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鸿燕

作品数:27 被引量:57H指数:5
供职机构:国土资源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地质矿产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篇天文地球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经济管理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矿业工程
  • 2篇建筑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4篇地质遗迹
  • 4篇煤矿区
  • 3篇地质
  • 3篇地质公园
  • 3篇遥感
  • 3篇煤矿
  • 2篇地质灾害
  • 2篇东乌旗
  • 2篇遥感监测
  • 2篇遥感监测研究
  • 2篇造山带
  • 2篇水汽
  • 2篇水汽通道
  • 2篇人工干预
  • 2篇污染
  • 2篇小秦岭
  • 2篇铝质
  • 2篇铝质A型花岗...
  • 2篇煤尘
  • 2篇花岗岩

机构

  • 25篇河南省国土资...
  • 4篇国土资源
  • 1篇华北水利水电...
  • 1篇河南省地质调...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天津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南...

作者

  • 27篇赵鸿燕
  • 15篇曹希强
  • 9篇张天义
  • 8篇魏也纳
  • 6篇张璋
  • 6篇戴立乾
  • 3篇邢永强
  • 3篇强武钢
  • 2篇王德有
  • 2篇吴梅
  • 2篇符光宏
  • 1篇饶欢
  • 1篇刘嘉麒
  • 1篇王亚琼
  • 1篇康鸳鸯
  • 1篇潘元庆
  • 1篇常秋玲
  • 1篇常秋玲
  • 1篇潘涛
  • 1篇贺传阅

传媒

  • 4篇河南科学
  • 3篇国土资源科技...
  • 2篇中国地质灾害...
  • 2篇地域研究与开...
  • 1篇地质学报
  • 1篇测绘通报
  • 1篇地质论评
  • 1篇矿业安全与环...
  • 1篇测绘工程
  • 1篇地质与资源
  • 1篇吉林地质
  • 1篇地质找矿论丛
  • 1篇矿山测量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 1篇测绘与空间地...
  • 1篇资源与产业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5
  • 2篇2013
  • 2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7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6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SPOT5影像在煤尘污染监测中应用被引量:2
2009年
对煤矿区SPOT5影像主要地物波谱特征、DN值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SW IR波段提取煤尘污染的技术方法,分析实例研究中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指出了煤尘污染研究重点与方向。
赵鸿燕魏也纳戴立乾
关键词:SPOT5煤矿区煤尘污染
小秦岭金矿区泥石流成因、危险性评价及其防治被引量:3
2008年
以小秦岭金矿区内泥石流灾害问题为研究对象划分评价单元、选取评价指标,选用灰色系统理论作为评价方法,对矿区内的主要泥石流沟进行了危险性评价,结果表明:大西峪、文峪西峪、枣香峪、大湖峪西峪、苍珠峪、杨砦峪属于泥石流高发区,小湖峪、白花峪、枪马峪、朱家峪属于泥石流中发区,剩余的其他泥石流沟均为泥石流低发区。针对泥石流危害现状提出了防治建议。
邢永强郑钊赵鸿燕曹希强张洪波
关键词:泥石流灰色系统小秦岭金矿区
河南省岩溶资源特征及开发利用
2007年
河南处于特殊的大地构造位置和地理位置,岩溶资源丰富并呈现区域性特征。在文中对全省岩溶资源的空间分布、地域特征、开发利用现状等进行总结,分析了全省岩溶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通过研究认为河南省的岩溶资源在科学研究和旅游业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
赵鸿燕邱庆伦曹希强
矿产资源规划遥感监测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从规划监测研究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矿产资源规划监测的技术流程,并对郑州市矿产资源规划监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法行之有效,具有推广价值。最后从多目标、多技术集成的角度对矿产资源规划全面监测进行展望。
赵鸿燕魏也纳戴立乾
关键词:矿产资源规划
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被引量:2
2015年
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于2006年被正式批准成为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成员,分别于2010年和2014年先后两次接受中期评估。主要阐述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近年来在地质遗迹保护、地质科普宣传等方面的主要进展,并结合目前地质公园建设现状分析影响其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诸如现有地质公园边界不是一个独立完整的封闭区域、地质公园建设发展不平衡、缺乏统一科学有效的地质公园规划,并建议进一步加强地质公园显示度建设、尽快调整地质公园边界和重新编制总体规划。
曹希强赵鸿燕张艺露
河南夏馆-高丘盆地夏馆组无脊椎动物化石的新发现及地层划分对比被引量:2
2013年
河南夏馆-高丘盆地出露一套富含恐龙蛋和恐龙骨骼化石的红色陆源碎屑岩系。20世纪70年代末,赵资奎(1979)将含蛋"红层"时代归为"白垩纪"。此后,该套"红层"曾称"高沟组"和"马家村组"、"桑坪组"、"夏馆组",但均没有测制正式地层剖面,无专门论文发表,原因是除恐龙(诸葛南阳龙)和恐龙蛋化石外,基本没有发现可资确定地层时代的无脊椎动物和植物化石。近年来,除新发现"河南宝天曼龙"外,2011年作者测制了系统剖面,并寻找到介形类、双壳类、腹足类、轮藻和植物大化石,有条件正式建立"夏馆组"组级地层单位并进行地层划分和对比。"夏馆组"的时代应为土伦(Turonian)中—晚期至坎潘(Campanian)中期。
王德有曹希强赵鸿燕曹美珍符光宏闫丰超强武钢王亚琼
关键词:白垩系地层划分对比
内蒙古东乌旗北部晚侏罗世A型花岗岩的厘定及其构造意义
2023年
内蒙古东乌旗北部地区分布有大量的晚侏罗世花岗岩,且有早中晚三次侵入。本文对东乌旗塔尔根敖包边防站一带的晚侏罗世三次花岗岩侵入岩体开展了岩石化学、微量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及岩体锆石SHRIMP U-Pb年龄测试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晚侏罗世三次花岗侵入岩岩石化学方面具有高硅、过铝、高钾钙碱性特点。岩体微量元素均明显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U、K和Ph,但Ba和Sr相对亏损;在高场强元素中,Nb、Ta、Ti亏损明显,Zr和Hf相对富集。岩体稀土元素含量均较高,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模式图曲线呈“海鸥”型,Eu负异常明显。花岗岩Na 2O-K 2O图解显示样品投影点均落入A型花岗岩区,且10000×Ga/A1值高,属于铝质A型花岗岩。花岗岩锆石SHRIMP U-Pb测年显示,第二次侵入花岗岩岩浆结晶年龄162.8 Ma±1.8 Ma,第三次侵入花岗岩岩浆结晶年龄159.4 Ma±2.1 Ma;综合分析认为,该区铝质A型花岗岩形成于侏罗纪晚期(早燕山晚期),三次侵入的花岗岩——粗中粒多斑状二长花岗岩、细中粒少斑状正长花岗岩、细中粒含斑状正长花岗岩,属于同一个岩浆演化旋回,应该为古太平洋板块向西北俯冲后伸展作用的产物。塔尔根敖包一带早燕山晚期铝质A型花岗岩是在东乌旗北部首次确定出的具有可靠年代学资料的燕山期A型花岗岩。
赵鸿燕赵鸿燕邱庆伦常秋玲吕际根常秋玲
关键词:铝质A型花岗岩晚侏罗世东乌旗
新构造运动与区域景观生态系统的相关性分析——河南伏牛山“喜马拉雅气象现象”渊源初探被引量:1
2008年
通过对昆仑—秦岭—大别山脉的构造演化、形成时代以及河道变迁的研究,揭示其对中国大陆南北气候区带、景观生态系统和人文地理的重大影响;通过对喜马拉雅气象现象的研究对比,探讨河南伏牛山区河流形成与演化轨迹.
张天义赵鸿燕曹希强张璋强武钢
关键词:河流袭夺
中国中央造山系秦岭造山带伏牛山构造花岗岩带的地质学与地貌学意义被引量:4
2007年
大陆地壳尤其是造山带的一个重要的标志性特征就是广泛分布有花岗岩类岩石,花岗岩又被称作为地球发展历史中地壳演化的标准建造。位于中国中央造山系秦岭造山带东段的河南伏牛山构造花岗岩带以构造岩浆组合为思路可分解为俯冲型、碰撞型、陆内型和A型;在时代上可厘定为吕梁、晋宁、加里东、燕山4期。从构造演化历史上可划分出前造山、主造山和后造山3个阶段。伏牛山花岗岩地貌景观表现出与造山运动的亲缘关系和构造发展阶段的专属性,显示出构造花岗岩带地貌景观的多样性特征。
张天义赵鸿燕曹希强张璋
关键词:秦岭造山带
小秦岭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观类型划分与成因分析及价值评价被引量:1
2013年
为给河南小秦岭国家地质公园的开发和建设探索一条切实可行的、可持续的发展之路,依据《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技术要求》中的地质遗迹类型划分方法并结合其他研究成果,归纳总结了公园的地质遗迹景观类型,共4大类、10类和12亚类,并对其中的典型地质遗迹景观在国际、国内大区域地质科学研究上的意义进行了对比分析,对其科学价值、审美价值、科普教育价值、旅游开发价值进行了评价。综合研究认为公园是一座以赋存典型构造形迹为特色,以古老变质岩地貌、花岗岩地貌为主体的集科学价值与美学价值于一体的综合性地质公园,具有开发成集地质研究、地质旅游、地学科普教育活动、休闲与度假为一体的理想场所。
吴梅刘嘉麒曹希强赵鸿燕符光宏王德有
关键词: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观价值小秦岭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