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勇志 作品数:29 被引量:216 H指数:9 供职机构: 广安市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同期和分期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双侧膝骨关节炎的比较 被引量:18 2017年 目的探讨和比较同期全膝关节置换术和分期全膝关节置换术分别治疗双侧膝骨关节炎的安全性、经济性和成效性。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5年5月于我院接受双侧膝关节初次置换手术的108例双侧膝骨关节炎病人,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分为两组:同期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病人46例(同期组),分期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病人62例(分期组)。收集反应两组病人安全性、经济性和成效性的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同期组病人和分期组病人在术后病死率、二次手术率、术后30 d再次入院率、并发症发生率等显性安全风险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同期组病人术后血红蛋白含量、白蛋白水平、总住院时间均低于分期组,而出血量、引流量、术后输血量等指标高于分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同期组病人的平均住院费用(不含假体费用)低于分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期组和分期组在术后3个月、1年的膝关节功能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膝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评分、膝关节活动度、屈曲挛缩度、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初次行双侧全膝关节置换的膝骨关节炎病人,在严格的围手术期管理和谨慎评估下,同期双侧置换与分期置换在手术的安全性和成效性上并无显著性差异,但在经济性上前者显著优于后者。 蒲川成 冉学军 覃勇志 余江关键词:骨关节炎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转子间不稳定骨折 目的 探讨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的适应症、优越性和注意事项.方法 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我们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103例(全髋48例、半髋55例)高龄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 冉学军 覃勇志 蒲川成 周勇 苏琴 吴贵亮 王显林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 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的置钉技巧 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通过改良椎弓根钉棒系统置钉方法使腰椎滑脱术中复位更加容易。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改良后的置钉技巧行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固定、减压和椎问植骨融合治疗的腰椎滑脱3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2例获得12-42个月的随访.术后1年X线片检查提示滑脱无进展,椎间隙全部达到骨性融合。采用Nakai评分标准进行评定:优25例,良4例.可3例,优良率90.6%。结论改良椎弓根钉棒系统置钉方法可以使滑脱复位更加容易;对于腰椎I度滑脱不强求完全复位,主要是获得椎间植骨融合稳定脊柱和防止滑脱进展;对于腰椎滑脱Ⅱ度以上尽可能复位,同时进行椎间植骨融合稳定脊柱和防止滑脱进展。 覃勇志 冉学军 蒲川成 周勇关键词:腰椎 滑脱 椎弓根钉棒系统 脊柱融合术 初次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假体周围股骨劈裂11例 2014年 2008年1月-2012年12月,我科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共581例,术中发生假体周围股骨劈裂11例,发生率为1.9%。笔者分析其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总结经验如下。1.1病例资料本组11例,男5例,女6例,年龄34—71岁。病程1d-15年。病因:股骨颈骨折2例,股骨头坏死9例。手术方式:全髋置换术8例(全生物型固定),股骨头置换术3例(生物型固定)。劈裂部位:假体柄近端对应处劈裂(MayoI型)6例,假体柄体部对应处劈裂(MayoⅡ型)5例,均为生物型固定锥形假体柄。11例中2例发生于磨锉髓腔时,9例发生于假体置入过程中。 冉学军 蒲川成 覃勇志 周勇 苏琴 吴贵亮关键词:股骨骨折 手术并发症 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术后松动断裂的原因及防治 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分析脊柱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术后松动、断裂的原因,探讨防治对策。方法 426例行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的胸腰椎骨折患者中,术后21例发生内固定松动、断裂,其中11例进行手术翻修,10例采取保守观察治疗。结果 21例均获随访,时间8~36个月。患者均骨性愈合,未再次发生内固定物松动及断钉、断棒。结论经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撑开复位后致骨折椎体"蛋壳样"变,未植骨填充所导致的前柱不实、后柱植骨融合不良、椎弓根钉棒系统安置不当内部自身产生较大的应力及术后脊柱负重过早是钉棒松动、断裂的主要原因。通过对伤椎前后柱进行充分植骨,提高椎体的骨性愈合速度和质量,及尽可能保留后柱小关节结构,增加脊柱稳定性,可明显降低内固定物松动、断裂的发生率。 蒲川成 冉学军 邓长青 覃勇志 周勇关键词:胸腰段椎体 脊柱骨折 椎弓根钉棒系统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转子间不稳定骨折的临床观察 2013年 对于高龄(70岁[1]以上)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患者,由于其多伴有骨质疏松和各种内科基础疾病,因内固定把持力降低容易松动脱出和不宜长期卧床等因素,以及预期寿命不长(小于5年)的患者, 冉学军 覃勇志 蒲川成 苏琴 吴贵亮 周勇关键词:股骨转子间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不稳定骨折 骨折患者 长期卧床 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近端骨折及胸锁关节脱位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 2012年 分析6例胸锁关节脱位和26例锁骨近端骨折采用锁骨钩钢板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可行性,结果解剖结构、功能恢复良好,根据Rookwood评分标准,优良率96.9%。该治疗方法安全、有效,手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易于掌握。 覃勇志 冉学军 邓长青 蒲川成 周勇关键词:锁骨骨折 关节脱位 钢板 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偏瘫侧股骨颈骨折的体会 目的:探讨脑出血和脑梗塞患者后遗偏瘫侧股骨颈骨折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疗效和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2014年6年间13例偏瘫(其中脑出血后遗偏瘫7例,脑梗塞后遗偏瘫6例,髋关节外展肌肌力为0~3级)股骨颈骨... 冉学军 覃勇志 蒲川成 周勇关键词:股骨颈骨折 关节囊 偏瘫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 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2月对30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进行PKP治疗。对术前、术后测得的椎体前缘高度丢失率、Cobb's角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统计学分析与比较。结果本组所有病例均获随访,时间2~10个月,平均6个月。有2例出现椎体侧方少量骨水泥渗漏,未出现临床症状,未发生其他并发症。术前测得的椎体前缘高度丢失率为(30.74±10.65)%,Cobb角为(23.74±3.65)°,VAS为(7.1±1.2)分。术后测得的椎体前缘高度丢失率为(15.46±7.12)%,Cobb's角为(14.57±4.18)°,VAS为(1.4±0.5)分。术前、术后测得的椎体前缘高度丢失率、Cobb's角及VAS均存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能有效恢复骨质疏松患者被压缩椎体的高度,明显减轻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引起的疼痛,其并发症较少,是一种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好方法。 吴贵亮 蒲川成 周勇 覃勇志关键词: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骨折 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后肩部疼痛和外展受限的分析 被引量:21 2011年 目的探讨采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术后并发肩部疼痛和肩关节外展受限的原因。方法将60例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锁骨钩钢板外侧钩的安置采用两种不同方式:A组(30例)患者术中仅显露锁骨骨折断端及肩锁关节,不显露肩峰,锁骨钩钢板外侧钩于肩锁关节后方盲插入肩峰下进行固定;B组(30例)患者同时显露肩峰,将锁骨钩钢板外侧钩紧贴肩峰于骨膜下插入进行固定,以减少钢板钩部与肩峰之间软组织嵌入。对两组术后出现患侧肩关节疼痛不适及外展受限发生率进行组间对比分析。结果 55例患者获得12-24个月随访,5例失访。肩关节疼痛及外展轻度受限B组28例中出现3例,发生率为10.7%;A组27例中出现9例,发生率为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充分显露肩峰,紧贴肩峰插入锁骨钩钢板外侧钩,使外侧钩部与肩峰紧密贴合,可减少其间软组织嵌入和肩峰与钢板钩部撞击,从而减少术后肩关节疼痛及外展受限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周勇 冉学军 邓长青 蒲川成 覃勇志关键词:锁骨钩钢板 锁骨远端骨折 肩锁关节脱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