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燊

作品数:28 被引量:151H指数:7
供职机构:福建省立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心肺复苏
  • 11篇心肺
  • 11篇骤停
  • 9篇心脏
  • 8篇心搏
  • 8篇心搏骤停
  • 5篇细胞
  • 5篇线粒体
  • 4篇凋亡
  • 4篇心脏骤
  • 4篇心脏骤停
  • 4篇细胞凋亡
  • 3篇心肺复苏指南
  • 3篇心功能
  • 3篇血管
  • 3篇亚低温
  • 3篇缺氧
  • 3篇复苏后
  • 3篇干预作用
  • 2篇心肺复苏后

机构

  • 16篇福建省立医院
  • 10篇福建医科大学
  • 6篇中山大学孙逸...
  • 5篇中山大学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南加州大学
  • 2篇福建省急救中...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东莞市太平人...

作者

  • 28篇赵燊
  • 10篇王晓萍
  • 10篇林庆明
  • 10篇陈锋
  • 7篇黄子通
  • 4篇唐子人
  • 3篇李恒
  • 3篇廖星
  • 3篇林才经
  • 3篇许冰
  • 3篇陈敏
  • 2篇柯俊
  • 2篇方向韶
  • 2篇杨正飞
  • 2篇邵菲
  • 1篇周莉莉
  • 1篇林子靖
  • 1篇郑天勇
  • 1篇陈昌卫
  • 1篇李志家

传媒

  • 15篇中华急诊医学...
  • 3篇海峡药学
  • 1篇岭南急诊医学...
  • 1篇中国医药
  • 1篇北方药学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创伤与急诊电...
  • 1篇中华医学会急...
  • 1篇中华医学会急...

年份

  • 3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07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鼠心搏骤停与复苏诱导线粒体途径细胞凋亡及C0干预作用
黄子通赵燊
丁苯酞注射液对猪心肺复苏后脑神经元线粒体功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通过猪心搏骤停(cardiac arrest, CA)模型观察丁苯酞对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后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对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体质量(30±2)kg健康五指山小型猪30只,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3组:假手术组(n=6),对照组(n=12)和丁苯酞组(n=12)。假手术组仅行置管手术,对照组与丁苯酞组通过程控电刺激建立室颤型CA模型。CPR后以150 J非同步直流双向电除颤恢复自主循环。丁苯酞组动物复苏成功后给予丁苯酞注射液2.5 mg/kg静脉推注。监测基础状态和CPR后1, 2, 3, 4 h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分别于光镜下及电镜下检测受损神经元数、凋亡指数和线粒体超微结构受损评分。差速离心法提取脑线粒体,检测线粒体3态(R3)和4态(R4)呼吸耗氧量、呼吸控制率(respiratory control rate, RCR)、磷/氧比(ADP/O);比色法检测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pore, MPTP)开放。结果经历CA的两组动物复苏后平均动脉压、冠脉灌注压和心输出量显著下降。对照组与丁苯酞组之间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检测显示CPR后脑损伤明显。丁苯酞组较对照组受损神经元数、凋亡指数和线粒体超微结构受损评分明显改善(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对照组猪大脑额叶皮质神经元线粒体R3和R4耗氧量、R3/R4和ADP/O均显著降低(P<0.01)。经过丁苯酞治疗后,R3耗氧量、R3/R4和ADP/O均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对照组MPTP开放明显增加,丁苯酞可以降低MPTP开放。结论丁苯酞通过改善CPR后受损的大脑皮质神经元线粒体呼吸功能、抑制MPTP的开放保护脑组织,最终抑制了神经元凋亡,改善神经系统预后。
范希超唐子人肖鹏王晓萍林才经赵燊
关键词:心搏骤停
心肺复苏反馈装置对复苏按压质量考核的影响被引量:30
2018年
目的研究实时反馈装置对非医务人员实施心肺复苏按压质量考核的影响。方法纳入志愿者120人,按照《2015年AHA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培训,以模拟人为对象,进行单人连续按压6min考核。操作者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3组,每组40人,其中A组无反馈,B组按压过程根据实时反馈装置(LinkCPR)对按压质量(包括按压深度、频率、回弹)进行修正,C组应用节拍器指导按压,均通过无线网络信号传输并收集按压数据。结果三组学员在按压深度方面,B组优于A、C组,按压深度分别为(5.38±0.483)cm坩.(4.42±0.572)cm,(4.25±0.843)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压频率方面,B、C组优于A组,按压频率分别为(113.4±5.9)次/min,(109.0±6.8)次/min vs.(129.6±8.3)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弹方面,B、C组优于A组,表现为滞留次数的减少,分别为(56.10±32.3vs,(68.30±28.8)次w,(174.30±38.8)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按压频率和滞留次数呈正相关(r=0.776,P〈O.01);各组问正确率比较,(9.8%vs.72.9%Ⅷ.5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时反馈装置在心肺复苏考核过程中,通过修正操作者按压深度及频率,并减少按压过程中滞留情况的发生,有助于提高考核者按压质量水平。
龚峥赵燊李燕春官志明范建明邱长胜王晓萍陈锋林才经
关键词:院外心脏骤停心肺复苏
2015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指南更新的解读被引量:30
2016年
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在2015年10月中旬公布了《2015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更新》(以下简称《指南更新》)。与2010年指南不同,新版指南主要针对具备充分科学研究和富有争议的主题进行评估审核。
唐子人赵燊寇页春
关键词:心肺复苏心血管急救
心肺复苏干细胞移植后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6的表达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 探讨骨髓间充质于细胞(MSCs)移植对心肺复苏(CPR)大鼠脑肿瘤坏死因子×诱导蛋白6 (TSG-6)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磷酸盐缓冲液注射组(PBS对照组)和MSCs移植组.通过窒息法诱导大鼠心搏骤停后进行CPR,复苏后2h,PBS对照组和MSCs移植组分别静脉注射PBS与MSCs.CPR后1d、3d和7d,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S-100B,免疫荧光检测MSCs在脑内分布和TSG-6的表达,实时RT-PCR检测脑组织TSG-6和促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脑组织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表达水平.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结果 CPR后3d和7d,MSCs移植组NDS均高于PBS对照组(P<0.01),血清S-100B均低于PBS对照组(P<0.01).DAPI标记的MSCs迁移到损伤脑组织,一些DAPI阳性细胞表达TSG-6.CPR后3d和7d,MSCs移植组脑组织TSG-6表达均高于PBS对照组(P<0.01),而NE和促炎症因子的表达均低于PBS对照组(P<0.05).结论 静脉MSCs移植可能通过TSG-6抑制CPR后大鼠脑组织炎症反应并改善神经功能.
林庆明赵燊周莉莉方向韶符岳黄子通
关键词:心搏骤停心肺复苏炎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S-100B促炎症因子
氧糖剥夺-氧糖恢复诱导乳鼠心肌细胞凋亡模型的建立
2016年
目的通过乳鼠心肌细胞原代培养进行氧糖剥夺.氧糖恢复,诱导心肌细胞凋亡。方法取1~3天的新生SD乳鼠心室肌培养,采用氧糖剥夺2小时模拟缺血,氧糖恢复模拟再灌注,根据氧糖恢复时间,随机分为OGR2小时组、OGR4小时组、OGR6小时组,正常培养为sham组。用Annexin V-FITC/PI双染色及JC-1染色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细胞凋亡和膜电位,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等。结果OGR4小时组、OGR6小时组与sham组相比,Annexin V-FITC/P1双染色示细胞早期凋亡率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OGR6小时组细胞坏死率高于OGR4小时组(P〈0.05);与sham组比,OGR2小时组、OGR4小时组、OGR6小时组绿色荧光比例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GR4小时组、OGR6小时组与sham组比较,胞浆/线粒体cytc比例增高,细胞裂解液caspase.3增高;OGR6小时组与OGR4小时组相比,胞浆/线粒体cyt c比例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鼠心肌细胞氧糖剥夺2小时.氧糖恢复4小时可诱导线粒体途径细胞凋亡。
赵燊何宇敏林庆明林庆明许冰李恒
关键词:肌细胞细胞凋亡原代培养氧糖剥夺
舒芬太尼镇痛治疗对膈肌运动功能的影响
2020年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镇痛治疗对膈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骨科多发伤手术术后严重疼痛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右美托咪定200μg+吗啡10mg,观察组使用舒芬太尼50μg,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48h后膈肌活动度,并统计干预前后膈肌活动度差。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膈肌活动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后膈肌活动度差比较,观察组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重症监护室使用舒芬太尼镇痛治疗,其对膈肌运动影响小。
廖星赵燊龚峥黄龙
关键词:舒芬太尼镇痛治疗膈肌运动
百草枯中毒大鼠肺组织ACE/ACE2表达变化及贝那普利的干预作用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对百草枯(PQ)中毒大鼠肺组织病理改变、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及其同源物ACE2表达的影响。方法一次性PQ 60mg.kg-1灌胃建立大鼠百草枯中毒肺纤维化模型,干预组染毒后加予贝那普利10mg/(kg.d)灌胃。于染毒后第三、七、二十一天取肺组织行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大鼠肺泡炎、肺纤维化程度;免疫组化测Ⅰ、Ⅲ型胶原;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检测ACE、ACE2 mRNA表达;ELISA检测肺组织AngⅡ蛋白表达。结果干预组在染毒后3d、7d肺泡炎症减轻;染毒7d后,纤维化程度积分、胶原Ⅰ、胶原Ⅲ含量低于模型组。模型组染毒后各时间点大鼠肺组织ACE mRNA及AngⅡ蛋白表达逐步上调,持续至21d;第七天后ACE2 mRNA的表达降低。干预组各时间点ACE mRNA及AngⅡ蛋白低于模型组,第七天后ACE2 mRNA表达上调。结论贝那普利可能通过降低局部ACE表达或促进ACE2合成,抑制AngⅡ生成,从而减轻百草枯中毒所致肺纤维化形成。
王晓萍赵燊陈敏林庆明
关键词:百草枯中毒贝那普利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亚低温对大鼠脑出血后脑水肿及缺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观察不同时程治疗性亚低温对大鼠脑出血(ICH)后脑水肿及对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亚低温减轻ICH后脑水肿的可能的机制及方法。方法采用自体股动脉血注入右侧基底节区制作ICH模型,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5组(各8只):假手术组(sham)、常温出血组(NT)、亚低温1h组(MH1)、亚低温2h组(MH2)、亚低温4h组(MH3)。NT组、Sham组体温控制(37.0±0.2)℃;亚低温组ICH后即刻快速降至(33.0±0.5)℃并分别持续1、2、4h。在脑出血后48h,各组分别进行脑含水量、血脑屏障通透性检测,应用Real-timePCR及Westernblot检测HIF-1α、VEGFmRNA及蛋白。结果NT组脑含水量、伊文氏蓝含量、HIF-1α、VEGF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高于sham组(P〈0.01);MH。组与NT组比,HIF-1α mRNA及蛋白表达减少(P〈0.05);MH2组、MH3组与NT组比,上述指标均下调;MH2组与MH3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ICH后早期快速的治疗性亚低温可能在转录水平下调HIF-1α mRNA及蛋白表达,进而抑制VEGFmRNA及蛋白,减轻ICH后脑水肿。低温2h与4h对脑水肿的改善相同。
王晓萍赵燊林庆明陈敏陈锋
关键词:脑出血脑水肿缺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院内心脏性猝死的复苏结果及预后分析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统计院内心脏性猝死(SCD)的发生率及复苏结果,分析院内SCD的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相关的指标。方法回顾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福建省立医院69例SCD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性别、年龄及心律失常的类型等对SCD发生及复苏结果影响。结果院内SCD年发生率47.3/100000,出院率17.4%。男性比例高于女性(66.7%vs33.3%,P〈0.01),生存出院者较死亡者年轻[男性:(62.57±12.83)岁vs.(75.56±10.55)岁;女性:(60.36±13.24)岁vs.(69.53±11.72)岁,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性别对出院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2例SCD心电记录不可除颤心律失常多于可除颤心律失常,后者自主循环恢复发生率高(24.5%vs.54.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两者出院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2%VS.18.4%,P〉0.05)。结论院内SCD以不可除颤心律失常多见,除颤对发生室颤或室速者的ROSC有改善,但高质量CPR及心搏骤停后综合治疗可能对远期生存更为关键。
赵燊陈锋王晓萍林庆明柯俊
关键词:院内心脏性猝死发生率心律失常心肺复苏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