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惠杰

作品数:375 被引量:686H指数:12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临床医学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理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06篇期刊文章
  • 162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359篇医药卫生
  • 3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历史地理
  • 1篇理学

主题

  • 102篇房颤
  • 96篇消融
  • 71篇阵发
  • 71篇阵发性
  • 70篇射频消融
  • 67篇心房
  • 59篇心肌
  • 53篇导管射频
  • 51篇心房颤动
  • 40篇导管
  • 39篇导管射频消融
  • 36篇阵发性房颤
  • 36篇梗死
  • 35篇动脉
  • 34篇射频
  • 32篇心动过速
  • 31篇心肌梗死
  • 30篇术后
  • 30篇疗效
  • 29篇静脉

机构

  • 340篇苏州大学
  • 27篇苏州医学院附...
  • 13篇常熟市第一人...
  • 12篇复旦大学
  • 6篇常熟市第二人...
  • 6篇洛阳市中心医...
  • 5篇苏州医学院
  • 3篇新昌县人民医...
  • 2篇东南大学
  • 2篇昆山市第一人...
  • 2篇常州市第二人...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苏州市东方电...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青岛大学
  • 1篇南通医学院附...
  • 1篇郑州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作者

  • 374篇惠杰
  • 115篇蒋文平
  • 109篇杨向军
  • 99篇宋建平
  • 78篇刘志华
  • 73篇邹操
  • 58篇蒋廷波
  • 55篇刘明
  • 50篇陈弹
  • 46篇蒋彬
  • 45篇杨俊华
  • 29篇沈振亚
  • 26篇李勋
  • 19篇王育林
  • 19篇周炳元
  • 14篇刘志华
  • 14篇程绪杰
  • 13篇谷云飞
  • 13篇马敏
  • 12篇汪康平

传媒

  • 24篇中国心脏起搏...
  • 14篇临床心血管病...
  • 1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1篇江苏医药
  • 10篇浙江临床医学
  • 10篇苏州大学学报...
  • 8篇岭南心血管病...
  • 7篇中国循环杂志
  • 6篇临床心电学杂...
  • 6篇心电学杂志
  • 6篇中华医学会心...
  • 5篇中国医疗设备
  • 5篇2012中华...
  • 4篇苏州医学院学...
  • 4篇起搏与心脏
  • 4篇THE 22...
  • 3篇中华心律失常...
  • 3篇临床荟萃
  • 3篇中华超声影像...
  • 3篇浙江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8篇2019
  • 7篇2018
  • 25篇2017
  • 63篇2016
  • 8篇2015
  • 13篇2014
  • 13篇2013
  • 12篇2012
  • 31篇2011
  • 15篇2010
  • 29篇2009
  • 19篇2008
  • 13篇2007
  • 16篇2006
  • 19篇2005
  • 27篇2004
37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导管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房颤伴不同类型窦房结功能不良的疗效
本文观察导管射频消融(RFCA)治疗阵发性房颤(PAF)伴快-慢综合征(TBS)和/或窦房结功能不良(SND)的疗效.
张其银惠杰
关键词:阵发性房颤导管射频消融临床疗效
双相波除颤及复律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08年
自从Lown等将直流电除颤引入室颤治疗后。电击除颤的发展日新月异。1996年.在用于植入性心脏复律除颤器的双相波除颤效率及安全性都得到很好证明后,美国FDA批准了第一个双相波体外自动除颤器(AED)-ForeRunner应用于临床。自此,双相波的除颤复律研究成为热点,本文将就双相波的放电波形特点、复律及除颤的效果、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谷云飞惠杰
关键词:体外自动除颤器FDA批准电击除颤安全性
嗜铬细胞瘤致急性儿茶酚胺性心肌病1例
2016年
1临床资料 患者男,65岁,因"持续性胸闷痛7 h"入院。伴大汗,呕吐胃内容物,咳嗽、咳白色黏痰。入院查体:体温36.2℃,血压145/97 mm Hg(1 mm Hg=0.133 k Pa);神志清,精神差;双下肺可及少许湿性啰音;心率130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及病理性杂音;无奇脉、交替脉;腹软,无压痛,反跳痛;双下肢无水肿。
张其银惠杰赵欣钱晓东张方芳林佳
关键词:嗜铬细胞瘤
肌钙蛋白T及超声心动图对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肌钙蛋白T(TnT)及超声心动图对病毒性心肌炎(VMC)的诊断价值。方法经所有患者知情同意后,对35例VMC患者(重症12例,轻症23例)和30例健康对照者,在入院24 h内检测TnT及心肌酶谱,进行对比分析;随...
许海峡惠杰杨向军宋建平
文献传递
心内膜三维重建及系统导航定位精度的基础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 基于低频电场方式对右心室进行三维重构,并对系统导航定位精度进行验证. 方法在实验动物猪体表粘贴三对皮肤电极,由此产生经胸空间正交的低频交流电场覆盖心脏区域,以普通导管电极在心腔内探测电场数据,对右心室心内膜进行三维重构,然后在重构模型的基础上,通过起搏右心室的方法对系统的导航定位精度进行验证. 结果 10例重构的右心室心内膜模型虽然存在变形.但结构相似,不影响导航定位.右心室起搏心电图显示即刻复位符合率100%,3h后复位符合率60%. 结论本方法重建右心室三维模型存在一定程度的形变,但导航定位精度高,即刻重复性好.
吴珍峰惠杰卫小兵沈海东应良红蒋文平
关键词:低频电场导航
射频消融慢径治疗程控刺激不能诱发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评价程控刺激不能诱发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射频消融慢径的临床疗效。方法35例有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病史且疑诊为AVNRT的患者(A组)。电生理检查有房室结双径(DAVNP)但不能诱发AVNRT,在基础状态和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索后有18例患者程控刺激可诱发出单个心房回波。4例患者程控刺激可诱发出2个心房回波,35例患者均进行射频消融慢径治疗。从同期接受射频消融的有自发心动过速且程控刺激可诱发AVNRT的患者中随机抽取35例作为对照组(B组)。比较A组和B组患者的临床和电生理特征,术后均进行随访。结果两组患者临床及电生理特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射频消融慢径治疗后随访(32.2±13.9)个月,A组1例于术后4个月复发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B组无一例复发,两组间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病史且心电图疑诊为AVNRT,电生理检查有DAVNP但不能诱发AVNRT者,射频消融慢径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韩瑞娟蒋廷波刘志华杨向军宋建平惠杰李勋
关键词: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结双径射频消融慢径
正常心室肌复极离散度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研究正常心室肌复极离散度 ,提供正常参考值 ,并探讨维持正常心室肌电稳定的机制。方法 对 19例无器质性心脏病者在左、右心室内膜多点单相动作电位 (MAP)标测 ,测量各标测点窦性心律时的激动时间 (AT)、动作电位时程 (APD90 )、复极时间 (RT)、S1S1刺激时的APD(APDS1)、有效不应期 (ERP)、ERP/APDS1及各指标的离散度。结果 平均AT和APD90 明显负相关 ,相关系数在左、右室分别为 - 0 .91和 - 0 .94 ,窦律时的ATd、APDd、RTd分别为 ( 2 8± 8)ms、( 4 0± 12 )ms、( 2 7± 6)ms,均无性别差异 (P >0 .0 5 ) ,RTd明显小于APDd(P <0 .0 1)。其中 10例接受程序刺激 ,S1S1刺激 ( 5 0 0ms)时的APDS1d为 ( 3 4± 10 )ms与窦律时的APDd( 3 8± 9)ms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ERPd为 ( 3 1± 14 )ms,ERP/APDS1为 0 .89± 0 .0 8,ERP/APDS1d为 0 .10± 0 .0 7。结论 单相动作电位标测可较直接反映心室复极过程 ,正常心室肌存在复极离散度 ,同时也保持一定的电生理稳定性。
尹德录刘志华宋建平惠杰王育林刘明蒋文平
关键词:动作电位电生理学复极离散度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心肌梗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4年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也逐年增高,全球每年约有1700余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约占世界人口总死亡人数的1/4,心肌梗死等缺血性心脏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生存和生活质量的疾病,是目前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当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大量心肌细胞丧失,并继以瘢痕组织形成,从而严重影响了心脏的收缩及舒张功能,长期的过程导致慢性心力衰竭。虽然目前的药物,冠脉成形术以及同步起搏器的运用可以部分改善临床症状,但心肌梗死后心衰的发生率仍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率。当前,随着人们对干细胞研究的深入,利用干细胞移植对受损心肌进行再生性治疗成为最有潜力治疗手段。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获取相对容易,不涉及道德伦理学及法律问题,在体外培养容易大量扩增而仍然保留“干细胞”特性,而成为修复损伤心肌的最佳种子细胞。本文将就BMSCs的研究现状及其应用于临床替代治疗心肌梗死和预防心梗后心衰的相关进展作一综述。
胡小武惠杰
关键词:干细胞治疗缺血性心脏病BMSCS心梗后心衰瘢痕组织形成
自体骨髓源干细胞动员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2011年
目的初步探讨自体骨髓源干细胞动员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皮下注射动员自体骨髓源干细胞,观察其对心肌梗死动物模型的影响。选择SD大鼠90只,开胸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作急性心肌梗死模型,随机分为3组:A组为双时相G-CSF动员组:第一时相于模型制备3 h后皮下注射生理盐水稀释的G-CSF40μg·kg^(-1)/d,连续注射5 d(第0-4 d),第二时相于第7 d开始,再连续注射5 d(第7-11 d);B组为单时相G-CSF动员组:仅于模型制备3 h后连续5 d皮下注射G-CSF、,剂量同A组;C组为对照组:于模型制备3 h后连续5 d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对各组大鼠采用累积法5-溴-2-脱氧尿苷(BrdU)腹腔注射,剂量为50 mg·kg^(-1)/d,术前2 d开始连用7 d。3组大鼠分别于不同时间点采血,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34+/WBC的变化趋势、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变化;不同时间点心脏超声检测心功能后取心脏,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染色法测定心肌梗死面积,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梗死区域CD34+细胞、BrdU阳性细胞、Ⅷ因子的表达,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原位标记检测细胞的凋亡。结果双时相G-CSF骨髓源干细胞动员组心肌梗死大鼠外周血CD34+/WBC比例明显升高,最高为0.508%±0.030%,持续1周左右维持在正常值4~7倍的水平;血清中VEGF表达水平提高,最高为20.23±0.51 pg/ml,同其它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8 d后双时相动员组心肌梗死大鼠左室射血分数为68.96%±5.79%,较单时相组52.80%±3.21%和对照组40.22%±3.79%均明显改善,心肌梗死面积小,病理损伤程度轻,凋亡细胞减少,梗死区及周边区心肌中可见有CD34+细胞、BrdU阳性细胞的高表达和较高的新生血管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双时相G-CSF动员更优于单时
范春琴惠杰
关键词:干细胞动员心肌梗死面积急性心肌梗死皮下注射自体骨髓
血浆BNP在维持体液平衡治疗中的意义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评价血浆BNP水平与临床重症患者体液平衡的关系,及其对临床治疗的意义。方法取25例入住ICU的危重患者,按治疗过程中有无体液失衡分为两组,分别监测其治疗过程中血浆BNP水平、CVP的变化,以及二者变化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结果血浆BNP水平的变化在维持体液平衡治疗过程中的变化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与CVP具有很好的相关性。结论 BNP可以很好地判定患者的体液平衡状况,可用于指导维持体液平衡的治疗。
胡圣大卢国群惠杰
关键词:B型利钠肽中心静脉压体液平衡
共3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