  • 1篇2004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参与式培训在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培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分析和评价传统培训模式和参与式培训模式对医务人员进行艾滋病预防母婴传播知识培训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4-7月凉山州各县参加凉山州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师资培训班的447名医务人员随机分为两组,223名医务人员采用传统培训模式,224名采用传统培训模式基础上加入参与式培训方法,有角色扮演、辩论法和演示法等多种培训方法,对培训知识的考核结果和满意度进行分析和评估。结果两种模式培训后测试成绩均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都提升了学员对艾滋病母婴传播基础知识的掌握;参与式培训组明显提高了医务人员对艾滋病预防母婴传播的病毒检测和咨询能力(P<0.05);培训后满意度调查,参与式培训组满意度达98.8%,传统培训组满意度为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与式培训有利于学员更有效地掌握艾滋病预防母婴传播知识,提高培训效果。
郑姝娟蒲杰许跃忠布的尔波唐英何丹梁家智刘敬涛孙玲玲何朝华
关键词:艾滋病预防母婴传播参与式培训
凉山州不同地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孕产妇社会支持与生命质量的调查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凉山州不同地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孕产妇社会支持和生命质量现状。方法收集2014年凉山州各级医疗机构确诊的HIV感染孕产妇187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老九县的HIV感染孕产妇的民族、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和非老九县的HIV感染孕产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九县HIV感染孕产妇的社会支持总分及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得分高于非老九县的HIV感染孕产妇(P<0.05)。老九县HIV感染孕产妇的生命质量总分及生理功能(PF)、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领域中的得分低于非老九县的HIV感染孕产妇(P<0.05)。是否老九县、婚姻状况、社会支持总分是影响HIV感染孕产妇生命质量的因素。结论凉山州老九县HIV感染孕产妇的社会人口学特征明显,生命质量偏低,主观支持相对缺乏。老九县的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要以HIV感染孕产妇为中心,帮助其建立新的应对机制,增强应对技能,进而提高HIV感染孕产妇的生命质量。
何丹蒲杰许跃忠刘敬涛孙玲玲布的尔波梁家智唐英郑姝娟廖辉何朝华
关键词:HIV感染孕产妇社会支持生命质量
凉山州孕产妇围产保健服务利用现状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了解凉山州艾滋病感染孕产妇与正常孕产妇围产保健服务利用现状。方法以艾滋病高发区四川省凉山州为样本地区,选取2013~2014年检测确诊并可追踪的212例人类缺陷免疫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孕产妇为研究组,随机等距抽取402例正常孕产妇作为对照组,开展围产保健服务利用的问卷调查。结果两组孕产妇在民族、文化程度和家庭年收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V感染孕产妇的住院分娩比例、产后访视比例高于对照组,产检次数低于对照组(P<0.05)。文化程度和家庭年收入的差异是两组孕产妇利用围产保健服务状况不同的主要原因。结论凉山州HIV感染和正常孕产妇的围产保健服务利用受诸多因素影响,在精准扶贫中应有针对性地推行免费孕产期保健和住院分娩项目,提高边远地区孕产妇系统管理率。
刘敬涛蒲杰许跃忠何丹梁家智孙玲玲郑姝娟唐英布的尔波廖辉何朝华
关键词:艾滋病孕产妇
成都市188例妇女叶酸水平调查研究
目的:了解妇女孕前叶酸服用状况、孕期叶酸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更好地开展孕前保健提供依据.方法:2011年10月~2012年11月将首次来四川省妇幼保健院就诊的188位孕妇(孕8+4~24+1周)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调查问卷...
孙玲玲蒲杰刘敬涛姚岳红郑姝娟宋筱
关键词:叶酸孕前保健
成都市妇女孕前保健认知度及需求调查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了解成都市围孕期妇女的孕前保健认知度及需求状况。方法 2011年7月-2012年1月对成都市225名初产孕妇为调查对象,采用访谈及问卷进行调查,回收有效问卷217份。结果 217名中仅13名进行了孕前保健,孕前保健的参与率较低(5.99%);孕妇的年龄和受教育程度对孕前保健的认知度、参与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前小剂量叶酸服用率11.20%,但正确服用率仅为1.50%。48.84%(106/217)听说过孕前保健,其中36.79%(39/106)知道孕前保健的最佳时间,但不完全了解孕前保健内容;55.67%(59/106)的夫妇知道需在孕前改变不良生活方式;21.69%(23/106)知道部分孕前检查内容,44.34%(47/106)知晓孕前补充小剂量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仅3.77%(4/106)知道孕前遗传咨询。获取知识途径依次为网络22.64%(24/106),社区宣传或讲座24.53%(26/106),朋友同事33.96%(36/106),医院15.09%(16/106),书刊和广告3.77%(4/106),但仅10.10%的妇女是通过培训渠道获取的知识。高达89.40%的妇女迫切希望参加孕前保健及相关预防出生缺陷的知识培训,并希望去社区或妇幼专科医院接受相关孕前咨询及检查。结论成都市围孕期妇女孕前保健认知度较低,导致孕前保健的参与率较低、依从性较差,叶酸服用率低而不规范;孕前保健知识培训及服务形式、内容急待增强。围孕妇女孕前保健需求较高,倾向价廉、便捷的社区医院和妇幼专科医院。
蒲杰郑姝娟钱萍孙玲玲肖娟罗真陈琳
关键词:孕前保健认知度
成都市妇女孕前保健认知度及需求调查研究
目的 了解成都市围孕期妇女的孕前保健认知度以及需求状况.方法 2011年7月~2012年1月对成都市225位初产孕妇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访谈及问卷进行调查,回收有效问卷217份.结果 217位中仅13人进行了孕前保健,孕前...
蒲杰郑姝娟钱萍孙玲玲肖娟罗真陈琳
应用哑变量多重回归观测门诊诊疗人次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预测2005年各季度医院门诊量。方法对1999年3季度至2004年2季度的季度门诊量,应用哑变量多重回归预测法进行分析。结果预测出医院2005年四季度门诊量为51492、55330、58262、57362。结论运用哑变量多重回归预测法避免长期趋势变动,周期变动,其预测值与实际值相对误差小,处于控制状态,为医院统筹安排医疗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郑姝娟
关键词:门诊量诊疗人次
参与式培训在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培训中的应用评价
郑姝娟蒲杰许跃忠梁家智何丹刘敬涛孙玲玲廖辉何朝华
凉山彝族聚居区孕产妇围产保健服务利用现状分析
刘敬涛蒲杰许跃忠何丹梁家智孙玲玲郑姝娟
凉山州医务人员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技术掌握情况的调查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对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的掌握情况。方法以2014年4月—7月凉山州各县(市)参加四川省重点地区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学习班的医务人员和日常参与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的医务人员为研究对象,发放"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发放问卷450份,回收有效问卷447份,有效回收率99.33%。94.18%的受访者对围生期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抗体检测最佳时机和传播途径的知晓,95.30%的受访者能正确回答在孕期尽早对HIV感染孕产妇应用抗病毒药物,86.58%的受访者知道HIV阳性孕产妇所生婴儿首次服药时间和避免母乳喂养,但相关应用性知识知晓情况较差。妇幼保健院人员知晓率总体高于综合医院(P<0.05),不同专业、职称以及工作年限的医务人员知晓率不同(P<0.05)。结论调查地区的多数医务人员基本掌握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基本知识,但在具体实际工作中准确、及时、规范应用知识的能力尚显不足。建议除了加强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常规培训外,应结合干预技术重点加强培训后的落实与考核评价机制,尤其对综合医院,并尽可能分专业类别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与考核。
蒲杰许跃忠何丹郑姝娟梁家智孙玲玲刘敬涛廖辉何朝华唐英布的尔波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预防母婴传播医务人员知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