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志雄
- 作品数:32 被引量:75H指数:4
- 供职机构: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 一种利用高温胁迫鉴定油菜不育株基因型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高温胁迫鉴定油菜不育株基因型的方法,其通过一定的高温胁迫处理,根据处理后两种不育株不育性稳定性的差异来判别待测不育株的基因型,综合了测交法和分子标记法的优点,即操作简单,实现当代检测,对实验室条件和技...
- 吴新杰陈凤祥胡宝成李强生江莹芬荣松柏梅新全费维新侯树敏范志雄雷伟侠吴浩博郝仲萍阮怀明
- 文献传递
- 定向诱导基因组局部突变技术研究及应用进展被引量:1
- 2012年
- 定向诱导基因组局部突变(TILLING)技术是反向遗传学中研究功能基因的一种全新的方法。TILLING技术借助高通量检测手段,快速有效地从突变群体中鉴定出点突变。系统介绍了TILLING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路线,同时总结了TILLING技术本身有待解决的一些问题。
- 雷伟侠黄安群范志雄江莹芬荣松柏李强生段晓丽陈凤祥
- 关键词:反向遗传学点突变
- 安徽省历年油菜审定品种主要性状遗传改良被引量:2
- 2014年
- 通过对1983-2012年安徽省审定的70份油菜品种的品质和主要经济性状演变规律及其与产量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发现育成年代与生育期、一次有效分枝、单株角果数及产量间具有极显著线性回归关系,与株高、千粒重、硫苷和芥酸具有显著线性回归关系;进一步分析发现,经过30年的品种改良,产量、单株角果数、千粒重、生育期、株高和一次有效分枝数分别增加了81.22%、97.56%、11.90%、10.08%、10.03%和29.42%。而品种育成年代与每果粒数和含油量无显著线性关系,表明这些年育成品种在每角粒数与含油量方面未有明显改良。6个经济性状和产量的相关性研究表明单株角果数与一次有效分枝数、产量均表现极显著正偏相关,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5626和0.5190,千粒重和生育期表现显著正偏相关(0.2588)。数据分析暗示品种进一步改良有可能通过提高每果粒数和(或)含油量实现。
- 雷伟侠范志雄陈凤祥胡宝成李强生吴新杰江莹芬候树敏费维新荣松柏
- 关键词:油菜品种性状
- 安徽省油菜育种与产业化发展方向建议
- 油菜是安徽省主要经济作物之一,本文系统阐述了安徽省油菜育种中迫切要解决的问题,并对安徽省油菜产业化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 范志雄
- 关键词:油菜产业油菜育种
- 文献传递
- 甘蓝型油菜隐性三系核不育上位基因Rf精细定位
- 江莹芬胡宝成李强生范志雄费维新荣松柏陈凤祥
- 关键词:BRASSICANAPUSRECESSIVEGENICSTERILE
- 一种利用高温胁迫鉴定油菜不育株基因型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高温胁迫鉴定油菜不育株基因型的方法,其通过一定的高温胁迫处理,根据处理后两种不育株不育性稳定性的差异来判别待测不育株的基因型,综合了测交法和分子标记法的优点,即操作简单,实现当代检测,对实验室条件和技...
- 吴新杰陈凤祥胡宝成李强生江莹芬荣松柏梅新全费维新侯树敏范志雄雷伟侠吴浩博郝仲萍阮怀明
- 文献传递
- 利用微卫星标记分析核盘菌遗传多样性被引量:5
- 2012年
- 利用微卫星(SSR)标记,分析来自欧洲和中国的30个核盘菌菌株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结果表明,3对微卫星引物共扩增出21条清晰的谱带,平均每对引物扩增7条谱带,片段长度为158bp~358bp。根据SSR分析结果,30个核盘菌分离物具有较高的遗传相似性。物种水平的Nei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139 3,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0.248 8。不同菌株群体的Nei遗传距离都较小,为0.009 6~0.049 6。其中俄罗斯群体和奥地利及英国群体之间的遗传距离最大。从30个菌株的UPGMA聚类分析结果看,核盘菌群体结构与地理来源没有明显的直接关系。许多地理来源相同的菌株分散在不同的组里。仅第三组组内的菌株地理来源一致,均来自于中国,且遗传距离比其他菌株的远。群体遗传分析显示,总群体的基因流比较高(2.111 6),基因分化系数比较低(0.191 5)。
- 段晓莉Witold IrzykowskiMalgorzata Jedryczka李强生江莹芬范志雄胡宝成
- 关键词:核盘菌微卫星标记
- 不同来源甘蓝型油菜小孢子培养后代脂肪酸组成被引量:2
- 2005年
- 利用气相色谱技术测定4个不同来源的零芥酸DH系群体的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脂肪酸组成呈偏态分布,不同群体各脂肪酸含量有差异;同一脂肪酸成分在不同群体中变异程度不同;具有相同脂肪酸含量的两个亲本杂交,后代(DH系)脂肪酸含量变异程度最大。小孢子培养有利于油酸偏高、亚油酸和亚麻酸偏低的基因型成胚,并且从DH系中选择出脂肪酸组成发生较大变化的单株。
- 范志雄魏泽兰雷伟侠杨立勇杨光圣
-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小孢子培养脂肪酸分析
- 中国油菜黑胫病害分布及病原菌鉴定被引量:22
- 2013年
- 2008-2012年间,对我国16个省(市、自治区)60个市(县)的冬、春油菜产区进行油菜茎基溃疡病/黑胫病的调查,从14个省的42个市(县)发现黑胫病存在,发病田块约占调查田块的10%,最重的田块发病率达92%,整株死亡率达5%。从病症表现判断,我国冬、春性油菜茎部、基部黑胫病斑与欧洲、北美油菜黑胫病病斑相似。感染病株中,假囊壳成熟时释放子囊孢子,其形态特征符合文献中对Leptosphaeria biglobosa的描述。分离纯化菌株,在PDA培养基上产生黄色至黄棕色或红棕色色素,与对照L.biglobosa菌株相似。共分离纯化了550个病原菌株,对其中的384个纯化菌株和468份感病组织样品,分别提取病原菌DNA后,采用多重PCR鉴定病原菌种类,得到L.biglobosa特异的440bp产物。结果显示,这些病原菌均为L.biglobosa。采用子叶接种的方法,检测了11个省(市、自治区)的22个菌株的致病性,结果显示,强致病力菌株有14个,中等致病力菌株有8个,除来自内蒙古海拉尔的菌株CN-21外,所有试验的中国菌株均较来自波兰的中等致病力的L.biglobosa菌株PL-Lb致病力强。本研究表明,目前黑胫病在我国油菜产区普遍存在,且在局部地区已造成较严重的危害;尚未发现引起油菜茎基溃疡病的强侵染型致病菌L.maculans。提出了防止L.maculans入侵我国的监控措施和对策。
- 李强生荣松柏胡宝成江莹芬侯树敏费维新陈凤祥吴新杰范志雄雷伟侠
- 关键词:油菜黑胫病多重PCR
- 一种基于快周期油菜选育抗根肿病桥梁种的方法及其应用
- 本发明属于植物育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快周期油菜选育抗根肿病桥梁种的方法,并进一步公开一种抗根肿病快速育种的方法。本发明所述选育抗根肿病桥梁种的方法,通过将传统抗根肿病性状通过回交导入快周期油菜Hefei‑1,以获...
- 范志雄雷伟侠柯丽萍邱丹张元勋许兴旺刘良玉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