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元宝

作品数:18 被引量:59H指数:4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1篇用药
  • 9篇静脉用
  • 9篇静脉用药
  • 9篇静脉用药调配
  • 9篇静脉用药调配...
  • 3篇药物
  • 3篇菌药
  • 3篇抗菌
  • 3篇抗菌药
  • 3篇抗菌药物
  • 2篇药师
  • 2篇品管圈
  • 2篇合理用药
  • 1篇断面
  • 1篇对乙酰氨基酚
  • 1篇多糖
  • 1篇悬浮微粒
  • 1篇血药
  • 1篇血药浓度
  • 1篇血药浓度监测

机构

  • 18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中国科技大学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作者

  • 18篇许元宝
  • 8篇夏泉
  • 7篇方会慧
  • 5篇杨培培
  • 4篇许杜娟
  • 3篇程钢
  • 3篇冯丽娟
  • 3篇朱猛
  • 2篇张程
  • 2篇钱磊
  • 2篇汪燕燕
  • 2篇蔡琳
  • 2篇余维
  • 2篇孙旭群
  • 2篇李言
  • 1篇葛朝亮
  • 1篇康军仁
  • 1篇夏瑞祥
  • 1篇王伟
  • 1篇徐德祥

传媒

  • 3篇第十三届全国...
  • 2篇中国药房
  • 1篇安徽医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中国新药杂志
  • 1篇包头医学院学...
  • 1篇中国药业
  • 1篇安徽医药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国感染控制...
  • 1篇中国药物应用...
  • 1篇中国感染与化...
  • 1篇中华临床营养...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19
  • 4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09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抗菌药物联合用药体外研究方法的现状及进展被引量:1
2023年
多重耐药、广泛耐药细菌的出现和迅速传播已成为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临床可用的抗菌药物有限。为有效控制多重耐药、广泛耐药菌所致严重感染,防止耐药性的进一步产生,抗菌药物联合用药成为一个重要的治疗手段。抗菌药物联合用药对多重耐药菌的抗菌活性及协同作用可通过E试验,棋盘法、时间杀菌曲线等体外研究方法评估[1],荟萃分析显示以体外协同作用为导向的抗菌药物联合治疗与生存率显著相关[2],体外研究发现具有协同作用的联合用药可进一步用于临床研究。因此,本文对抗菌药物联合用药体外研究方法的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多重耐药、广泛耐药菌感染的联合治疗体外研究提供参考。
方会慧许元宝许元宝刘笑芬
关键词:多重耐药菌联合用药体外研究
脂多糖预处理减轻对乙酰氨基酚所致急性肝损伤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建立对乙酰氨基酚(APAP)引起小鼠急性肝损伤动物模型,探讨低剂量脂多糖(LPS)预处理对APAP引起急性肝损伤的作用。方法 1选取ICR雄性小鼠20只,随机分成APAP组和LPS+APAP组。禁食后,APAP组经腹腔注射APAP(300 mg/kg);LPS+APAP组经腹腔注射先给予LPS(50μg/kg),3 h后再给予APAP(300 mg/kg),密切观察小鼠存活状况,72 h后取材,测生化指标,行肝组织HE染色。2ICR雄性小鼠随机分成APAP 0、0.5、6、12、24、72 h组和LPS+APAP 0、0.5、6、12、24、72 h组。禁食后,APAP组腹腔注射APAP(300 mg/kg);LPS+APAP组腹腔注射LPS(50μg/kg),3 h后再经腹腔注射APAP(300 mg/kg),分别在每组对应时点取材。分离血清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用Beutler改良法测肝脏谷胱甘肽(GSH)含量。结果1APAP组给药4 h左右小鼠开始出现死亡情况,72 h存活率为50%;LPS+APAP组72 h内无死亡。2低剂量LPS预处理能降低血清ALT(P<0.05),减少小鼠肝脏坏死情况(P<0.01)。3 APAP组与LPS+APAP组肝脏GSH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低剂量LPS预处理能显著减轻APAP引起的急性肝损伤,这种作用不是通过减弱N-乙酰苯醌亚胺(NAPQI)耗竭GSH而产生的,可能与其激活了机体的免疫应答,抑制了GSH耗竭的下游机制有关。
许元宝徐德祥张程王华
关键词:脂多糖对乙酰氨基酚急性肝损伤谷胱甘肽
64例伏立康唑不良反应的回顾性分析被引量:13
2019年
目的:了解伏立康唑不良反应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某三甲医院2015年10月1日-2017年1月31日应用伏立康唑发生不良反应的64例住院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统计患者性别、年龄、过敏史、基础肝功能、用药情况、治疗药物监测情况、不良反应的发生时间、累及系统、临床表现及转归情况等。结果:64例发生伏立康唑相关不良反应的患者中,男性比例高于女性,80岁以上老年患者比例最高。不良反应主要累及神经系统(46例次,占51. 7%),临床表现以精神亢奋和幻觉最为常见;不良反应发生的中位时间为1. 5~8 d;有13例进行伏立康唑治疗药物监测,浓度范围为1. 83~24. 63 mg·L^-1;对伏立康唑血药浓度可能有影响的药物有质子泵抑制剂、氟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大多数不良反应/事件均好转/痊愈。结论:应加强对伏立康唑不良反应的监测,尤其是联用与伏立康唑有相互作用的药物时,必要时行治疗药物监测。
许元宝方会慧夏泉葛朝亮
关键词:伏立康唑血药浓度监测
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药品消毒方法改进
2021年
目的改进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药品消毒方法。方法将240支玻璃安瓿装灭菌注射用水随机分为C_(1)组、C_(2)组、C_(3)组、P_(1)组、P_(2)组、P_(3)组,各40支。C_(1)组、C_(2)组、C_(3)组采用传统消毒法,P_(1)组、P_(2)组、P_(3)组采用喷雾式消毒法。C_(1)组、P_(1)组加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C_(2)组、P_(2)组加改良马丁培养基均作为阴性对照,C_(3)组、P_(3)组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为阳性对照。按无菌操作法操作,记录耗时及成本,并分别采用不溶性微粒检测法和无菌检测法(薄膜过滤法)考察不溶性微粒及微生物的杀灭情况。结果与C_(1)组、C_(2)组、C_(3)组比较,P_(1)组、P_(2)组、P_(3)组耗时明显更短经济成本明显更低(P<(0.01));C组和P组微粒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C_(3)组第2天、P_(3)组第3天有菌生长。结论传统消毒法与喷雾式消毒法在输液微粒控制、微生物杀灭方面效果相当,后者用时更短,经济成本更低。
许元宝程钢杨培培冯丽娟张叶子方会慧
关键词:玻璃安瓿
临床药师以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为平台开展营养支持工作的实践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以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为平台开展全面、全程参与营养支持的工作模式。方法:PIVAS的临床营养药师除服务所在病区,为专科提供临床药学服务外,还依托PIVAS,对全院肠外营养液(TPN)医嘱进行审核、把关,如发现不合理医嘱,主动跟临床医师联系,开展用药指导、院内会诊,规范全院营养支持工作;此外,在PIVAS的工作中,临床营养药师充分参与TPN配置质量的管理,使药学监护在患者用药前、用药中、用药后全程覆盖,有效保证了患者的安全合理用药。结果与结论:临床营养药师能够从临床给药方案制订、医嘱审核、肠外营养液规范化配置、用药监护、药学咨询等各方面开展临床营养工作,丰富并拓宽了临床药师发挥专业性作用的舞台,有力提高了医院合理用药的水平,推动了临床营养的蓬勃发展。
许元宝许杜娟刘红
关键词:临床药师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营养支持
系统化培训方法在药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系统化培训方法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药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方法收集学员培训各阶段的考核成绩及对培训方法的满意度,对比系统化培训方法实施前(对照组)、后(实验组)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对照组学员的总成绩分别为(87.98±7.02)分、(81.92±8.76)分,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672,P=0.000),并且实验组学员对培训理论内容、技能培训、讲师讲授水平、培训组织方面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系统化培训方法构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药师标准化培训体系,能够有效提高培训质量,同时可为医院药师的规范化培训提供可供参考的模式。
许元宝杨培培方会慧许杜娟夏泉
关键词: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实践操作技能满意度
替加环素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并发感染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替加环素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并发感染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并发感染且应用替加环素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替加环素治疗的临床疗效,利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疗效的因素。结果共纳入182例患者,85例(46.7%)患者原发疾病为急性髓系白血病,粒细胞缺乏者116例(63.7%),感染部位主要为肺部(72.0%)。分离病原菌62株,其中8株为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113例(62.1%)患者使用高剂量替加环素,疗程为(11.6±6.5)d,临床总有效率为55.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社区获得性肺炎、粒细胞缺乏时间>14 d和替加环素疗程<7 d是治疗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治疗效果与患者性别、年龄、原发疾病、替加环素剂量、联合用药及感染病原菌无关。结论替加环素对血液恶性肿瘤并发感染患者有较好的疗效,但社区获得性肺炎、粒细胞缺乏时间>14 d和替加环素疗程<7 d会明显影响其疗效。
方会慧许元宝孙旭群汪燕燕方先骏夏瑞祥夏泉
关键词:替加环素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疗效影响因素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及合理性评价的断面-时点调查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了解我院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并进行合理性评价,为提升我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水平提供参考。方法:以5月16日为横断面调查时间点,统计分析2018–2021年当天所有使用碳青霉烯类药物的患者情况、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病原菌等,对用药合理性进行评价,并比较加强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前后的变化。结果:共纳入60例患者,患者年龄1 d~87岁,主要分布在外科(28.3%)和重症监护病房(20.0%),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多为经验性治疗,疗程以4~7 d最为多见。17例患者检出病原菌20株,主要为鲍曼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管理后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处方合理率明显高于管理前(62.2%vs 35.5%,P=0.039)。不合理用药最常见的原因是无适应证和未进行会诊,管理后无适应证的病例较管理前明显减少(17.2%vs 41.9%,P=0.037),会诊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7.6%vs 38.7%,P=0.361)。结论:我院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应用仍存在不合理现象,但管理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方会慧许元宝孙旭群汪燕燕
关键词: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管理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差错风险量化分析及风险防范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 总结分析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发生的差错,探讨风险防范措施,以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方法 基于“瑞士奶酪模型”对2019—2020年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各工作环节出现的差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提出相应防范改进措施。统计配置总袋数、差错袋数、差错频次、风险因素频次、差错总发生率、漏洞差错占比、漏洞系数、风险防范提升率等风险指标结果,比较改进前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差错发生情况。结果 改进后(2020年1—12月)的差错总发生率、漏洞差错占比分别为0.12‰、16.30%,低于改进前(2019年1—12月)的0.16‰、3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42、10.021,P=0.018、0.002)。改进后,漏洞系数由0.46降至0.19,风险防范提升率为58.70%。结论 运用“瑞士奶酪模型”定义差错频次、漏洞差错占比、漏洞系数、风险防范提升率等风险量化指标,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发生的差错及差错传导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分析,制订并实施针对性改进措施,可以有效提升风险防范能力,减少差错发生,切实保障患者安全合理用药。
许元宝方会慧杨培培张程夏泉
关键词: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高龄重症急性胆囊炎术后综合营养治疗一例
2009年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83岁.无明显诱因突发腹痛1 d,伴烦躁、发热,恶心、呕吐,触诊腹部肌紧张,压痛、反跳痛明显,考虑急性腹膜炎可能,于2009年3月6日急诊入院.
许元宝王秀荣陈伟康军仁
关键词:肠外营养鼻胃肠管肠内营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