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鹤鸣

作品数:5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 2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篇电导
  • 2篇电导率
  • 2篇主量元素
  • 2篇橄榄岩
  • 2篇二辉橄榄岩
  • 2篇高温高压
  • 2篇部分熔融
  • 2篇大麻
  • 1篇玄武岩
  • 1篇氧逸度
  • 1篇逸度
  • 1篇熔体
  • 1篇阻抗谱
  • 1篇橄榄石
  • 1篇流体
  • 1篇结晶分异
  • 1篇化学性质
  • 1篇辉石
  • 1篇辉石岩
  • 1篇汉诺坝

机构

  • 5篇中国科学院
  • 2篇贵州大学

作者

  • 5篇邓鹤鸣
  • 4篇代立东
  • 4篇李和平
  • 2篇刘丛强
  • 2篇苏根利
  • 2篇崔桐娣
  • 2篇单双明
  • 1篇刘庆友
  • 1篇许祖鸣
  • 1篇杨昌君

传媒

  • 2篇矿物学报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矿物岩石地球...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06
  • 2篇200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大麻坪地区二辉橄榄岩的部分熔融实验研究
本文以大麻坪地区二辉橄榄岩为初始物料,在压力为1.0~3.0GPa、温度为1350~1550℃条件下进行了部分熔融实验,对实验产物的岩石化学成分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和研究,查明了二辉橄榄岩发生部分熔融和结晶分异的条件,揭示了...
邓鹤鸣
关键词:二辉橄榄岩主量元素汉诺坝玄武岩结晶分异玄武岩
大麻坪地区二辉橄榄岩部分熔融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本文以采自大麻坪地区汉诺坝玄武岩中的二辉橄榄岩包体为初始实验物料,在压力1.0~3.0 GPa、温度1350~1550℃条件下进行了部分熔融实验,对实验产物进行了岩相学研究和电子探针成分分析。二辉橄榄岩在1350℃开始熔融,在实验的温度压力范围内,熔融程度为10%~30%。随熔融程度的升高,部分熔融后残余岩石倾向于向富镁、低铁、低钙、低硅的趋势演化,而部分熔融产生的熔体则倾向于富镁、富铁、低铝、低硅的趋势演化。在岩石化学图解上本次实验中二辉橄榄岩部分熔融产生的熔体化学组成与汉诺坝地区拉斑玄武岩的组成相近。随熔融程度升高,熔体具有从苦橄质→玄武质演化的趋势。
苏根利李和平邓鹤鸣代立东
关键词:二辉橄榄岩部分熔融熔体主量元素
高温高压下辉石岩的电导率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05年
使用YJ-3000t紧装式六面顶高压设备和1260阻抗/增益-相位分析仪,在1.0~4.0 GPa和773~1134 K下用阻抗谱法就位测定了辉石岩的电导率.实验结果表明,电导率对频率具有很强的依赖性;温度是决定辉石岩电导率的一个重要物理参数,电导率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lgσ与1/T之间符合Arrenhius关系式;随着压力升高,电导率降低,活化焓和独立于温度的指前因子亦降低.
代立东李和平刘丛强单双明崔桐娣邓鹤鸣许祖鸣
关键词:辉石岩高温高压电导率阻抗谱
高温高压和不同氧逸度控制下单晶橄榄石电导率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在1.0-4.0GPa,1123-1473 K和控制氧逸度(Ni+NiO,Fe+Fe3O4,Fe+FeO和Mo+ MoO2等4种氧缓冲剂)的条件下,借助YJ-3000t紧装式六面顶高温高压设备和Sarltron-1260阻抗/增益-相位分析仪,就位测定了橄榄石的电导率.实验结果表明:(1)在测定的频率范围(103- 106Hz),样品的电导率对频率具有很强的依赖性;(2)随着温度(T)升高,电导率(σ)增大,lgσ与 1/T之间符合Arrhenius关系;(3)在Fe+Fe3O4氧缓冲条件下,随着压力升高,电导率降低,而活化焓和指前因子增大,并给出样品的活化能和活化体积分别为(1.25±0.08)eV和(0.105±0.025) cm3·mol-1;(4)在给定的压力和温度下,随着氧逸度增加,电导率增大,活化焓降低;(5)小极化子导电机制可为橄榄石在高温高压下的导电行为提供合理的解释.
代立东李和平刘丛强崔桐娣单双明杨昌君刘庆友邓鹤鸣
关键词:橄榄石高温高压电导率氧逸度
俯冲带中水流体的化学性质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6年
俯冲带中的水在壳幔演化和物质交换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就俯冲带中水的物理化学性质、溶液中的离子缔合、混溶、主量元素与微量元素组成等方面进行了阐述。重点剖析:1)超临界态下温度压力条件的改变导致水微观结构与性质的变化,扩散系数、粘度等性质随之改变,进而对水岩反应产生影响;2)富水流体中离子缔合影响着金属配合物数量,很大程度制约流体中矿物的溶解行为;3)低Cl流体中微量元素配分模式与岛弧玄武岩类似,意味着富水贫氯碱性硅酸盐成分的流体在地幔楔元素运移中起关键作用。并展望了俯冲带中流体化学性质研究的新手段。
邓鹤鸣苏根利李和平代立东孟宪武
关键词:俯冲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