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谭成玉

作品数:106 被引量:389H指数:12
供职机构:大连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大连市科学技术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6篇期刊文章
  • 43篇专利
  • 4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2篇医药卫生
  • 10篇生物学
  • 9篇理学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5篇农业科学
  • 4篇化学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3篇活性
  • 15篇学成
  • 15篇血管
  • 15篇化学成分
  • 11篇转换酶
  • 11篇细胞
  • 10篇植物
  • 8篇紧张素
  • 7篇血管紧张
  • 7篇血管紧张素
  • 7篇生物活性
  • 7篇糖苷
  • 7篇糖苷酶
  • 7篇葡萄糖
  • 7篇葡萄糖苷
  • 7篇葡萄糖苷酶
  • 7篇寡糖
  • 7篇Α-葡萄糖苷...
  • 6篇壳寡糖
  • 6篇化学成分研究

机构

  • 57篇大连海洋大学
  • 37篇中国科学院
  • 9篇沈阳药科大学
  • 4篇大连水产学院
  • 3篇东北林业大学
  • 3篇东北师范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辽宁师范大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新疆天山莲药...
  • 2篇张家界(中国...
  • 1篇大连大学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天津师范大学
  • 1篇辽宁省大连海...

作者

  • 105篇谭成玉
  • 37篇杜昱光
  • 32篇白雪芳
  • 32篇李伟
  • 21篇胡建恩
  • 20篇孔亮
  • 13篇佟长青
  • 12篇曲敏
  • 12篇王焕弟
  • 11篇金桥
  • 10篇李敏晶
  • 10篇李倩
  • 10篇赵莹
  • 8篇刘远
  • 8篇吴迪
  • 7篇赵小霞
  • 7篇李铣
  • 6篇李曙光
  • 5篇刘宇
  • 5篇赵静玫

传媒

  • 8篇精细与专用化...
  • 6篇中国药学杂志
  • 4篇中国海洋药物
  • 4篇安徽农业科学
  • 4篇天然产物研究...
  • 4篇大连海洋大学...
  • 3篇西北药学杂志
  • 2篇中国生化药物...
  • 2篇色谱
  • 2篇广东化工
  • 2篇沈阳药科大学...
  • 2篇农产品加工
  • 1篇中药研究与信...
  • 1篇药学学报
  • 1篇药物分析杂志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医药导报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贵州农业科学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8
  • 2篇2017
  • 6篇2016
  • 4篇2015
  • 10篇2014
  • 9篇2013
  • 11篇2012
  • 6篇2011
  • 10篇2010
  • 6篇2009
  • 7篇2008
  • 10篇2007
  • 3篇2006
  • 8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10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型号大孔吸附树脂对天山雪莲多糖及总黄酮吸附纯化的研究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研究富集纯化天山雪莲多糖及总黄酮的最适宜大孔吸附树脂,确定分离纯化条件,提高浸膏粉产品质量。方法分别以多糖和黄酮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动态吸附-解吸实验筛选最适宜树脂型号,评价分离纯化工艺。结果 AB-8型和XDA-5型大孔吸附树脂为纯化多糖和总黄酮的适宜树脂,纯化总黄酮解吸阶段的适用乙醇体积分数分别为30%和70%。结论 AB-8型和XDA-5型大孔吸附树脂可用于天山雪莲多糖及总黄酮的分离纯化。
王新宇乌纳尔别克.什尔普波拉提.马卡比力谭成玉李倩赵小霞孟繁桐
关键词:天山雪莲多糖总黄酮大孔吸附树脂
藏药湿生扁蕾的化学成分研究Ⅰ被引量:30
2004年
目的 :对湿生扁蕾全草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 :用常压硅胶柱和薄层色谱法分离 ,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了 6个化合物 ,鉴定为 1,7 二羟基 3,8 二甲氧基酮 (Ⅰ ) ,1 羟基 3,7,8 三甲氧基酮 (Ⅱ ) ,1,8 二羟基 3,7 二甲氧基酮 (Ⅲ ) ,1 羟基 3,7 二甲氧基酮 (Ⅳ ) ,β 谷甾醇 (Ⅴ ) ,胡萝卜苷(Ⅵ )。结论 :化合物Ⅲ~Ⅵ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王焕弟谭成玉杜昱光白雪芳陆海峰
关键词:藏药湿生扁蕾化学成分中药
多棘海盘车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被引量:1
2014年
采用硅胶柱色谱、薄层制备色谱、凝胶柱色谱等手段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光谱数据分析和文献对照等方法,对多棘海盘车Asterias amurensis Lutken未被发现的化学成分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多棘海盘车中分离得到4种化合物,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Phalluside 1(化合物1);N-(胆甾-5-烯-3β-烃基)-3β-醋酸酯-5-乙基-17β-咪唑羧酰胺(化合物2);胆甾-5,20(22)-二烯-3β-醇(化合物3);(2S)-1-O-7溴烷醇甘油(化合物4)。研究表明,化合物1、2、3、4为首次从海盘车属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
田丽冉侯秀秀佟长青谭成玉李伟
关键词:多棘海盘车化学成分分离纯化
有机化学平台课程的构建与思考
2015年
通过合理把握有机化学课程知识体系和教学层次,将知识体系模块化,内容层次多元化,同时把课程设计与各个专业培养目标有机融合,建设有机化学平台课程并进一步完善评价制度,从而实现平台课程服务人才培养的目标。
李敏晶张敏谭成玉顾冬雨刘远
关键词:有机化学平台课程课程建设
海燕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研究海洋生物海燕(Asterina pectinifera)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大孔树脂柱色谱、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制备薄层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手段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波谱分析和文献对照的方法对所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海燕体内分离并鉴定了9个化合物,分别为:3-十八烷氧基-1,2-丙二醇[3-(octadecyloxy)-1,2-propanediol,1]、正二十碳酸(arachidic acid,2)、胆甾-7-烯-3β-醇(cholesta-7-ene-3β-ol,3)、尿嘧啶(uracil,4)、5α-胆甾烷-3β,4β,6α,7α,8,15β,16β,26-八醇(5α-cholestane-3β,4β,6α,7α,8,15β,16β,26-octol,5)、5α-胆甾烷-3β,6α,8,15α,24-五醇(5α-cholestane-3β,6α,8,15β,24-pentaol,6)、色氨酸(tryptophan,7)、3,4-二羟基苯甲酸(3,4-dihydroxybenzoic acid,8)、pectinioside B([(5α,20R,22R,23S,24S)-22,23-epoxy-3β,6α,20-trihydroxyergost-(9)11-ene 6-O-{β-D-galactopyranosyl-(1→4)-[β-D-quinov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yl-(1→4)-[β-D-quinovopyranosyl-(1→2)]-β-D-xylopyranosyl-(1→3)-β-D-quinovopyranoside}-3-O-sodium sulfate],9)。结论化合物2、8为首次从海燕中分离得到,化合物9为首次从中国海域的海星纲中分离得到。首次采用二维核磁技术确定化合物9的结构,并首次对其1H-NMR数据及二维谱数据进行归属。
裴青秦海宏王惠国牟红梅谭成玉冯宝民
关键词:海燕海星化学成分
从大叶补血草中提取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剂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以大叶补血草全草为原料,产品无毒副作用、安全性高、成本廉价、可产业化生产的从大叶补血草中提取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剂的方法,是取大叶补血草全草,剪碎研磨后放入提取器中,加入体积与大叶补血草全草质量比为8~3...
谭成玉胡建恩赵莹刘宇张瑞瑾李伟
新疆盐生植物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对10种新疆盐生植物提取物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进行初步研究。在10种盐生植物的70%乙醇提取物中,大叶补血草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较高,IC50值为1.77mg/mL;水提取物中,琵琶柴、多枝柽柳、花花柴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较高,IC50值分别为2.53、1.21、1.52mg/mL。本文选取的10种新疆盐生植物中部分植物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
刘宇谭成玉赵莹吴迪马驰宇胡建恩孔亮刘远李伟
关键词:盐生植物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降血糖作用
N-酰基神经鞘胺醇类化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抑制血管紧张素I转换酶活性的N-酰基神经鞘胺醇类化合物,制备方法依次按如下步骤:取粉碎的多枝柽柳,采用体积分数为50~100%的乙醇或甲醇浸泡后加热回流提取,每次提取时间2~3h,提取次数2~3次,合并提...
谭成玉孔亮李伟李倩孟繁桐
文献传递
硫酸化多糖的制备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2
2006年
综述了近几年硫酸化多糖的制备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情况。重点介绍了氯磺酸-吡啶法和氯磺酸-甲酰胺法制备硫酸化多糖的情况。硫酸化多糖的生物活性包括抗凝血、抗病毒、降血糖、抗肿瘤和防止肾功能衰竭。
栗衍华谭成玉王秀武白雪芳杜昱光
露水草中的植物甾醇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研究植物露水草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多种柱色谱进行分离提纯,通过理化常数和光谱数据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得到2个植物甾醇类化合物;分别为5α-胆甾-7-烯-3β,22ξ-二醇(Ⅰ),5α-胆甾-7-烯-22ξ-醇-3-棕榈酸酯(Ⅱ)。结论化合物Ⅰ为一新天然产物,Ⅱ为一新化合物。
谭成玉李铣刘宇肖皖李宁李伟
关键词:露水草植物甾醇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