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兆雄

作品数:39 被引量:475H指数:10
供职机构:湛江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5篇文化科学
  • 4篇经济管理
  • 3篇哲学宗教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7篇课程
  • 15篇教育
  • 7篇文化
  • 7篇课程改革
  • 6篇教师
  • 5篇知识
  • 5篇教学
  • 4篇知识经济
  • 4篇课程文化
  • 3篇德育
  • 3篇新课程改革
  • 3篇课程资源
  • 2篇大学生
  • 2篇院校
  • 2篇善良意志
  • 2篇社会
  • 2篇师院
  • 2篇师专
  • 2篇特质
  • 2篇主义

机构

  • 31篇湛江师范学院
  • 6篇西北师范大学
  • 3篇华南师范大学

作者

  • 39篇范兆雄
  • 1篇郑剑虹
  • 1篇罗儒国
  • 1篇梁其文
  • 1篇李定仁
  • 1篇曾茂林
  • 1篇洪明

传媒

  • 7篇教育发展研究
  • 5篇湛江师范学院...
  • 2篇教育理论与实...
  • 2篇教育研究
  • 2篇教育与经济
  • 2篇西北师大学报...
  • 2篇黑龙江高教研...
  • 2篇当代教育与文...
  • 1篇教育科学
  • 1篇教育探索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课程.教材....
  • 1篇比较教育研究
  • 1篇教育评论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心理卫生...
  • 1篇上海高教研究
  • 1篇教育科学研究
  • 1篇湛江师范学院...
  • 1篇西北成人教育...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5
  • 3篇2004
  • 5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9
  • 2篇1998
  • 2篇1996
  • 1篇1995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师实习生的文化灵性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采用整全阅读分析高师生的实习日记,发现实习生通过观察、参与实习学校的教育活动,体验感受学校文化灵性,融入学校的文化生态系统,发展自己的经验、理论与操作技能,走过教师专业成长的初始历程。实习生的专业成长,是非程序化、非技术化的,是个性的、生成的,是一种职业文化灵性的生长过程。
范兆雄
关键词:教育实习实习日记
走向知识经济的教育与我们面临的挑战
1999年
人类社会正由工业经济时代步入知识经济时代,教育也将随之前进,一场深刻的教育变革将悄然降临,我们应做好准备,迎接这一挑战。
范兆雄
关键词:知识经济教育
论课程变革的阻力被引量:2
2012年
学校课程变革的阻力不仅来自课程所处的社会生活、文化环境,还存在于学校内部的文化因素,与教师文化传统关系最为密切。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阻力主要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
范兆雄
关键词:课程改革课程变革
新课程培训是否改变了小学教师的观念与行为被引量:3
2007年
范兆雄
关键词:小学教师新课程培训新课程改革问卷调查教师培训课程观念
上学“小确幸”与教育大改革被引量:1
2014年
“小确幸”出自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随笔《格兰汉斯岛的午后》,是指“微小但确切的幸福”。小确幸人人共有,正是这种心流体验,吸引着我们每个人,幸福快乐地前行;然而,每个人的小确幸又是很私人的、即时的,难以复制的。上学读书期间,曾有无数的小确幸伴我成长。
范兆雄
关键词:教育读书
知识经济时代的国家创新体系与教育创新被引量:6
1998年
一国家创新体系,国外一般称为国家创新系统。早在1912年,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JosephA.Schumpeter)首次提出了创新的概念,认为创新是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创新”是企业活动的一种内在因素:经济发展是来...
范兆雄
关键词:经济发展知识经济国家创新体系教育创新
钱学森之虑与“钱学森之问”
2012年
钱学森先生在即将走完人生之路时,对中国“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深怀忧虑。他的话被11位教授解读成“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而成为“钱学森之问”。其实“钱学森之问”并非由钱先生提出,而是媒体根据钱学森之忧和教授之问进行的似是而非的理解,把不能产生杰出人才的原因单一化地归因于学校的结果。所谓的“钱学森之问”已经把钱先生对杰出人才不能产生的思考狭隘化了。
范兆雄
关键词:似是而非
大学生学校认同的实证研究及其教育启示被引量:16
2014年
本研究编制了具有较好信度和效度的大学生学校认同问卷,由行为倾向、正性情感及负面评价三个维度构成。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的学校认同程度普遍偏低;同时,对人口学变量的统计检验发现,一般大学学生的学校认同度显著高于重点大学学生;担任学生干部和获得各级奖励学生的认同度,显著低于未担任学生干部和未获奖的学生;从大一到大四,大学生的学校认同度逐级降低,但在性别和专业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上述大学生学校认同普遍偏低的结果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高校本科教育质量下滑的现实,为此,可将学生的学校认同引入高校本科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郑剑虹曾茂林范兆雄
关键词:大学生验证性因素分析本科教育质量
学生的问题行为及其教育被引量:6
1996年
学生的问题行为可以分为:认知活动问题行为;品德活动问题行为;情感活动问题行为;社交活动问题行为等类,每类又.有若干表现,应根据这些表现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
范兆雄
关键词:教育
课程文化研究框架分析被引量:19
2005年
课程文化研究涵盖了课程与文化的关系和课程文化特质两个方面。前者涉及到功能主义、多元文化主义、文化分析理论、批判理论等的课程观,揭示了课程与文化之间的矛盾与适应;后者包括对学生、课程知识和教材等课程文化要素的研究,探索了课程各要素的文化特质及其在课程发展中的功能。这两者相互联系,体现在我国课程改革探索的现实之中,推动着课程文化的创新。
范兆雄
关键词:课程文化文化特质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