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丹

作品数:49 被引量:162H指数:7
供职机构:四川省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4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41篇医药卫生
  • 3篇理学
  • 2篇建筑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9篇艾滋病
  • 17篇孕产妇
  • 17篇产妇
  • 16篇孕产
  • 11篇病毒
  • 8篇母婴传播
  • 7篇预防艾滋病
  • 7篇预防艾滋病母...
  • 7篇人类免疫
  • 7篇人类免疫缺陷
  • 7篇人类免疫缺陷...
  • 7篇缺陷病
  • 7篇免疫缺陷
  • 7篇免疫缺陷病
  • 7篇免疫缺陷病毒
  • 7篇艾滋病母婴传...
  • 6篇HIV感染
  • 5篇社会支持
  • 5篇HIV
  • 4篇影响因素

机构

  • 40篇四川省妇幼保...
  • 9篇四川大学
  • 7篇凉山州妇幼保...
  • 1篇首都儿科研究...
  • 1篇四川省疾病预...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南充市疾病预...
  • 1篇华西公共卫生...
  • 1篇四川省妇女儿...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成都市龙泉驿...
  • 1篇西南医科大学...

作者

  • 46篇何丹
  • 17篇蒲杰
  • 16篇何朝华
  • 16篇梁家智
  • 15篇孙玲玲
  • 12篇郑姝娟
  • 12篇刘敬涛
  • 12篇许跃忠
  • 10篇廖辉
  • 7篇布的尔波
  • 7篇唐英
  • 6篇吴方银
  • 6篇宋筱
  • 6篇熊庆
  • 5篇刘伟信
  • 5篇张燕
  • 4篇帅志容
  • 4篇李宁秀
  • 4篇彭鸣明
  • 4篇张刚

传媒

  • 5篇中国妇幼保健
  • 3篇预防医学情报...
  • 3篇现代预防医学
  • 3篇中国计划生育...
  • 2篇中华预防医学...
  • 2篇中华流行病学...
  • 2篇四川医学
  • 2篇四川大学学报...
  • 2篇中国艾滋病性...
  • 2篇实用医院临床...
  • 2篇中国妇幼健康...
  • 1篇疾病监测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实用妇产科杂...
  • 1篇华西医学
  • 1篇川北医学院学...
  • 1篇中国生育健康...
  • 1篇《中国妇幼健...

年份

  • 3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9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5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凉山州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重点人群防治策略应用效果
2023年
目的总结凉山州第1轮艾滋病防治和健康扶贫攻坚期间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防治策略和措施,分析评估重点人群干预效果。方法采用文献回顾法收集凉山州2016—2021年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防治策略和措施,HIV感染情况、关键人物访谈,评估HIV感染育龄妇女、男性单阳家庭育龄妇女、HIV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防治效果,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检验水准α=0.05。结果新诊断报告的HIV感染孕产妇占比由2016年的46.2%下降至2021年的5.2%,感染孕产妇孕早期发现率提高至96.0%,感染育龄妇女抗病毒治疗覆盖率、感染育龄妇女孕情检测覆盖率、感染孕产妇孕早期抗病毒用药率、所生儿童抗病毒用药率、所生儿童6月龄内早期诊断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P<0.05)。结论通过4年多的艾防攻坚行动,凉山州最大限度做好感染育龄妇女和男性单阳家庭管理,不断完善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专案管理模式,新诊断报告的HIV感染孕产妇持续减少,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干预指标改善明显,艾滋病母婴传播有效遏制。
何丹刘伟信张刚高岩张燕彭竞吴君梅岳岑颜舵
关键词:艾滋病母婴传播
四川省农村地区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现状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了解四川省农村地区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情况,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以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共抽取四川省农村地区7岁以下儿童9187人作为调查对象,进行了体重、身高、坐高、头围、胸围的测量和问卷调查。结果在体重方面除0—30d无差别(P〉0.05)外,其余各年龄组男童均高于女童(P〈0.05);而胸围和头围除0~30d和2~3个月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年龄组男童均高于女童(P〈0.05)。在体重、身高、坐高、胸围方面,男、女童大多数年龄组低于1995年全国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头围方面,1岁前,男、女童大多年龄组也低于全国指标。结论四川省农村地区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低于全国指标,必须多方面采取措施,加强农村儿童保健工作。
刘晓璋何丹帅志蓉彭鸣明
关键词:体格发育儿童农村
2010—2019年凉山州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效果及相关因素分析
2022年
目的了解四川省凉山州2010—2019年初始抗病毒治疗HIV/AIDS患者治疗效果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完善抗病毒治疗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从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抗病毒治疗信息系统”选取2010—2019年现住址在凉山州已经开始抗病毒治疗(HAART)的HIV/AIDS患者,共12460例,数据核查后运用SPSS 17.0软件进行χ^(2)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统计分析。结果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7.20±11.88)岁,至随访观察终止时间,抗病毒治疗成功10074例,成功率为80.8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1.174)、初中文化程度(OR=1.357)、治疗前BMI<18.5(OR=1.280)或≥24(OR=1.404)和攻坚后(OR=2.421)是患者治疗后艾滋病病毒载量(virus load,VL)有效抑制的保护性因素;汉族(OR=0.812)、离异或丧偶(OR=0.796)、静脉吸毒(OR=0.874)、启动治疗时WHO临床Ⅱ期(OR=0.733)或启动治疗时WHO临床Ⅲ期(OR=0.593)、县级及以上医院治疗随访机构、治疗过程中曾脱失是患者治疗VL有效抑制的危险性因素。结论凉山州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成功率提高显著,还应针对病毒学失败影响因素采取措施,进一步提高抗病毒治疗成功率。为进一步提高凉山州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效果,可以通过及早发现影响因素早期对患者治疗依从性进行干预,加强追踪随访和管理进而提高抗病毒治疗成功率。
车双双黄玉玲曾亚莉杨薇任建华张芹高鑫蒋勇何丹杨一挥
关键词:HIV/AIDS患者影响因素
部门联动,整合社会资源,开展妇幼健康教育
本文探讨了整合社会资源,开展妇幼健康教育的工作模式。以政府为主导、部门配合为支撑、社会参与为核心的妇幼健康教育工作模式。介绍了四川省妇幼健康教育社会化运作的现状,提出了妇幼健康教育社会化运作的方向。
陈蓉何丹吴方银马晓姗胡丹丹
关键词:妇幼保健健康教育教育模式
参与式培训在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培训中的应用评价
郑姝娟蒲杰许跃忠梁家智何丹刘敬涛孙玲玲廖辉何朝华
四川省贫困地区妇幼卫生服务效果与影响因素初探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探讨“秦巴卫生项目”在四川省贫困地区实施8年来妇幼卫生服务的干预效果及其影响冈素。方法采用分层多级抽样选取项目地区15个乡镇作为实验组,选择具有可比性的非项目地区9个乡镇作为对照组,比较主要妇幼卫生指标的逐年变化趋势。采用回归分析影响村民妇幼卫生服务利用的因素。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实验前后具有相似的基本特征;实验组新法接生率、住院分娩率、孕产妇/儿童系统管理率、孕产妇/儿童死亡率6项指标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95%、9.34%、4.82%、3.04%、-2.67%和-13.84%,Χ^2趋势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实验组6项指标的年均增长趋势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同归分析表明,影响服务利用的因素包括年龄、年人均纯收入、是否项目地区、健康保障制度、产前检查次数、是否救助对象和妇幼知识得分。结论扶贫项目促进了四川省贫困地区主要妇幼卫生服务利用指标的逐年改善;增进居民的健康服务利用要使扶贫项目与发展经济、提供健康保障措施相结合。
陈文贤李宁秀何丹任晓辉
关键词:妇幼卫生干预效果影响因素
凉山州HIV母婴传播率相关因素分析
孙玲玲蒲杰傅晓冬许跃忠梁家智何丹刘敬涛郑姝娟廖辉何朝华
采用非线性k-ε湍流模型的污水岸边排放数值模拟
由于城市现代化和工业发展,城市生活废水和工业污水都逐渐增多。避免环境被污水污染成为环境保护的一个越来越重要的方面。水污染防治一方面需要研究高效的污水处理方法,另一方面需要有效地控制污水向环境的排放。过去人们多采用实践的方...
何丹
关键词:污水排放数值模拟湍流模型
文献传递
2000~2009年四川省“降消”项目实施效果总结及分析
2012年
目的通过对"降低孕产妇、婴儿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简称降消)"项目实施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估,为项目下一阶段的实施提供可借鉴的经验,为我省确定后期项目工作提供依据和建议。方法对项目资金投入和使用、项目活动开展、指标完成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对核心指标随时间变化的趋势采用时间序列模型趋势拟合。结果项目县通过深入开展人员培训、专家驻县、设备配备、健康教育、贫困救助、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建设和监督指导等项目活动,较好地实现了项目目标,与1999年相比,2009年项目县孕产妇死亡率平均下降10.7%,婴儿死亡率平均下降12.4%,住院分娩率平均增长9.4%。结论我省项目实施9年来.取得明显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今后应转变工作方向,扩大"降消"项目效果。
何丹熊庆吴方银帅志容何朝华刘艳梅
四川省HIV感染孕产妇的流行情况与对策被引量:15
2012年
目的了解四川省孕产妇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的流行情况,为制定全省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8-2010年,四川省所有县(市、区)接受孕产期保健的孕产妇艾滋病检测状况,并对所有确认的HIV感染孕产妇的基本特征进行调查,分析四川省孕产妇HIV感染状况及其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008-2010年,全省累计报告HIV感染孕产妇776人,72.55%分布在U市(州),81.96%的HIV感染孕产妇年龄在20~35岁间,65.72%为文盲/半文盲,87.89%为农民和无业人员,71.39%为彝族人群。61.34%是经性传播途径感染,79.12%为经产妇,77.19%本次妊娠结局为分娩,41.24%是孕期保健时确认HIV感染。结论全省孕产妇艾滋病疫情上升速度快,流行范围广,地区差异大,人群特征明显,应根据不同地域特点和感染人群特征,采取有效的艾滋病综合防治措施与策略。
何丹吴方银熊庆何朝华
关键词:孕产妇艾滋病病毒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