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天义

作品数:22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南省国土资源科学研究院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篇天文地球
  • 4篇经济管理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矿业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7篇地质
  • 5篇地质遗迹
  • 4篇造山带
  • 3篇地貌
  • 3篇地质学
  • 3篇地质遗迹保护
  • 3篇山带
  • 3篇山系
  • 3篇秦岭造山带
  • 3篇中央造山系
  • 2篇地貌学
  • 2篇预算项目
  • 2篇水汽
  • 2篇水汽通道
  • 2篇人工干预
  • 2篇价款
  • 1篇蛋化石
  • 1篇底砾岩
  • 1篇地壳
  • 1篇地壳运动

机构

  • 22篇河南省国土资...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河南省国土资...
  • 2篇长安大学
  • 2篇中国地质科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郑州大学
  • 1篇河南省气象科...

作者

  • 22篇张天义
  • 9篇赵鸿燕
  • 9篇张璋
  • 8篇曹希强
  • 5篇邢永强
  • 3篇魏也纳
  • 2篇许谱林
  • 2篇张献伟
  • 2篇吕古贤
  • 2篇王宗永
  • 2篇赵洪燕
  • 2篇强武钢
  • 1篇胡晓
  • 1篇赵红燕
  • 1篇饶欢
  • 1篇刘荣霞
  • 1篇杨振放
  • 1篇秦正
  • 1篇李金荣
  • 1篇郭新华

传媒

  • 4篇河南科学
  • 1篇中国地质灾害...
  • 1篇地质论评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 1篇矿物学报
  • 1篇地质与资源
  • 1篇国土资源情报
  • 1篇资源导刊
  • 1篇第16届全国...
  • 1篇第六届世界华...
  • 1篇第一届国际花...
  • 1篇第六届全国成...
  • 1篇淮河流域综合...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0
  • 2篇2009
  • 6篇2008
  • 4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试论河南省生态旅游建设的主题元素被引量:1
2009年
近年来随着人们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观念的转变,清心自然环境和丰富科学文化氛围的旅游产品逐渐成为旅客心理诉求,而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建设工程的启动,为传统旅游产业提升科学文化品位和硬件建设的升级换代,提供了平台.以河南省旅游资源研究为基础,提出河南生态旅游品牌的三大主题元素,即中原文化——黄河文明发祥地文化标志、中原地理——暖温带与北亚热带过渡区景观生态标志、中国中央山系——大陆造山带地质景观标志.
张天义邢永强张璋张献伟
关键词:生态旅游
地震预报方法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在简单分析地震活动基本规律的基础上,介绍了地震预报的多种常用方法:S波分裂、电磁波异常、次声波异常、地应力异常和地壳形变等,指出地震预报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涉及到多种学科,解决地震预报这个世界难题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邢永强李金荣张天义杨振放潘涛
关键词:地震地壳运动
试谈河南地矿行业现状与对策
2008年
河南省是经济处于高速增长阶段的内陆省份,矿产资源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基础支撑作用。然而,全省的矿产资源供需形势却十分严峻,主要表现在:
张天义赵红燕曹稀强张璋邢永强
关键词:地矿矿产资源内陆省份
豫西崤山地区伸展拆离构造特征研究
本文对崤山地区伸展拆离构造特征进行详细研究,介绍了下部拆离滑脱构造带特征、中部拆离滑脱带特征、上部拆离滑脱系构造特征,对进一步探究崤山金矿有所裨益。
许谱林吕古贤张天义王宗永杨人毅刘荣霞薛长军
关键词:金矿床成矿地质
文献传递
基于MODIS河南省地温异常遥感地质解译研究
区域地热资源评价与勘探技术多以传统的地质手段为主,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相对不足,特别是利用卫星热红外遥感探测地温异常区域及多种探测方法的综合应用更不多见。研究选取2005年1月、12月冬季夜间晴空时段的MODIS热红外遥...
张天义赵鸿燕曹希强王继华陈怀亮
关键词:遥感探测地温异常热红外遥感地热资源
文献传递
雅鲁藏布河谷水汽通道效应分析及开发设想
2009年
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的俯冲碰撞造就了横亘欧亚大陆南部边缘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造山带,喜马拉雅山脉的拔地而起成为印度洋暖湿气团北进青藏高原的屏障,加强了印度、孟加拉地区高强度的降水过程,导致经向河流的溯源和袭夺,并切穿喜马拉雅山主峰山脊逼近雅鲁藏布峡谷,举世瞩目的"大拐弯"就是布拉马普特拉河溯源、袭夺雅鲁藏布江所致。如今,这些经向河流峡谷成为暖湿气流北移的通道。经研究认为,应用地质规律进行人工干预,有利于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改善。
张天义邢永强张璋赵鸿燕曹希强
关键词:水汽通道人工干预
中国中央造山系秦岭造山带伏牛山构造花岗岩带的地质学与地貌意义
大陆地壳尤其是造山带的一个重要的标志性特征就是广泛分布有花岗岩类岩石,花岗岩又被称作为地球发展历史中地壳演化的标准建造。位于中国中央造山系秦岭造山带东段的河南伏牛山构造花岗岩带,以构造岩浆组合为思路可分解为,俯冲型、碰撞...
张天义李江风赵洪燕张璋
关键词:地质地貌秦岭造山带
文献传递
淮北平原旱涝灾害地质背景及防治对策
下垫面的形成是各种地质营力长期作用的结果,因此,地质作用对旱涝灾害的发生发展有着重大影响。本文试图通过对淮北平原(河南境内)的研究,分析了旱涝灾害与地质背景的关系,指出地质构造及其活动、外力地质作用、人类工程活动、地层岩...
张天义郭新华
关键词:淮北平原旱涝灾害地质背景
大型高清科普宣传电视纪录片《厚土中原》
张天义丁颖安秦正张献伟张璋胡晓段嵘峰
《厚土中原》系列,以河南所面临“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社会矛盾多发和区域竞争加剧”严峻挑战为锲入点,以中原文化的历史纵深、现代视角,把握新型城镇化带动三化协调发展方向和富民强省中心任务,解读河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河南省矿产...
关键词:
关键词:科普宣传经济区发展土地资源开发利用
新构造运动与区域景观生态系统的相关性分析——河南伏牛山“喜马拉雅气象现象”渊源初探被引量:1
2008年
通过对昆仑—秦岭—大别山脉的构造演化、形成时代以及河道变迁的研究,揭示其对中国大陆南北气候区带、景观生态系统和人文地理的重大影响;通过对喜马拉雅气象现象的研究对比,探讨河南伏牛山区河流形成与演化轨迹.
张天义赵鸿燕曹希强张璋强武钢
关键词:河流袭夺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