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廷波

作品数:262 被引量:808H指数:13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4篇期刊文章
  • 62篇会议论文
  • 1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46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76篇心肌
  • 74篇动脉
  • 58篇冠状
  • 57篇冠状动脉
  • 48篇心肌梗死
  • 48篇梗死
  • 35篇预后
  • 34篇血管
  • 29篇介入
  • 28篇急性心肌梗死
  • 21篇衰竭
  • 21篇综合征
  • 19篇心病
  • 19篇心室
  • 19篇心脏
  • 19篇冠心病
  • 18篇超声
  • 17篇心房
  • 17篇型心
  • 13篇急诊

机构

  • 258篇苏州大学
  • 6篇高淳县人民医...
  • 3篇复旦大学
  • 3篇衢州市人民医...
  • 3篇包头市中心医...
  • 3篇安徽省宣城市...
  • 2篇苏州市木渎人...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江苏大学附属...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吉林大学第一...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260篇蒋廷波
  • 118篇杨向军
  • 108篇宋建平
  • 101篇刘志华
  • 89篇蒋文平
  • 58篇惠杰
  • 44篇蒋彬
  • 34篇杨俊华
  • 26篇陈弹
  • 25篇薛枫
  • 25篇邹操
  • 24篇李勋
  • 20篇李红霞
  • 20篇徐明珠
  • 18篇赵彩明
  • 15篇程绪杰
  • 15篇周亚峰
  • 14篇王育林
  • 13篇周炳元
  • 12篇韩莲花

传媒

  • 15篇浙江临床医学
  • 15篇中国心脏起搏...
  • 13篇苏州大学学报...
  • 1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0篇临床荟萃
  • 10篇中华心血管病...
  • 10篇江苏医药
  • 7篇岭南心血管病...
  • 6篇中国血液流变...
  • 6篇中国医师进修...
  • 5篇安徽医药
  • 4篇中华医学会心...
  • 3篇中国急救医学
  • 3篇山东医药
  • 3篇临床心电学杂...
  • 3篇西南国防医药
  • 3篇中华老年心脑...
  • 3篇中国卫生产业
  • 2篇中国实用内科...
  • 2篇中国循环杂志

年份

  • 3篇2024
  • 10篇2023
  • 13篇2022
  • 5篇2021
  • 6篇2020
  • 1篇2019
  • 5篇2018
  • 1篇2017
  • 8篇2016
  • 9篇2015
  • 12篇2014
  • 14篇2013
  • 6篇2012
  • 26篇2011
  • 14篇2010
  • 22篇2009
  • 18篇2008
  • 17篇2007
  • 20篇2006
  • 20篇2005
2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性心肌梗死不同冠状动脉病变对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不同冠状动脉病变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17例接受急诊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其罪犯血管不同分为左前降支组51例、左回旋支组27例、右冠状动脉组39例。记录三...
陈琳蒋廷波王钰黄莺
文献传递
探讨影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Killip分级的危险因素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Killip分级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1年11月至2012年6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325例STEMI患者的临床特征、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Killip分级、Gensini积分。将患者分为Killip 1~2级(A组)274例及Killip 3~4级(B组)51例。应用多因素Logistic前向逐步回归分析影响急性STEMI患者Killip分级的危险因素。结果(1)与A组比较,B组年龄偏大,空腹血糖、尿酸、血肌酐、高敏C反应蛋白浓度和Gensini积分、双支及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患者比例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收缩压、舒张压、肌酐清除率、射血分数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敏C反应蛋白、Gensini总积分是影响STEMI患者Killip分级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39,95%CI:1.003~1.292,P=0.040;OR=1.045,95%CI:1.020~1.071,P=0.000)。结论 STEMI患者Killip分级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高敏C反应蛋白、Gensini总积分可能是影响急性STEMI患者Killip分级的危险因素。
史云桃蒋廷波
关键词:心肌梗死KILLIP分级
89例主动脉夹层各分型间的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刘洁香陈弹蒋廷波宋建平杨向军刘志华
关键词:动脉瘤夹层超声检查多普勒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对合并主动脉瓣重度狭窄的肿瘤与非肿瘤患者疗效比较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2022年
目的比较合并主动脉瓣重度狭窄(aortic stenosis,AS)的肿瘤与非肿瘤患者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implantation,TAVI)后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收集合并AS的肿瘤与非肿瘤患者行TAVI后疗效的临床研究,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1年12月。同时浏览相关参考文献,纳入符合要求的临床研究。由2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获取资料和评估纳入研究的质量,采用Rev Man 5.3和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8项队列研究,总计57988例患者,其中肿瘤患者12335例,非肿瘤患者4565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组患者术后30 d全因死亡率[OR=0.74,95%CI(0.65,0.84),I^(2)=0%,P<0.00001]低于非肿瘤组患者;1年全因死亡率[OR=1.46,95%CI(1.15,1.86),I^(2)=62%,P=0.002]和长期全因死亡率[OR=1.51,95%CI(1.24,1.85),I^(2)=61%,P<0.0001]高于非肿瘤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脑卒中发生率[OR=0.87,95%CI(0.76,0.99),I^(2)=0%,P=0.04]和急性肾损伤发生率[OR=0.81,95%CI(0.76,0.85),I^(2)=49%,P<0.00001]均低于非肿瘤组。结论在肿瘤患者中使用TAVI治疗严重AS是安全有效的。但与非肿瘤患者相比,其远期死亡率仍然很高,有必要进一步研究TAVI在肿瘤合并重度AS患者中的作用。
宋钰萌常天棋顾怡钰徐怡楠张铭炀王雨桐蒋廷波
关键词:肿瘤
心电图和心脏超声心动图对心尖肥厚型心肌病诊断价值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9
2010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患者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特点,了解两者的关联性,探讨两者在AHCM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2例AHCM患者(AHCM组)与27名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的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AHCM组患者的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AHCM组患者心电图主要表现为胸前导联巨大倒置的T波伴ST段下移,左室高电压。超声心动图有不同程度的心尖部肥厚,心尖部心腔明显变小。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指标具有相关性:R波最大波幅与心尖心肌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呈正相关,ST段压低深度与心尖部室壁厚度无相关性,与心尖心肌厚度呈负相关,T波倒置深度与心尖部厚度呈负相关。结论: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对诊断AHCM具有重要价值,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中的许多异常指标具有相关性,两者结合可提高本病诊断率。
刘敏陈弹蒋廷波杨俊华
关键词:心尖肥厚型心肌病超声心动图心电图
经胸超声心动图指导先心房间隔缺损Amplatzer封堵术
<正>目的观察经胸超声心动图指导下先心房间隔缺损Amplatzer封堵术的可行性。方法 2001年1月至2003年8月例经胸心脏超声心动图和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明确为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继发孔缺损患者,直径2.0~3.2c...
杨向军惠杰杨俊华蒋廷波宋建平李勋刘志华蒋文平
文献传递
中国汉族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人群MYH7基因Arg723Gly突变分析被引量:11
2006年
目的研究中国汉族人群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的致病基因突变位点,分析基因型与表型的关系。方法对5个肥厚型心肌病家系的先证者进行β-肌球蛋白重链基因扫描,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其功能区的外显子片段,双脱氧末段终止法测序。对阳性结果患者进行家系调查,收集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型。结果在1个家系中发现Arg723Gly杂合突变,而正常对照组同一位置未见异常,此为我国患者中首次发现Arg723Gly突变。结论β-肌球蛋白重链可能是我国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的常见致病基因之一。Arg723Gly所致肥厚型心肌病外显率高、临床症状出现较早、进展较快、易发生心力衰竭、预后较差,心脏室、房扩大也较常见,是一种恶性突变。
郑冬冬杨俊华董宁征杨向军宋建平蒋廷波程绪杰李红霞周炳元赵彩明蒋文平
关键词:心肌病肌球蛋白重链突变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中STV_3/STⅢ对判断冠脉病变部位的意义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下壁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心电图对判断心肌梗死相关动脉和闭塞位置的作用。方法对84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冠脉造影(CAG)及心电图分析。结果罪犯血管(IRA)为右冠状动脉者,48例近中端病变中有40例(83%)的心电图为STV3压低/STⅢ抬高<0.5;而左回旋支病变25例中18例(72%)的心电图为STV3压低/STⅢ抬高>1.2。结论V3导联ST下移与Ⅲ导联ST抬高数值的比值对判断下壁心梗的IRA和闭塞部位有一定的价值。
高枫刘志华何志松赵欣陈弹蒋廷波
关键词:下壁心肌梗死冠脉造影心电图
血浆抗凝血酶Ⅲ、纤维蛋白原浓度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血浆抗凝血酶Ⅲ、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g)浓度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冠心病患者137例,按Gensini评分分为三组,A组(〈20分组)、B组(20.40分组)、C组(〉40分组),另对照组患者131例。分别比较各组间外周血血浆抗凝血酶Ⅲ、纤维蛋白原浓度。结果冠心病患者的血浆抗凝血酶Ⅲ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纤维蛋白原的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不同Gensini积分组血浆抗凝血酶Ⅲ、纤维蛋白浓度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浆抗凝血酶Ⅲ、纤维蛋白原浓度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有密切关系,且可以预测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
刘员员蒋廷波薛枫
关键词:纤维蛋白原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
弥漫性巨大冠状动脉瘤样扩张并发下壁心肌梗死一例
2014年
弥漫性巨大冠状动脉瘤样扩张在临床比较罕见。本院于2013年8月17日收治1例弥漫性巨大冠状动脉瘤样扩张并发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报告如下。 1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55岁,因突发胸痛5小时急诊人院,患者于5小时前起床后突发胸痛,位于整个胸前区,伴大汗淋漓,持续不缓解,遂至当地医院就诊,心电图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肌钙蛋白升高,遂转入本院。
殷人麟蒋廷波程绪杰
关键词: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瘤样扩张并发突发胸痛病例资料
共2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