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晓建

作品数:91 被引量:982H指数:18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2篇期刊文章
  • 19篇专利
  • 5篇科技成果
  • 3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8篇农业科学
  • 13篇生物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化学工程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57篇水稻
  • 39篇基因
  • 23篇不育
  • 16篇育种
  • 16篇不育系
  • 14篇基因定位
  • 13篇杂交
  • 12篇突变体
  • 12篇核不育
  • 9篇叶绿
  • 9篇叶绿素
  • 9篇分子标记
  • 8篇雄性不育
  • 8篇乙烯
  • 8篇植物
  • 7篇早熟
  • 7篇光温
  • 7篇光温敏
  • 7篇核不育系
  • 6篇温敏核不育

机构

  • 87篇四川农业大学
  • 11篇四川大学
  • 7篇曲阜师范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遗...
  • 3篇烟台大学
  • 2篇福建农林大学
  • 2篇内蒙古民族大...
  • 1篇福建农业大学
  • 1篇海南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江西师范大学
  • 1篇黑龙江省农业...
  • 1篇北京市农林科...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90篇邓晓建
  • 51篇王平荣
  • 18篇孙昌辉
  • 15篇李秀兰
  • 15篇李仁端
  • 14篇周开达
  • 14篇徐正君
  • 13篇朱建清
  • 13篇高晓玲
  • 12篇李平
  • 10篇杨志荣
  • 10篇万春美
  • 8篇马晓智
  • 8篇吴成
  • 8篇董春林
  • 7篇孙业盈
  • 7篇刘怀年
  • 7篇肖云华
  • 6篇黄晓群
  • 6篇孙小秋

传媒

  • 9篇中国农业科学
  • 7篇种子
  • 7篇作物学报
  • 7篇四川农业大学...
  • 5篇遗传
  • 4篇中国农学通报
  • 3篇西北植物学报
  • 3篇西南农业学报
  • 2篇应用与环境生...
  • 2篇Acta B...
  • 2篇中国水稻科学
  • 1篇植物学通报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山东农业科学
  • 1篇Journa...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作物杂志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杂交水稻
  • 1篇中国稻米

年份

  • 2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4
  • 5篇2013
  • 6篇2012
  • 4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5篇2007
  • 5篇2006
  • 8篇2005
  • 4篇2004
  • 6篇2003
  • 4篇2002
  • 5篇2001
9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水稻Wx基因与稻米AC、GC和GT的遗传关系被引量:38
2005年
以6 0个籼稻品种(或品系)和5 7个(G4 6B D香1B)B3F5株系为材料,通过检测Wx基因型,同时测定AC、GC和GT ,探讨了水稻Wx基因与稻米AC、GC和GT的遗传关系。结果AC与GC极显著负相关,且两者均与Wx基因型密切相关,Wx基因的GG型材料具有较高的AC和较硬的GC ,而TT型材料具有中等的AC和较软的GC ,在全部5 7个B3F5代株系中,AC的高低和GC的硬软与Wx基因型同步分离,表明AC主要由Wx基因控制,GC也由Wx基因或与其紧密连锁的基因位点控制。此外,在6 0个品种中GT与AC和Wx基因型均无明显相关性,推断控制GT的基因位点不是Wx基因位点。
孙业盈吕彦董春林王平荣黄晓群邓晓建
关键词:WX基因
水稻叶绿素合成缺陷突变体及其生物学研究进展被引量:73
2005年
叶绿素是植物叶绿体内参与光合作用的重要色素,叶绿素合成缺陷突变是一类明显的性状突变,其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方面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在水稻叶绿素合成缺陷突变体的发掘、作用机理及其基因定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黄晓群赵海新董春林孙业盈王平荣邓晓建
关键词:水稻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的生态育种被引量:9
1998年
本文系统介绍了我所1990年以来开展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生态育种的基本思路,育种程序,技术关键与要点,以及取得的成效。技术关键是在强大的长日低温(约23℃)选择压力下选完全不育株,再在再生和/或短日条件下选可育株。育种成效主要是首次发现可达生产应用程度的核不育系再生复育特性,成功培育出蜀光612S和570S等有实用价值的核不育系。本文还提出了利用再生复育特性来培育育性表达完全或几乎不受浊、光环境因子影响的新型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的构想。
邓晓建李仁端周开达李平黄国寿
关键词:水稻育种两用核不育系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及其在农业领域的应用被引量:33
2003年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是一种高效、快速的现代分析技术,已在很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对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发展历程、技术原理、分析程序、技术特点以及在企业领域的应用作了简要介绍,并对其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刘爱秋邓晓建王平荣李秀兰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农业分析程序
一种优质三系不育系的I2A选育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优质三系不育系的I2A选育方法,用D香1B作母本,以金23B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经3代系统选育,选育出株型优良,综合性状优良、抗稻瘟病的单株,尔后与冈46A进行多代连续回交,在回交过程中,逐代镜检和选择,...
刘怀年李平邓晓建孙永健邓其明郑爱萍王世全李双成朱军梁越洋马均王玲霞京金花邹挺刘尧
文献传递
一个新的水稻小粒矮秆突变基因的遗传鉴定被引量:18
2003年
水稻品系 16 2 d是一个新发现的水稻小粒矮秆突变体。通过对 2 2 1个 SSR标记位点的多态性分析证明 16 2 d是由蜀恢 16 2突变产生的 ,16 2 d和蜀恢 16 2是一对近等基因系。对 F1 和 F2 代的遗传分析表明 16 2 d的矮生性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该基因的表型特点是株高为正常高度的 1/ 4左右 ,籽粒为正常大小的 1/ 4左右 ,结实很差 ,叶短而宽。该基因对赤霉素GA3 敏感 ,不位于 d1基因所在的水稻第 5染色体着丝点附近区域。因此 ,认为 16 2 d突变基因是一个新的水稻小粒矮秆基因。
吴成李秀兰邓晓建李仁端杨志荣
关键词:水稻基因定位近等基因系
两优681选育与利用
1999年
利用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蜀光612S与蜀恢881配组成两优681,经试验、示范表明,比对照汕优63具有早熟、丰产、抗稻瘟病、米质优、制种产量高的特点。
李仁端黄国寿李平周开达邓晓建田彦华
关键词:两系杂交稻水稻选育
一种来源于黄瓜的联乙烯还原酶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来源于黄瓜的蛋白作为联乙烯还原酶的应用。本发明所提供的应用具体为由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作为联乙烯还原酶的应用,具体表现在能将联乙烯叶绿素酸酯a转化为单乙烯叶绿素酸酯a;序列2所示氨基酸...
王平荣邓晓建万春美孙昌辉马晓智王萍渝肖云华徐正君朱建清高晓玲
水稻ygl80黄绿叶突变体的遗传分析与目标基因精细定位被引量:13
2014年
通过化学诱变获得遗传稳定的水稻黄绿叶突变体ygl80。与野生型亲本10079相比,ygl80突变体在苗期和孕穗期叶片叶绿素分别下降76.64%和54.59%,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下降53.85%和41.18%,成熟期株高、每株有效穗数、每穗着粒数、穗长和千粒重分别减少14.8%、16.5%、21.3%、9.1%和7.4%。遗传分析表明,ygl80的突变性状由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利用(ygl80/浙辐802)F2作为定位群体,将突变基因定位在第5染色体长臂InDel标记C2和C3之间,遗传距离分别为0.24 cM和0.39 cM,两标记之间的物理距离约为90 kb,此区间内包含11个预测基因。基因组序列分析发现,ygl80突变体在编码叶绿素合酶的YGL1(LOC_Os05g28200)基因编码区第5027碱基处(位于第14外显子),碱基C突变为碱基T,使编码蛋白序列第348位的脯氨酸(Pro)突变成亮氨酸(Leu)。该基因是已报道的水稻ygl1黄绿叶突变基因的等位基因。ygl80突变体在整个生育期都表现为黄绿叶,而ygl1突变体在苗期叶片黄化,中期慢慢转绿,后期叶色以及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接近野生型,这可能是YGL1基因编码的叶绿素合酶蛋白的氨基酸不同突变位点造成的。
李燕群高家旭肖云华李秀兰蒲翔孙昌辉王平荣邓晓建
关键词:水稻
水稻显性早熟基因Ef-cd的基因效应分析及育种应用潜力的初步评价被引量:7
2007年
利用近等基因系,比较系统地分析了水稻Ef-cd基因的感光效应、早熟效应以及对其他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并对该基因的育种应用潜力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Ef-cd基因是一个非感光的显性早熟基因,它能使水稻提早抽穗13-21 d,并能显著降低水稻的株高,但对有效穗、穗长、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等主要农艺性状无显著影响。同时,该基因可使迟熟杂交稻的抽穗期提早13-17 d,并且通过导入该基因育成的早熟杂交稻新组合比同熟期对照显著增产,因而该基因在早熟杂交稻育种中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董春林孙业盈王平荣黄晓群邓晓建
关键词:水稻早熟性近等基因系基因效应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