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凤祥

作品数:87 被引量:444H指数:13
供职机构: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2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 9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2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76篇油菜
  • 45篇不育
  • 40篇甘蓝
  • 40篇甘蓝型
  • 34篇甘蓝型油菜
  • 30篇核不育
  • 17篇隐性核不育
  • 15篇雄性不育
  • 13篇隐性上位互作...
  • 12篇基因
  • 11篇杂交
  • 10篇杂种
  • 10篇杂种优势
  • 10篇菌核
  • 10篇菌核病
  • 9篇白菜
  • 9篇白菜型
  • 9篇白菜型油菜
  • 8篇选育
  • 7篇重叠基因

机构

  • 82篇安徽省农业科...
  • 6篇安徽省农作物...
  • 3篇安徽农业大学
  • 2篇华中农业大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巢湖职业技术...
  • 1篇郑州牧业工程...
  • 1篇黄山市农业科...
  • 1篇波兰科学院
  • 1篇安徽省含山县...
  • 1篇安徽省农业科...

作者

  • 87篇陈凤祥
  • 74篇李强生
  • 70篇胡宝成
  • 53篇吴新杰
  • 46篇费维新
  • 38篇江莹芬
  • 37篇侯树敏
  • 27篇荣松柏
  • 15篇范志雄
  • 12篇李成
  • 12篇雷伟侠
  • 11篇黄晓荣
  • 11篇张曼琳
  • 7篇陈维生
  • 3篇候树敏
  • 3篇王文相
  • 3篇郝仲萍
  • 2篇赵仁渠
  • 2篇孙永玲
  • 2篇王汉中

传媒

  • 22篇安徽农业科学
  • 10篇中国油料作物...
  • 7篇作物杂志
  • 4篇中国农学通报
  • 3篇中国油料
  • 3篇2012作物...
  • 2篇湖北农业科学
  • 2篇安徽农业大学...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全国作物遗传...
  • 2篇中国作物学会...
  • 2篇2003年全...
  • 1篇安徽农学通报
  • 1篇农村百事通
  • 1篇农业科技通讯
  • 1篇遗传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种业
  • 1篇作物学报
  • 1篇作物品种资源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6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4篇2013
  • 9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7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7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8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油菜籽(饼)中硫代葡萄糖甙测定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03年
对已建立的有关油菜籽 (饼 )硫代葡萄糖甙的测定方法进行分析 ,综合考察其方法原理和实践经验 ,并重点就这些方法中影响硫甙分析的若干因素进行探讨 ,以求最大限度地减少试验误差 ,使获得的结果更加可靠。
吴新杰李强生陈凤祥侯树敏费维新黄晓荣胡宝成
关键词:油菜硫代葡萄糖甙
越冬期移入温室对油菜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纯合两用系育性的影响
通过越冬期移入温室研究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纯合两用系9012AB的育性稳定性,结果表明越冬期越早移入温室对可育株9012B的育性影响越大,12月20日、1月5日、1月20日移入温室处理,3月3日9012B育性指数...
吴新杰陈凤祥江莹芬荣松柏黄晓荣胡宝成
关键词:油菜温室环境越冬期
文献传递
南方白菜型油菜自交衰退和杂种优势利用方式的研究被引量:15
1996年
以连续自交三代的南方白菜型油菜品种为材料进行自交、兄妹交、姐妹系间交和开放授粉,观察自交后代衰退程度及杂交后代优势程度。结果表明南方白菜型油菜自交严重衰退、连续自交四代,其主要农艺性状与开放授粉或与姐妹系间的后代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自交后代纯合性越好,则杂交F1优势率越大。同一种繁殖方式,杂交F1优势率与亲本的一般配合力有关。
胡宝成陈凤祥陈维生李成李强生岑永杰
关键词:白菜型油菜自交衰退杂种优势
中国油菜黑胫病害分布及病原菌鉴定被引量:22
2013年
2008-2012年间,对我国16个省(市、自治区)60个市(县)的冬、春油菜产区进行油菜茎基溃疡病/黑胫病的调查,从14个省的42个市(县)发现黑胫病存在,发病田块约占调查田块的10%,最重的田块发病率达92%,整株死亡率达5%。从病症表现判断,我国冬、春性油菜茎部、基部黑胫病斑与欧洲、北美油菜黑胫病病斑相似。感染病株中,假囊壳成熟时释放子囊孢子,其形态特征符合文献中对Leptosphaeria biglobosa的描述。分离纯化菌株,在PDA培养基上产生黄色至黄棕色或红棕色色素,与对照L.biglobosa菌株相似。共分离纯化了550个病原菌株,对其中的384个纯化菌株和468份感病组织样品,分别提取病原菌DNA后,采用多重PCR鉴定病原菌种类,得到L.biglobosa特异的440bp产物。结果显示,这些病原菌均为L.biglobosa。采用子叶接种的方法,检测了11个省(市、自治区)的22个菌株的致病性,结果显示,强致病力菌株有14个,中等致病力菌株有8个,除来自内蒙古海拉尔的菌株CN-21外,所有试验的中国菌株均较来自波兰的中等致病力的L.biglobosa菌株PL-Lb致病力强。本研究表明,目前黑胫病在我国油菜产区普遍存在,且在局部地区已造成较严重的危害;尚未发现引起油菜茎基溃疡病的强侵染型致病菌L.maculans。提出了防止L.maculans入侵我国的监控措施和对策。
李强生荣松柏胡宝成江莹芬侯树敏费维新陈凤祥吴新杰范志雄雷伟侠
关键词:油菜黑胫病多重PCR
利用SSR标记进行杂交油菜品种鉴定被引量:8
2014年
利用分布于油菜连锁群上的33对SSR核心引物,对12个育种品系和市场上的杂交油菜品种进行鉴定,探讨取样方案、检测方法和位点判读,将样品间SSR位点类型分为相同位点、疑似相同位点和差异位点3类。分析位点类型发现,12个油菜品种/系间的差异位点数为4~22,其中同父异母杂交种(3个)间差异位点数为4~16,同母异父杂交种(4个)间差异位点数为7~18,市场抽样的品种间差异位点数为12~20。同一品种不同样本间的差异位点数为0~2,据此,将区分品种间与品种内的差异位点阈值设定为2,即在利用33对引物对油菜杂交种与对照样品进行SSR分析时,当两样品间差异位点数〉2时,判定为不同品种;当差异位点数≤2时,判定为近似或极近似品种。盲样鉴定实验及其与田间鉴定方法的对比实验,均证明了本研究确定的SSR鉴定方法可行。
张冰清陆徐忠吴新杰李莉陈凤祥马琳张小娟倪金龙汪秀峰秦瑞英杨剑波
关键词:杂交油菜SSR分析阈值
油菜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8年
油菜细胞核雄性不育是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油菜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并育成了一批核不育杂交种。为了促进核不育研究的深入及油菜杂种优势利用水平,对双隐性核不育和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2种类型的核不育系统的遗传模式、相关基因定位以及其不育分子机理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并对其研究成果在将来油菜杂交育种中的利用进行展望。
江莹芬吴新杰费维新陈凤祥
关键词: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细胞核雄性不育
白菜型油菜生态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利用方式研究被引量:6
1999年
采用分期播种和初花打薹等栽培技术措施探讨了白菜型油菜生态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一系两用和油蔬两用的可能性。结果表明,该类不育系于11月上旬播种,其不育天数较长,可用恢复系与之配制F1杂种,同期播种于初花前打薹,可推迟开花12d以上.使该类不育系不育天数相对减少,可育天数相对增加,从而自交繁殖该不育系。初花前打薹与不打薹相比,对单株产量等主要经济性状虽有影响,但差异不显著,打薹还可获3000~4500kg/hm2菜薹供蔬用或饲用。这在三熟制地区或城市中、远郊可提高白菜型油菜的综合效益。
胡宝成陈凤祥侯树敏李成陈维生李强生吴新杰费维新
关键词:油蔬两用
花期去叶对甘蓝型杂交油菜经济性状和品质性状的影响被引量:11
1991年
本文报道了不同花期分别摘去植株全部叶片的试验结果,研究去叶后对杂交油菜经济性状和商品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初花期去叶对杂交油菜的株高、二次有效分枝数、单株角果数和单株产量有极显著负效应,对一次有效分枝数和每果粒数有显著负效应,对千粒重则有极显著正效应.终花期去叶对株高有极显著负效应,对千粒重有极显著正效应,对其它经济性状无显著影响.花期去叶对杂交油菜的品质性状无显著影响.以上结果可为研究杂交油菜的生理和栽培提供参考.
胡宝成李强生赵仁渠陈凤祥
关键词:杂交油菜去叶经济性状油菜
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基因(Ms1)精细定位被引量:4
2011年
甘蓝型油菜细胞核雄性不育是杂种优势利用的重要途径。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系9012A已经广泛用于杂交种子生产,其不育性受两对隐性重叠不育基因(ms1和ms2)与一对隐性上位抑制基因(rf)互作控制。ms1和ms2同时纯合(ms1ms1ms2ms2)表现不育,但隐性纯合rf(rfrf)对ms1ms1ms2ms2的表达起抑制作用,又可使其表现可育(TAM系,ms1ms1ms2ms2rfrf)。本研究利用AFLP和SRAP分子标记技术,分别筛选了884对AFLP引物和506对SRAP引物,筛选到了14个与不育基因Ms1基因紧密连锁的标记,其中4个标记与育性共分离。Ke等发表的AFLP标记E-ACA/P-CTG在本研究群体中与Ms1基因相距0.1cM。紧密连锁标记测序序列BLASTN结果表明,其和拟南芥第五染色体高度同源,并且通过和已测序的甘蓝C基因组序列进行比对,将其定位在C9染色体的末端。本研究结果有助于该基因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克隆。本文还对前人发表的与Ms1基因连锁的标记在本研究群体中的分离情况作了探讨。
江莹芬陈凤祥李强生胡宝成吴新杰侯树敏范志雄费维新荣松柏
关键词: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细胞核雄性不育不育基因AFLPSRAP
油菜抗冻性分子遗传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1年
冻害是威胁油菜生产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抗冻性影响油菜品种区域布局。目前对油菜的抗冻性遗传研究相对较少,抗冻性分子机理研究虽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与近缘模式生物拟南芥相比,研究还相对滞后。介绍了油菜抗冻性分子遗传的研究概况,并针对前人研究的部分结果阐述了一些观点。
范志雄雷伟侠陈凤祥王汉中
关键词:油菜抗冻性分子遗传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